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黄灌区灰钙土水浇地犁底层厚度对土壤紧实度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姜万礼 王成宝 +2 位作者 杨思存 霍琳 温美娟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146-1149,共4页
针对甘肃引黄灌区灰钙土水浇地普遍存在的土壤耕层逐年变浅、犁底层逐渐变厚、有效土壤少的问题,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白银沿黄灌区农业试验站以未扰动的自然土壤为对照,设置0、5、10、15、20 cm共5个犁底层厚度,对比分析了各处理对玉米... 针对甘肃引黄灌区灰钙土水浇地普遍存在的土壤耕层逐年变浅、犁底层逐渐变厚、有效土壤少的问题,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白银沿黄灌区农业试验站以未扰动的自然土壤为对照,设置0、5、10、15、20 cm共5个犁底层厚度,对比分析了各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株高,以及土壤紧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犁底层厚度为0 cm时,玉米收获后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最高,较未扰动的自然土壤显著增产15.92%、6.02%,株高增加4.36%;犁底层厚度为5 cm时,玉米株高增加2.17%。0~7.5 cm土层深度,各处理的土壤紧实度均高于未扰动的自然土壤,10.0~35.0 cm土层深度,各处理的土壤紧实度均低于未扰动的自然土壤。综上认为,犁底层厚度小于10 cm且紧实度在700 kPa左右时的土壤适宜玉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钙土 犁底层厚度 土壤紧实度 玉米 水浇地
下载PDF
微孔深松耕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棉花产量与种籽品质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慧杰 郝建平 +3 位作者 冯瑞云 南洋 杨淑巧 南建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4,共8页
长期传统耕作导致土壤紧实形成犁底层是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山西运城南花农场开展为期1 a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微孔深松耕技术和旋耕机旋耕15~20 cm的传统耕作方法... 长期传统耕作导致土壤紧实形成犁底层是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山西运城南花农场开展为期1 a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微孔深松耕技术和旋耕机旋耕15~20 cm的传统耕作方法对土壤紧实度以及棉籽品质性状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深松耕技术较传统耕作方式,棉花苗期犁底层40 cm处土壤紧实度由9 069.70降低到558.80 k Pa,吐絮期犁底层40 cm处的土壤紧实度由8 089.70降低到1 174.20 k Pa,吐絮期0~40 cm土层中微孔深松耕土壤容重最大为1.05 g/cm3,传统耕作最大为1.56 g/cm3;在〉30 cm土层中,微孔深松耕的总根量比传统耕作方式多187.03%;微孔深松耕处理棉株棉铃的5室铃率较传统耕作增加15.00%,每个棉瓤的种子数平均增加1~2粒;棉籽的籽指、密度、绒长均明显增加,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单株铃数比传统耕作增加6.34%,铃质量增加5.75%,皮棉产量增加10.12%。效益分析表明,采用微孔穴深松耕作种植棉花,每公顷净收益增加3 338.00元。该研究揭示了微孔深松耕作可有效打破犁底层,具有疏松土壤紧实度,并提高棉籽品质增加棉花产量,为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 品质控制 微孔穴深松耕 土壤紧实度
下载PDF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宋家祥 庄恒扬 +3 位作者 陈后庆 刘世平 沈新平 陆建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19-726,共8页
试验于1992~1995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容重1.1g/cm^3处理,根系长势“前旺后衰”,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根系生长始终处于劣势,而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主根生长... 试验于1992~1995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容重1.1g/cm^3处理,根系长势“前旺后衰”,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根系生长始终处于劣势,而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主根生长率与一次侧根增长率高,主根长,一次侧根量大,根系活力强,吸收氮、磷、钾多,长势“前强后稳”,为最优处理;还发现,棉根干重随土壤容重从1.1g/cm^3到1.5g/cm^3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在土壤容重为1.2~1。3g/cm^3时,根量适中,冠/根比较大,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最高,根系生产力最强。因此,容重1.2~1.3g/cm^3是最适宜棉花根系生长和能充分发挥根系生产力的理想土壤紧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根系 土壤紧实度
下载PDF
关中地区耕作方法与土壤紧实度时空变异及其效应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焦彩强 王益权 +2 位作者 刘军 赵加瑞 宋晓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为了探明关中地区土壤紧实度的基本情况,揭示长期旋耕方法对于土壤紧实度的作用与影响,在关中头道塬设置了旋耕和深翻处理、休闲和种植小麦处理的定位观察试验,在小麦各生育阶段分别监测了0-40 cm剖面范围内土壤紧实度变异情况,分析了... 为了探明关中地区土壤紧实度的基本情况,揭示长期旋耕方法对于土壤紧实度的作用与影响,在关中头道塬设置了旋耕和深翻处理、休闲和种植小麦处理的定位观察试验,在小麦各生育阶段分别监测了0-40 cm剖面范围内土壤紧实度变异情况,分析了影响土壤紧实度的因子等。结果表明:播前施行旋耕土壤紧实度较高,尤其是在15-40 cm表现得较为明显,限制了作物根系伸长;深耕松土的效应在整个小麦生育期间都能得到明显的体现。实验证实了生产上现行的旋耕方法具有明显地导致土壤紧实化的问题。土壤紧实度与含水量明显相关,影响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紧实度对含水量的敏感反应意味着土壤干燥化会对作物生长带来干旱和机械双重胁迫;同时随着紧实度的增加土壤内部温度变化幅度也在增大。可见现行旋耕方法使得土壤不良环境缓冲性降低,对于降水或者灌溉的依赖性在增强,土壤已经处于明显疲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法 土壤紧实度 含水量 土壤温度 关中地区
下载PDF
