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分综合管理模式对葡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李火良 韩科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08-613,共6页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和葡萄专用水溶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连续2 a(2020年和2021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FP处理),分别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SR处理)和施用生物有机肥+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和葡萄专用水溶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连续2 a(2020年和2021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FP处理),分别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SR处理)和施用生物有机肥+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 a试验ISSM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为11985和10939 kg·hm^(-2),与FP比,ISSM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幅分别为2550和2528 kg·hm^(-2),增产率达到了27.03%和30.05%。在葡萄园地土壤养分含量方面,ISSM处理对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交换性钙镁含量效果显著,但对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效果不明显。在土壤养分含量与葡萄产量相关性方面,2 a的葡萄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交换性钙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生物有机肥配施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葡萄 产量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2018年—2022年绍兴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
2
作者 顾昊男 平岳华 +2 位作者 杨光瑞 伍少福 王伟彪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为摸清浙江省绍兴市耕地地力现状,2018年—2022年在绍兴市范围内共采集2612个土样,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缓效钾含量和pH等指标。调查发现,绍兴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 为摸清浙江省绍兴市耕地地力现状,2018年—2022年在绍兴市范围内共采集2612个土样,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缓效钾含量和pH等指标。调查发现,绍兴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不高但变异系数较大,速效钾含量及缓效钾含量偏低,土壤总体呈偏酸性。建议绍兴市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继续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地制宜地实施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化肥定额制等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措施,准确掌握土壤肥力、性状、利用状况和障碍因子,持续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从而为绍兴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养分分级 绍兴市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对资源利用效率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崔爱花 胡启星 +4 位作者 王淑彬 刘帅 孙巨龙 白志刚 黄国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6-242,共7页
为了探究南方红壤旱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适宜的带宽与行比种植配置,以处理S玉米单作(行距70 cm,等行种植)和处理T大豆单作(行距50 cm,等行种植)为对照,设置5个不同的玉米大豆间作处理,分别是处理M:2.0 m带宽,2∶2行比;处理N:2.4 m带宽,2... 为了探究南方红壤旱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适宜的带宽与行比种植配置,以处理S玉米单作(行距70 cm,等行种植)和处理T大豆单作(行距50 cm,等行种植)为对照,设置5个不同的玉米大豆间作处理,分别是处理M:2.0 m带宽,2∶2行比;处理N:2.4 m带宽,2∶3行比;处理Q:2.8 m带宽,2∶3行比;处理P:2.4 m带宽,2∶4行比;处理R:2.8 m带宽,2∶4行比,每个处理种2带,3次重复,研究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在光、热、水、养分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季节利用率及被利用辐射量、有效积温和降水量比玉米、大豆单作的均值分别高30.6%、37.2%、41.0%和60.6%;玉米大豆间作组合光、水和热量利用效率均高于大豆单作,增幅分别为100.0%~137.5%、159.5%~207.9%和157.8%~204.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比玉米、大豆单作高6.2~10.4倍和84.0~133.3倍,磷素和钾素的利用效率分别较大豆单作高44.5%~102.6%和102.4%~285.3%。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pH值增量最高值比玉米单作高128.6%,碱解氮增量较大豆单作高110.2%~440.5%,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增量均超过2个单作处理。玉米大豆带状间作较玉米、大豆单作可促进全氮和全钾含量增加,全氮含量增幅分别为183.3%和750.0%,全钾含量增量分别为4.35、2.05 g/kg,而全磷增加量仅高于大豆单作,增幅为200.0%。R处理系统生产力指数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1156.2、6315.27元/hm^(2)。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较单作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光热水及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均有优势,其中玉米大豆间作(带宽2.8 m,行比2∶4)的间作优势较为明显,是比较适于在红壤旱地推广的较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带宽 行比 资源利用效率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缓释复合肥料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司孝刚 彭星运 +1 位作者 代应会 王文章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6期1-5,共5页
缓释复合肥料具有养分释放速率慢、释放周期长的特点,可以满足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近年来应用愈加广泛。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缓释复合肥料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复合肥料处... 缓释复合肥料具有养分释放速率慢、释放周期长的特点,可以满足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近年来应用愈加广泛。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缓释复合肥料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复合肥料处理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均优于等养分混合肥及常规复合肥处理;产量分别增加2 460、1 365 kg/hm~2,增幅分别为40.3%、19.0%;节本增收分别达到4 770、5 445元/hm~2;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建议在玉米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应用缓释复合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复合肥料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杉木樟树混交比例对林分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李光强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5-29,共5页
