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施用对林地土壤基本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艮梅 杨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88-1993,共6页
以无锡卢村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的脱水污泥为有机肥源,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污泥施用后土壤基本性质的变化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种处理,污泥施用量和占土质量的比例分别为0(不施污泥的对照处理,CK),30(3%),6... 以无锡卢村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的脱水污泥为有机肥源,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污泥施用后土壤基本性质的变化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种处理,污泥施用量和占土质量的比例分别为0(不施污泥的对照处理,CK),30(3%),60(6%),120(12%)和240(24%)g·kg-1。结果表明,污泥使用提高了土壤中养分元素和有机质的含量;黄棕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平均比潮土中的高5.2%,随污泥用量的增加潮土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而黄棕壤中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土壤脲酶活性在两种土壤上分别增加55.6%~122%(黄棕壤)和46.2%~67.5%(潮土),且与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黄棕壤)和土壤全氮、水解氮和有机质(潮土)呈正相关;结果还显示污泥使用增加了土壤蔗糖酶活性,但不同污泥用量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盆栽试验 土壤基本性质 酶活性
下载PDF
东莞主要森林群落的土壤基本性质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欧芷阳 苏志尧 朱剑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6-102,共7页
以广东省东莞市的6种主要森林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Norm值的方法,综合敏感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对土壤质量变化敏感的指标,确定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 以广东省东莞市的6种主要森林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Norm值的方法,综合敏感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对土壤质量变化敏感的指标,确定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进一步对不同森林群落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相对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11个参数组成。各因子的土壤隶属度值显示,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是该地区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桉树林得分最高,针阔混交林其次,荔枝林的得分最低。原因可能在于周期性的森林抚育和施肥措施改变了土壤结构,补充了土壤养分,使得桉树林土壤质量优于其他林型。总体上,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土壤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土壤基本性质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权重确定 广东东莞
下载PDF
不同植稻年限土壤剖面基本性质与水-氮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君 刘目兴 +4 位作者 易军 张海林 李胜龙 段赫 杨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8-1195,共8页
在江汉平原典型农业区选定不同水稻种植年限(2、18、>100a)的稻田,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量化不同稻田土壤剖面基本性质和水–氮分布特征,以揭示内在原因,探讨适宜不同水稻种植年限稻田的水–氮管理方式,为提高稻田水... 在江汉平原典型农业区选定不同水稻种植年限(2、18、>100a)的稻田,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量化不同稻田土壤剖面基本性质和水–氮分布特征,以揭示内在原因,探讨适宜不同水稻种植年限稻田的水–氮管理方式,为提高稻田水–氮利用率和减少稻田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水稻种植年限农田,土壤剖面基本性质差异明显。耕作层和犁底层厚度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在耕作层富集,且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延长含量增加;耕作层土壤容重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减小,犁底层土壤容重则增大;受耕作和淋溶条件的影响,犁底层和心土层的黏粒含量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饱和导水率(Ks)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降低,犁底层Ks差异较大,2、18、>100a稻田犁底层Ks分别为37.02、8.45、3.11cm/d。土壤剖面基本性质的差异影响水–氮的剖面分布特征。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2、18、>100 a稻田土壤剖面(0~100 cm)平均含水量分别为0.39、0.46、0.54cm3/cm3,硝态氮含量分别为3.75、6.27、9.85mg/kg。铵态氮储量远低于硝态氮储量,且受水稻种植年限影响较小;2、18、>100 a稻田土壤剖面铵态氮与硝态氮储量比值分别为0.61、0.39和0.30。在灌溉和施肥方式上,水稻种植年限短的稻田适合少量多次的管理方式以减少渗漏损失;而年限长的稻田可适当提高单次灌溉量以减少灌溉次数,进而减少劳力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年限 土壤基本性质 饱和导水率 水–氮分布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污染水稻土中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玲 刘青付 +2 位作者 曹东杰 林芬芳 王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70-6871,共2页