土壤紧实度对生姜植株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尚庆文 孔祥波 +1 位作者 王玉霞 徐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2-786,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容重土壤中生长的生姜植株的主要生理特性,研究了土壤紧实度与生姜植株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土壤紧实度增大,生姜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减弱,叶片的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升高.在生... 通过测定不同容重土壤中生长的生姜植株的主要生理特性,研究了土壤紧实度与生姜植株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土壤紧实度增大,生姜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减弱,叶片的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升高.在生长前期,叶片SOD、POD及CAT活性随土壤紧实度的增加而降低,后期则相反.生姜旺盛生长期,土壤容重为1.20和1.49 g.cm-3的植株根系活力分别为37.3和28.5μg.g-1FM.h-1,后者较前者降低30.9%,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分别降低19.0%和17.9%,而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则分别提高57.2%和26.3%,表明紧实土壤加速了生姜植株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土壤紧实度 衰老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土壤紧实度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3
6
作者 张国红 张振贤 +1 位作者 梁勇 曹之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5-67,共3页
试验研究土壤紧实度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土壤紧实度增大而植株生长发育迟缓 ,产量和品质下降 ,果实风味品质变差。而土壤疏松处理植株生长发育良好 ,座果节位下降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果实游离氨基酸... 试验研究土壤紧实度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土壤紧实度增大而植株生长发育迟缓 ,产量和品质下降 ,果实风味品质变差。而土壤疏松处理植株生长发育良好 ,座果节位下降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果实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 ,硝酸盐含量下降 ,果实风味好且产量高 ,经济系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紧实度 温室番茄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紧实度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南志标 赵红洋 聂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8期935-938,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连续 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和农户生产试验 ,研究了土壤紧实状况对蚕豆 (Viciafa ba)生长的影响 ,讨论了当地土壤容重较高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结果表明 ,随着 0~ 7cm土层土壤容重的增加 ,蚕豆植株每株的茎与根干重降... 通过盆栽试验、连续 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和农户生产试验 ,研究了土壤紧实状况对蚕豆 (Viciafa ba)生长的影响 ,讨论了当地土壤容重较高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结果表明 ,随着 0~ 7cm土层土壤容重的增加 ,蚕豆植株每株的茎与根干重降低 ,根腐病 (Fusariumspp .)引起的死亡率增加 ,种子产量减少 .田间试验条件下 ,与生长于容重为 1.5 5和 1.6 4 g·cm-3 小区内的植株相比 ,生长于容重 1.84 g·cm-3 小区内的植株每株茎与根干重可分别减少 2 7.9%和 30 .8% ,植株累计死亡率增加 2 1.0 %~ 4 8.7% ,种子产量每公顷减少 19.8% .在 8户蚕豆田中进行的多点生产试验表明 ,春季土壤容重与蚕豆幼苗的根与茎干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紧实度 蚕豆 生长 土壤容重 种子生产
下载PDF
土壤紧实度对花生根系生长和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崔晓明 张亚如 +2 位作者 张晓军 王铭伦 王月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为探究不同土壤紧实度对花生根系生长和活性变化的影响,确定花生生长所需的适宜紧实度,为花生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试材,采用桶栽的方法,设置土壤容重分别为1.1,1.2,1.3,1.4,1.5 g/cm35个处理,... 为探究不同土壤紧实度对花生根系生长和活性变化的影响,确定花生生长所需的适宜紧实度,为花生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试材,采用桶栽的方法,设置土壤容重分别为1.1,1.2,1.3,1.4,1.5 g/cm35个处理,研究了土壤紧实度对花生根系生长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根系发展期土壤容重过大不利于根系伸长和表面积扩大,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影响越大,在花生根系衰退期土壤容重过小根系长度和表面积衰退过快,而适宜的土壤容重(1.2 g/cm3)则既能保证根系发展期根系的伸长和表面积扩大,又能延缓根系衰退期根系长度和和表面积的衰退。土壤容重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花生根系干物重积累、根系体积增加和根系活力提高,根系直径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增大。认为容重为1.2~1.3 g/cm3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和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土壤紧实度 土壤容重 根系生长 根系活性
下载PDF
植物对土壤紧实度的反应 被引量:117
9
作者 刘晚苟 山仑 邓西平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4-260,共7页
概述了土壤紧实度对植物生长、水肥吸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紧实度反应机制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植物 土壤紧实度 反应 根生长
下载PDF