以杉木樟树不同混交比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混交比例对林分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林阶段(10年生时)的杉木樟树混交林中的杉木,其树高、胸径相对于杉木纯林中的小,且随着樟树比例的增加,混交林中杉木、樟树的树高和... 以杉木樟树不同混交比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混交比例对林分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林阶段(10年生时)的杉木樟树混交林中的杉木,其树高、胸径相对于杉木纯林中的小,且随着樟树比例的增加,混交林中杉木、樟树的树高和胸径均逐渐增大。不同混交比例的林分,其各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各指标均呈现模式D林分(樟树纯林)的>模式B林分(杉木樟树混交比例为3∶7)的>模式A林分(杉木樟树混交比例为6∶4)的>模式C林分(杉木纯林)的;相同的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各指标绝大部分在不同混交模式林分间的差异均显著。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其中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次为20~40 cm土层的,最低为40~60 cm土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樟树 混交比例 林分生长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化肥减氮及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解艳玲 贺萌萌 +4 位作者 马玲芳 王娟 张骞 谢静波 陈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4期1-4,共4页
为了明确水稻生产中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的适宜比例,本文在等磷、钾量条件下,研究化肥减氮及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氮20%时不会对水稻造成明显减产,且当有机肥配施量为7.5 t/hm^(2)时,水稻产量最高... 为了明确水稻生产中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的适宜比例,本文在等磷、钾量条件下,研究化肥减氮及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氮20%时不会对水稻造成明显减产,且当有机肥配施量为7.5 t/h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1627.85 kg/hm^(2),较单施化肥对照增产17.2%;化肥减氮及有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以20%左右为最优,既可保证水稻产量,又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减氮 有机肥配施 产量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绿废有机基质对城市绿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俊明 《山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41-42,共2页
在山西省太原市选择3处具有典型特征的绿地,采取4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了绿废有机基质对城市绿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人为污染较重或养护管理水平较差的绿地土壤,宜采用搅拌覆盖绿废有机基质的方式,以起到最佳的土壤改... 在山西省太原市选择3处具有典型特征的绿地,采取4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了绿废有机基质对城市绿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人为污染较重或养护管理水平较差的绿地土壤,宜采用搅拌覆盖绿废有机基质的方式,以起到最佳的土壤改良效果;对于正常养护管理条件下的绿地,采用填埋覆盖绿废有机基质的方式可最大限度提升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废有机基质 城市绿地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沿海沙地湿地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5
8
作者 谭芳林 林捷 +1 位作者 张水松 薛建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7-31,共5页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is an introduced tree species that can adapt different site types. Since 1970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ree species resource, Slash Pine was planted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asuarina equise...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is an introduced tree species that can adapt different site types. Since 1970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ree species resource, Slash Pine was planted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protection forest in Chishan Protection Forest Farm of Dongsh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It could prevent soil fertility from degeneration, improve forest productivity and provide fundamental data for soil ecological management to study the soil nutrient content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age stands of Slash Pine. The effect of Slash Pine on fertility of coastal sandy land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ould make the soil acid to plant Slash Pine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equisetifolia protection forest Compared, because the pH value was declined as the growth of Slash Pine stand, and it declined to 3.96(0~20*!cm) and 3.87(20~40*!cm) when Slash Pine stand was 26*!a; Compared with the second generation 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 of C.equisetifolia the nutrients content in the soil of 26*!a Slash Pine stand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oil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forest, especially for available P, available K, and total N. The CEC in soil layer of 0~20*!cm was obviously effected by Slash Pine. In this soil layer, the CEC was increased as the growth of Slash Pine stands, and it was as 1.22 times as the content in the soil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forest. There was no obvious effect on urease activity, but the activities of phosphataese, polyphenol oxidase, and peroxidase were declined by planted Shash Pine on the cut_over area of Casuarina protection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沙地 湿地松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施肥对盆栽杉木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建国 盛炜彤 +1 位作者 熊有强 万细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50,共7页