[目的]研究污染水稻土中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在泉州和漳州污灌地区取水稻样品,同时采集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研究污染水稻土中砷的形态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土壤全砷含量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极显... [目的]研究污染水稻土中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在泉州和漳州污灌地区取水稻样品,同时采集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研究污染水稻土中砷的形态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土壤全砷含量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3777**,n=39),与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CEC等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不明显。而漳州采样区土壤全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308 1**,n=19)。土壤全砷与土壤有效砷呈极显著性线性正相关(R2=0.544 0**,n=39)。土壤有效砷与土壤CEC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5440**,n=39),与土壤游离氧化铁也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7546**,n=39)。[结论]该研究为田间水稻生产砷污染的控制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水稻土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海拔梯度对黄山松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雪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分析不同海拔梯度对黄山松林土壤磷(P)组分的影响。将亚热带黄松山林作为研究的分析对象,选取海拔1300m和海拔1600m黄山松林,对比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林淋溶层和淀积层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土壤磷组分情况。研究表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海... 分析不同海拔梯度对黄山松林土壤磷(P)组分的影响。将亚热带黄松山林作为研究的分析对象,选取海拔1300m和海拔1600m黄山松林,对比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林淋溶层和淀积层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土壤磷组分情况。研究表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海拔1300m黄山松林地淋溶层土壤温度、总氮(TN)、有机碳(SOC)、硝态氮(NO_(3)^(-))含量高于海拔1600m(P<0.05);海拔1300m黄山松林淀积层pH值、含水率(M)、铵态氮(NH_(4)^(+)-N)、TN、SOC、NO_(3)^(-)含量高于海拔1600m林地;土壤磷组分:除淋溶层土壤Resin-P外,海拔1300m林地淋溶层、淀积层易分解态磷(NaHCO_(3)-Pi、Na HCO_(3)-Po)、中等易分解态磷(NaOH-Pi、NaOH-Po)、难分解态磷(Residual-P)、总磷(TP)所占比例均高于海拔1600m林地(P<0.05)。亚热带地区黄山松林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土壤磷组分受海拔影响比较大,为黄山松林地土壤磷调控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组分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黄山松 海拔梯度
下载PDF
河田花岗岩地区土壤基本物理性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6
作者 廖善刚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7年第2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 土壤侵蚀 花岗岩地区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得分 土壤透水性 土壤结构 工程措施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普洱咖啡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咖啡感官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国忠 谢恩翰 +2 位作者 罗娅婷 熊雪娟 何晓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为了探究咖啡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咖啡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对云南普洱主要咖啡产区的土壤及咖啡生豆进行了采样分析,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对咖啡豆的感官品质进行评定,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各指标与感... 为了探究咖啡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咖啡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对云南普洱主要咖啡产区的土壤及咖啡生豆进行了采样分析,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对咖啡豆的感官品质进行评定,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各指标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H与碱解氮、速效磷相关性显著;有机质与碱解氮相关性极显著。酸质与风味、余韵回甘、醇厚度、平衡感相关性显著;醇厚度与风味、回味、平衡感、整体相关性极显著。平衡感与回味相关性显著。土壤速效钾与咖啡感官品质的平衡感相关性显著,而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与咖啡感官品质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感官品质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紫色丘陵区侵蚀链的土壤基本性状及与侵蚀的关系
8
作者 廖超林 何毓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对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链不同地形部位的紫色土壤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研究发现,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链中土壤性质随地形呈规律性变化特征,与冲刷剥离、搬运扩散及掩埋沉积作用的强度有关。该区坡顶、坡中土壤由于冲刷剥离、搬运扩散作用强烈... 对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链不同地形部位的紫色土壤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研究发现,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链中土壤性质随地形呈规律性变化特征,与冲刷剥离、搬运扩散及掩埋沉积作用的强度有关。该区坡顶、坡中土壤由于冲刷剥离、搬运扩散作用强烈,加之农耕改造作用,理化性质恶化,因此不适于农用;而坡脚掩埋沉积作用占主导作用,农用后仍可保持良好的土壤性质,适于农业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丘陵区 土壤侵蚀链 地形 土壤基本性质
