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黄延廷 孙薇乔 《河南农业》 2024年第7期76-76,共1页
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危及舌尖上的安全,威胁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是土壤污染修复刻不容缓的关键缘由,也是治理、修复手段成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要点的重要成因。在《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污染领域立法体系下探寻现阶段农用地土壤污染... 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危及舌尖上的安全,威胁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是土壤污染修复刻不容缓的关键缘由,也是治理、修复手段成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要点的重要成因。在《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污染领域立法体系下探寻现阶段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修复 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污染防治法 环境污染 农用地 立法体系
下载PDF
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2
作者 崔红标 范玉超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更好地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讨论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剖析了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更好地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讨论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剖析了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为新形势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土壤污染与防治 思政元素 家国情怀
下载PDF
土壤污染防治规定的法典表达
3
作者 胡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环境法典编纂对于土壤污染防治规定的安排必须处理好预防与治理、污染防治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本语境下预防的对象是污染后果而非健康损害。污染源控制分则编应以预防为主,土壤污染防治分则编的定位是以治理为重心。《土壤污染防治... 环境法典编纂对于土壤污染防治规定的安排必须处理好预防与治理、污染防治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本语境下预防的对象是污染后果而非健康损害。污染源控制分则编应以预防为主,土壤污染防治分则编的定位是以治理为重心。《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治理责任的构成要件、多类或多个责任主体间责任承担关系的规定缺失,土壤污染防治分则编应从终局责任和中间责任、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角度填补这一结构性疏漏。为避免交叉重复,环境法典应根据预防性措施的规定内容综合考虑其在土壤污染防治分则编和污染源控制分则编的位置安排。环境法典应在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变动、污染治理后土地的再利用三方面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利用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典 土壤污染防治 单行法模式 法典模式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改革
4
作者 辛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35-38,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为此,该文以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为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为此,该文以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为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坚持成果导向,梳理课程逻辑,教学科研互促,鼓励课堂互动,深化课程思政,建立“有目标、有逻辑、有案例、有互动、有情怀”的“五有”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土壤污染与防治 思维导图 课堂互动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5
作者 姚猛 李忠玉 +2 位作者 赵远 薛金娟 王明新 《高教学刊》 2024年第7期128-131,共4页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一门涵盖土壤物质组成、理化性质、污染控制与修复“全过程”的专业课程,如何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使命感,是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土壤污染问题为导向,针对国家目前...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一门涵盖土壤物质组成、理化性质、污染控制与修复“全过程”的专业课程,如何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使命感,是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土壤污染问题为导向,针对国家目前对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科学技术和人才需求,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设计实践为重点,创新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结合“成果导向”(OBE)的教育理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OBE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英美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及启示
6
作者 李奕杰 许秋云 +2 位作者 柯玲杰 史雅娟 邵秀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及目标。由于研究的侧重角度不同,出现了诸多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英美两国拥有多年的污染地块管理经验,生态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导则完善、法规健全且配套技术成熟,借鉴其经验有助于管理者从生态系统角度更加科学地分析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美国超级基金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和英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讨论,得出我国在构建本土化的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构建层次化的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2)开发从污染物暴露到产生生态效应整个过程的污染地块生态风险评估概念模型;(3)加强污染物与生态受体所受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4)提高生态风险评估过程的决策参与;(5)推动本土物种的毒理学研究。该文旨在推动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构建,保障评估过程的顺利实施及后续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或修复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土壤资源可持续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层次化技术体系 因果关系 决策 概念模型
下载PDF
江苏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
7