研究施肥对1年生(1a)与2年生(2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 研究施肥对1年生(1a)与2年生(2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含量则下降,有机质、水解氮没有明显变化。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用磷肥解除了1a苗木磷素营养亏缺,显著促进了苗木生长;而对2a苗木,施磷肥使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增加,全钾含量下降,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水溶性钙镁没有明显变化。对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磷肥对2a苗木生长没有促进作用,而且使土壤营养平衡进一步失调,苗木仍处于营养亏缺状态。在氮素营养充足、磷素亏缺的营养条件下,随着氮磷复合肥施肥量的增加,2a苗木中的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施用氮磷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对速效钾的吸收利用,导致苗木的光合产物向叶和茎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苗 酸性土壤 施肥 土壤养分含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昆明市土壤养分含量分析及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海燕 童江云 +4 位作者 陆峻波 武绍启 刘锐 李益仙 刘振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95-1999,共5页
对昆明市2008年至2011年开展的46组玉米"3414"试验进行相对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测试值的相关性分析,并结合2006年以来昆明市所采集的7246个土样的养分测试值和昆明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建立昆明地区玉米磷、钾的土壤丰缺指标... 对昆明市2008年至2011年开展的46组玉米"3414"试验进行相对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测试值的相关性分析,并结合2006年以来昆明市所采集的7246个土样的养分测试值和昆明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建立昆明地区玉米磷、钾的土壤丰缺指标。结果表明,昆明市玉米氮的相对产量和土壤碱解氮相关性不显著,磷和钾相对产量与养分测试值有显著相关,建立了昆明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低、中、高、较高、极高5个水平的养分分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土壤养分含量 玉米 丰缺指标
下载PDF
耕作层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秦安县郭嘉镇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英 冯定邦 +1 位作者 蔡立群 裴婷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3,107,共9页
为了探究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在Geo Da095i,Arcgis等软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为例,采用Moran,I统计量研究了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在三种不同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 为了探究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在Geo Da095i,Arcgis等软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为例,采用Moran,I统计量研究了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在三种不同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秦安县郭嘉镇耕作层土壤中各主要养分空间分布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全域型空间自相关的研究表明,rook权重下秦安县郭嘉镇耕作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088、0.0024、-0.0522、-0.2220、0.2678和0.2264,表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正相关,而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负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结合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的分析结果揭示出郭嘉镇各行政村养分元素含量分布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直观地得到各养分元素含量分布的"高—高"、"低—低"聚集区和"低—高"、"高—低"孤立区的具体位置,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都在空间分布上出现"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而全磷的含量只有"低-低"聚集区,全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没有明显的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养分含量 空间自相关 郭嘉镇
下载PDF
木麻黄连栽对沿海沙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芳林 李志真 +2 位作者 叶功富 林捷 高美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共6页
选择东山 1代、2代和惠安 1代、2代、3代林分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木麻黄多代连栽后 :( 1 )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沙地土壤的pH值表现为降低趋势 ,而土壤的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 选择东山 1代、2代和惠安 1代、2代、3代林分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木麻黄多代连栽后 :( 1 )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沙地土壤的pH值表现为降低趋势 ,而土壤的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等指标随着木麻黄连栽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 2 )沙地土壤中水解性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碳和全氮的含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而且木麻黄连栽对表层土壤中上述养分的降低更为显著 ,但木麻黄连栽对缓效钾的影响并不明显。 ( 3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总量逐代增大 ,这主要与交换性钙和水解性总酸度逐代增大有关。 ( 4 )沙地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随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连栽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沼液施用量对园林树木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红 韩大勇 +1 位作者 张衡锋 汤庚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1,共5页
