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腔肿瘤图像引导放疗计划靶区外放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久宏 张军宁 +1 位作者 王建平 郭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07-2808,共2页
目的:利用锥型束CT(CBCT)研究盆腔肿瘤的摆位误差,并探讨计划靶区边界(MPTV)。方法:对13例盆腔肿瘤患者,每次照射前行锥形束CT扫描(CBCT),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在线... 目的:利用锥型束CT(CBCT)研究盆腔肿瘤的摆位误差,并探讨计划靶区边界(MPTV)。方法:对13例盆腔肿瘤患者,每次照射前行锥形束CT扫描(CBCT),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在线校正误差后治疗。治疗后再次行CBCT扫描,分析治疗前后的误差数据并计算MPTV。结果:校正前摆位误差在x、y、z轴分别为(0.4±1.3)、(-0.2±3.4)、(-1.7±1.7)mm,MPTV分别为5.4、12.1、7.0 mm;校正后误差分别为(0.1±0.7)、(-0.1±1.4)、(-0.3±1.0)mm,MPTV分别为2.2、3.1、2.7 mm。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时建议x、y、z轴MPTV分别为8、15、10 mm,使用CBCT引导可使MPTV缩小至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锥型束CT 图像引导放疗计划靶区边界
下载PDF
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巍 刘冉生 +1 位作者 张爱旭 袁智勇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6期47-49,92,共4页
为了探讨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的价值,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39例,采用KV-CBCT扫描进行模拟定位,参照图像制定放疗方案,并确定CTV-PTV的外放边界,以指导食管癌放疗。结果显示,中段食管癌CTV-PTV... 为了探讨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的价值,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39例,采用KV-CBCT扫描进行模拟定位,参照图像制定放疗方案,并确定CTV-PTV的外放边界,以指导食管癌放疗。结果显示,中段食管癌CTV-PTV的外放左右,头脚,前后边界距离均明显大于上段食管癌,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与脊髓两种正常组织受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其CTV、PTV受照射剂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超过正常组织受量的阈值。因此,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CTV-PTV的外放边界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CBCT 食管癌 放疗 临床-计划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基于四维CT的肺癌靶区联合图像引导放疗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博 刘建华 俞海东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8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将基于四维CT的肺癌靶区联合图像引导放疗技术肺癌中,对其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33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四维CT扫描定位,各患者得到10组呼吸时相,分别制定3D、4D计划,对两者相关指标进行比... 目的:将基于四维CT的肺癌靶区联合图像引导放疗技术肺癌中,对其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33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四维CT扫描定位,各患者得到10组呼吸时相,分别制定3D、4D计划,对两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执行4D计划,记录放疗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D计划PTV与3D计划相比相对更大,4D计划CTV与3D计划相比相对更小,4D计划双肺V20、MLD与3D计划相比相对更低,不同计划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33例患者均无中断治疗、失访等情况出现,放疗总有效率为63.64%;本组33例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42%、51.52%。结论:基于四维CT的CT的肺癌靶区联合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应用价值较高,可减少PTV体积,利于提升放疗剂量的精准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肺癌 图像引导放疗技术
下载PDF
鼻咽癌千伏锥形束CT图像调强放疗、兆伏CT螺旋断层放疗在线校正次数对摆位误差和计划靶体积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丁万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26-227,共2页
目的 对比鼻咽癌千伏锥形束CT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螺旋断层放疗在线校正次数对摆位误差和计划靶体积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其中50例接受KV-CBCT调强放疗,50例接受MVCT螺旋断层放疗.所有患者图形引导次数均为5... 目的 对比鼻咽癌千伏锥形束CT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螺旋断层放疗在线校正次数对摆位误差和计划靶体积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其中50例接受KV-CBCT调强放疗,50例接受MVCT螺旋断层放疗.所有患者图形引导次数均为5~ 30次,并分建立5-10、10-15、15-30在线校正模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校正次数模型摆位误差及计划靶体积的差异.结果 校正前,两组患者X、Y、Z三个维度摆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KVCT组合MVCT组患者X、Y、Z三个维度摆位误差均明显减小,且MVCT组患者减小程度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校正次数模型间CTV边界理论外扩大小在X轴、Y轴、Z轴均随着校正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且MVCT扫描CTV边界理论外扩小于KVCT.KVCT三种不同校正次数对靶区影响范围为-1.7%^-2.9%,MVCT三种不同校正次数对靶区影响范围为-1.9% ^-3.2%;KVCT、MVCT按照外扩后生成的靶区进行计划设计,当发生摆位误差时可保证30次治疗累积剂量达到95%的处方剂量.结论 千伏锥形束CT图像调强放疗、兆伏CT螺旋断层放疗均能有效确定鼻咽癌患者CTV外扩边界大小,且兆伏CT螺旋断层放疗对摆位误差的纠正更好,对计划靶体积的减小效果更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强调放疗 图像引导 CT 摆位误差 计划体积