作者 王莹 王水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与水、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点,污染土壤治理恢复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需要强化源头防控,防患于未然。简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管理要求,从环境准入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4个环节梳理... 与水、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点,污染土壤治理恢复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需要强化源头防控,防患于未然。简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管理要求,从环境准入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4个环节梳理了重点监管单位的管理要点,分析了江苏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强化宣传培训,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探索开展边生产边管控技术模式,提升基层监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苏省土壤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点监管单位 管理 对策建议 江苏
下载PDF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 被引量:44
8
作者 谷庆宝 张倩 +3 位作者 卢军 李晓东 王斌 伍斌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1期13-18,共6页
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的原因。提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采取"逐步消减存量,严格... 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的原因。提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采取"逐步消减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的策略,并针对不同土地用途给出了消减存量和控制增量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在工矿用地土壤污染预防、污染地块分布、快速与低扰动调查、高效实用修复技术、修复效果评价体系以及修复基金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并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修复 土壤污染预防 土壤污染风险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 农用地土壤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
下载PDF
新型传感器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刘江 刘畅 +2 位作者 汪璠 程亚平 张笑羽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本文研究了新型传感器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开发和应用新型传感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实时监测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程度。论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研究了新型传感器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开发和应用新型传感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实时监测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程度。论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型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低成本等优点,能够准确地监测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该研究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定有效的土壤污染治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传感器 土壤污染监测 电化学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农业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10
作者 李华 《河北农业》 2024年第1期28-29,共2页
本文针对当前土壤防治污染面临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废弃物处理不得当等问题,提出政府加强土壤监测机制、合理安全使用化肥农药、科学利用废水、进行科学土壤修复等建议,以此来实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高效发展,减小... 本文针对当前土壤防治污染面临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废弃物处理不得当等问题,提出政府加强土壤监测机制、合理安全使用化肥农药、科学利用废水、进行科学土壤修复等建议,以此来实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高效发展,减小农业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污染 措施 政府 影响
下载PDF
尾砂库土壤污染场地调查评价
11
作者 赵丽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土壤是人类完成农业活动、生产生活的主要资源,是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备受关注。尾砂矿土壤污染治理是土壤污染防治中严重的问题之一,多年来我国虽一直在研究尾砂库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但国内关于尾砂库土壤... 土壤是人类完成农业活动、生产生活的主要资源,是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备受关注。尾砂矿土壤污染治理是土壤污染防治中严重的问题之一,多年来我国虽一直在研究尾砂库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但国内关于尾砂库土壤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的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为了探究我国对尾砂库土壤污染场地的治理方法,本研究通过调查尾砂库土壤污染状况,了解尾砂库土壤污染场地的现状,分析尾砂库土壤环境特征,实现对尾砂库土壤污染场地的精准评价,从而经济且高效地治理尾砂库土壤污染,提升尾砂库土壤污染场地的利用价值,为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库 土壤污染场地 治理方法 调查评价
下载PDF
蓄电池企业的土壤污染调查及分析
12
作者 高曦 张宗文 盛月慧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46-247,263,共3页
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建设用地安全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发现污染是避免土壤污染情况恶化、制定科学污染治理方式等环节的基础。基于此,以某蓄电池企业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基础,阐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并分析该蓄电池企业土壤... 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建设用地安全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发现污染是避免土壤污染情况恶化、制定科学污染治理方式等环节的基础。基于此,以某蓄电池企业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基础,阐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并分析该蓄电池企业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建议蓄电池厂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企业 土壤污染 污染状况调查 污染分析
下载PDF
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
13
作者 王光武 骆骅 周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就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来看,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严峻问题之一。而在环境污染的影响下,不仅人们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干扰,因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势在必行。由于土壤污染在环境污染中的占... 就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来看,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严峻问题之一。而在环境污染的影响下,不仅人们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干扰,因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势在必行。由于土壤污染在环境污染中的占比较大,且土壤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业的生态发展,也会对我国的耕地面积造成较大影响,以及对农产品的健康安全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对土壤污染的情况进行控制与修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土壤污染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治理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片区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北雄安新区为例
