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地悲剧理论在知识产权经济学分析中的限制——也谈当前全球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圈地运动与反公共地悲剧 被引量:6
1
作者 文礼朋 秦敬云 赵相忠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62,共5页
知识财产是一种无体财产,在缺乏财产权的情形下也不会有过度使用与耗损的问题,公共地悲剧理论不能简单地运用于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知识产权的设立没有克服过度使用与耗损的作用,只具有促进创新知识产品的提供激励作用。当前世界各国... 知识财产是一种无体财产,在缺乏财产权的情形下也不会有过度使用与耗损的问题,公共地悲剧理论不能简单地运用于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知识产权的设立没有克服过度使用与耗损的作用,只具有促进创新知识产品的提供激励作用。当前世界各国扩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的新圈地运动,缩小了科学研究的公共领域,造成了科学研究交易成本的上升,导致反公共地的悲剧,并不一定有利于全球科技的进步。反公共地悲剧理论实际上复活了马克思有关私有制下经济资源的低效率使用与社会福利损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地地悲剧 知识产权经济学 限制 圈地运动 科学公共领域
下载PDF
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玉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45,共27页
1990年代以来席卷中国的征地拆迁浪潮,实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场运动。从开发区建设到城市的扩张,从"撤村并居"到"土地整理",都以消灭农村、驱逐小农为归结:迄今已经吞噬了8 300多万亩耕地、清除了至少140万个... 1990年代以来席卷中国的征地拆迁浪潮,实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场运动。从开发区建设到城市的扩张,从"撤村并居"到"土地整理",都以消灭农村、驱逐小农为归结:迄今已经吞噬了8 300多万亩耕地、清除了至少140万个自然村和1亿2 700多万小农。这场运动尚未结束,但是就已知的结果来看,它很快就达到了"英国的一切剥夺方法的顶点",比英国的圈地运动更为暴烈和迅猛。而从推动大清场的综合动力来看,它不同于"农业革命"的技术需求,也超越了"原始积累"的初始需要,包含着由极端的发展主义催生的"贱农主义"和城市信仰,因此也表现为又一场文化意义上的"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使中国社会充满了暴戾之气,也具有显著的反自然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村 大清场 圈地运动 中英比较
下载PDF
论英国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101,共6页
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视英国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 ,圈地运动把大批农民赶出土地 ,使之成为工业革命的劳动力后备大军。但事实上 ,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在劳动力供应上并无严密的因果关系。圈地运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对农民所造... 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视英国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 ,圈地运动把大批农民赶出土地 ,使之成为工业革命的劳动力后备大军。但事实上 ,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在劳动力供应上并无严密的因果关系。圈地运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对农民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圈地为工业提供自由劳动力的作用是有限的 ,因而 ,圈地并未给工业革命提供主要的劳动力来源。工业革命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自耕农 农民 工业革命 劳动力 人口增长
下载PDF
非洲“新圈地运动”及中国的态度和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振伟 张力文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
非洲"新圈地运动"指的是近年来在非洲兴起的大规模跨国土地交易热潮。在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投资国出于粮食安全、发展新能源以及寻找更为稳妥投资方式的考虑,纷纷到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进行圈... 非洲"新圈地运动"指的是近年来在非洲兴起的大规模跨国土地交易热潮。在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投资国出于粮食安全、发展新能源以及寻找更为稳妥投资方式的考虑,纷纷到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进行圈地,以发展粮食种植或者生物能源项目。非洲国家希望通过吸引外资以发展经济的愿望非常强烈,争相出售或者出租土地。在投资国与非洲国家的博弈中,经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实力的差距使得投资国占据主动地位,而非洲国家成为博弈中获益较少的一方,并且非洲国家还面临着圈地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在"新圈地运动"中实现双方共赢,摆脱零和博弈的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圈地运动 粮食安全 生物能源
下载PDF
商标圈地运动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宏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我国掀起了一股商标圈地运动的不良风气:以申请商标注册的方式圈占大量有市场潜力的商标,以达到高价出售或阻碍他人使用的目的。商标圈地运动违背了保护商标权的机理,浪费了社会资源,阻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是我国商标注册实践中的一个... 我国掀起了一股商标圈地运动的不良风气:以申请商标注册的方式圈占大量有市场潜力的商标,以达到高价出售或阻碍他人使用的目的。商标圈地运动违背了保护商标权的机理,浪费了社会资源,阻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是我国商标注册实践中的一个恶性肿瘤。商标圈地运动的制度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商标制度中对商标注册的偏好和对商标使用行为的忽视。为了防范商标圈地运动,我国应当在维持注册是取得商标权基本方式的基础上,强调商标的使用,并重构我国商标注册条件和商标使用要件,更新商标救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注册 商标圈地运动 商标使用 商标救济
下载PDF
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谷延方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9,共5页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发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将大量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过,英国城市化进程并未随之显著加速。离开了土地的农民没有全部扎根城镇、转变为城市居民,其中许多人变成流民,回归农村...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发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将大量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过,英国城市化进程并未随之显著加速。离开了土地的农民没有全部扎根城镇、转变为城市居民,其中许多人变成流民,回归农村,他们和留在乡村的居民一起作为农业工人受雇于资本家农场主,并广泛从事乡村工业,促成原工业化出现。在圈地期间,英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主要体现在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原工业化
下载PDF
圈地运动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性问题新论——兼与国内学术界某些流行性观点商榷 被引量:7
7
