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影响感知对国家认同感的影响评价--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八坊十三巷景区为例
1
作者 蔡国英 马金莲 罗壹馨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0期41-44,共4页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国家认同感的持续提升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文章以临夏州八坊十三巷景区为例,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视角,探讨了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从旅游影响对国家认同感的影响感...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国家认同感的持续提升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文章以临夏州八坊十三巷景区为例,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视角,探讨了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从旅游影响对国家认同感的影响感知来看,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带来的国家认同感更为敏感;(2)从旅游影响对国家认同感的影响评价来看,民族地区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对国家认同感的综合影响评价较高。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以及对国家的功能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感知 国家认同感 八坊十三巷景区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认同感培育探究
2
作者 郑建芸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1期89-92,共4页
国家认同感是一个国家公民基于自己国家成员身份的认识而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是时代精神所在、时... 国家认同感是一个国家公民基于自己国家成员身份的认识而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是时代精神所在、时代价值所需、时代使命所在和时代要求所系。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需要从理念、内容、方式三个层面形成教育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感 培育 高职院校 大学生
下载PDF
新形势下增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感的现实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暨南大学为例
3
作者 贺璞 马民 李朋军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
国家认同是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诉求。新形势下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 国家认同是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诉求。新形势下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借鉴暨南大学港澳台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探索构建“一核两翼双转型”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模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提升国家认同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多元立体文化交流,促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培养模式双转型,有助于全面增强港澳台研究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国家认同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以来“五四”纪念活动对增强青年国家认同感的作用
4
作者 陈燕君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5-98,共4页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有赖于青年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多种形式的“五四”纪念活动,蕴含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资源,是增强青年国家认同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五四”纪念活动对增强青年国家认同感有其...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有赖于青年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多种形式的“五四”纪念活动,蕴含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资源,是增强青年国家认同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五四”纪念活动对增强青年国家认同感有其历史、理论和文化等内在机制,能有效增进青年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具有思想价值、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五四”纪念活动 青年 国家认同感
下载PDF
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及其培育策略研究
5
作者 基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0100-0102,共3页
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新思想的国家专业人才,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关系到未来民族的发展。然而,当代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个人主义盛行、对文化认同度低等,若不加以干涉后果难料。鉴于此,针对影响大学生... 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新思想的国家专业人才,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关系到未来民族的发展。然而,当代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个人主义盛行、对文化认同度低等,若不加以干涉后果难料。鉴于此,针对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几个因素提出四个层面的解决策略,包括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和国家层面,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国家认同感 大学生
下载PDF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内涵、现状与路径
6
作者 周敏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在当前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研究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提升路径对于改善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提升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民办高校——广州工商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 在当前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研究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提升路径对于改善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提升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民办高校——广州工商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广东民办高校认同感的内涵和意义、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大力开展礼仪道德教育、积极培育个人特长、校企共同制作人才培养多方面探索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民办高校 责任担当 大学生 国家认同感
下载PDF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探究
7
作者 江振刚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9-51,共3页
国家认同是对于一个国家承认和认可,包括政治(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方面内容。从调查问卷结果看,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个人身份认同、地理场域认同、文化记忆认同、政治共同体认同和民族情感认同等方面较高,但部分大学生存... 国家认同是对于一个国家承认和认可,包括政治(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方面内容。从调查问卷结果看,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个人身份认同、地理场域认同、文化记忆认同、政治共同体认同和民族情感认同等方面较高,但部分大学生存在认同迷茫。影响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因素包括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等国国际因素,与政治制度的公平性、经济需求的实现性、文化记忆的自豪感、民族政策异质性等国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感 影响因素 广东民办高校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融入中国故事对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苗润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0155-0158,共4页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中国教育的基石,它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用故事传达思想,用故事征服人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中国教育的基石,它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用故事传达思想,用故事征服人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思想的重要指示。中国故事肩负着传达中国精神、输出中国价值、展现中国智慧的重任。利用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功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思政课 中国故事 国家认同感
下载PDF
青年国家认同感建构实效分析——以B站外交主题短视频为例
9
作者 李雨橦 刘亭序 《新闻文化建设》 2023年第17期44-46,共3页
新媒体时代,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精神文化创作和交流的重要网络聚居地。通过分析B站青年网友对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短视频的官方视频发布、二次创作、弹幕文化等官方与民间的互动,探究官方与网友之间的互动传播并分... 新媒体时代,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精神文化创作和交流的重要网络聚居地。通过分析B站青年网友对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短视频的官方视频发布、二次创作、弹幕文化等官方与民间的互动,探究官方与网友之间的互动传播并分析传播效果,从B站的弹幕互动与二次传播增强青年群体的国际关系思维、爱国意识与民族自豪感,总结互动传播对增强政府公信力与群众认同感的积极影响,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增进新时代青年对政治传播的认同,引导新时代青年舆论朝着更具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短视频 青年国家认同感建构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被引量:31
10
作者 郑富兴 高潇怡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6,共6页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政治身份后产生的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关系,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政治身份后产生的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关系,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年对民族国家的虚无主义态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和反对西方的矛盾。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应该把握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既是基于传统体认记忆的共同体,又是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想像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家认同感 虚无主义 民族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中小学
