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1
作者 李明 辛娟 +2 位作者 王远侠 崔二平 决利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2-1109,共8页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XRPD进行晶型分析,考察体外释药、稳定性。24只大鼠随机分为4...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XRPD进行晶型分析,考察体外释药、稳定性。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杨梅苷、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聚乙二醇硬脂酸酯、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0.5%CMC-Na混悬液(150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杨梅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优处方为药脂比1∶15,单硬酯酸甘油酯与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比例10∶1,泊洛沙姆188浓度0.8%,均质次数8次,包封率为81.75%,载药量为5.04%,粒径为207.56 nm,PDI为0.092,Zeta电位为-14.79 mV。杨梅苷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中,18 h内累积释放度为64.71%,模拟胃液中2 h内、模拟肠液中12 h内稳定性良好。与原料药、固体脂质纳米粒比较,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5),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5,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原料药相比增加至4.60倍。结论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改善杨梅苷稳定性,促进其口服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苷 固体脂质纳米粒 聚乙二醇 制备 体内药动学 高压均 HPLC
下载PDF
漆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2
作者 王浩 孟梦 +3 位作者 谢芹芹 何宁 王丹 徐维平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606-611,共6页
目的制备漆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FIT-SLN),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考察其体外释放作用。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FIT-SLN,利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并制成冻干粉末。考察其外观、粒径、Zeta电位,并通过差示量热扫描仪判... 目的制备漆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FIT-SLN),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考察其体外释放作用。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FIT-SLN,利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并制成冻干粉末。考察其外观、粒径、Zeta电位,并通过差示量热扫描仪判断药物在FIT-SLN冻干粉中的存在状态,透析袋法评价制剂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FIT-SLN的最佳制备工艺:漆黄素用量3 mg、吐温80用量115μL、双硬脂酸甘油酯(Precirol ATO 5)用量30 mg、卵磷脂用量30 mg。所得FIT-SLN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分别为(124.53±2.00)nm、(-21.33±1.69)mV、77.89%,体外释放规律与一级动力学方程相符。结论成功制备粒径小、包封率高的FIT-SLN,其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黄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BOX-BEHNKEN设计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兔角膜重度热烧伤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CNV、MMP-2的影响
3
作者 贾雍 张百珂 +2 位作者 郭丽莎 李巧云 田学敏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celecoxib,CXB)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对兔角膜重度热烧伤(severe corneal thermal burn,SCTB)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celecoxib,CXB)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对兔角膜重度热烧伤(severe corneal thermal burn,SCTB)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浓度的影响,探讨CXB-SLN对兔SCTB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6只新西兰白兔,恒温烧灼器制作兔SCTB模型(左眼),随机分为对照组、PKP组、CXB-PKP组,每组12只。对照组、PKP组球结膜下注射9 g/L的生理盐水0.1 ml,CXB-PKP组球结膜下注射1 g/L的CXB-SLN 0.1 ml。PKP组、CXB-PKP组于造模后第3天行PKP治疗。观察3组白兔术后角膜一般情况并记录术后10、20、40天CNV面积。在术后20、40天各组随机选择6只兔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角膜上清液中MMP-2浓度,并分析CNV面积与MMP-2的相关性。结果术前3组白兔角膜均可见角膜缘充血明显,角膜烧伤区水肿,混浊,伴角膜上皮层坏死、剥脱。术后对照组可见角膜混浊逐渐加重呈瓷白色混浊,PKP组与CXB-PKP组可见角膜植片均成活,角膜透明度尚可。术后10、20、40天,CXB-PKP组CNV面积小于PKP组(P均<0.05),PKP组CNV面积小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0和40天角膜上清液MMP-2的浓度,CXB-PKP组低于PKP组,PKP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0、40天,CNV面积与MMP-2浓度呈正相关(r=0.742,P<0.001;r=0.827,P<0.001)。