下载PDF
城市森林不同林型下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及土壤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微微 康颖 +1 位作者 卢宏 王秋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4,100,共7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8种人工纯林(胡桃楸、水曲柳、黄檗、白桦、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黑皮油松、红皮云杉)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纯林的土壤酸碱度、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等基本理化性质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各样品的土... 以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8种人工纯林(胡桃楸、水曲柳、黄檗、白桦、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黑皮油松、红皮云杉)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纯林的土壤酸碱度、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等基本理化性质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各样品的土壤真菌宏基因组间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人工纯林的土壤酸碱度、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 H值的变化范围在4.597~7.393,相对含水量为4.11%~10.90%,土壤电导率为953.000~3 443.333μs·cm-1,其中胡桃楸林的土壤p H值和电导率最高,兴安落叶松林相反。土壤真菌宏基因组检测发现9个样品土壤真菌宏基因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9个样品中共检测到8个真菌门、24个纲、63个目、124个科、211个属、362个种。其中真菌门和真菌纲水平的变化最明显,主要涵盖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球囊菌门。另外,在黑皮油松中检测到近年来新发现的子囊菌门古菌根菌纲真菌,在对照样品中检测到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伞型束梗孢菌纲真菌,在胡桃楸和水曲柳样品中检测到球囊菌门真菌,而担子菌门黑粉菌亚门外担菌纲真菌仅在对照和红皮云杉样品中检测到。在真菌门分类水平上,胡桃楸、水曲柳、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样品中以子囊菌门真菌为优势菌种;白桦、黑皮油松、红皮云杉样品以担子菌门真菌为优势菌种。在真菌纲分类水平上,主要以伞菌纲真菌为优势菌种。水曲柳土样样品中发现优势菌种为子囊菌门盘菌亚门下的粪壳菌纲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纯林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ITS序列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硝化势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敏 刘爱菊 +1 位作者 李梦红 马燕飞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为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硝化势的修正作用,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测定了我国10种典型农田土壤的潜在硝化势,并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壤理化指标于土壤硝化势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不同质地的土壤潜在硝化势存在的差异较大;土... 为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硝化势的修正作用,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测定了我国10种典型农田土壤的潜在硝化势,并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壤理化指标于土壤硝化势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不同质地的土壤潜在硝化势存在的差异较大;土壤硝化速率与pH、OC、CEC、Clay等表征土壤质地的理化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随着土壤理性性质参数的增加,多元回归方程的R2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势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金兵 高菲 +1 位作者 宋金凤 崔晓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目的]量化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及分布特征,为研究东北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和积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粒径分组方法测定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表层(A_(11))和亚表层(A_(12))颗粒有机碳(P... [目的]量化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及分布特征,为研究东北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和积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粒径分组方法测定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表层(A_(11))和亚表层(A_(12))颗粒有机碳(POC)和黑碳(BC)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基本性质(有机质、含水量、p H值、粘粒和团聚体等)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森林类型土壤A_(11)和A_(12)POC含量分别为31.89 88.00、5.25 19.45 g·kg^(-1),BC含量分别为8.43 22.40、3.39 12.10 g·kg^(-1),二者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2)森林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OC和BC,表现为杨桦次生林>原始阔叶红松林。(3)两种森林类型土壤POC与土壤有机质、含水量、水稳性团聚体均显著相关,与p H值、粘粒相关性不显著;BC与土壤p H值、粘粒和团聚体相关性均不显著,与含水量显著相关,与有机质仅在A_(11)显著相关。(4)土壤POC和BC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长白山地区森林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OC和BC含量,杨桦次生林土壤POC和BC显著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很大程度上与森林的采伐和火烧有关。两种森林类型土壤POC和BC分布格局是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态有机碳 黑碳 分布特征 土壤基本性质