下载PDF
“他者”在香港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中的作用--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实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庞琴 蒋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158,共12页
采用"中央—边缘"的视角,通过比较北京和香港两地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差异,探讨影响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的特殊因素。与媒体所渲染小部分香港青年"反内地客"的情况不同,香港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普遍较高。尽管... 采用"中央—边缘"的视角,通过比较北京和香港两地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差异,探讨影响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的特殊因素。与媒体所渲染小部分香港青年"反内地客"的情况不同,香港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普遍较高。尽管他们在国家共同体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两方面要稍低于北京青年大学生,但两方面的差异水平并不均衡,在国家共同体认同方面的差异明显小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这种不均衡现象与"他者"对香港学生的国家共同体认同提升效应更强有关,这一点通过建立"他者"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以证实。这种更强的"他者效应"应该与学生的"利我比较"心理有关。这说明加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应该充分利用"他者"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感 香港青年 中央—边缘 他者
下载PDF
论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廉怡 郑富兴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5-142,共8页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年对民族国家的虚无主义态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和反对西方的矛盾。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应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既基于传统体认记忆的共同体,又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想象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感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国家认同感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2000-2014)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嘉梁 胡祖凤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4,共2页
开展国家认同感问题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综... 开展国家认同感问题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综合分析国内学界对国家认同感问题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已有成果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深度研究,形成了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这些理论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对国家认同感问题的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感 研究评述 2000-2014
下载PDF
新加坡国家认同感教育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东宝 《青年探索》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多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通过不断更新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双语教育;社会服务计划等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培育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卓有成效,富有教益,从...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多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通过不断更新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双语教育;社会服务计划等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培育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卓有成效,富有教益,从中可得出一些对培育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青少年 国家认同感 启示
下载PDF
新时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双靠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6-58,共3页
国家认同感是指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新形势下各种浪潮对我国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极大影响,这决定了新时期国家认同感培养应处于动态的平衡:既基于传统的培养,又寻求政治诉求以及面向全球化... 国家认同感是指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新形势下各种浪潮对我国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极大影响,这决定了新时期国家认同感培养应处于动态的平衡:既基于传统的培养,又寻求政治诉求以及面向全球化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国家认同感 全球化
下载PDF
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理论基础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强晓华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2-75,共4页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当前做好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意义深远。中小学生认同感的培养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基于此,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国家认同感 理论基础 路径
下载PDF
儒学的传入与云南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形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旭峰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4-7,共4页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学在云南代表着中华文化在云南。研究儒学在云南的传播和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是有其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儒学 云南少数民族 国家认同感
下载PDF
卓尼贡巴寺述论——兼论甘南藏族的爱国精神与国家认同感
18
作者 王希隆 马文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位处甘南卓尼县车巴沟的贡巴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中建立较晚的寺院,但该寺是安多藏区唯一一座由清朝政府出资建立的寺院,光绪帝御赐该寺"万寿寺"寺名,故有皇家寺院之称。该寺创建者棍噶扎拉参,曾以游方僧的身份在新疆... 位处甘南卓尼县车巴沟的贡巴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中建立较晚的寺院,但该寺是安多藏区唯一一座由清朝政府出资建立的寺院,光绪帝御赐该寺"万寿寺"寺名,故有皇家寺院之称。该寺创建者棍噶扎拉参,曾以游方僧的身份在新疆带兵,为清朝收复新疆做出过重要贡献,因军功获封察罕呼图克图名号。本文对贡巴寺的创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巴寺棍噶扎拉参 藏族爱国精神 国家认同感
下载PDF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治下中亚各族居民国家认同感形成原因探究
19
作者 邓沛勇 刘莲芬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5-52,共8页
19世纪下半叶俄国逐步兼并中亚诸汗国,当地居民逐步认同其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主权、道德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国家认同感开始形成。中亚各族居民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各汗国纳入俄国版图是其基础,值得深究;俄国政府的政策不但... 19世纪下半叶俄国逐步兼并中亚诸汗国,当地居民逐步认同其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主权、道德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国家认同感开始形成。中亚各族居民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各汗国纳入俄国版图是其基础,值得深究;俄国政府的政策不但保障草原贵族的利益,还保留了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加上俄罗斯人大量移民中亚,当地居民的政治认同感逐步加强;中亚农业、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与俄国逐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后,对俄经济依赖性增强,当地居民的经济认同感日趋深化;在遵循本地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新式教育推动了各族居民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中亚各族居民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具有强制性特征,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俄国政府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开始改变,20世纪初,双方矛盾不断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感 文化认同感 新式教育 交通运输 当地居民 原因探究 国家主权 道德价值观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策略
20
作者 刘一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3-69,共7页
新媒体时代,国家认同的基础、载体、方式、场域、结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总体表现出了较强的国家认同感,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虚拟的认同载体削弱了现实的个人身份认同,情绪化的认同表达削弱了理性的国家认知,... 新媒体时代,国家认同的基础、载体、方式、场域、结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总体表现出了较强的国家认同感,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虚拟的认同载体削弱了现实的个人身份认同,情绪化的认同表达削弱了理性的国家认知,泛娱乐化的认同倾向削弱了深入的政治思想认同实践。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集结全社会的共同力量,构建国家认同感教育体系,革新国家认同感教育载体,开拓文化认同感教育途径,坚守国家认同感教育的舆论阵地,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学生 国家认同感 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