土壤紧实度对楸子幼苗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吴亚维 马锋旺 邹养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0,共3页
为了研究土壤紧实度对果树幼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楸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观测了3种土壤紧实度(1.25 g/cm31、.40 g/cm3和1.55 g/cm3)下楸子幼苗根系形态变化以及根系活力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紧实度增加,... 为了研究土壤紧实度对果树幼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楸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观测了3种土壤紧实度(1.25 g/cm31、.40 g/cm3和1.55 g/cm3)下楸子幼苗根系形态变化以及根系活力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紧实度增加,楸子幼苗移栽成活率降低,根系生长减慢,根系活力和根系生物量下降,尤其在1.55 g/cm3土壤容重下幼苗根系生理功能受到显著影响,根冠比(R/T)没有规律性变化;土壤紧实度影响楸子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功能代谢,高紧实度土壤不利于楸子幼苗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紧实度 楸子 根系 生活 活力
下载PDF
流动沙丘土壤紧实度对沙米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常学礼 崔步礼 +1 位作者 陈雅琳 高光辰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44,共7页
通过对流动沙丘迎风坡不同部位的沙米种群生长状况和其所对应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了其对沙米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部位,土壤紧实度(F2,87=146.843,P<0.001)和沙米地上生物量(F2,87=324.986,P<0.001)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流动沙丘迎风坡不同部位的沙米种群生长状况和其所对应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了其对沙米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部位,土壤紧实度(F2,87=146.843,P<0.001)和沙米地上生物量(F2,87=324.986,P<0.001)存在显著差异;相反,土壤有机质(F2,12=0.007,P=0.993)和土壤水分(F2,12=11.349,P=0.002)的差异相对不显著。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紧实度与沙米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水平尺度上,而且还表现在垂直尺度上。土壤紧实度对沙米生长状况的影响具有尺度性,其中,在0.013~0.029kg/m2的范围内,土壤紧实度与沙米的相关关系相对较低;当土壤紧实度变化在0.030~0.113kg/m2之间,经相关系数置信检查,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米种群 土壤紧实度 单因子方差分析 流动沙丘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对土壤紧实度的响应机制及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史文卿 张彬彬 +4 位作者 柳洪鹃 赵庆鑫 史春余 王新建 司成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5-763,共9页
为探讨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对土壤紧实度的响应机制及与产量的关系,以源库特征差异显著的食用型甘薯品种"北京553"和"龙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土壤紧实度处理,研究土壤紧实度调控甘薯块根产量的生理生态原因... 为探讨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对土壤紧实度的响应机制及与产量的关系,以源库特征差异显著的食用型甘薯品种"北京553"和"龙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土壤紧实度处理,研究土壤紧实度调控甘薯块根产量的生理生态原因。结果表明,降低土壤紧实度,全生育期耕作层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显著提高。在块根形成期(20~40 d),随土壤紧实度降低,耕作层土壤的最高温度提高、最低温度降低,温度日较差显著提高。在甘薯块根膨大期(45~165 d),与对照相比,疏松处理可以提高块根中蔗糖合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活性,增加淀粉含量;提高块根中干物质积累初始势、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功能叶13C同化物在块根中的分配比例。在收获时,疏松处理显著提高单薯重和收获指数,北京553和龙薯9号分别增产20.01%~24.25%和21.64%~2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土壤紧实度 块根形成 块根膨大 产量
下载PDF
土壤紧实度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亚维 邹养军 +4 位作者 马锋旺 李明军 高锡明 韩明玉 束怀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土壤紧实度对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Rehd)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容重(1.25,1.40,1.55 g/cm3)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生物产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平邑甜茶植株... 【目的】探讨土壤紧实度对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Rehd)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容重(1.25,1.40,1.55 g/cm3)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生物产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平邑甜茶植株生长指标及生物产量在不同土壤容重下的大小顺序均为:1.40 g/cm3处理>1.25g/cm3处理>1.55 g/cm3处理;土壤容重1.55 g/cm3处理的植株根冠比显著提高;1.55 g/cm3处理的植株叶片PSⅡ潜在活性、PSⅡ反应中心内部光能转换效率、过剩光能热耗散以及电子传递速率均显著下降,而过剩光能极显著增加。【结论】在容重为1.25和1.55 g/cm3土壤中,植株生长和生物量均受到显著抑制,且1.55 g/cm3容重土壤中植株叶片内部光能机构功能显著下降,1.40 g/cm3容重土壤较适宜于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紧实度 平邑甜茶 幼苗生长 叶绿素 荧光参数