下载PDF
赣南崩岗区不同植被类型粉砂质土壤抗剪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文慧 倪世民 +2 位作者 王艺彤 王军光 蔡崇法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7-1526,共10页
为探究南方崩岗侵蚀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明确崩岗治理后土壤基本性质对抗剪强度的影响。以3种不同植被类型下崩岗各部位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变化规律、抗剪强度参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路径... 为探究南方崩岗侵蚀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明确崩岗治理后土壤基本性质对抗剪强度的影响。以3种不同植被类型下崩岗各部位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变化规律、抗剪强度参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路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抗剪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柑橘地>灌木地>草地>侵蚀区,且柑橘地较灌木地土壤抗剪强度提高了29.74%。随地势降低,毛管孔隙度总体呈升高趋势,黏粒、粉粒等细颗粒物质占比也不断上升,汇聚于坡下。随着恢复时间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上升。土壤黏聚力在同种植被类型下,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表现为递增趋势,内摩擦角则表现为缓慢递减趋势,均表现为上坡最大。其中有机质、饱和导水率与黏聚力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含水率、容重与内摩擦角也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试验以总孔隙、毛管孔隙、黏粒含量和土壤饱和导水率来表征土壤饱和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建立了预测方程(R^(2)=0.80,RMSE=5.95),结果表明该方程的可信度和预测精度均较高。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植被类型抗剪强度的控制因素,可为南方崩岗侵蚀区恢复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植被类型 土壤基本性质 土壤抗剪强度
下载PDF
利用土壤背景值研究土壤铅砷环境监测基准
13
作者 田均良 李雅琦 张梅花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7-49,共3页
1.我国土壤铅的环境背景值应用1.1 区域性土壤环境背景值应用举例:在黄土区布设的64个剖面点,均远离城镇和工矿点.土样分析数据利用Ti或Hf作参比元素进行富集系数计算,富集系数都小于1.2,没出现土样污染现象.所有剖面的母质都是风成黄土... 1.我国土壤铅的环境背景值应用1.1 区域性土壤环境背景值应用举例:在黄土区布设的64个剖面点,均远离城镇和工矿点.土样分析数据利用Ti或Hf作参比元素进行富集系数计算,富集系数都小于1.2,没出现土样污染现象.所有剖面的母质都是风成黄土,随机分布于三个黄土带(砂黄土、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背景值 土壤 黄土区 土壤背景值 环境监测 土壤 统计单元 母质 铅含量 土壤基本性质
下载PDF
赣南崩岗侵蚀区不同部位土壤抗剪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冯舒悦 王军光 +3 位作者 文慧 倪世民 华丽 蔡崇法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3,共13页
为明确南方崩岗侵蚀区不同部位土壤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探索在崩岗发育过程中土壤基本性质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以不同发育阶段崩岗各部位表层土(0~20 cm)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基本性质和抗剪强度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崩... 为明确南方崩岗侵蚀区不同部位土壤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探索在崩岗发育过程中土壤基本性质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以不同发育阶段崩岗各部位表层土(0~20 cm)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基本性质和抗剪强度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崩岗的发育,表层土壤基本性质逐渐恶化,容重逐渐减小,颗粒组成粗骨质化现象明显,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根系密度的变化,均随崩岗的发育呈现出典型的退化特征;(2)崩岗各部位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相似,集水区部位达到峰值,沟道部位达到最小值,随崩岗的发育呈明显下降趋势;(3)根系密度与黏聚力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砾石含量、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对崩岗土体内摩擦角有显著影响,可以用幂函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4)试验以根系密度、砾石含量、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来表征土壤饱和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建立了在崩岗发育过程中饱和抗剪强度的预测方程(R2=0.891,P<0.01),结果显示方程可信程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方花岗岩崩岗区不同发育阶段抗剪强度的控制因素,为进一步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发育阶段 不同部位 土壤基本性质 内摩擦角 黏聚力
下载PDF
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振欣 邓羽松 +4 位作者 林立文 刘德杨 蒋代华 黄智刚 魏国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7,共8页
