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合规管理体系在增强国有企业风险管控能力的策略
1
作者 刘园 《中国市场》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然而,在国有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合规问题和风险管控不合理问题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如何打造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提高国有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然而,在国有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合规问题和风险管控不合理问题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如何打造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提高国有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旨在研究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作优化,提高国有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风险 风险管控能力
下载PDF
审计监督和高管薪酬差距与国有企业风险
2
作者 顾侃之 《北方经贸》 2020年第8期150-152,共3页
高管薪酬差距激励了公司业绩,但是对国有企业而言,持续稳健的经营往往比短期的业绩增长更为重要。高管薪酬差距增加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机会主义动机,促使其通过推动高风险的项目来获取利己激励。而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 高管薪酬差距激励了公司业绩,但是对国有企业而言,持续稳健的经营往往比短期的业绩增长更为重要。高管薪酬差距增加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机会主义动机,促使其通过推动高风险的项目来获取利己激励。而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国有企业风险、保障国民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行是其重要责任。本文选取2010-2018年经审计署审计的沪深A股央企上市子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和业绩波动的关系,并探讨政府审计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在提供激励的同时,也诱发国有企业风险,而政府审计通过限制显著机会主义行为和引导目标函数这两种路径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 高管薪酬差距 国有企业风险
下载PDF
经济下行期高债务杠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熊红波 《新经济》 2016年第23期13-14,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企业普遍快速扩张,债务迅速积累,规模庞大。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和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进入下行期,市场需求下降,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效益普遍下滑,造血功能不足,债务融资驱动型外延扩张模式明显已不...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企业普遍快速扩张,债务迅速积累,规模庞大。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和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进入下行期,市场需求下降,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效益普遍下滑,造血功能不足,债务融资驱动型外延扩张模式明显已不适宜。一些企业在扩张过程中积累了较大的财务风险,现已陆续出现企业信用债券违约风险事件。国有企业应未雨绸缪,高度重视自身财务风险,做好风险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下行 债务杠杆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
下载PDF
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风险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甘莉 《人力资源管理》 2013年第1期153-153,共1页
国有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用工风险。本文在对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风险
下载PDF
政府审计、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国有企业违规风险--基于审计监督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的角度 被引量:2
5
作者 顾侃之 《商业会计》 2020年第12期50-53,共4页
文章基于企业风险理论和舞弊行为理论分析了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提供了舞弊的压力要素和自我合理化要素,使领导干部的机会主义倾向变为国有企业的违规风险,并利用2010—2017年A股上市央企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差距... 文章基于企业风险理论和舞弊行为理论分析了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提供了舞弊的压力要素和自我合理化要素,使领导干部的机会主义倾向变为国有企业的违规风险,并利用2010—2017年A股上市央企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差距增加了国有企业的违规风险。更进一步地,文章从政府审计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的角度,检验了政府审计的实施对于高管薪酬差距和国有企业违规风险之间正向关系的抑制作用,体现了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在防范化解国有企业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 国有企业违规风险 国家治理
下载PDF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红 《质量与市场》 2022年第3期22-2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不断增多,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国有企业要确保资金安全、确保自身的有序发展,需要对现阶段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财务...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不断增多,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国有企业要确保资金安全、确保自身的有序发展,需要对现阶段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提供相应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下载PDF
浅析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井恒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是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介绍了风险管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特点,阐述了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分析了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现阶段内部审计存...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是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介绍了风险管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特点,阐述了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分析了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现阶段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国有企业 企业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分析
8
作者 张甫 张扶民 《商情》 2022年第23期0079-0081,共3页
在当今时代,中国市场经济正蓬勃发展,国有企业享受着法律所提供的保护,就要承担相应义务。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的要求的同时,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成为限制企业进步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正确应对法律风险、科学采取... 在当今时代,中国市场经济正蓬勃发展,国有企业享受着法律所提供的保护,就要承担相应义务。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的要求的同时,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成为限制企业进步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正确应对法律风险、科学采取防范策略是国有企业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法律风险 防范策略研究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助力国有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9
作者 景向荣 胡双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年第7期0227-0229,共3页
当前我国的经济深处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国有企业作为稳定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成为了突破三重压力的主力军,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治理的基石和重要的保障,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内部审计转变职能定位出发,对新形势下... 当前我国的经济深处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国有企业作为稳定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成为了突破三重压力的主力军,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治理的基石和重要的保障,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内部审计转变职能定位出发,对新形势下如何助力国有企业筑牢防范重大风险底线提出应对措施。文章中的策略可供各位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内部审计 国有企业:风险和挑战
下载PDF
内部控制在国企财务风险管理与提质增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东旭 《时代金融》 2023年第11期28-29,50,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提质增效中的应用。首先,介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提质增效的重要性,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接着,详细分析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内部控制概述与相关理论,以及其在... 本文旨在探讨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提质增效中的应用。首先,介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提质增效的重要性,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接着,详细分析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内部控制概述与相关理论,以及其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评估、财务决策与预算管理中的作用。然后,重点探讨内部控制在财务提质增效中的应用,包括其在财务报表准确性与透明度、资金运作与资产利用、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方面的作用。最后,总结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提质增效中的实际应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决策 资产利用 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报表 提质增效 资金运作
下载PDF
日本产业再生政策对化解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元钰 《公共财政研究》 2017年第5期55-61,共7页
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加大的情形,本文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采取的一系列金融再生和产业再生政策进行研究,总结日本政府对产业再生的主导和支持、专业机构规范运作、金融再生与产业再生的有机融合、多方共同参与的经... 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加大的情形,本文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采取的一系列金融再生和产业再生政策进行研究,总结日本政府对产业再生的主导和支持、专业机构规范运作、金融再生与产业再生的有机融合、多方共同参与的经验,提出实施"债转股"应当坚持金融手段和实体经济发展并举的路径、推动部分中央企业债务重组、探索成立专门负责不良资产处置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责任追究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产业再生 国有企业债务风险
原文传递
政策
12
《中国报道》 2021年第4期10-10,共1页
重磅!严控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为指导地方国资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企业重大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发布《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 重磅!严控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为指导地方国资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企业重大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发布《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开展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防控债券违约,依法处置债券违约风险,严禁恶意逃废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 债券违约 全生命周期管理 国有企业债务风险 重点防控 国务院国资委 管控工作
下载PDF
银行信贷行为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敏 段艺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41,共14页
基于我国31个省份银行、国有企业和宏观经济数据,利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干预下的银行贷款行为,对来源为国有企业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使我国银行贷款行为存在扭曲现象,银... 基于我国31个省份银行、国有企业和宏观经济数据,利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干预下的银行贷款行为,对来源为国有企业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使我国银行贷款行为存在扭曲现象,银行贷款资金效率下降但贷款额度增加,政府干预下银行贷款的增加使国有企业风险增加,进而使通过国有企业形成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信贷资金效率 国有企业风险 隐性或有负债 反馈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