下载PDF
影像引导技术辅以6自由度治疗床调整对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及靶区偏移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永 朱丽红 +4 位作者 杨瑞杰 王俊杰 姚丽红 周舜 赵田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探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对靶区位置的影响,6自由度治疗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靶区外放边界的变化。方法:顺序入组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常规摆位后行在线锥形束CT(CBCT)得出摆位误差后,联合6自由度... 目的:探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对靶区位置的影响,6自由度治疗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靶区外放边界的变化。方法:顺序入组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常规摆位后行在线锥形束CT(CBCT)得出摆位误差后,联合6自由度治疗床进行调整,而后立即行第二次CBCT,治疗后行第三次CBCT,将所有摆位误差结果记录,用于分析摆位误差对靶区位置的影响及靶区外放边界的研究。结果:CBCT联合6自由度治疗床在线校正后的误差无论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均减小,而治疗后误差相较于校正后的误差在四个方向上有所增大(X、Z、RX、RY);通过6自由度治疗床联合CBCT在线纠正可以发现CTV外放至PTV的边界在X方向上可以减少0.64 cm,在Y方向上可以减少0.96 cm,在Z方向上可以减少1.04 cm;在纠正摆位误差后靶区的偏移在X、Y、Z方向明显减小;在RX、RY、RZ方向上的靶区偏移在纠正摆位误差后也明显减小。结论:无论是平移误差还是旋转误差对靶区位置均有较大影响,6自由度治疗床联合在线CBCT完全可以减小摆位误差,并且可以为靶区外放边界提供可靠数据,缩小靶区外放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6自由度治疗床 宫颈癌 外放边界 图像引导放疗
下载PDF
肺通气功能分布引导的调强放疗计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书旭 王锐濠 +4 位作者 余辉 林生趣 张国前 齐斌 雷怀宇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基于肺通气功能分布,探讨保护肺功能的调强放疗计划(IMRT)设计方案。方法选择16例肺癌患者,分别进行呼气末和吸气末后屏气CT扫描,通过肺通气功能分析系统获取患者肺通气功能的三维分布,并自动勾画出雅可比值分别为0.5、0.7、0.9所... 目的基于肺通气功能分布,探讨保护肺功能的调强放疗计划(IMRT)设计方案。方法选择16例肺癌患者,分别进行呼气末和吸气末后屏气CT扫描,通过肺通气功能分析系统获取患者肺通气功能的三维分布,并自动勾画出雅可比值分别为0.5、0.7、0.9所对应的功能肺。对每个患者,进行角度设置相同,且均为5野的两种IMRT计划设计:根据定位CT上靶区和危及器官的解剖信息,进行普通IMRT计划设计;将肺通气功能分布与CT定位图像融合,额外增加对功能肺的剂量限制,分别进行3种强度不同的肺通气功能图像引导的f-IMRT计划设计。对比分析IMRT和f-IMRT计划中靶区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结果所有IMRT和f-IMRT计划都可满足临床要求。与IMRT计划相比,f-IMRT各组计划中脊髓、食道和心脏等受照剂量变化不明显(P>0.05);f0.5-IMRT、f0.7-IMRT以及f0.9-IMRT计划中全肺的V5、V10、V20均显著下降(P<0.05);f0.7-IMRT计划中功能肺的V5、V10、V20显著下降(P<0.05);f0.9-IMRT计划中功能肺的V5、V10、V20和V30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通气图像引导的IMRT计划能有效地降低功能肺的受照剂量,可望较好地保护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肺通气功能分布 图像引导放疗 勾画
下载PDF
适形放疗靶区确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克杰 申建 徐全敬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适形放疗靶区的计划靶体积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经扫描仪输入的CT图像 ,计算图像重建偏差 ;由 5位放射治疗科医生单独勾画大体肿瘤体积 (GTV) ,通过计算辐射线状测量差异 (RLMV)值 ,比较与实际实施治疗计划在中心层面上的差... 目的 探讨适形放疗靶区的计划靶体积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经扫描仪输入的CT图像 ,计算图像重建偏差 ;由 5位放射治疗科医生单独勾画大体肿瘤体积 (GTV) ,通过计算辐射线状测量差异 (RLMV)值 ,比较与实际实施治疗计划在中心层面上的差异 ;分析手动多叶光栅 (MLC)摆位及GTV模具制作过程 ,计算GTV模具误差及边缘剂量误差。结果 由扫描仪输入CT图像引起的综合误差累计达 1.5~ 2 .5mm ,非平行扫描误差达 1~ 3mm ;与实际实施计划GTV相比 ,在GTV中心层面上无一例完全吻合。结论 直接通过数字化方式传输CT MRI图像保证数据准确、不失真 ;确定适形放射治疗计划靶体积 (GTV)应该由一组放射治疗医生共同确定 ;计算机控制的多叶光栅 (MLC)能够避免GTV模具制作及摆位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放疗 多叶光栅 医生 CT图像 治疗计划 适形放射治疗 吻合 肿瘤体积 摆位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靶区位移及解决策略
8
作者 郭英华 王明臣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6期20-21,共2页