结论CXB-SLN对兔SCTB后的CNV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轻角膜混浊,其机理可能与MMP-2的下调有关,能够为SCTB后行PKP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固体脂质纳米粒 角膜重度热烧伤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角膜新生血管 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纳米多孔花形乳糖装载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吸入微粉的制备及其体外抑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楠 李旭 +2 位作者 程鹏 孔令钰 杨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制备纳米多孔花形乳糖(FL)装载姜黄素(Cur)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吸入微粉(Cur-SLN-FL),探讨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EAS-2B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种类(乳糖、蔗糖、甘露醇、海藻糖)和不同用量(2%、3%、5%)的冻干保护剂为考... 目的制备纳米多孔花形乳糖(FL)装载姜黄素(Cur)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吸入微粉(Cur-SLN-FL),探讨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EAS-2B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种类(乳糖、蔗糖、甘露醇、海藻糖)和不同用量(2%、3%、5%)的冻干保护剂为考察对象,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Cur-SLN混悬液微粉化制成冻干粉,再将冻干粉与FL混匀后过200目筛,即得Cur-SLN-FL。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等对Cur-SLN-FL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以BEAS-2B细胞为对象,采用AnnexinⅤ/PI双染法和JC-1试剂盒检测LPS诱导的BEAS-2B细胞经Cur-SLN-FL处理后的凋亡情况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以3%海藻糖为Cur-SLN冻干保护剂,所得冻干粉外形致密、饱满、不回缩塌陷,为色泽均匀的淡黄色粉末,30 s可完全溶解。当FL与Cur-SLN冻干粉以质量比1∶2混匀时具有更高的二级分布沉积率[(40.92±0.02)%]。制得的Cur-SLN-FL呈花形外貌,平均粒径为(4.95±0.57)μm,空气动力学粒径为(4.03±0.40)μm,临界相对湿度约为54%,排空率为(90.34±1.21)%,在2~7级收集盘中的可吸入细颗粒量为(47.5±0.7)%,实测空气动力学粒径为(4.33±0.08)μm。Cur-SLN-FL对BEAS-2B细胞半致死剂量(LD50)为5.809 mg/mL。Cur-SLN-FL处理后的模型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结论Cur-SLN-FL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Cur-SLN-FL可改善LPS诱导的BEAS-2B细胞凋亡,且该作用与调节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花形乳糖 固体脂质纳米粒 干粉吸入剂 凋亡
下载PDF
花形乳糖装载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吸入微粉对COPD模型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及机制
5
作者 李楠 李旭 +2 位作者 王梓 杨萍 孔令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91-1696,共6页
目的探讨肺吸入花形乳糖(FL)装载姜黄素(Cur)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吸入微粉(Cur-SLN-FL)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Cur-SLN-FL的肺部刺激性进行考察,明确吸入材料的局部安全性。然后随机选用10只小... 目的探讨肺吸入花形乳糖(FL)装载姜黄素(Cur)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吸入微粉(Cur-SLN-FL)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Cur-SLN-FL的肺部刺激性进行考察,明确吸入材料的局部安全性。然后随机选用10只小鼠经气管注入生理盐水,其余50只小鼠均滴注猪胰蛋白酶溶液(浓度为33.3 mg/mL、给药剂量为1.0 mL/kg)复制COPD模型,小鼠正常喂养28 d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20 mg/kg)和Cur-SLN-FL高、低剂量(100、50 mg/kg)组,每组10只。按要求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24 h后,采集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对其中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气管和肺组织病理形态;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阳性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Cur-SLN-FL无明显肺部刺激性。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气管见纤毛柱状上皮增生增厚、脱落,腔内可见黏液蓄积,肺组织可见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加,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强,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给予Cur-SLN-FL后,上述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Cur-SLN-FL能够改善COPD模型小鼠的肺部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LRP3信号通路,抑制caspase-1、NF-κB、IL-1β的表达,进而缓解小鼠肺组织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形乳糖 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吸入微粉 肺部刺激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6
