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狮派“国家至上”思想的西学来源——兼论国家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大华 曾科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8,共7页
黑格尔、新黑格尔学派以及勒南等人的国家学说,构成了醒狮派"国家至上"思想的西学来源。醒狮派的"国家至上"思想虽源于、但并不尽同于黑格尔等人的学说。原因在于,醒狮派根据中国传统思想和现实需要对黑格尔等人的... 黑格尔、新黑格尔学派以及勒南等人的国家学说,构成了醒狮派"国家至上"思想的西学来源。醒狮派的"国家至上"思想虽源于、但并不尽同于黑格尔等人的学说。原因在于,醒狮派根据中国传统思想和现实需要对黑格尔等人的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发挥。与其西方原型相比,醒狮派"国家至上"思想具有"‘托古’的表述策略"、"大同的终极目标"、"侧重国民义务的‘公民民族主义’"等内容与特点。透过醒狮派的"国家至上"思想,可以发现西方国家主义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狮派 国家至上 黑格尔 新黑格尔主义 勒南
原文传递
现实主义传统中的“国家至上”原则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刚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共4页
“国家至上”,作为近代欧洲的一种现实主义外交原则,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它在法国及欧洲的实践,推动了欧洲中世纪大一统国际体系的瓦解和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并开启了以现实主义原则指导近代欧洲外交的传统。在理论层面,“国家至上”... “国家至上”,作为近代欧洲的一种现实主义外交原则,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它在法国及欧洲的实践,推动了欧洲中世纪大一统国际体系的瓦解和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并开启了以现实主义原则指导近代欧洲外交的传统。在理论层面,“国家至上”原则对现实主义发展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标志着民族国家被确立为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分析单元;它为“国家利益”原则的形成提供了早期观念形式;它催生了近代欧洲均势外交的共识,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均势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国家至上 国家利益 均势
下载PDF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国家至上的爱国情怀 被引量:2
3
作者 曹书文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09-111,共3页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他创作的重要特质,在个人、家庭与国家三者之中,他反对家族本位的自私,认为国的利益远在家庭之上,个人应履行自己对家庭与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体现出国家至上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 家族本位 国家至上 爱国情怀 老舍 文学创作 爱国主义思想
下载PDF
从老舍的国家至上看八旗制度对满族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晓波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9-41,50,共4页
老舍是一个国家至上主义者,这与五四宣扬的个性主义和由此形成的批判国家偶像说的风气形成背离之势。形成老舍此种价值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满族文化中的八旗制度对满人道德品格的强化和八旗制度对满人掌控能力的形成而造成的满人的自信。
关键词 老舍 国家至上 八旗制度
下载PDF
国家至上: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与创新研究之四
5
作者 赵健君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7-69,共3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使维护祖国统一面临十分复杂的社会现实。坚持国家至上,以各族人民为主体、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政治组织原则,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家至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使维护祖国统一面临十分复杂的社会现实。坚持国家至上,以各族人民为主体、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政治组织原则,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家至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 国家至上
下载PDF
黑格尔“国家至上”原则批判
6
作者 刘会利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5-37,共3页
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也许有些令人意外,因为资本主义并未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建立国家,况且,他的“国家”一开始就倍受冷落。但是今天谈到国家时,有些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黑格尔“国家至上”的原则,把国家神圣化、绝对化,以致使我们... 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也许有些令人意外,因为资本主义并未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建立国家,况且,他的“国家”一开始就倍受冷落。但是今天谈到国家时,有些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黑格尔“国家至上”的原则,把国家神圣化、绝对化,以致使我们在国家问题上常常陷入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因此,当我们重新考虑国家原则的时候,自然就提起黑格尔的观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黑格尔“国家至上”原则提出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市民社会 国家至上 普遍利益 理性主义 《法哲学原理》 绝对精神 人格权利 逻辑主义 特殊利益