下载PDF
土壤紧实度变化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2
14
作者 贺明荣 王振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49-654,共6页
以济南17 强筋品种 、烟农15 中筋品种 、鲁麦22 弱筋品种 为供试品种,设置人为碾压和不碾压2种处理,研究了土壤紧实度 以土壤容重表示 变化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紧实度提高,3个品种的分蘖... 以济南17 强筋品种 、烟农15 中筋品种 、鲁麦22 弱筋品种 为供试品种,设置人为碾压和不碾压2种处理,研究了土壤紧实度 以土壤容重表示 变化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紧实度提高,3个品种的分蘖成穗率均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降低.3个品种相比较分蘖成穗率低的鲁麦22籽粒产量降幅最大.相关品质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提高土壤紧实度,对3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吸水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济南17的面筋指数明显降低,面团断裂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显著缩短,单位重量面粉烘焙所得的面包体积变小,而烟农15和鲁麦22受影响较小.其原因可能与土壤紧实度提高条件下济南17籽粒中谷蛋白/醇溶蛋白比例和谷蛋白大聚体含量降低有关.将济南17面团流变学特性年际间变化幅度与紧实度变化的处理效应相比较发现,土壤紧实度是影响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紧实度 籽粒品质 面粉品质 小麦
下载PDF
土壤紧实度对草莓光合特性及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国栋 郭修武 +1 位作者 吕德国 蔡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研究以盆栽草莓为材料,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结合气体交换技术,研究3种土壤紧实度处理对草莓光合特性及光系统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疏松处理使叶片叶绿素b含量增加,但叶绿素a/b较对照下降17.9%;PS... 研究以盆栽草莓为材料,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结合气体交换技术,研究3种土壤紧实度处理对草莓光合特性及光系统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疏松处理使叶片叶绿素b含量增加,但叶绿素a/b较对照下降17.9%;PSⅡ的氧化还原状态发生变化,其中荧光参数φPo与对照差异显著,光合性能指数(PIABS)明显得到提高,有利于光合机构的光能吸收、传递;对光强、大气中CO2利用范围加强,有利于光能利用和CO2羧化效率的提高,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紧实度增加的处理,容重增加到1.25g·cm-3,草莓叶片叶绿素b含量下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高于对照水平,除RC/CS高于对照外,各荧光参数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改善土壤紧实度提高草莓叶片PSⅡ光合机构功能,光能转化效率提高,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光合同化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土壤紧实度 光合特性 叶绿素A荧光参数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土壤类型对皖北旱作农田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葛畅 刘慧琳 +3 位作者 张世文 聂超甲 黄元仿 丁雪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94,共6页
为探明旱作区耕地质量变化,了解旱作区耕作管理方式对农田质量的影响,以皖北旱作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0—40cm不同深度土壤紧实度梯度变化,揭示耕作方式、土壤类型、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紧实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明旱作区耕地质量变化,了解旱作区耕作管理方式对农田质量的影响,以皖北旱作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0—40cm不同深度土壤紧实度梯度变化,揭示耕作方式、土壤类型、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紧实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在0—40cm土层深度下,土壤紧实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规律,20cm以后土壤紧实度逐渐稳定;全区平均耕层深度为14.14cm,平均耕层紧实度为573.63kPa。从耕作方式来看,旋耕在30cm之前各层土壤紧实度均大于翻耕地区,旋耕平均耕层深度为12.5cm,翻耕平均耕层深度为16.8cm,是旋耕的1.34倍。从土壤类型来看,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土壤紧实度的差异也很明显,潮土各土层平均紧实度均大于砂姜黑土,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差距逐渐增大。从影响因素来看,土壤紧实度变化与土壤容重变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呈正相关;土壤紧实度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变化关系复杂,总体来看二者水平方向呈正相关,垂直方向呈现负相关。研究成果将为后续探究土壤结构变化过程及规律,旱作区耕层及犁底层变化迁移过程提供依据,对改善皖北旱作区农田质量状况提供数据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紧实度 耕作方式 土壤类型 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人工封育区土壤紧实度对植被特征的影响——以宁夏盐池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彦 张克斌 +1 位作者 边振 刘小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84,共4页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通过对不同封育类型的植被特征和其对应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了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封育区,土壤紧实度是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的主要因子之一。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度与植被的...