作者 于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71,共9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一些关于圈地运动和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性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两种值得引起注意的研究趋向: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没有很好地借鉴吸收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多依从旧说;偏重于生产力或纯经济的研究。在综合吸取国...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一些关于圈地运动和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性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两种值得引起注意的研究趋向: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没有很好地借鉴吸收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多依从旧说;偏重于生产力或纯经济的研究。在综合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圈地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牧羊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及其所决定的远比种植业要高得多的丰厚利润,而不是国内学术界所通常认为的"羊毛价格的上涨";英国16世纪的圈地主要还是在当时的法律框架下,以和平的或协议的方式较为平静地完成的,暴力不是主要手段;英国16世纪的圈地并没有引起土地关系的重大变化;圈地和农场规模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一直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农业整体上还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 典型性 商榷
下载PDF
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被引量:4
8
作者 侯建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41,共8页
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垦荒运动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是将其与后来的圈地运动相联系的专门论述似还未见。11-12世纪,伴随着封建制确立,欧洲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11-14世纪遍及欧洲的大垦荒,既是对人口增长、经济复苏做出的反应,更是欧... 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垦荒运动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是将其与后来的圈地运动相联系的专门论述似还未见。11-12世纪,伴随着封建制确立,欧洲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11-14世纪遍及欧洲的大垦荒,既是对人口增长、经济复苏做出的反应,更是欧洲乡村制度变迁的一部分,事实上,新垦土地的增长是与农奴解放、新兴城市兴起同步推进的。普通农民对自由劳动和自由土地的追求,成为垦荒运动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垦荒运动冲击了旧田制并且较早地释放了土地产权变革诉求,在这个意义上成为此后圈地运动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 中世纪 大垦荒 圈地运动
下载PDF
论英国的圈地运动与今日中国的土地整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卉 张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92,共5页
我国的土地整治被称为中国式圈地运动,其背景、动力机制和合法性与英国的圈地运动又有所不同。研究从微观层面辨析其对政府、农民、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产生的影响,从整体层面讨论其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并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对有... 我国的土地整治被称为中国式圈地运动,其背景、动力机制和合法性与英国的圈地运动又有所不同。研究从微观层面辨析其对政府、农民、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产生的影响,从整体层面讨论其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并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对有关土地整治政策及行动的认知提出"三大批判",包括不应简单地对政府引领的土地整治运动给予对错的判断,不应停留在笼统讨论土地整治的性质、影响及成效上,更应结合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应忽略发展的大趋势及其联动效应,包括社会中各利益体的角力格局的动态变化以及乡村文化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土地整治 集体迁居 有限选择
下载PDF
英国圈地运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96-100,共5页
长达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对英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常人们只认识到它的负面作用,而极少评价其正面意义。通过对英国圈地运动两种方式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刻认识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内在性、渐变性... 长达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对英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常人们只认识到它的负面作用,而极少评价其正面意义。通过对英国圈地运动两种方式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刻认识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内在性、渐变性规律以及中国政府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经济规律 经济政策
下载PDF
从大学城新圈地运动看土地管理法规的完善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润敏 《规划师》 2005年第3期45-48,共4页
随着近年来新圈地运动的兴起,各地大学城建设被视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土地管理法制建设如何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发展高等教育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探讨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高等教育并举的策略已成... 随着近年来新圈地运动的兴起,各地大学城建设被视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土地管理法制建设如何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发展高等教育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探讨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高等教育并举的策略已成为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严肃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土地资源 土地管理法 法规 发展 地方政府 形象工程 各级政府 并举 法制建设
下载PDF
圈地运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式”道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计翔翔 洪朝辉 《江淮论坛》 198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前,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只有两条: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我们在分析了英国圈地运动之后,感到这一问题值得重新探讨。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十五世... 目前,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只有两条: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我们在分析了英国圈地运动之后,感到这一问题值得重新探讨。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十五世纪末以前,为开始兴起时期,它的特点是:圈地开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资本原始积累 普鲁士式道路 美国式道路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式 史学界 资产阶级革命 土地所有制 公有地
下载PDF
基于圈地运动的公共经济政策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景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3-46,共4页
圈地运动可以通过科斯定理得到公共经济政策解释,其直接动力来自土地产品价格的变动和不同土地经营方式的绩效差异,根本动力来自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圈地运动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损害了社会公平。这为转型期的中国相关公共经济... 圈地运动可以通过科斯定理得到公共经济政策解释,其直接动力来自土地产品价格的变动和不同土地经营方式的绩效差异,根本动力来自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圈地运动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损害了社会公平。这为转型期的中国相关公共经济政策提供了启示:社会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如果不能被公平地分担,将转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阻力。公共经济政策的完善是推动社会在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效率 公平 公共经济政策