下载PDF
从《国家至上》看成达师范的爱国思想教育
7
作者 刘闽 《中国穆斯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5,共2页
成达师范西迁重庆的历史已整整过去了65年。本文透过抗日话剧《国家至上》的当时在重庆的成功演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来探讨成达师范的爱国思想教育。
关键词 成达师范 抗日话剧 国家至上 爱国思想
下载PDF
论老舍小说中“国家至上”的价值主题
8
作者 郝瑞娟 《嘉应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6-80,共5页
老舍的创作实践曾长期致力于国民性批判,在他看来,国家的落后是由个体的人格低下造成的,国民失去了人格,国就慢慢失去了国格,个人与国家之间有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老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从个人走向国家,把个人的行为和国家的发展密... 老舍的创作实践曾长期致力于国民性批判,在他看来,国家的落后是由个体的人格低下造成的,国民失去了人格,国就慢慢失去了国格,个人与国家之间有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老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从个人走向国家,把个人的行为和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让个人冲破自我、家庭的束缚,通过共同联合走向国家,坚持并践行“国家至上”的价值理念,实现国家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小说 国家至上 个人
下载PDF
国家至上
9
作者 王承玥 《中国审计》 2024年第18期88-88,共1页
2021年6月,航天题材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国家至上》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首部记录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60年发展历程的作品,由成长在航天家庭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韦历时近五年写就,屡经打磨,数易其稿,生动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 2021年6月,航天题材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国家至上》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首部记录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60年发展历程的作品,由成长在航天家庭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韦历时近五年写就,屡经打磨,数易其稿,生动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同年9月,该书成功实现版权输出,俄文版、白俄罗斯文版新书陆续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作家 国家至上 陕西人民出版社 载人航天精神 版权输出 国家至上 白俄罗斯
原文传递
老舍的抗战书写:国家至上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中良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100,111,共13页
“庚子事变”的国仇家恨在老舍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其早年创作即表现出爱国情怀,堪称现代爱国文学的先驱者。“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的发生更加激起他的爱国热情,虽然时用曲笔、语调幽默,但锋芒指向侵... “庚子事变”的国仇家恨在老舍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其早年创作即表现出爱国情怀,堪称现代爱国文学的先驱者。“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的发生更加激起他的爱国热情,虽然时用曲笔、语调幽默,但锋芒指向侵略者及投降派。“卢沟桥事变”后,老舍全身心投入抗战,在作家中颇具代表性:一是由远离政治走向时代大潮;二是由单枪匹马及同仁抱团走向“大兵团作战”;三是由纯文学走向雅俗交织的多重空间。作为满族作家,老舍由衷认同国家与民族的“多元一体”,其苍凉悲壮的抗战书写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至上色彩:以国家意识唤起民众觉醒,强调中华民族团结抗战,表现正面战场将士的爱国精神,描绘延安、敌后战场与“万里江山图”。《四世同堂》反映出沦陷区人民的屈辱、苦难与反抗,既呈现出黎民百姓强烈真挚的家国情怀,也折射出老舍的宏大视野与人道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抗战书写 国家至上 家国情怀
原文传递
抗战时空里的谣言与身体——《国家至上》中的回汉矛盾与民族国家叙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家平 杨秀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本文以老舍、宋之的书写抗战时期回、汉关系的剧作《国家至上》为研究对象,从谣言传播、谣言对身体的争夺、谣言的起源和想象性解决等层面入手,分析抗战时期文学的民族国家叙事所遭遇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国家至上》展示了谣言经由... 本文以老舍、宋之的书写抗战时期回、汉关系的剧作《国家至上》为研究对象,从谣言传播、谣言对身体的争夺、谣言的起源和想象性解决等层面入手,分析抗战时期文学的民族国家叙事所遭遇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国家至上》展示了谣言经由个人身体和欲望的叙述,对"国家至上"意识形态形成的巨大冲击力量。一方面,谣言的流布使得剧作关于回、汉关系的叙事显得跌宕起伏;另一方面,这些谣言揭示了历史记忆和抗战现实影响下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宋之的 国家至上 民族国家叙事 回汉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抗战中的老舍:“士”的精神与“国家至上” 被引量:3