作者 李旭 郝迪 +1 位作者 王梓 李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 研究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Cur-SLN)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微乳法制备Cur-SLN。将SD大鼠随机分为Cur原料药组和Cur-SLN组,每组45只。两组大鼠均单次静脉注射相应药物(以Cur计,注射剂量均为25 mg/kg),分别于给药0.25... 目的 研究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Cur-SLN)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微乳法制备Cur-SLN。将SD大鼠随机分为Cur原料药组和Cur-SLN组,每组45只。两组大鼠均单次静脉注射相应药物(以Cur计,注射剂量均为25 mg/kg),分别于给药0.25、0.5、1、2、4、6、8、12、24 h时,分离大鼠心、肺、肾和肝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ur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并分析其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Cur在心、肺、肾和肝组织中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4 75~129.50、0.064 75~64.75、0.064 75~129.50、0.064 75~129.50μg/mL(r均大于0.99),定量下限均为0.064 75μg/mL,检测限均为0.012 95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以及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的要求。与Cur原料药组比较,Cur-SLN组大鼠心、肾、肺(0.25~24 h各时间点)和肝(0.25~1 h、12~24 h各时间点)组织样品中Cur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肝(2~8 h各时间点)组织样品中Cur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将Cur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后,增加了其在心、肾、肺组织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组织分布 大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抑制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盟 李慧 吕传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研究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Rhy-SLN)抑制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过敏法制备哮喘模型小鼠,然后原代分离培养ASMCs并进行形态观察和鉴定[当ASMCs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呈... 目的研究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Rhy-SLN)抑制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过敏法制备哮喘模型小鼠,然后原代分离培养ASMCs并进行形态观察和鉴定[当ASMCs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呈红色,结蛋白(Desmin)呈绿色,表明ASMCs培养成功];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小鼠ASMCs)、模型组(哮喘模型小鼠ASMCs)、Rhy-SLN组(哮喘模型小鼠ASMCs)、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过表达组(转染SOCS1过表达载体的哮喘模型小鼠ASMCs)、SOCS1-RNAi组(转染SOCS1-RNAi载体的哮喘模型小鼠ASMCs)、SB203580组[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哮喘模型小鼠ASMCs]。各组加入相应含药(均为10μmol/L)或不含药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ASMCs增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SMCs中α-SMA、白细胞介素1β(IL-1β)、SOCS1、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鼠原代ASMCs形态大小不一,呈不规则形、梭形、三角形;细胞内α-SMA呈红色,Desmin呈绿色,表明ASMCs培养成功。与模型组比较,Rhy-SLN组、SOCS1过表达组和SB203580组ASMCs吸光度值及α-SMA、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SOCS1蛋白表达水平(SB203580组除外)显著升高(P<0.05);Rhy-SLN组ASMCs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OCS1-RNAi组ASMCs吸光度值及α-SMA、SOCS1、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Rhy-SLN可抑制AMSCs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OCS1过表达,抑制IL-1β、p38 MAPK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 气道平滑肌细胞 哮喘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 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下载PDF
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促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段瑞华 李皓 +3 位作者 王燕 童家赟 黄彩霞 林宜圣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6-83,共8页