靶区位置影响放疗准确性。宫颈癌放疗过程中靶区位移明显,以宫颈及子宫最著。受膀胱直肠充盈、肿瘤退缩等多个因素影响。针对靶区位移,有多种解决方法,其中以靶区外扩、图像引导及个体化治疗研究最多。靶区有均匀外扩及不均匀外扩两种方... 靶区位置影响放疗准确性。宫颈癌放疗过程中靶区位移明显,以宫颈及子宫最著。受膀胱直肠充盈、肿瘤退缩等多个因素影响。针对靶区位移,有多种解决方法,其中以靶区外扩、图像引导及个体化治疗研究最多。靶区有均匀外扩及不均匀外扩两种方法,外扩边界大小存在争议。图像引导使靶区外扩边界缩小,放疗精确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肿瘤 位移 图像引导放疗
下载PDF
在线校正对宫颈癌图像引导容积调强放疗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喻梦阳 徐文涛 +1 位作者 蒋华 陈龙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3-114,F0003,共3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宫颈癌动态容积弧形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大小,分析摆位误差对肿瘤计划靶体积(PTV)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加速器对16例宫颈癌患者,行放疗前3次及以后每周1次的治疗前C...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宫颈癌动态容积弧形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大小,分析摆位误差对肿瘤计划靶体积(PTV)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加速器对16例宫颈癌患者,行放疗前3次及以后每周1次的治疗前CBCT扫描,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将上述误差引入治疗计划系统重新计算得到PTV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参数并与原计划行配对t检验.结果 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36±1.18)mm、(-0.11±3.45)mm、(1.19±1.37)mm;再计划的PTV 95%体积剂量(D95)明显小于原计划(P〈0.05);再计划膀胱V45明显大于原计划(P〈0.05);直肠V45与原计划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摆位误差导致PTV D95明显不足,危及器官直肠受照体积剂量增加,因此宫颈癌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的在线纠正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宫颈癌 容积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计划体积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放疗正交图像引导频率对摆位误差校正及外放边界的影响
10
作者 董芳芬 吴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黎嘉明 黄妙云 杨勇 徐本华 李小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不同正交图像引导频率对摆位误差校正及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计算参考的影响,为实际临床工作中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提供正交图像引导频率建议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不同正交图像引导频率对摆位误差校正及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计算参考的影响,为实际临床工作中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提供正交图像引导频率建议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80例,每次放疗前进行正交图像引导验证,获取初始及残余摆位误差,对误差数据按假设不同图像引导验证频率(每1、2、3、4、5 d、不校正)分A、B、C、D、E、F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不同图像引导验证频率分组下获取的摆位误差大小、分布及差异情况,并根据参考公式计算PTV外放边界。结果收集的80例患者的初始摆位误差在x、y、z方向上分别为(3.49±3.43)、(2.87±2.88)、(2.75±2.35)mm,随着验证频率的增加,残余摆位误差逐渐减小,若每日进行图像引导验证,则残余摆位误差在x、y、z方向分别为(1.63±0.90)、(1.63±0.93)、(1.55±0.90)mm。进一步根据不同验证频率下摆位误差计算参考PTV外放大小,同样随着验证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每日验证下摆位误差计算PTV外放参考值由初始摆位误差(不校正)的6.60、6.29、4.22 mm降低到1.27、1.37、1.28 mm。其余每3、4、5 d验证之间相差在0.81 mm以内。结论每天进行图像引导体位验证(包括校正)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不同验证频率之间各有差异,频率越高对误差的修正效果越好,PTV外放需求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图像引导频率 摆位误差 计划体积外放边界
原文传递
鼻咽癌VMAT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扩边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晓燕 李金凯 +1 位作者 曹远东 孙新臣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7期67-72,102,共7页
目的 分析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摆位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其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Margin of Planning Target Volume,MPTV)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鼻咽癌VMA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热塑... 目的 分析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摆位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其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Margin of Planning Target Volume,MPTV)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鼻咽癌VMA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热塑膜固定,每周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进行图像扫描,并与计划CT图像匹配融合,获得患者左右(x轴)、头脚(y轴)、前后(z轴)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使用靶区边界外放公式,计算靶区理论外放边界。