12
作者 傅光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6-141,共6页
中国作家在抗战中的生命选择,是文人在中国抗战中的群体现象,老舍是其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而抗战中的"老舍文学",无疑为中国抗战文学史平添了亮色。重要的是,透过老舍在抗战中的写作、言论与行为,可以对老舍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 中国作家在抗战中的生命选择,是文人在中国抗战中的群体现象,老舍是其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而抗战中的"老舍文学",无疑为中国抗战文学史平添了亮色。重要的是,透过老舍在抗战中的写作、言论与行为,可以对老舍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进行审视与剖析。这对于重新发现和认识老舍,十分有益。因为从抗战直至自杀,在老舍身上,都有一种"抗到底"的精神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士”的精神 国家至上 老舍 抗战文学
下载PDF
纵谈回族抗战话剧《国家至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佩伦 《中国穆斯林》 CSSCI 2015年第2期31-34,共4页
回族几乎少有娱人的表演艺术,解放后歌舞艺术稍有作为。至于话剧,戏曲舞台,及最有观众群的电影、电视,我们几乎是个空白。由于历史的冲击,文化的自为,审美趣味的增容,己渐使回族文化走出仄境,跨越自限,不断迎来了许多"这一个"的第一... 回族几乎少有娱人的表演艺术,解放后歌舞艺术稍有作为。至于话剧,戏曲舞台,及最有观众群的电影、电视,我们几乎是个空白。由于历史的冲击,文化的自为,审美趣味的增容,己渐使回族文化走出仄境,跨越自限,不断迎来了许多"这一个"的第一个。回族题材话剧的第一个,又诞生于中华民族大危难中。值得我们回顾而扬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至上 歌舞艺术 戏曲舞台 审美趣味 满族人 宋之的 穆斯林文化 金四把 观众群 电影史
原文传递
新加坡领导人的国家至上观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正涛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0-45,共6页
了解新加坡领导人的国家至上观 ,有助于我们理解新加坡威权政治以及新加坡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那样发生明显的政治转型。新加坡领导人的国家至上观包括民族国家至上和政治国家至上。民族国家至上指的是新加坡民族国家利益高... 了解新加坡领导人的国家至上观 ,有助于我们理解新加坡威权政治以及新加坡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那样发生明显的政治转型。新加坡领导人的国家至上观包括民族国家至上和政治国家至上。民族国家至上指的是新加坡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必须服从民族国家的创建和巩固这个大前提。政治国家至上则是人民行动党政府的权威至高无上。人民行动党、政府和民族国家三者密不可分 ,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民族国家和政治国家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领导者 国家至上 国家利益 人民行动党 民族精神
原文传递
爱国立场与启蒙现代性的彰显--《国家至上》再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红旗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60,共10页
《国家至上》反映了抗战背景下回汉之间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与双方国家主义价值观的契合相通,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挣扎"、作者的"抗战想象"以及民族国家缺失给国民带来的精神创伤和命运悲剧,表达了回汉双方有识之士催... 《国家至上》反映了抗战背景下回汉之间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与双方国家主义价值观的契合相通,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挣扎"、作者的"抗战想象"以及民族国家缺失给国民带来的精神创伤和命运悲剧,表达了回汉双方有识之士催生"回汉合作"的历史焦虑,也彰显了老舍的爱国立场、抗战文艺宣传论和启蒙现代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国家至上国家主义 启蒙现代性
原文传递
国家认同的积极构建及其限度——论抗战话剧《国家至上》的成就与问题
16
作者 李广益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89,共9页
抗战话剧《国家至上》在国家危亡之际力倡回汉团结,颇获时人肯定。然而,在这部剧中,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团结”立意,因发起者、创作者及排演者各自的目的、寄托和由此生发的策略,与文本和演出实际有所参差,因此,《国家至上》一方... 抗战话剧《国家至上》在国家危亡之际力倡回汉团结,颇获时人肯定。然而,在这部剧中,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团结”立意,因发起者、创作者及排演者各自的目的、寄托和由此生发的策略,与文本和演出实际有所参差,因此,《国家至上》一方面在抗战时势的推动下实现了回汉民族团结题材的开创性书写和传播,成为抗战文学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另一方面也因时势限制而无法更加深入地探索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途径,在国家认同建构方面留下了有待后人深思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至上 老舍 抗战戏剧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题材研究——以老舍《国家至上》为代表
17
