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定河流域极端泥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梦楠
于坤霞
张翔
杨志
李鹏
李占斌
-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104)
宁夏区水利科技项目(SBZZ-J-2021-12)
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2018BSHQYXMZZ06)。
-
文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认识极端泥沙的动态变化并探究其可能影响因素对于预防泥沙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黄河中游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量级、时间、强度和频次4个方面,构建最大1日含沙量(Sx1d)、最大5日含沙量(Sx5d)、年最大1日含沙发生时间(DSx1d)、年最大5日含沙发生时间(DSx5d)、年均含沙量(Sint)、强含沙量(S95p)、极强含沙量(S99p)、高含沙水流日数(S200)共8个极端泥沙指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圆分布统计法分析极端泥沙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时间分布特征,基于Pettitt检验判定指标变异时间,并应用RVA法定量评价各指标的变化程度,最后探讨降雨侵蚀力和生态建设措施对极端泥沙变化的影响,以及造成极端泥沙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1958—2018年,无定河流域极端泥沙指标均呈显著减小趋势(p<0.05);(2)Sx1d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30日至8月18日,Sx5d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11日至8月17日,比Sx1d的发生时间更为集中;(3)S200发生中度改变,Sx1d、Sx5d、Sint、S95p和S99p发生高度改变,且S95p和S99p的改变度最大,改变度达-100%,极端泥沙指标整体改变度为83.72%,属于高度改变;(4)1963—1966年,降雨侵蚀力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无定河流域极端泥沙的减少;1982—2018年,NDVI和年累积坝控面积(A d)与极端泥沙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通径分析表明,A d比NDVI对极端泥沙指标的直接作用更大,是影响极端泥沙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增强对无定河流域极端泥沙变化的认识,为制定泥沙灾害防范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无定河
极端泥沙
影响因素
圆分布统计法
-
Keywords
Wuding river
extreme sedi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circular statistical approach
-
分类号
TV14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9
- 2
-
-
作者
祖建
霍锐
樊艺
李莉
周竞峥
钟骏慧
-
机构
重庆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1期2055-2057,2065,共4页
-
基金
重庆市卫生和计生委中医药科技项目(ZY201402043)
-
文摘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子午流注时辰规律以及证候要素特点,分析经脉气血流注与证候要素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重庆市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8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时的证候要素和发病时间,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发病的时间规律,并计算发病高峰期,以是否为高峰期发病为因变量,证候要素为自变量进行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证候要素对发病时间的影响。结果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出缺血性中风发病时的值日经,经圆形分布统计分析,r值为0.018,经雷氏检验P>0.05,故缺血性中风发病无显著的值日经聚集趋势。分析子午流注纳子法时辰周期的发病规律发现,发病高峰为7时04分,发病高峰期为3时02分至11时06分,r值为0.5238,经雷氏检验P<0.05,即寅时至巳时为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期。以是否为高峰期发病为因变量,证候要素为自变量进行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瘀、痰湿、气虚为是否高峰期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3.76,4.21,3.55。结论气血流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时为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期,血瘀、痰湿、气虚证候要素为是否高峰期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子午流注
圆分布统计
证候要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Midnight-noon ebb-flow
Circular distributive analysis
Syndrome element
Multiple stepwis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586例缺血性中风发病子午流注时间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祖建
霍锐
樊艺
李莉
周竞峥
钟骏慧
-
机构
重庆中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2期2235-2237,共3页
-
基金
重庆市卫生和计生委中医药科技项目(ZY201402043)
-
文摘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子午流注时间规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为子午流注时间医学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收集重庆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缺血性中风患者586例的发病资料,应用圆分布统计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时间规律。结果经圆分布统计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具有一定季节集中趋势,发病高峰为11月24日,高峰期为8月9日至次年3月11日(r=0.1824,P<0.05)。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出缺血性中风发病时的值日经,经圆分布统计分析,值日经为足厥阴肝经的时段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趋势(r=0.089,P<0.05)。分析昼夜24 h的发病时间规律发现,发病高峰为7时13分,高峰期为2时33分至11时53分(r=0.4732,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全年散发但仍具有一定季节集中趋势,集中趋势相对较弱,发病高峰期为秋冬交替季节,提示在这一时期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能会减少缺血性中风发病。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分析发病值日经周期规律,足厥阴肝经值日时段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趋势。结合子午流注纳子法时辰周期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为辰时,即气血流注于足阳明胃经时易于发病,所以在缺血性中风防治措施中应重视调和肝经与胃经的功能。
-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子午流注
圆分布统计
-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Midnight-noon ebb-flow
Circular distributive analysis
-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