分别根据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进行分组(偏瘦组、正常组和超重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并分析各组间摆位误差和MPTV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三维方向(x轴、y轴、z轴)上总体摆位误差分别为(0.198±1.176)、(-0.409±1.607)、(-0.140±1.272)mm,靶区的理论MPTV分别为2.616、3.596、2.615 mm。偏瘦组患者在x轴、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大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其中x轴理论MPTV为3.877 mm。在y轴方向上,超重组患者的摆位误差显著大于偏瘦组和正常组(P<0.05),其理论MPTV为3.988 mm。青年组患者在x、y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大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其中y轴理论MPTV为3.778 mm。在y轴方向上,年龄与摆位误差呈弱负相关,BMI与摆位误差呈弱正相关(P<0.05),其他指标比较,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鼻咽癌患者接受VMAT治疗期间,虽然年龄、BMI与摆位误差相关性较弱,但各组间的理论MPTV仍存在一定差异,需进一步优化青年、偏瘦和超重患者的体位固定技术以降低摆位误差,还可应用off-line自适应放射治疗技术减少MP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计划外扩边界 锥形束CT
下载PDF
结合CBCT观察食管癌肿瘤放疗后的靶区移位
12
作者 李琛 孟雪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4期2904-2911,共8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通过CBCT观察靶区在放疗过程中的移位规律,并找出较合适的CBCT频次。方法:取2017年11月至20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单纯放疗或放化疗患者85例,分别于放疗首次及之后每5次行CBCT扫描,在Aria系统中与原始定位图像...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通过CBCT观察靶区在放疗过程中的移位规律,并找出较合适的CBCT频次。方法:取2017年11月至20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单纯放疗或放化疗患者85例,分别于放疗首次及之后每5次行CBCT扫描,在Aria系统中与原始定位图像以椎体为参照配准后,观察整个纵隔的位置变化,推断出靶区位置的相对变化。结果:共64例患者完成了CBCT扫描,其中,2例患者因为靶区位置变化较大进行了二次定位。CBCT显示放疗在第16次时出现整个疗程最大移位。结论:通过结合CBCT能反映出食管癌放疗患者放疗过程中的靶区位置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放疗在第16次时,较易出现较大移位,需要多加注意。CBCT频次为每5次进行扫描,可以较早发现患者靶区位置变化并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射线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移位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千伏级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
下载PDF
IGRT引领放疗新时代——记北京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学术研讨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闻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5年第5期66-66,共1页
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我国放疗界已渐入人心.调强方法在不断改进,新的优化方法不断出现,照射中靶区运动的跟踪问题正在解决当中.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学术研讨会 IGRT 北京 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优化方法 运动
下载PDF
锥形束CT图像引导下子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润霄 樊晓妹 +3 位作者 王京 曹彦坤 邱嵘 尚凯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4-785,共2页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精确放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子宫颈癌的放疗也由传统粗放的适形野照射发展为新型精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1].精确放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建立在位置精确和剂量精确的基础上,...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精确放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子宫颈癌的放疗也由传统粗放的适形野照射发展为新型精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1].精确放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建立在位置精确和剂量精确的基础上,精确的摆位是放疗的有效保证,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作为一种图像引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子宫颈癌 图像引导 计划 术后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中上段食管癌图像引导放疗中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的确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丹 沙翔燕 林海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0-612,共3页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从而确定靶区外放距离;分析不同的靶区外放距离对肺和脊髓正常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12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每周1次CBCT所得的60组测量数据确定患...