作者 赵倩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架构中,少数民族题材是一个重要板块。众多现代作家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中,倾向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通过少数民族这个独特视角,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中华民族整体的统一性。老舍的《国家至上》...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架构中,少数民族题材是一个重要板块。众多现代作家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中,倾向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通过少数民族这个独特视角,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中华民族整体的统一性。老舍的《国家至上》正是少数民族文学题材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以老舍《国家至上》为代表,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题材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少数民族题材 老舍 国家至上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动员与族群关系——《国家至上》接受史(1940—1949)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海波(回族)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1,共10页
抗日战争时期,由老舍和宋之的共同创作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一经发表,便由陪都重庆迅速传遍整个大后方,在战时甚至抗战结束之后的中国各地不断被传阅、排演和讨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剧作为抗战文学的重要标志性作品之一,从... 抗日战争时期,由老舍和宋之的共同创作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一经发表,便由陪都重庆迅速传遍整个大后方,在战时甚至抗战结束之后的中国各地不断被传阅、排演和讨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剧作为抗战文学的重要标志性作品之一,从起意、创作再到发表和排演,整个过程都是由当时中国回民最高抗日救亡机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和中国的汉、回、满各族知识分子合作完成的。在全面抗战的历史时刻,该剧肩负抗战文化动员和团结各族人民抗战的重任,同时抗战结束之后还起到了沟通台湾与大陆之间感情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至上 接受史 文化动员 族群关系
原文传递
从《国家至上》看回族文化的濡化
19
作者 祁莉霞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国家至上》第一次以戏剧形式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回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展现了回族人民爱国、团结、行善、诚信、重义、勇武、刚强的民族性格和回族的信仰、饮食、婚姻、语言等习俗。这些民族性格和习俗是回族文化濡化的结果,诠释与展演... 《国家至上》第一次以戏剧形式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回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展现了回族人民爱国、团结、行善、诚信、重义、勇武、刚强的民族性格和回族的信仰、饮食、婚姻、语言等习俗。这些民族性格和习俗是回族文化濡化的结果,诠释与展演了认主独一、爱国有为、刚健自强、外清内洁、乐善好施、信义并重的回族文化,充分凸显了回族坚守伊斯兰文化和积极主动吸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至上 回族文化 濡化 和谐共生
原文传递
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制度重叠困境:基于泰国和越南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滑喆 夏莉萍 《东南亚纵横》 2023年第6期61-75,共15页
21世纪以来,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均积极利用制度重叠策略解决特定议题领域的实际问题。欧盟国家在安全合作领域进行的制度重叠产生了正面的溢出效应,有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但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国家在水资源领域的制度重叠却使得该区域合作... 21世纪以来,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均积极利用制度重叠策略解决特定议题领域的实际问题。欧盟国家在安全合作领域进行的制度重叠产生了正面的溢出效应,有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但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国家在水资源领域的制度重叠却使得该区域合作环境受到不利影响。有关这种差异的逻辑路径为,大国的地区竞争越激烈,地区国家越秉持“国家至上”理念,地区规范越强调共识与非正式性,地区国家针对于特定议题领域的制度重叠越容易产生负面溢出效应,令区域局势紧张,反之亦然。一方面,泰国原为解决水资源议题领域问题的区域合作制度被延展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但美国秉持冷战思维,借机推出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进行竞争,地区合作环境由此受到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受地区“国家至上”理念的驱动,再加之“东盟方式”提供的便利条件,泰国和越南两国根据自身利益设计并领导了“三河流域机制”和“四国机制”,以解决水资源领域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争夺区域领导权,区域合作环境又一次因流域国家的制度重叠而恶化。不论是从结构层次还是区域层次来看,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制度重叠最终产生了负面溢出效应。泰国和越南两国在湄公河流域的制度参与现状清晰体现了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制度重叠困境,这为东南亚地区未来的制度发展提供了启示。在东南亚国家处理具体议题领域事项的过程中,东盟的内外“中心性”必须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重叠 大国区域竞争 国家至上 “东盟方式” 湄公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