下载PDF
传媒业的新“圈地运动”--奥运后报业经营形势的基本判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喻国明 《传媒》 2008年第9期42-44,共3页
近期,慧聪媒体研究对国内报刊广告的监测数据表明,2008年1季度报纸广告刊例额16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长幅度远高于去年同期,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同期增长速度。这打破了过去两个年度报刊广告增长幅度都低于同期GDP... 近期,慧聪媒体研究对国内报刊广告的监测数据表明,2008年1季度报纸广告刊例额16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长幅度远高于去年同期,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同期增长速度。这打破了过去两个年度报刊广告增长幅度都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的固有局面。同时,据CTR预计,第二季度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营形势 GDP增长速度 传媒业 报业 奥运 报刊广告
下载PDF
英国圈地运动何以顺利进行? 被引量:2
15
作者 焦佩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在英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圈地运动是其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其残酷性,它后来受到严厉批判和抨击。但当时圈地运动为何能够顺利进行,而没有因随之的自耕农斗争导致社会崩溃。究其原因,当时的社会保护措施、劳动力顺利... 在英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圈地运动是其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其残酷性,它后来受到严厉批判和抨击。但当时圈地运动为何能够顺利进行,而没有因随之的自耕农斗争导致社会崩溃。究其原因,当时的社会保护措施、劳动力顺利转移途径、资产阶级思潮的推动都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圈地运动 自耕农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社会
下载PDF
关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的思考——“圈地运动”对于我国破除农业旧体制、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觉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79,共4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出路何在?笔者认为,实事求是解读"圈地运动"能给予我们关键性答案,即农业由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城乡资源互利、资本自由转移。若否认这一点,为此所提出的任何建议都等同于隔靴搔痒,无助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因为... 我国农业现代化出路何在?笔者认为,实事求是解读"圈地运动"能给予我们关键性答案,即农业由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城乡资源互利、资本自由转移。若否认这一点,为此所提出的任何建议都等同于隔靴搔痒,无助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因为农业现代化是社会全面进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作用于农业的结果,并非农民自己所为。目前我国首要任务是开展一场可称之为"新型圈地运动"的二次农业改革,即引导城市资本有序进入农村,与农民利益相向而行形成合力,以彻底消除城乡壁垒、改变小农生产方式,用"城乡一体化"取代"二元经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圈地运动 生产方式 现代农业 平均利润
下载PDF
关于英国圈地运动中失地农民权利保障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海清 赵航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6年第2期55-57,共3页
在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地农民何去何从?政府又是如何平息因圈地运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力图为当前我国政府在处理大批失地农民的问题上提供一些线索。也希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 在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地农民何去何从?政府又是如何平息因圈地运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力图为当前我国政府在处理大批失地农民的问题上提供一些线索。也希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的利益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失地农民 权利保障
下载PDF
试论近代苏北英国式形态的圈地运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羽离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清末,南通的工业革命引动了在苏北的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至民初,大批仿照"泰西"的垦牧类公司已在苏北涌现,新兴资本集团在苏北圈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植棉以为棉纺业提供原料,其与为养羊以为毛纺业提供原料的英国式圈地的功用相... 清末,南通的工业革命引动了在苏北的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至民初,大批仿照"泰西"的垦牧类公司已在苏北涌现,新兴资本集团在苏北圈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植棉以为棉纺业提供原料,其与为养羊以为毛纺业提供原料的英国式圈地的功用相同。因资方对原住民采取了较明智的体恤政策,使苏北避免了英国式圈地运动中大范围的血腥镇压。苏北的圈地运动也改造了广大的农村社会而加速了其近现代化的进程。作为形态较完整的英国式产业革命体系的阶段性成例,其对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的现代化命题的研究等等,都有很高的标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式圈地运动 工业革命 苏北 张謇 近代化
下载PDF
从英国圈地运动看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彦虎 靳乐山 《古今农业》 2006年第1期12-18,共7页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当有历史的眼光,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圈地运动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的农业发展以及产业调整。比较之下,我们发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当有历史的眼光,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圈地运动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的农业发展以及产业调整。比较之下,我们发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但是我们应有明确的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地运动 三农问题
下载PDF
英国圈地运动对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盖志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97,共5页
与英国圈地运动前的情况类似,由于我国的草原地区从古至今都未曾建立过明确、有效的产权制度,都没有形成对人类经济行为有效的产权约束。人们的放牧、垦荒活动是无需付费的,而从中得到的收益却是明晰的、归属于个人的,造成的损失以及破... 与英国圈地运动前的情况类似,由于我国的草原地区从古至今都未曾建立过明确、有效的产权制度,都没有形成对人类经济行为有效的产权约束。人们的放牧、垦荒活动是无需付费的,而从中得到的收益却是明晰的、归属于个人的,造成的损失以及破坏则是虚置的、无个人归属而最终要由全社会共担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牧区人口的机械增长带来的人口超载,中原农垦民族的大量涌入草原地区,过牧、滥垦、滥采、滥樵及无计划的乱开矿都与没有明晰的草原产权、从而不能排他有关。公共领域的财产或资源被攫取的界限是直到它们的边际价值等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圈地运动 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产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