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从而确定靶区外放距离;分析不同的靶区外放距离对肺和脊髓正常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12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每周1次CBCT所得的60组测量数据确定患者左右、头脚以及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根据实际测量的摆位误差结果以及靶区运动大小得出靶区外放距离,针对临床靶区CTV外放5 mm得到的计划靶区PTV以及根据实际测量摆位误差外放得到的计划靶区PTV分别制定调强治疗计划,在保证计划靶区PTV覆盖率相同(V95≥95%)的情况下对两种计划的危及器官受量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评价参数包括双肺的V5、V20、V30、平均剂量Dmean以及脊髓受量D1cm3.结果 食管癌调强放疗在左右、头脚以及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2.02±1.74)、(2.02±1.93)、(2.03±1.89)mm.上段食管癌由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距离为左右4.7 mm、头脚8.5 mm、前后5.6 mm;中段食管癌为左右5.0 mm、头脚11.0 mm、前后6.2 mm.两种计划比较,双肺的V5、V20、V30、平均剂量Dmean和脊髓受量D1cm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5.55、-4.66、-6.87、-4.67,P<0.05).结论 根据CBCT测量结果确定摆位误差以及文献报道结果得出食管癌靶区外放边界,对于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调强放疗 图像引导 摆位误差 外放距离
原文传递
IGRT技术在肺癌SBRT治疗靶区位置误差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昌民 胡伟刚 +3 位作者 彭佳元 蔡旭伟 傅小龙 许青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6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技术在测定并校正肺部恶性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过程中靶区位置误差的意义。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技术在测定并校正肺部恶性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过程中靶区位置误差的意义。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例肺部恶性肿瘤并接受SBRT的患者。每次治疗前后均进行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扫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在线配准,校正误差后进行治疗。治疗后再次进行CBCT扫描并配准。分别记录治疗前后靶区位置误差。根据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外放公式MPTV(外放)=2.5Σ+0.7σ计算PTV外扩大小。结果:治疗前靶区位置左右、头脚、腹背方向误差最大值分别为10.0mm、16.9mm、8.7mm,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4±2.8)mm、(3.4±4.6)mm、(2.9±3.4)mm。在线校正并治疗后,靶区位置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误差最大值分别为7.6mm、4.6mm、7.0mm,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1±2.0)mm、(1.5±1.6)mm、(1.7±2.0)mm。无图像引导PTV外扩大小为左右7.96mm、头脚11.72mm、腹背9.63mm,有图像引导并在线校正PTV外扩大小为左右6.65mm、头脚4.87mm、腹背5.65mm。结论:IGRT技术可即时校正SBRT治疗前由摆位引起的靶区位置误差,并测定治疗过程中的靶区位置移动,能提高治疗精度,并有助于PTV外扩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误差 计划
下载PDF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7
作者 倪昕晔 孙苏平 杨建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RGRT)开创了从精确放疗到准确放疗的时代,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实际工作中因几种方式联合使用效果更佳。由于IGRT在国内外使用才刚刚起步,利用各种方式实现的IGRT都有自其优、缺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完美且成熟...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RGRT)开创了从精确放疗到准确放疗的时代,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实际工作中因几种方式联合使用效果更佳。由于IGRT在国内外使用才刚刚起步,利用各种方式实现的IGRT都有自其优、缺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完美且成熟的IGRT。四维放疗结合跟踪技术是趋势,四维影像定位相对较成熟,四维计划设计和四维治疗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扼要介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研究现状,以及各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实现方法和本身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运动 图像引导放疗 四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四维放疗
下载PDF