目的制备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及体内外抗肝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粒径、PDI(Polydispersity Index)、Zeta电位和包封率等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 目的制备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及体内外抗肝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粒径、PDI(Polydispersity Index)、Zeta电位和包封率等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以荧光实验考察肝癌细胞摄取固体脂质纳米粒,以CCK8法研究固体脂质纳米粒使斑蝥素增效减毒的作用、以流式细胞术研究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促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的情况,以体内裸鼠实验验证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效。结果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粒径大小均一,形状规整的类球实体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药物缓释作用,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与游离斑蝥素相比,固体脂质纳米粒更能有效递送药物到细胞。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CTD-SLN(cantharid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和CTD(cantharidin)对HepG2细胞均具有显著浓度依赖性的毒作用,且CTD-SLN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流式细胞术的结果发现CTD-SLN能够促进细胞凋亡且使细胞停滞在S期。结论制备得到的斑蝥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增强药物促肝肿瘤细胞凋亡效果,可用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细胞凋亡 固体脂质纳米粒 肝癌
下载PDF
RGD修饰载阿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转运能力观察
9
作者 于海涛 冯梦萱 +4 位作者 张新红 沈斌 肖燕萍 董晶剑 施丽丽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5-28,共4页
目的 制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RGD)修饰的载阿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RGD-DOX-SLNs),观察其在肠道M细胞模型中的转运能力。方法 采用不同乳化剂配方,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SLNs),通过检测SLNs的稳定性,选取较优乳化... 目的 制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RGD)修饰的载阿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RGD-DOX-SLNs),观察其在肠道M细胞模型中的转运能力。方法 采用不同乳化剂配方,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SLNs),通过检测SLNs的稳定性,选取较优乳化剂配方进行阿霉素包载;制备载阿霉素的SLNs(DOX-SLNs),测定粒径、表面电位及包封率,选择最优乳化剂配方,对DOX-SLNs表面进行RGD修饰,制备RGD-DOX-SLNs;以空白SLNs作为对照。使用透射电镜观察RGD-DOX-SLNs和DOX-SLNs的形态,采用CCK-8法测算与载药SLNs共培养的Caco-2细胞及293T细胞存活率以评价载体安全性。建立滤泡相关上皮单层细胞模型,分别加入含有阿霉素单药、DOX-SLNs或RGD-DOX-SLNs的HBSS液,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转运小室下侧的阿霉素浓度,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评价RGD-DOX-SLNs和DOX-SLNs的药物转运能力。结果 选择最优乳化剂配方为1%吐温与1%泊洛沙姆188体积比2∶1,DOX-SLNs粒径、表面电位及包封率分别为(147.4±11.2)nm、(-20.0±2.3)mV、80.9%±2.8%,RGD-DOX-SLNs分别为(153.1±6.2)nm、(-22.0±1.3)mV、81.3%±0.8%。透射电镜下RGD-DOX-SLNs和DOXSLNs形态圆整,RGD-DOX-SLNs表面略粗糙。RGD-DOX-SLNs和DOX-SLNs在0~1 000μg/mL浓度范围内安全性较好。阿霉素单药组、DOX-SLNs组及RGD-DOX-SLNs组的转运量依次增高(P均<0.05);阿霉素单药组红色荧光微弱,DOX-SLNs组X-Y、Y-Z、X-Z三个切面均可见红色荧光,RGD-DOX-SLNs组红色荧光强度较DOX-SLNs增强。结论 成功制备RGD-DOX-SLNs,较DOX-SLNs对阿霉素的体外转运能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转运 阿霉素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 固体脂质纳米粒 M细胞
下载PDF
诺米林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冻干工艺研究
10
作者 陈慧 郁林娜 +4 位作者 杨琼 阮仕洋 廖尚高 杨军 罗喜荣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2-446,共5页
目的:制备诺米林固体脂质纳米粒(NML-SLN)及其冻干粉,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NML-SLN,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分布为指标,确定最优处方,考察各冻干支架剂对其冻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冻干工艺,绘制诺米林释药曲线。... 目的:制备诺米林固体脂质纳米粒(NML-SLN)及其冻干粉,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NML-SLN,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分布为指标,确定最优处方,考察各冻干支架剂对其冻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冻干工艺,绘制诺米林释药曲线。结果:NML-SLN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50 mg、单硬脂酸甘油酯25 mg、二氯甲烷20 mL、2%泊洛沙姆188水溶液13 mL、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4 min,所得NML-SLN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分别为96.27%、8.73%、189.3 nm,5%甘露醇为最佳冻干保护剂,NML-SLN冻干粉为质地疏松的白色固体,表面光洁、平整,复现性良好,能有效延缓诺米林释放。结论:该研究制备的NML-SLN粒径较小,载药量、包封率高,所得NML-SLN冻干粉复现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缓控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米林 薄膜超声分散法 固体脂质纳米粒 冻干粉