以6种常见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沼液灌溉量的方法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研究了不同树种对沼液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木槿、桂花、樱花、女贞在5个处理下的苗高增加量都比对照组大,而垂丝海棠在T1、T2处理下苗高的增加量... 以6种常见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沼液灌溉量的方法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研究了不同树种对沼液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木槿、桂花、樱花、女贞在5个处理下的苗高增加量都比对照组大,而垂丝海棠在T1、T2处理下苗高的增加量比对照组大,法青在T1、T2、T3处理下苗高的增加量比对照组大。(2)在5个沼液灌溉梯度处理下,研究树种下土壤的pH均降低,土壤中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均呈现提高趋势,但不同树种变化的规律不同。(3)土壤有效Zn的含量随沼液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出现在沼液施用量为6 L的处理;土壤Fe含量随着沼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沼液要合理使用,严防过度使用影响苗木生长及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沼液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继承 潘晓莹 +2 位作者 杨永辉 高翠民 王越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6,共11页
为了了解不同沼液利用时限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根据沼液来源(养殖企业),设置11个施用沼液处理,不同施用沼液处理沼液施用量、施用年限不同,对施用沼液的土壤进行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养殖企业产生的沼液... 为了了解不同沼液利用时限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根据沼液来源(养殖企业),设置11个施用沼液处理,不同施用沼液处理沼液施用量、施用年限不同,对施用沼液的土壤进行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养殖企业产生的沼液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普遍偏低,有机质含量介于0.03~0.94 g/L,平均为0.26 g/L;全氮含量介于0.30~2.60 g/L,平均为1.27 g/L;全磷含量介于0.04~0.38 g/L,平均为0.19 g/L;全钾含量介于0.40~1.98 g/L,平均为0.94 g/L;pH值介于7.40~8.59,平均为8.11。长期施用沼液使土壤pH值向着有利于土壤养分释放的方向改变,总体上有效提高了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与不施沼液对照相比,有机质含量提高0.96%~367.11%,全氮含量提高2.15%~600.00%,全磷含量提高29.94%~663.27%,均以连续施用900~1 050 t/hm2河南康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产沼液21 a的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全钾含量提高1.14%~28.10%,以连续施用900~1 050 t/hm2河南省佑林实业有限公司所产沼液5 a的处理提高幅度最大;有效磷含量提高26.76%~593.99%,水解氮含量提高7.49%~420.24%,均以连续施用900~1 050 t/hm2河南康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产沼液21 a的处理提高幅度最大,速效钾含量提高15.48%~103.30%,以连续施用900~1 200 t/hm2河南省谊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所产沼液27 a的处理增幅最大。长期施用沼液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对照相比,蛋白酶活性提高9.20%~44.69%,蔗糖酶活性提高6.41%~41.91%,脲酶活性提高14.47%~42.58%,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3.03%~44.44%,纤维素酶活性提高2.77%~44.65%,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22.00%~54.38%,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1.41 %~42.17%,脱氢酶活性提高4.94%~47.44%,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42%~47.67%。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与脱氢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水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与纤维素酶活性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与纤维素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用沼液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酶活性 养殖企业
下载PDF
三峡水库城区消落带人工草本植被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予静 李昌晓 马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研究三峡水库城区消落带人工植被种植后,经不同淹水时间土壤的化学特性变化规律,及探讨城区消落带植被重建对库区水质的潜在影响,分别对2012年6月、2013年3月、2013年5月、2013年7月、2013年9月城区消落带扁穗牛鞭草(Hc)、狗牙根... 为研究三峡水库城区消落带人工植被种植后,经不同淹水时间土壤的化学特性变化规律,及探讨城区消落带植被重建对库区水质的潜在影响,分别对2012年6月、2013年3月、2013年5月、2013年7月、2013年9月城区消落带扁穗牛鞭草(Hc)、狗牙根(Cd)、小巴茅(Ss)和裸地土壤的 pH 值和养分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 pH 值、碱解氮(AN)、有效磷(AP)、全磷(TP)含量有显著影响。综合而言,与裸地相比,人工草本植被土壤 pH 值和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该区土壤 pH 值在6.5~8.5间波动。不同淹水时间的城区消落带土壤营养元素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异。随取样时间的延长,裸地和人工植被土壤 pH 值、有机质含量呈波动变化。AN 含量在2013年3月、2013年9月消落带刚开始落干时较高。然而,AP 含量在2012年6月最大,此时,裸地、扁穗牛鞭草、狗牙根、小巴茅土壤 AP 含量分别为(2.62±0.30),(3.92±0.34),(1.08±0.16),(1.24±0.06)mg/kg。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则在研究后期有所增加。研究表明,除地表植被、水文因素外,城市污水排放、强烈人为干扰、地表径流带来的点/面源污染等也影响该城区消落带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对于三峡库区长江重庆主城区河段而言,由人工草本植被构建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消落带 人工植被构建 土壤养分含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桃-鸡”种养结合模式对桃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红 韩大勇 王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7-280,共4页
为探究"桃-鸡"种养结合模式对桃园土壤质地的影响,以江苏4个农场果园土壤为对象,研究了"桃-鸡"种养不同饲养密度下桃园土壤的表层土壤含水量、pH值、土壤养分等的差异。结果表明:一定密度"桃-鸡"种养结... 为探究"桃-鸡"种养结合模式对桃园土壤质地的影响,以江苏4个农场果园土壤为对象,研究了"桃-鸡"种养不同饲养密度下桃园土壤的表层土壤含水量、pH值、土壤养分等的差异。结果表明:一定密度"桃-鸡"种养结合可提高桃园表层土壤含水量,但随饲养密度增大其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桃-鸡"种养结合可降低桃园土壤pH值;"桃-鸡"种养模式下不同地区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对照;不同饲养密度均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各地区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幅度不同,土壤CEC含量均有所积累,各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鸡”种养结合 桃园 饲养密度 土壤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BA-Adaboost模型的黑土区土壤养分含量高光谱估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楠 刘海琪 +2 位作者 杨佳佳 吴梦红 刘翰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25-3831,共7页