锥形束CT图像引导在盆腔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位置误差测定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俞雅 许青 +3 位作者 韩序 任珺 袁晓倩 胡轶雯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分析盆腔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精度,为盆腔肿瘤计划靶区(PTV)外放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每周放射治疗校准前、误差校准后获取CBCT图像,每...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分析盆腔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精度,为盆腔肿瘤计划靶区(PTV)外放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每周放射治疗校准前、误差校准后获取CBCT图像,每例患者全疗程各行5次,以靶区为参考标准,采用骨性自动配准结合手动微调的方式,将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患者上下平移(Vrt)、头脚平移(Lng)和左右平移(Lat)3个方向的线性误差及俯仰角(Pitch)、翻滚角(Roll)和偏转角(Rtn)3个方向的旋转误差,分析误差大小及其分布规律。根据摆位外扩边界值(MPTV)外扩公式计算PTV外放边界值。结果:27例盆腔肿瘤患者共进行270次CBCT图像扫描。在平移误差和角度误差上,放射治疗误差校准后的上下平移、头脚平移和左右平移的位置误差分别为(0.23±0.23)mm、(0.33±0.59)mm和(0.06±1.43)mm,俯仰角、翻滚角和偏转角旋转位置误差分别为(0.06±0.23)°、(0.07±0.21)°和(0.08±0.30)°;盆腔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位置误差校准前与校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线性误差=8.372,t=3.660,t=6.250,t旋转误差=4.879,t=3.171,t=-7.703;P<0.05)。左右平移方向平移位置误差最大,俯仰角方向旋转误差最明显。根据MPTV外扩公式,盆腔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PTV外放边界值:上下平移为3.40 mm,头脚平移为3.89 mm,左右平移为5.75 mm。结论:CBCT图像引导能够即时校正盆腔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位置误差,测定治疗过程中肿瘤靶区的位置移动,准确计算出患者因摆位误差导致的PTV外扩边界值,为PTV勾画范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 位置误差 计划外放 锥形束CT 医用直线加速器
下载PDF
基于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全颅全脊髓放疗的靶区外放边界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敏 魏乐 蒋马伟 《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基于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TOMO)兆伏级图像引导系统(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分析不同螺距及配准方式对儿童髓母细胞瘤全颅全脊髓放疗(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摆位误差的影响,并探索最佳计划靶区(plan... [目的]基于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TOMO)兆伏级图像引导系统(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分析不同螺距及配准方式对儿童髓母细胞瘤全颅全脊髓放疗(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摆位误差的影响,并探索最佳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方法]选取25例儿童髓母细胞瘤,行TOMO放疗前每日MVCT图像引导,共计386次,图像采集范围选取头颈段和腰骶段,14例患儿MVCT扫描螺距选择Normal模式,11例选择Course模式,并在14例Normal螺距组选取Bone和Bone and Tissue两种配准模式进行组内对比。记录各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差异分析,并计算PTV外扩边界。[结果]Normal螺距组头颈段和腰骶段的摆位误差均在Y轴和Roll方向小于Course螺距组(P<0.05),X轴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颈段Bone配准组摆位误差在Z轴和Roll方向小于Bone and Tissue配准组(P<0.05),X轴和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骶段Bone配准组摆位误差在X、Y、Z轴和Roll方向均小于Bone and Tissue配准组(P<0.05)。[结论]髓母细胞瘤患儿行CSI TOMO放疗时,MVCT选择Normal螺距Bone配准方式可有效地提高摆位误差精度。头颈段X和Z轴方向的建议PTV外放边界分别为2.3 mm和2.0 mm,腰骶段X和Z轴方向的建议PTV外放边界分别为3.2 mm和4.3 mm。CSI Y轴方向的建议PTV外放边界为6.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髓母细胞瘤 螺旋断层放疗 兆伏级图像引导系统 计划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图像引导自主呼吸控制下肝脏肿瘤计划靶区外放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岳金波 于金明 +4 位作者 刘菁 刘同海 尹勇 石学涛 宋金龙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 图像引导自主呼吸控制(ABC)下肝脏肿瘤适形放疗计划靶体积(刚)外放范围。方法 应用瓦里安公司图像引导放疗(IGRT)系统,对13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患者,在kV透视测量ABC下碘油影像的稳定性后,以锥形束CT(CBCT)联... 目的 图像引导自主呼吸控制(ABC)下肝脏肿瘤适形放疗计划靶体积(刚)外放范围。方法 应用瓦里安公司图像引导放疗(IGRT)系统,对13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患者,在kV透视测量ABC下碘油影像的稳定性后,以锥形束CT(CBCT)联合ABC技术于每次治疗前采集容积CT图像10次/人。根据碘油影像进行kV-CBCT和计划CT的3D-3D配准,并以此校正摆位误差,设定修正摆位的阈值为3mm。治疗结束后再次采集kV-CBCT和计划CT3D-3D配准验证。结果 ABC kV透视模式下碘油几乎不存在运动。根据stroom公式M=2.0∑+0.7α和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治疗前不加修正和使用ABC技术时肝脏治疗的PTV外放x.y、z轴分别为4.4、5.3、7.8mm。采用以上技术进行在线校正时,PTV外放x,y、z轴分别为2.5、2.6、3.9mm。结论 应用ABC技术的肝脏适形放疗,建议PTV外放x、y、z轴分别为5、6、8mm,应用ABC技术结合图像引导适形放疗系统在线治疗前校正时,PTV外放x,y、z轴分别为3、3、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三维适形放疗 图像引导放疗系统 锥形束CT 自主呼吸控制 计划体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