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4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寰枕斜坡螺钉枕颈固定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王扬 胡旭栋 +4 位作者 阮超越 顾勇杰 刘观燚 马维虎 罗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研究后路寰枕斜坡螺钉(atlantoccipital transarticular-clivus screw,TACL)枕颈固定的稳定性及其应力影响。方法:应用志愿者枕颈CT数据建立正常枕颈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建立枕颈失稳模型和6种枕颈固定的有限元模...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研究后路寰枕斜坡螺钉(atlantoccipital transarticular-clivus screw,TACL)枕颈固定的稳定性及其应力影响。方法:应用志愿者枕颈CT数据建立正常枕颈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建立枕颈失稳模型和6种枕颈固定的有限元模型:枕骨螺钉(occipital screw,OS)+寰椎侧块螺钉(C1 lateral mass screw,C1LMS)+枢椎椎弓根螺钉(C2 pedicle screw,C2PS)、OS+寰枕关节螺钉(atlantoccipital transarticular screw,TA)+C2PS、OS+TACL+C2PS、枕骨髁螺钉(occipital condyles screw,OcC)+C1LMS+C2PS、TA+C2PS、TACL+C2PS,对模型赋值材料参数,在枕骨上表面施加40N的垂直向下压力模拟头部重力,施加1.5N·m扭矩,使模型产生屈伸、侧弯和旋转运动,比较各枕颈固定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置入物应力分布情况以及骨骼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建立的正常枕颈模型生理状态下的活动度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分别为19.53°、17.37°、10.44°、38.74°;失稳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分别为26.17°、18.90°、10.99°、42.30°,较正常模型分别增加34.00%、8.82%、5.34%、9.20%。6种内固定模型在相同工况下的活动度均减小。相较于失稳模型,TACL+C2PS在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工况下削减了97.43%、94.06%、96.68%、99.01%的活动度。在相同工况下TACL+C2PS的内固定应力峰值为241.00MPa、241.2MPa、166.94MPa、168.8MPa,OS+TACL+C2PS的内固定应力峰值为295.00MPa、295.00MPa、73.54MPa、81.40MPa;内固定应力集中于连接棒中部和TACL尾部,且两种应用TACL固定技术的模型对骨骼的切割应力均较小,较其他枕骨固定技术具有更合理的应力分布。结论:后路TACL作为枕骨侧固定的技术可以满足枕颈固定的力学强度要求,相较于其他单独应用的枕骨固定技术,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其与后路OS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固定 寰枕斜坡螺钉 固定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内外侧和外侧固定比较: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2
作者 陈臻 陈曦 +2 位作者 李晓婷 陈达鑫 洪伟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924-5932,共9页
目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对于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对于选择合适的技术仍存在分歧。因而,此次荟萃分析旨在评估单侧和双侧交叉钉固定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 目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对于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对于选择合适的技术仍存在分歧。因而,此次荟萃分析旨在评估单侧和双侧交叉钉固定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建库以来至2023-01-06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外侧交叉固定和单纯外侧固定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主要观察指标是影像学结果(Baumann角丢失、提携角丢失)、肘关节功能和常见并发症(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针道感染)。结果:①共纳入18项研究;②两组Baumann角丢失(P=0.47)、提携角丢失(P=0.47)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外侧固定组与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优秀的患儿比例分别为70.7%和74.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2);两组在针道感染发生率上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0.9),但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风险更高(P=0.02);③然而,当采用小切口联合探查时,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尺神经损伤的频率与外侧固定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④在GartlandⅢ型亚组中,两组在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优秀率(P=0.13)、尺神经损伤(P=0.13)和针道感染(P=0.61)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外侧固定技术相比,内外侧交叉固定方法更容易造成前臂的医源性神经损伤,但同时也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不过,通过小切口方法联合内外侧交叉固定似乎可以降低患者神经损伤的风险。因此,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采用小切口结合内外侧交叉固定可能是一种既保证结构稳定、又安全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外侧固定 内外侧交叉固定 外科固定 尺神经损伤 荟萃分析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北斗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3
作者 赵琳 孙治国 +3 位作者 杨福鑫 张洁 谭波 李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测站60 d的静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固定成功率方面,亚太BDS-2/3最好,亚太BDS-3次之,非亚太BDS-3最差。虽然BDS-2/3的平均固定成功率最高,但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未顾及固定成功率对PPP-AR核检的影响,使得部分观测时间的固定成功率有所下降。北斗固定解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以亚太BDS-2/3静态模式为例,北、东、天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7、0.6和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 宽巷 窄巷 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 质量控制 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
下载PDF