原文传递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西伦 蔡小丽 +5 位作者 姚龙福康 晋铭 李泽 余瑶 雷志鑫 孙涛垒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随着药学的不断发展,使用合适的给药系统来输送药物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方向,合适的给药系统可以增进药物疗效,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克服药物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是一类以类脂质包裹药物或... 随着药学的不断发展,使用合适的给药系统来输送药物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方向,合适的给药系统可以增进药物疗效,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克服药物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是一类以类脂质包裹药物或将药物粘附于类脂表面的药物输送体系,尺寸介于10~1000 nm。该体系毒性低、物理稳定性高、易于大规模生产,因此可作为一种优质的给药系统用于药物的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纳米粒 给药系统 细菌感染 物理稳定性 药物疗效 靶向性
下载PDF
抗菌肽LL37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优化和评价
12
作者 王芳 厉祯 +1 位作者 淦新悦 沈敏华 《中南药学》 2023年第9期2335-2341,共7页
目的制备搭载抗菌肽LL37的固体脂质纳米粒(LL37-SLNs),对配方进行优化、表征和评价。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的方法制备17个批次的LL37-SLNs,以硬脂酸、软磷脂和表面活性剂Myrj52作为自变量,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作为因变量,通过Box-... 目的制备搭载抗菌肽LL37的固体脂质纳米粒(LL37-SLNs),对配方进行优化、表征和评价。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的方法制备17个批次的LL37-SLNs,以硬脂酸、软磷脂和表面活性剂Myrj52作为自变量,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作为因变量,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配方,并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通过Design Expert 12.0软件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到最佳配方为硬脂酸300 mg、软磷脂150 mg、Myrj52250 mg。对优化后的LL37-SLNs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显示载药量为(2.92±0.06)%,包封率为(86.87±0.26)%,平均粒径为(221.7±1.3)nm,Zeta电位为(-30.4±0.2)mV,多分散指数为(0.233±0.012)。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外观规则,粒径均一。LL37-SLNs的体外释药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缓释能力,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显示出持久的抗菌特性,且在-20℃可稳定储存60 d。结论LL37-SLNs配方合理,颗粒分布均一、稳定,包封率佳,体外释放和抗菌活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LL37 固体脂质纳米粒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云 柯青 +3 位作者 唐之俭 周磊 孙颖新 梁爱凤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8-654,共7页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PT-SLNs)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乳化凝固法制备PPT-SLNs,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HPLC法测定PPT-SLNs的包封率,透析法评估PPT-SLNs体外...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PT-SLNs)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乳化凝固法制备PPT-SLNs,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HPLC法测定PPT-SLNs的包封率,透析法评估PPT-SLNs体外药物缓释性能,CCK8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鬼臼毒素(PPT)及PPT-SLNs对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PPT-SLNs纳米粒基本呈圆球形或椭圆球形,粒径为(44.0±21.6)nm,Zeta电位为(-15.1±3.2)mV,包封率为(85.5±2.6)%;缓释性能测定显示PPT-SLNs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 7.4)的稳定性较好,在弱酸性条件下(pH 5.0)水解速度明显加快;PPT-SLNs和PPT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8 h浓度为5μmol·L^(-1)时,PPT-SLNs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PPT[(69.60±0.62)%vs.(56.61%±4.71)%,P<0.05],在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中,PPT-SLNs的增殖抑制作用则显著低于PPT[(24.52±3.94)%vs.(35.07±0.47)%,P<0.05];细胞划痕24 h时,PPT-SLNs对A549细胞体外迁移抑制作用明显高于PPT[(17.18±2.10)%vs.(28.31±2.71)%,P<0.01]。结论PPTSLNs可增强对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且对正常肺上皮细胞的毒性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原文传递
侧柏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14