黑土中的有机质、磷和钾等养分元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黑土养分元素的分布特征,开展元素含量的定量计算,对黑土地的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黑龙江省讷河市80份黑土样品和高光谱实测数据,分析了光谱... 黑土中的有机质、磷和钾等养分元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黑土养分元素的分布特征,开展元素含量的定量计算,对黑土地的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黑龙江省讷河市80份黑土样品和高光谱实测数据,分析了光谱反射率、反射率一阶微分、反射率倒数对数、反射率倒数对数一阶微分与土壤有机质、磷元素和钾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并利用相关系数法提取敏感波段。针对机器学习模型中参数值优化选择问题,引入蝙蝠算法(BA)并与Adaboost模型相结合,利用BA对Adaboost模型中的最大迭代次数n和弱学习器权重缩减系数v两个核心参数进行寻优计算,选择CART决策树为模型的弱回归学习器,决定系数作为参数优化的目标函数值,构建BA-Adaboost土壤养分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定量估测土壤有机质、磷元素和钾元素含量,结果表明:BA-Adaboost组合模型可以快速搜索全局最优参数,经BA优化后的Adaboost模型精度和可靠性显著提高, 3种元素中,土壤有机质估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64和0.152 g·kg^-1,对比优化前模型预测精度提高了14.2%和25.4%,说明构建的BA-Adaboost模型在土壤元素含量高光谱估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是一种高效的估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土壤养分含量 高光谱估测 蝙蝠算法 Adaboost模型
下载PDF
贵州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与施肥管理 被引量:36
18
作者 陈旭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为了解近年来化肥施用量倍增后 ,贵州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在 1985年土壤调查的基础上 ,1998年再次进行了土壤和肥料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在目前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养分供应以化肥为主的施肥结构下 ,水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 为了解近年来化肥施用量倍增后 ,贵州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在 1985年土壤调查的基础上 ,1998年再次进行了土壤和肥料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在目前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养分供应以化肥为主的施肥结构下 ,水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有所增加 ,旱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下降 ,土壤磷素有积累。由于钾肥施用不足 ,水田、旱地土壤钾素含量都明显降低。土壤微量元素中 ,有效态硼、锌、钼普遍增加。今后需增加钾肥的施用 ,并重视施用有机肥、秸杆还田和防治水土流失 ,以培肥土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农田养分平衡 农田土壤养分含量 肥料结构 施肥管理 土壤培肥措施
下载PDF
配施复合微生物肥对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及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德楠 张燕钊 +4 位作者 滕秋梅 何成新 孙英杰 张中峰 徐广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23-1630,共8页
【目的】探索复合微生物肥配施农家肥对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复合微生物肥在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平果市果化镇火龙果园开展施用农家肥、复合微生物肥、复合微生物肥+农家肥田间试验,... 【目的】探索复合微生物肥配施农家肥对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复合微生物肥在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平果市果化镇火龙果园开展施用农家肥、复合微生物肥、复合微生物肥+农家肥田间试验,设9个施肥处理(T1~T9处理),以不施农家肥和不施复合微生物肥为对照(CK),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复合微生物肥+农家肥配施可显著提高火龙果园的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促进土壤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酵母菌数量增加,抑制真菌生长,增强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其中,T9处理(复合微生物肥3.0 kg/株+农家肥2.5 kg/株)对火龙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其土壤SOM、TN、TP、TK、AN、AP和AK含量分别较CK提高65%、31%、83%、37%、62%、47%和31%,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酵母菌数量分别增加22%、86%、63%和84%,真菌数量减少49%,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升高51%、60%、162%、55%和83%。【结论】在石漠化地区火龙果园配施复合微生物肥和农家肥,可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固氮菌、酵母菌数量及抑制真菌数量和增强土壤酶活性而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尤其以施用2.50 kg/株农家肥+3.00 kg/株复合微生物肥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园 石漠化地区 复合微生物肥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基于ASI法的韭菜连作土壤养分含量及吸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刚 徐伟慧 郭天文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2-294,共3页
以韭菜连作年限分别为20、15、5年的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ASI法研究了韭菜连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供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韭菜连作年限增加,pH值、P、K、有机质和B含量降低,N有所积累但仍处于亏缺水平,Ca/Mg、Mg/K和Mn含量增加,... 以韭菜连作年限分别为20、15、5年的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ASI法研究了韭菜连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供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韭菜连作年限增加,pH值、P、K、有机质和B含量降低,N有所积累但仍处于亏缺水平,Ca/Mg、Mg/K和Mn含量增加,N为韭菜生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同时Ca、Mg与K含量向不协调方向发展,存在潜在的竞争抑制。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对P、K、B和Zn吸附固定能力增强,说明韭菜连作降低了土壤对作物供给这几种营养元素的能力,这可能是韭菜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法 韭菜连作土壤 连作年限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养分供给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