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髋螺钉切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郝有亮 周方 +6 位作者 姬洪全 田耘 张志山 郭琰 吕扬 杨钟玮 侯国进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髋螺钉切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8年8月接受髓内钉治疗的5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167例,女351例;年龄65~97岁。根据是否发生髋螺钉切出,...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髋螺钉切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8年8月接受髓内钉治疗的5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167例,女351例;年龄65~97岁。根据是否发生髋螺钉切出,将其分为愈合组508例和切出组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再按照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对切出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按照1∶4的比例,匹配出愈合组40例。对影响髋螺钉切出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愈合组和切出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ASA分级、AO分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复位质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在尖顶距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位质量差[OR=23.138,95%CI(2.163,247.551),P=0.009]和尖顶距≥25 mm[OR=30.538,95%CI(2.935,317.770),P=0.004]是导致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复位质量差和尖顶距≥25 mm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时发生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尖顶距的最佳数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骨折固定 髓内 固定失败
下载PDF
骨盆内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丁志勇 罗丽 +3 位作者 李毅 黄玉良 巫红波 黄剑伟 《吉林医学》 2025年第4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内固定支架(infix)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103例骨盆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4例(52.43%),女49例(47.57%),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2)。... 目的:探讨骨盆内固定支架(infix)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103例骨盆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4例(52.43%),女49例(47.57%),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2)。对照组接受常规内固定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infix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用时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Majeed评分工作、疼痛以及立位及行走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和性生活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率(3.92%)较对照组(18.37%)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率分别为(19.61%、15.69%)均较对照组高(6.12%、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nfix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加强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盆内固定支架 固定钢板 骨折复位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术后行经皮钢板内固定在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应用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蔡鹏飞 赵巍 +2 位作者 王金华 陈仁盛 李晓飞 《中国骨伤》 2025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术和外固定支架术后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术和外固定支架术后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15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和联合组。外固定组81例,男48例,女33例;年龄21~68(42.58±7.44)岁;Gustilo分型Ⅱ型49例,ⅢA型32例;伤后至就诊时间2.5~10(4.25±0.74)h;行外固定支架术。联合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20~69(41.39±7.02)岁;Gustilo分型Ⅱ型35例,ⅢA型35例;伤后至就诊时间3~9(4.31±0.85)h;行外固定支架术后行MIPPO治疗。比较两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10.17±2.33)个月。联合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3.98±4.02)d、(70.26±12.15)d,优于外固定组(18.56±4.37)、(79.87±15.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Rasmussen、HSS评分为(26.79±3.11)、(83.36±9.44)分,高于外固定组(24.51±4.63)、(79.63±8.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切口感染、钉道感染各2例,支架松动、骨折移位、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各1例;联合组生物相容性反应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外固定支架术后行MIPPO可加快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固定支架术 经皮钢板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杨雷 王磊 秦万金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8期100-104,共5页
目的:观察在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后踝关节骨折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 目的:观察在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后踝关节骨折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研究组(31例)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治疗优良率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3 d的丙二醛(MDA)、醛固酮(ALD)、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相较于空心螺钉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创伤应激刺激,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关节骨折 微型钢板内固定 空心螺钉内固定 足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三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陶有洋 张勇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三种固定方法治疗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81例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夹板牵引组、石膏固定组及内固定组,各27例,比较三组患者的骨折对... 目的 对比分析三种固定方法治疗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81例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夹板牵引组、石膏固定组及内固定组,各27例,比较三组患者的骨折对合优良率,围术期资料,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随访结果。