作者 李微微 刘兴华 +2 位作者 郝小惠 陈永根 金青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并对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及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的考察。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侧柏叶总黄酮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比1∶11、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用量313 m...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并对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及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的考察。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侧柏叶总黄酮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比1∶11、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用量313 mg、水相体积33 mL,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呈类球形且分布均匀,包封率为79.62%,粒径为218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3,Zeta电位为-25.6 mV,体外透皮吸收明显优于侧柏叶总黄酮水溶液,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R^(2)=0.9892)。该配方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具有缓释特性的侧柏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总黄酮 固体脂质纳米粒 响应面优化法 体外透皮吸收
下载PDF
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15
作者 杨丽萍 李伟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20-3527,共8页
目的制备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熔融-高压均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脂(单硬脂酸甘油酯)药比、泊洛沙姆188用量、Labrasol用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处... 目的制备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熔融-高压均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脂(单硬脂酸甘油酯)药比、泊洛沙姆188用量、Labrasol用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测定溶解度、体外释药、稳定性,进行晶型分析。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给予桔皮素、物理混合物、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不含Labrasol)、Labrasol+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含Labrasol)的0.5%CMC-Na混悬液(50 mg/kg),于0.5、1、2、3、4、5、6、8、12 h采血,HPLC法测定桔皮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处方为桔皮素用量30 mg,脂药比15∶1,泊洛沙姆188用量1.0%,Labrasol用量0.16%,均质压力80 MPa,均质次数6次,平均包封率为(90.16±1.67)%,载药量为(5.66±0.24)%,粒径为(189.76±8.92)nm,Zeta电位为-(36.08±1.72)mV。固体脂质纳米粒增加了桔皮素在模拟胃液、模拟肠液中的溶解度,120 min、12 h内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9.79%、74.56%。桔皮素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冻干粉在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与原料药比较,固体脂质纳米粒(不含Labrasol)、Labrasol+固体脂质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含Labrasol)t_(max)、t_(1/2)延长(P<0.05),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5,P<0.01),其中AUC_(0~t)、AUC_(0~∞)以固体脂质纳米粒(含Labrasol)更明显(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增加至3.13、3.41、4.10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改善桔皮素口服生物利用度,引入Labrasol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皮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熔融-高压均 HPLC
下载PDF
口服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SM-SLN)肝靶向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军 奉建芳 +1 位作者 蔡本琴 侯世祥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75,共5页
采用冷却-匀质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70nm的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SM-SLN),用其给小鼠灌胃后,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小鼠血浆和各脏器中的药物浓度,以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和峰浓度比(Ce)三个指标定量地评价了SM-SLN的肝靶向... 采用冷却-匀质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70nm的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SM-SLN),用其给小鼠灌胃后,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小鼠血浆和各脏器中的药物浓度,以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和峰浓度比(Ce)三个指标定量地评价了SM-SLN的肝靶向性.结果表明,SM-SLN组中的肝脏相对于血浆和其它脏器的te值均大于1,且肝脏中的re值(7.50)、Ce值(8.12)均为最大值,说明SM-SLN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SLN可以作为治疗肝脏疾病药物的良好肝靶向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肝靶向 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固体脂质纳米粒 肝脏疾病 水飞蓟素 靶向性 动物实验 口服 药物浓度 高效液相法 平均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新型固体脂质纳米粒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侯冬枝 谢长生 +2 位作者 杨祥良 徐辉碧 平其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9-433,共5页