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通过对不同封育类型的植被特征和其对应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了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封育区,土壤紧实度是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的主要因子之一。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度与植被的生物量和盖度呈负相关。当土壤紧实度变化在2.0~3.0 kg/m^2时,植被的盖度和生物量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 封育 土壤紧实度 植被特征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紧实度及燕麦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慧军 刘景辉 +2 位作者 于健 徐胜涛 史吉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0-134,共5页
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对土壤紧实度及燕麦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改良剂处理均能减小土壤紧实度,表现为: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 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对土壤紧实度及燕麦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改良剂处理均能减小土壤紧实度,表现为: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对照,土壤紧实度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改良剂对燕麦株高和干物质量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复配处理株高优于其他单施处理;土壤改良剂处理下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和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籽粒产量较其他处理高,分别为4 694.2和4 566.9kg/hm2,较对照增产21.66%和18.36%,生物产量的增产效果表现同籽粒产量;各土壤改良剂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其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复配处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土壤紧实度 燕麦生长状况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平邑甜茶根系特征及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生利霞 冯立国 束怀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3-596,共4页
以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土壤紧实度对其幼苗根系特征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紧实度增加显著抑制平邑甜茶地下部分的生长,表现为根系长度、侧根数量以及延长根和黄褐色须根的质量、总表面积和总长度均随着土壤容重的增... 以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土壤紧实度对其幼苗根系特征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紧实度增加显著抑制平邑甜茶地下部分的生长,表现为根系长度、侧根数量以及延长根和黄褐色须根的质量、总表面积和总长度均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根系活力也随土壤容重的增加显著降低,叶片和根系硝态氮质量分数则随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和根系中铵态氮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容重为1.3g·cm-3处理的最高,1.5g·cm-3处理次之,而紧实度小的1.1g·cm-3处理最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片谷氨酰胺合酶活性以中等紧实度的1.3g·cm-3处理最高,1.5g·cm-3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根系谷氨酰胺合酶活性则随着容重增加而升高。结果说明土壤紧实度能直接影响平邑甜茶植株的氮代谢活动,进而影响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土壤紧实度 根系特征 氮代谢
下载PDF
立式旋耕对小麦生长季土壤紧实度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聂胜委 张浩光 +2 位作者 张巧萍 许纪东 张玉亭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了探究土壤立式旋耕方式对小麦生长季关键生育时期土壤紧实状况的影响,以常规旋耕(TR,12 cm±5 cm)为对照,连续两季(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研究了立式旋耕(VR,30 cm±5 cm)在不施肥(nF)、施肥(F)条件下小麦关键生育时... 为了探究土壤立式旋耕方式对小麦生长季关键生育时期土壤紧实状况的影响,以常规旋耕(TR,12 cm±5 cm)为对照,连续两季(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研究了立式旋耕(VR,30 cm±5 cm)在不施肥(nF)、施肥(F)条件下小麦关键生育时期土壤紧实度、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旋耕相比,立式旋耕能连续两季持续增加小麦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耕层土壤紧实程度;而且立式旋耕能进一步激发土地生产潜力,与常规旋耕不施肥(nFTR)处理相比,2018年立式旋耕施肥(FVR)、常规旋耕施肥(FTR)处理产量分别增加50.16%、36.28%,2019年分别增加42.91%、34.79%。与FTR处理相比,FVR氮肥农学效率提高38.29%(2018年)、23.35%(2019年);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0.15%(2018年)、6.02%(2019年)。与常规旋耕相比,立式旋耕能显著降低第一季小麦拔节期、灌浆期10 cm土壤耕层的紧实度;而第二季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立式旋耕能降低小麦拔节期20 cm耕层土壤紧实度,在施肥情况下显著降低。两种耕作方式下灌浆期5 cm耕层的土壤紧实度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立式旋耕较常规旋耕能够有效降低当季小麦拔节期、灌浆期耕层(10 cm)土壤的紧实度,构建良好的土壤结构,提高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小麦生长季 土壤紧实度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