结果 三组骨折对合优良率依此为内固定组、夹板牵引组、石膏固定组(P=0.005);内固定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治疗费用高于夹板牵引组、石膏固定组(P=0.000);内固定组患者的外固定时间低于夹板牵引组、石膏固定组(P=0.189);三组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固定组的PRWE评分、Gartland-Werlay评分、腕伸-屈ROM、腕尺偏-桡偏ROM均优于其他两组(P<0.001,P=0.029,P<0.001,P<0.001)。结论 三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根据患者情况而选择,其中石膏固定组可作为高龄患者首选,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适用于要求较高,采用石膏固定治疗失败的患者,闭合复位牵引夹板固定介于石膏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牵引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效果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朱康 王晓桐 尹金旺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情况、疼痛VAS评分、影像学指标。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Gissane角、Böhler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术后1个月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时均大于术后1个月(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骨痂生长评分均逐步上升(P<0.05)。术后1、2、3个月骨痂生长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但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能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 钢板内固定 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Gissane角 Böhler角
下载PDF
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戴军 徐宏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解剖复位情况的影响,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解剖复位情况的影响,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和观察组(44例,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随访1年后骨折复位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现骨痂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减少;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改善术后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有限切开内固定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喙突单隧道固定与无隧道悬吊固定治疗急性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勇涛 郑宏程 +4 位作者 那次克道尔吉 热发提·尼加提 舒莉 刘旭 陈洪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6-1042,共7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关节镜下喙突无隧道悬吊固定与喙突单隧道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术后疗效研究报道较少,两种术式的具体临床疗效及是否存在其他风险有待探索。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TightRope带袢带钢板喙突单隧道固定与喙突无隧道悬...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关节镜下喙突无隧道悬吊固定与喙突单隧道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术后疗效研究报道较少,两种术式的具体临床疗效及是否存在其他风险有待探索。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TightRope带袢带钢板喙突单隧道固定与喙突无隧道悬吊固定治疗急性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分为2组,喙突单隧道组20例行肩关节镜下喙突单隧道固定,喙突无隧道组25例行肩关节镜下喙突无隧道悬吊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围术期失血量;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肘肩关节外科医师协会评分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评价指标。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喙突无隧道组手术时间较喙突单隧道组更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②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5.29±2.73)个月;③喙突单隧道组内比较: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肘肩关节外科医师协会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喙突无隧道组内比较: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肘肩关节外科医师协会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比较: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喙突无隧道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喙突单隧道组(P<0.05);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肘肩关节外科医师协会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各评分在对应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中、术后并发症:喙突单隧道组在术中钻取隧道时发生1例喙突皮质破裂骨折,1例在术后3个月出现复位丢失,予以钩钢板+喙肩韧带转位重新复位固定;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中肩锁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未发生再脱位;⑤提示关节镜下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均具有创伤小、复位和固定可靠及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但是与喙突单隧道技术相比,喙突无隧道悬吊固定需要的手术时间更短、短期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且避免了在喙突上建立骨隧道,减少了术中喙突发生医源性骨折的概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镜 喙锁韧带 喙突单隧道固定 喙突无髓道悬吊固定
下载PDF
支架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晴 刘峘 +3 位作者 成永忠 姜俊杰 李永耀 李光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602-4611,共10页
