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黄玉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93-49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逆行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可获得理想疗效,且应用逆行髓内钉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够加速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逆行髓内钉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疗效
下载PDF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杨金虎 杨大雷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双切口双钢板内...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单侧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关节稳定性、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中日常生活、疼痛、关节畸形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中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可提高关节稳定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强日常活动能力,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 单侧锁定钢板固定术 关节稳定性 并发症
下载PDF
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临床观察
3
作者 王相如 曹克奎 +1 位作者 王汝武 李祥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 观察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8例(9膝),均采用开放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42个月,8例患者(9膝)骨折均愈合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术后... 目的 观察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8例(9膝),均采用开放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42个月,8例患者(9膝)骨折均愈合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术后6~8个月,患者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和强度。无筋膜间室综合征、双下肢不等长、膝反屈、膝关节畸形等并发症。2例因内固定螺钉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等不适,取出内固定螺钉后症状消失。结论 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 胫骨结节骨折 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4
作者 裴秋艳 郑陶 +3 位作者 李志刚 王平 魏亚恒 张红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椎弓...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小针刀术干预治疗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选择经皮入路,B组(40例)选择经Wiltse入路,C组(40例)选择经后正中入路。记录并比较三组伤椎有效性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血清BALP、β-CTX水平和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三组患者术后7 d、30 d的伤椎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三组间伤椎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三组术后1 d、7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血清BALP水平均明显上升,血清β-CTX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三组术后7 d的血清BALP及β-CTX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关系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入路和经Wiltse入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小针刀术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伤椎有效性及骨代谢水平,而传统后正中入路的有效性及对骨代谢水平的改善作用相对较差,临床可结合患者情况在经皮入路和经Wiltse入路二者之间酌情选择入路方式,并结合小针刀术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创伤性骨折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小针刀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对比分析
5
作者 郭伟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3天、7天的VAS评分均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LSF均有确切效果,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效果比较
6
作者 周留林 钱丽华 +2 位作者 王君 印慧琴 杨纪实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1例,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为腹腔镜组,26例行经阴道...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1例,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为腹腔镜组,26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为阴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评分以及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0.57±34.51)min,显著长于阴式组的(124.62±20.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OP-Q各指示点测量水平较术前升高,腹腔镜组阴道长度(TVL)7.33±0.83 cm,显著高于阴式组的6.90±0.7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71%,显著低于阴式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骶棘韧带固定术 中盆腔器官脱垂 经阴道手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梁广权 许鹏雍 +2 位作者 黄金实 陈仕 班付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同时按术中置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同时按术中置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置钉方式进行空心螺钉置入,试验组则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辅助进行螺钉置入。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螺钉位置、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置钉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总钻孔次数均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正、侧位螺钉夹角小于传统组,离散度大于传统组(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8个月,两组Harris量表各维度得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具有缩短置钉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提高置钉精准度的优势,手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骨科机器人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8
作者 成刚 王长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肋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5例老年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1,开胸内固定手术)和观察组(n=44,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 目的探讨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肋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5例老年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1,开胸内固定手术)和观察组(n=44,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骨骼愈合时间)、疼痛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 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CO 2)]}、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胸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 a(CO 2)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FEV 1、FVC、PEF、FEV 1/FVC水平及p a(O 2)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其肺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复位内固定术 老年肋骨骨折 肺功能 骨骼愈合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卧位中医康复操的临床效果探究
9
作者 蒋娟 凌艳燕 +3 位作者 陈兰 韦健玲 张树芳 朱莲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 针对将卧位中医康复操应用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4例,用四肢常... 目的 针对将卧位中医康复操应用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4例,用四肢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46例,用卧位中医康复操锻炼),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实施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统计结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卧位中医康复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总满意度更高,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位中医康复操 康复护理 脊柱内固定术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20例
10