【目的】分析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人工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提供基础科学理论支持。【方法】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内的马尾松、杉木、尾巨桉、米老排、红锥等... 【目的】分析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人工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提供基础科学理论支持。【方法】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内的马尾松、杉木、尾巨桉、米老排、红锥等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恒定水头法测定5种人工林地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利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数学分析方法,探讨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杉木和马尾松2种人工林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相对较高,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最低。不同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土壤深度均具有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规律,且土壤表层(0~10 cm)的饱和导水率均显著高于土壤下层(10~50 cm)。(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大于0.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黏粒含量均与饱和导水率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密度与饱和导水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大于0.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密度、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是土壤饱和导水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砂粒含量、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是次重要因素。【结论】相比红锥、尾巨桉和米老排,杉木和马尾松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延缓地表径流产生,减少土壤侵蚀。应注重科学的人工林经营措施,以便有效提高土壤的导水与贮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导水率 南亚热带地区 人工林 灰色关联分析 土壤基本性质
下载PDF
不同地质背景下发育的土壤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路洪海 周蓓 章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重庆金佛山地区为例,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成土母质和植被的关系,并对石灰岩和砂页岩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钙镁总量上,但这种影响随着土... 以重庆金佛山地区为例,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成土母质和植被的关系,并对石灰岩和砂页岩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钙镁总量上,但这种影响随着土壤发育的成熟和植被正向演替的进展逐渐减弱;不同母质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与土壤钙镁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在土壤发育和生态恢复初期,土壤中较高的钙镁含量对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石灰岩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更为复杂,导致群落的不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石灰岩 砂页岩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演替梯度下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丹妮 邸涵悦 +1 位作者 郭忠录 马美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9-107,共9页
为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变化规律,以胡家山小流域内植被恢复过程中5个典型阶段(荒地、草地、灌木、针叶林、乔-灌混合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室内分析和染色示踪试验,分析了演替梯度下土壤优先流特征... 为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变化规律,以胡家山小流域内植被恢复过程中5个典型阶段(荒地、草地、灌木、针叶林、乔-灌混合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室内分析和染色示踪试验,分析了演替梯度下土壤优先流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根长密度对土壤优先流和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演替的进行,土壤中优先流数量和运移路径均呈增大趋势;5种演替梯度下针叶林土壤染色面积比最大,其次是乔-灌混合林、灌木、草地,荒地的土壤染色面积比最小;(2)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染色面积比之间的相关性较强,砂粒含量、黏粒含量对土壤中优先流染色面积影响不显著;(3)不同径级根系对土壤优先流路径影响不同,5种演替梯度下,D≤0.5 mm的根长密度与土壤染色面积比之间相关性最显著,其次是0.5<D≤2 mm,2<D≤3 mm,3<D≤5 mm;D>5 mm的根长密度与土壤染色面积比之间相关性最不显著。说明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D≤2 mm的根系主要影响土壤优先流的产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梯度 优先流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根长密度
下载PDF
西南地区冬水田剖面的微生物空间分异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 申思 +3 位作者 万琪慧 李宁宁 蒋先军 罗红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5-320,共6页