目的: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作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各有利弊。系统评价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研制提供论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 目的: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作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各有利弊。系统评价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研制提供论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2013年10月至2023年10月发表的关于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1)纳入8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4篇、总样本量648例,外固定支架组328例,钢板内固定组320例;(2)术后3个月,钢板内固定组的背伸、掌屈、旋后范围优于外固定支架组;术后12个月,钢板内固定组的握力、掌倾角、掌屈、旋前和旋后范围优于外固定支架组;钢板内固定组在术后感染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组,其余结局指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现有8项证据表明,在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选择上,外固定支架与切开钢板内固定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综合其他因素钢板内固定更胜一筹,但是对于一些高度严重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骨质较差、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以及软组织肿胀而无法进行切开手术的特殊患者,外固定支架才是首选。此次研究结果具有局限性,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另外需重视远期疗效、其他次要指标的观察,补充优化当前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 固定支架 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荟萃分析
下载PDF
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其关节功能及疼痛应激因子的影响
13
作者 张小勇 段宗耀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中采用的不同...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中采用的不同内固定术式分为甲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乙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均为52例。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围术期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7 d疼痛应激因子水平、疼痛程度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乙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更短;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升高,而乙组均低于甲组;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CMS均升高,且乙组高于甲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外旋、外展、前屈活动度均增大,且乙组均高于甲组;乙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85%)低于甲组(15.38%)(均P<0.05)。结论 相比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短,并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疼痛应激
下载PDF
犬内窥镜辅助结肠固定术1例
14
作者 杨伟腾 尹玮 +1 位作者 余春 王琨 《中国工作犬业》 2025年第2期51-53,共3页
犬顽固性直肠脱垂是犬的一种常见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后段直肠黏膜层或全部向外翻出并脱出于肛门之外。引起直肠脱垂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直肠韧带松弛和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常见于长期腹泻、便秘、里急后重、难产、肠道异物、肠道寄生... 犬顽固性直肠脱垂是犬的一种常见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后段直肠黏膜层或全部向外翻出并脱出于肛门之外。引起直肠脱垂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直肠韧带松弛和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常见于长期腹泻、便秘、里急后重、难产、肠道异物、肠道寄生虫等病症。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犬均可发生本病,但幼犬和老犬更易发生。治疗犬顽固性直肠脱垂的方法多样,手术治疗是最常用且效果最显著的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整复或反复脱出的病例,效果明显。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术、内固定术,以及直肠周围组织酒精注射法等。结肠腹壁固定术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手术方法,通过将结肠固定在腹壁上,防止直肠脱垂的复发。腹腔镜辅助结肠固定术在内窥镜手术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手术 固定 固定 直肠脱垂 韧带松弛 腹腔镜辅助 肠道寄生虫 固定
下载PDF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研究
15
作者 王银和 《中国经贸》 2025年第3期17-19,共3页
事业单位可通过固定资产购置与使用、维护与折旧等环节,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完整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规划与管控。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相应的维护成本,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还可以根据事业单位自身... 事业单位可通过固定资产购置与使用、维护与折旧等环节,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完整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规划与管控。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相应的维护成本,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还可以根据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目标及需求,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业务有序开展。通过对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维护与处理,不仅能有效降低闲置资产比例,还可以减少资产损失、浪费等情况。同时有利于事业单位综合评估固定资产绩效。并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文章旨在深入探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执行过程不够规范、监管评估机制不够完善等),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并且,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这些优化措施的具体运用效果,为事业单位高效管理固定资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资产损失 闲置资产 固定资产购置 事业单位 优化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运用效果
下载PDF
H集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16