作者 张成宝 喻德富 +3 位作者 余润泽 陈涛 张彪 沈政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2023年6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20例,出院后统计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对患者进行随...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2023年6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20例,出院后统计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54.5 min、住院时间(12.20±3.59)d。术后随访3~36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30±1.75)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块再移位、创伤性关节炎、髁间窝撞击、膝关节粘连僵硬、膝关节游离体等并发症。截止至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90.85±3.27)分,IKDC评分(91.15±2.66)分;健患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良好,骨折复位良好、锚钉固定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手 骨折内固定术 双排锚钉固定术 骨折 胫骨髁间棘骨折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术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沙川 马超 那键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6例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6例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骨代谢情况、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及1周,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骨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β-胶原降解产物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关节功能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并伴有下胫腓分离患者而言,锁定钢板与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结合使用,更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骨代谢能力,提升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促进恢复和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联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术 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 预后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颌面解剖结构及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张绍嘉 李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颌面解剖结构、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以1∶1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坚...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颌面解剖结构、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以1∶1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口腔颌面解剖结构恢复情况、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功能恢复率、容貌恢复满意度以及颌面解剖结构复原度分别为91.89%、97.30%、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97%、75.68%、78.38%,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颌面功能评分、咬合接触面积总和、咬合点最大力度总和较本组术前提高,咬合不对称指数较本组术前降低,咬合接触时间较本组术前缩短,且观察组患者颌面功能评分(17.44±0.34)分、咬合接触面积总和(321.44±58.41)mm2、咬合点最大力度总和(31.44±3.84)kg高于对照组的(15.98±0.23)分、(264.42±48.97)mm2、(27.13±2.46)kg,咬合不对称指数(20.48±2.33)%低于对照组的(24.36±4.12)%,咬合接触时间(1.45±0.21)s短于对照组的(1.89±0.46)s(P<0.05)。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在坚固内固定术基础上增加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口腔功能、口腔颌面解剖结构的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创伤性骨折 口腔功能 牵引复位固定术 坚固内固定术 颌面解剖结构
下载PDF
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李顺海 李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坚... 目的:观察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恢复优良率、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张口度)水平、术后口腔功能指标(张口受限率、颞颌关节良好率、颌面结构复原良好率、咬合良好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优良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张口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口受限率低于对照组,颞颌关节良好率、颌面结构复原良好率、咬合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复位固定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可提高恢复优良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术后口腔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 坚固内固定术 牵引复位固定术 恢复优良率 口腔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贾炳胜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IIN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MIPP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BGP、BMP-2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两组Kofoe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畸形愈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畸形愈合发生率,其效果优于IIN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骨折愈合 骨代谢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创伤性尺骨骨折使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刘永恒 黄永刚 施健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微创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微创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微创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与对照组的2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可以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能够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尺骨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胫骨干骨折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近期效果对比研究
16
作者 许权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TSF)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外科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TS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MIPPO组(42例)和O...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TSF)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外科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TS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MIPPO组(42例)和ORIF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第1天检测患者的Cor、PGE_(2)、NE手术应激指标水平。以WOMAC评分评价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IPPO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术后Cor、PGE_(2)、NE水平低于ORIF组,WOMAC各项评分均优于ORI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RIF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RIF比较,MIPPO治疗TSF,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期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疗效对比
17
作者 李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自2021年1月起,且2022年12月前,进入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有60例,年龄均超过60岁,根据术式不同分组,即闭合复位内固定...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自2021年1月起,且2022年12月前,进入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有60例,年龄均超过60岁,根据术式不同分组,即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就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手术有关指标,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前者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即13.33%虽低于对照组26.67%,但组间差异化较为均衡(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更优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不会过度增加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维护患者术后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陈豪豪 赵国权 蒲兴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5例列为对照组,以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后凸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均比对照组高,后凸Cobb角、OD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存在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等优势,同时还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各项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19
作者 王建伟 李相才 付映旭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MN)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MN)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IMN治疗,研究组采取MIPPO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康复指标、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与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Olerud-Molander Ankle Score,OMAS)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结果比较,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更少,住院时间与术后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HSS、OM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较对照组的19.1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结论IMN与MIPPO对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踝关节与膝关节的改善效果相当,但MIPPO能够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