选择固体脂质山榆酸甘油酯(Compritol ATO 888)和液态油三辛酸甘油酯制备雷公藤内酯醇新型固体脂质纳米粒(SLN)载体系统,运用常温、低温差示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小角X射线衍射(SAXS)和核磁共振(NMR)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新... 选择固体脂质山榆酸甘油酯(Compritol ATO 888)和液态油三辛酸甘油酯制备雷公藤内酯醇新型固体脂质纳米粒(SLN)载体系统,运用常温、低温差示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小角X射线衍射(SAXS)和核磁共振(NMR)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新型SLN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型SLN纳米体系熔点从70.8℃降低到61.4℃,纳米化后熔融焓大大降低,于-17.7℃发生油相熔融吸热行为;无论是否载药,制备的纳米分散体系(新型SLN和传统SLN)都是由α相和少量β′相组成,所载药物雷公藤内酯醇对载体结晶性能基本无影响;新型SLN中分子运动自由度介于Compritol ATO 888基材和其制备的传统SLN二者之间,其长程结构相对于传统SLN和基材的结构只偏移0.1 nm,表明中链甘油酯液态油分子不可能插入片间和2个或3个链长结构间。两种物理状态不同的甘油酯在新型SLN中仍以两种状态存在:液态油和固态脂质,因其有各自的熔融性状(低温和常温DSC研究)和分子运动状态(NMR检测),推测本实验室制备新型SLN的微观结构应是液态油分子,没有插入到固体脂质层状结构之间,而是形成了更加微细的纳米油室,周围包被着固体脂质,整个球形颗粒还处于纳米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纳米粒 雷公藤内酯醇 微观结构 常温低温DSC XRD SAXS NMR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杜志永 刘建平 +1 位作者 朱家壁 谭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TA-SLN),并考察其性质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 以乳化蒸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建立测定纳米粒和肠回流液中丹参酮ⅡA的HPLC。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19.7nm,Zeta电位...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TA-SLN),并考察其性质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 以乳化蒸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建立测定纳米粒和肠回流液中丹参酮ⅡA的HPLC。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19.7nm,Zeta电位为-31.6mV,载药量为3.8%,包封率为87.7%。肠吸收实验表明,随给药剂量的增加,TA-SLN吸收速率常数Ka呈下降趋势,吸收半衰期t1/2延长,TA-SLN的大鼠小肠吸收优于丹参酮ⅡA溶液。结论TA-SLN能够促进丹参酮ⅡA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其转运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大鼠 肠吸收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杨勇 奉建芳 +1 位作者 张慧 罗杰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0-653,共4页
目的:优化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冷却-匀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辅料山榆酸甘油酯用量、注射用大豆磷脂用量、泊洛沙姆188用量3因素对制备工... 目的:优化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冷却-匀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辅料山榆酸甘油酯用量、注射用大豆磷脂用量、泊洛沙姆188用量3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复相关系数上看,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工艺制得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71.5 nm,包封率为92.45%,载药量为5.26%。结论:优选的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封率高,可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固体脂质纳米粒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经皮渗透及抗炎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梅之南 杨祥良 +1 位作者 杨亚江 徐辉碧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目的 研究固体脂质纳米粒 (SLN)作为雷公藤内酯醇 (TP)载体的经皮渗透及抗炎活性。方法 热熔分散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 (TP SLN) ,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体外渗透实验 ,比较了不同组成的SLN体系的经皮渗透作用 ,研究了它... 目的 研究固体脂质纳米粒 (SLN)作为雷公藤内酯醇 (TP)载体的经皮渗透及抗炎活性。方法 热熔分散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 (TP SLN) ,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体外渗透实验 ,比较了不同组成的SLN体系的经皮渗透作用 ,研究了它们对Freund’s完全佐剂所致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不同的脂质、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都能制得稳定的SLN体系 ,最小粒径可达 ( 12 3.4± 1.9)nm ;在 12h内累计透皮吸收百分率以处方B最高 ,达到了 78.5 % ,而普通溶液为 32 .4 % ,TP SLN局部给药对Freund’s完全佐剂所致的佐剂性关节炎有较强的治疗作用 ,SLN的粒径越小 ,抗炎活性越强。结论 TP SLN作为透皮给药 ,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 ,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固体脂质纳米粒 经皮渗透 抗炎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