作者 郁瑶瑶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体系不断改革与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关键部分,它关乎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建设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科学,并能有效减少企业经...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体系不断改革与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关键部分,它关乎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建设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科学,并能有效减少企业经营中潜在的风险,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经营更加稳定。本文以H集团为例,通过对其固定资产的调查,发现其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可以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资产成本进行合理评估,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下载PDF
企业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效的路径探析
17
作者 严芳 《首席财务官》 2025年第4期64-66,共3页
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重要资源,既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企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 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重要资源,既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企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其次分析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六大方面提出对应措施,通过对企业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效路径的探讨和分析,为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台账
下载PDF
钢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光耀 成永忠 +4 位作者 刘峘 姜俊杰 李永耀 陈洋 姚宇翔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66-80,共15页
目的:Meta分析钢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数据库所有关于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检索时... 目的:Meta分析钢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数据库所有关于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23年6月30日。纳入研究参照Cochrane手册(Version6.3,2022)进行信息提取、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发表偏倚风险评价、检验异质性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影像学解剖指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屈伸、旋转、尺桡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治疗情况比较(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功能评分及相关量表。结果:(1)共纳入28项研究,患者共计2192例,包括1096例钢板内固定组和1096例外固定架组。(2)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固定架组的手术出血量[MD=-37.93,95%CI(-48.54,-27.31),P<0.00001]、手术时间[MD=-31.58,95%CI(-48.96,-14.20),P=0.0004]、住院时间[MD=-4.58,95%CI(-5.44,-3.71),P<0.00001]、骨折愈合时间[MD=-0.88,95%CI(-1.35,-0.41),P=0.0002]均显著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3)两组的掌倾角[MD=-0.17,95%CI(-0.95,0.61),P=0.68]、尺偏角[MD=0.22,95%CI(-0.73,1.17),P=0.65]、桡骨高度[MD=-0.24,95%CI(-1.15,0.67),P=0.60],屈伸[MD=-5.63,95%CI(-11.85,0.58),P=0.08]、旋转[MD=-5.80,95%CI(-12.77,1.17),P=0.10]、尺桡偏[MD=-2.86,95%CI(-10.87,5.15),P=0.48],并发症发生率[RR=0.96,95%CI(0.63,1.46),P=0.83],Gartland-Werley腕部临床评分[MD=0.13,95%CI(-0.80,1.06),P=0.78]、Gartland-Werley腕部临床评分优良率[RR=0.93,95%CI(0.87,1.01),P=0.08]、Coon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RR=0.99,95%CI(0.62,1.59),P=0.98]、腕关节DASH评分[MD=-4.67,95%CI(-14.96,5.62),P=0.3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外固定架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其影像学解剖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和腕关节功能评分两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固定 AO-C型桡骨远端骨折 META分析
下载PDF
骨盆骨折π棒双重固定效应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司卫兵 吴乃庆 +1 位作者 嵇鹏 王以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通过应力及应力遮挡的测定探讨π棒对骨盆骨折的动静力固定作用。方法甲醛固定新鲜成人骨盆标本12具,右侧骶髂关节和耻骨上下支截断,骶髂关节处分别以π棒和骶髂螺钉内固定。测量中立位下生理载荷时骨盆不同内固定的应力、应变和位... 目的通过应力及应力遮挡的测定探讨π棒对骨盆骨折的动静力固定作用。方法甲醛固定新鲜成人骨盆标本12具,右侧骶髂关节和耻骨上下支截断,骶髂关节处分别以π棒和骶髂螺钉内固定。测量中立位下生理载荷时骨盆不同内固定的应力、应变和位移;测量骨盆骨折π棒固定后不同运动状态下(中立位、后伸、前屈、健侧屈)生理载荷时腰椎和骨盆上的应力值与应力遮挡率。结果π棒和骶髂螺钉固定的应变平均为68με和113με(P<0.05)。π棒固定时,中立位和后伸时,应力遮挡率较大(η=31.80%和33.35%),应力大部分从π棒传导,适用于骨折早期;而前屈及健侧屈时,腰椎应力遮挡率明显减小(η=22.23%及η=23.07%),应力主要从腰椎及骨盆传导。结论本实验表明π棒固定骨盆骨折通过腰部的不同姿势活动即可自动从坚强静力固定转为动力固定,具有双重固定的生物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生物力学研究 π棒 固定效应 应力遮挡率 骶髂螺钉固定 生物力学效应 骶髂关节 螺钉内固定 中立位 固定作用 甲醛固定 运动状态 动力固定 静力固定 双重固定 耻骨上 腰椎 载荷 生理 测量 应变 后伸 健侧 传导
下载PDF
闭合穿针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操作规范
20
作者 李光耀 成永忠 +8 位作者 聂伟志 刘峘 王书元 邓新恒 朱书朝 李永耀 刘飞 李锐 林晴 《中医正骨》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急诊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发生率较高。闭合穿针固定技术在追求解剖复位的同时注重软组织保护,应用该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而且具有费用低、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本文对闭合复位穿针固...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急诊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发生率较高。闭合穿针固定技术在追求解剖复位的同时注重软组织保护,应用该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而且具有费用低、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本文对闭合复位穿针固定术、闭合复位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术、闭合复位中国接骨学半环式外固定架固定术3种闭合穿针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操作规范进行了阐述,有助于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腕关节 正骨手法 固定 骨折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