14
作者 苗强 尹芳 +1 位作者 刘明 蒋云飞 《中国土地》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核心提示,面对建设用地需求量大与完成供前土壤污染调查时间短这一矛盾,河北雄安新区开创性地实施以片区为调查单元加并联调查的工作路径,有效地为疏解项目落地提供了安全保障,形成了与新城建设相匹配的土壤污染调查“雄安模式”。
关键词 土壤污染调查 建设用地 新城建设 安全保障 工作路径 河北雄安新区 实践与思考
原文传递
上海松江区某重点企业搬迁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15
作者 何偏偏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以松江区某搬迁工业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结果表明,第二类用地条件下,地块内受氰化物和石油烃污染的地下水存在两条暴露途径可能对将来在该地块上的工作人员产生健康风险;氰化物和石油烃不存在致癌性,... 以松江区某搬迁工业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结果表明,第二类用地条件下,地块内受氰化物和石油烃污染的地下水存在两条暴露途径可能对将来在该地块上的工作人员产生健康风险;氰化物和石油烃不存在致癌性,氰化物的单一污染危害商为2.50×10^(-3),石油烃的累计污染危害商为2.50×10^(-2),地块地下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未来可作为第二类用地开发利用,无需开展后续修复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地下水污染 建设用地风险评估 污染概念模型
下载PDF
欧美土壤污染治理及其对江苏省的启示
16
作者 龙婷婷 赵文祥 周冬 《污染防治技术》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土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群健康乃至民族兴旺。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已对生态环境、农作物、人体健康、城市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土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群健康乃至民族兴旺。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已对生态环境、农作物、人体健康、城市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世界各国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探索。本文介绍了欧盟及美国的土壤污染状况,概述了欧盟和美国土壤保护的法律法规,总结了欧盟部分成员国及美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先进做法,并提出了加强江苏省土壤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欧盟 美国 保护 建议
下载PDF
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布点及采样研究
17
作者 姜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25-0028,共4页
当前,在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布点以及采样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相关土地污染的类型作出提前分析判断,同时参照体系化、精益化的管理方法,对场地土壤污染情况进行高效判断,从而才能够提高管理控制水平。本... 当前,在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布点以及采样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相关土地污染的类型作出提前分析判断,同时参照体系化、精益化的管理方法,对场地土壤污染情况进行高效判断,从而才能够提高管理控制水平。本文对场地土壤污染调查布点以及采样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对场地土壤污染调查布点的流程进行初步分析,同时给予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采样的基本方法,旨在提高采样管理水平,实现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描述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 土壤污染 调查布点 采样方法
下载PDF
《土壤污染物迁移路径与范围评估技术指南》标准解析
18
作者 罗敏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2期31-33,共3页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土壤污染问题的整治力度,同时也逐渐建立完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机制。通过对团体标准T/LNSES 004—2022《土壤污染物迁移路径与范围评估技术指南》编制背景的介绍,并对标准中的主要技术进行解读...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土壤污染问题的整治力度,同时也逐渐建立完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机制。通过对团体标准T/LNSES 004—2022《土壤污染物迁移路径与范围评估技术指南》编制背景的介绍,并对标准中的主要技术进行解读,希望可以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本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迁移路径 评估 团体标准
下载PDF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
19
作者 张哲铭 龚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199-0202,共4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壤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我国,由于历史与实际方面的原因,在建设用地中,往往会出现土壤污染问题。为保障人类的安全健康,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土壤建设利用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基于此,本文...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壤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我国,由于历史与实际方面的原因,在建设用地中,往往会出现土壤污染问题。为保障人类的安全健康,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土壤建设利用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基于此,本文对建设用地中的土壤污染情况的调查进行了解析,并对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的评价进行了探寻,以促进建设用地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 状况调查 评价
下载PDF
浅谈土壤污染成因及防治技术措施
20
作者 郝瑞萍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期96-98,共3页
本文简要探讨了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技术措施。工业活动、农业活动以及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填埋是主要的土壤污染来源。针对这些问题,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技术是常用的防治手段。通过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土壤气抽取和减压、... 本文简要探讨了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技术措施。工业活动、农业活动以及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填埋是主要的土壤污染来源。针对这些问题,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技术是常用的防治手段。通过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土壤气抽取和减压、土壤化学稳定化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土壤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防治技术 生物修复 物理修复 化学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