为研究冬水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冬水田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作用,以西南地区3个不同样地的冬水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电位法、静态室内培养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法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为研究冬水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冬水田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作用,以西南地区3个不同样地的冬水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电位法、静态室内培养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法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各样地含水量均沿垂直深度逐渐降低,pH为6.3~7.1,呈微酸—中性生境,铵态氮(NH4+—N)含量总体呈现为合川区冬水田>沙坪坝区冬水田>北碚区紫色土基地,且表层(0—10cm)>亚表层(10—20cm)>底层(20—40cm),整体为36.97~52.02mg/kg,3种冬水田各土层硝态氮(NO3-—N)含量差异不显著(2.13~2.61mg/kg)。(2)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呈现为北碚区紫色土基地>合川区冬水田>沙坪坝区冬水田,不同层次表现为表层(0—10cm)>亚表层(10—20cm)>底层(20—40cm)。(3)各样地间微生物丰度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微生物数量沿土层垂直深度降低,各土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样地间表现为合川区冬水田>沙坪坝区冬水田>北碚区紫色土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微生物量 微生物数量 土壤基本性质
下载PDF
不同管理模式下纽荷尔脐橙微量元素的周年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平 李碧娴 +3 位作者 管冠 刘桂东 姚锋先 周高峰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28-128,129-133,共6页
采用随机区组法对纽荷尔枳橙结果母枝上果实附近的越冬老叶及当年生新叶进行取样,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MS测定了赣南纽荷尔枳橙叶片中铁、锰、硼、锌、铜5种微量元素的周年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模式下,精细管理园铜、硼含... 采用随机区组法对纽荷尔枳橙结果母枝上果实附近的越冬老叶及当年生新叶进行取样,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MS测定了赣南纽荷尔枳橙叶片中铁、锰、硼、锌、铜5种微量元素的周年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模式下,精细管理园铜、硼含量均明显高于粗放管理园。2个果园均存在锌含量缺乏的状况,粗放管理园硼缺乏,而精细管理园铜过量。不同年份间同一果园的叶片中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在整个年生长周期中,锰、硼含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铁含量最终略微上升,锌含量下降。含铜杀菌剂的使用导致叶片铜含量急剧上升后下降。根据土壤状况及叶片元素的年均含量状况,建议2个果园都增施有机肥及氮肥和磷肥,且潭东果园减少使用含铜杀菌剂,并适当增施含锌微肥;资源圃地区则应适当增施含锌含硼微肥。依据周年含量变化规律确定合理补肥时期为果实采收后至开花结果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荷尔脐橙 微量元素 营养元素 土壤基本性质 营养诊断 周年变化 果园管理模式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黄壤有机碳矿化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林仕芳 王小利 +5 位作者 段建军 皮义均 郭琴波 龙大勇 徐彬 杨宏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19-2225,共7页
目前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黄壤有机碳矿化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特征及机制还不够明确.为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黄壤有机碳矿化及活性有机碳的的影响,采集施肥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50%有机肥替代化肥[1/2(NPM)]和100%有机... 目前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黄壤有机碳矿化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特征及机制还不够明确.为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旱地黄壤有机碳矿化及活性有机碳的的影响,采集施肥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50%有机肥替代化肥[1/2(NPM)]和100%有机肥替代化肥(M)的土壤进行有机碳室内矿化培养研究,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活性有机碳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碳(SOC)、全氮(TN)和C/N.培养期间,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初期(第2~4 d)大幅下降,中期(第4~20 d)小幅度下降,末期(第20~60 d)趋近于平稳.施肥后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显著增加了7.9%~27.7%,与NP处理相比,1/2(NPM)处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降低了5.2%,M处理则增加了12.2%.矿化培养前,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无显著影响,显著增加了微生物量碳(MBC)含量,1/2(NPM)处理显著增加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M处理则显著降低.培养60 d后,各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较初始含量均有所减少,其中MBC减少量最多,为30.6%~41.2%.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土壤pH和SOC呈显著正相关,与MBC初始值及培养前后的变化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100%有机肥替代化肥显著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50%有机肥替代化肥抑制土壤有机碳矿化,有利于土壤固碳培肥;50%有机肥替代化肥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MBC在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中被作为主要碳源所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化肥 旱地黄壤 土壤基本性质 有机碳矿化 活性有机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