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化红壤不同人工林恢复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4
1
作者 刘满强 胡锋 +2 位作者 李辉信 陈小云 何圆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61,共8页
对退化红壤上恢复 1 0 a的 4种人工林 ,即小叶栎 ( Quercuschenii)、木荷 ( Schima superba)、马尾松 ( Pinusmassonina)与木荷 -马尾松的混交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林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发生... 对退化红壤上恢复 1 0 a的 4种人工林 ,即小叶栎 ( Quercuschenii)、木荷 ( Schima superba)、马尾松 ( Pinusmassonina)与木荷 -马尾松的混交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林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发生了明显分异。节肢动物类群数在各季节一般都是小叶栎最高 ,混交林、木荷居中 ,马尾松最低。节肢动物的个体数总体上仍以小叶栎最高 ,但在夏季 ,马尾松林地由于弹尾目数量爆发而使总个体数最高。节肢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 ,一般春季节肢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量最高 ,夏季最低 ,夏季高温干旱对节肢动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而冬季低温对节肢动物的影响不及夏季干热的影响严重。各季节林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皆以螨类为主体 ,占总个体数的 6 0 .2 %~ 91 .7%。弹尾目占总个体数的比例季节变化较大 ,但均以马尾松林地为最高。捕食者数量 (蜈蚣和蜘蛛 )在各季节都是小叶栎显著高于其它林地 ( P<0 .0 5 ) ,混交林与木荷比较接近 ,而马尾松最低。在群落多样性指数中 ,丰富度指数 d和密度 -类群指数DG表达的群落差异明显 ,其在不同林地的大小顺序与类群数趋势基本一致 ,而香农指数 H、均匀度指数 J群落之间基本无差异。聚类分析和鉴别分析将不同林地的节肢动物群落分成 4组 ,小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人工林地 多样性指标 密度-类群指数 生态恢复
下载PDF
西双版纳2种热带雨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效东 刘宏茂 +1 位作者 沙丽清 冯志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348,共6页
分析了西双版纳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状况。 2块样地 2次取样 ,共获取大、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6 6 0 6个 ,分属 2 3目。蜱螨目、鞘翅目、弹尾目、膜翅目仍是 2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共有的优... 分析了西双版纳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状况。 2块样地 2次取样 ,共获取大、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6 6 0 6个 ,分属 2 3目。蜱螨目、鞘翅目、弹尾目、膜翅目仍是 2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共有的优势类群 ,但它们在不同样地生境中构成的数量比例不同 ,而常见和稀有类群组成较为复杂且样地间的差异更为突出 ,总体表现出季节雨林具有更多的热带成分 ,山地雨林则界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总数、个体总数及重要生物类群 (个体数量在 10 0 0个·m- 2 以上 )的分布 ,表现为山地雨林 (2 2类 ,4 974个 )多于季节雨林 (19类 ,16 32个 ) ,垂直分布结果表明 2类林地均具明显的表聚现象。从多样性尺度看 ,山地雨林密度 -类群指数高于季节雨林 ,这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群落结构 分布特征 山地雨林 季节雨林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西双版纳
下载PDF
热带次生林刀耕火种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效东 唐勇 唐建维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2-227,共6页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 ,对热带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在刀耕火种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火烧 1周后 ,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从次生林地的 14类、5 6 4头降为 7类、16 4头 ,并且在群落组成上发生了较...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 ,对热带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在刀耕火种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火烧 1周后 ,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从次生林地的 14类、5 6 4头降为 7类、16 4头 ,并且在群落组成上发生了较大变化。膜翅目在烧后 1天成为突出优势类群 ,蜱螨目在烧后 1周成为唯一的优势类群。而在多样性方面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数 (丰度 )、个体数 (多度 )和DG多样性指数在刀耕火种过程中均降低。土壤节肢动物的垂直分布因刀耕火种干扰发生了很大变化 ,尚存土壤节肢动物随干扰强度的加剧 ,出现逐步由土壤表层向深层迁移的现象。一些土壤节肢动物在土层间做垂直迁移活动 ,说明土壤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刀耕火种对它们的破坏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 变化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热带次生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热带次生林火烧前后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效东 唐勇 唐建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35,共4页
The effects of controlled burning of slash and burn agriculture on soil arthropod community of a 7 year tropical secondary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ups of soil arthropod decrease... The effects of controlled burning of slash and burn agriculture on soil arthropod community of a 7 year tropical secondary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ups of soil arthropod decreased 28.57%,and individuals of soil arthropod reduced 72.7% after burning.The composition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changed as well.The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of Acari,Collembola,Protura in the 0~15cm soil layer and Hymenoptera (ant) in burned leftover increased,and became dominant groups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after firing.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secondary forest was disordered.There were much more groups and individuals of soil arthropod in soil bottom than those in soil surface after fire.The diversity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decreased after f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次生林火烧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分布
下载PDF
不同改良措施下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贵军 张建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85-2791,共7页
为揭示盐碱地恢复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银北盐碱苜蓿地6种不同改良措施的盐碱地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全盐、碱化度值、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 为揭示盐碱地恢复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银北盐碱苜蓿地6种不同改良措施的盐碱地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全盐、碱化度值、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以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共获得节肢动物10 194头,计31个类群,3纲11目27科,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和棘跳科,其个体数分别占群落个体总数的75.52%和10.77%;甲螨亚目和等节跳科为常见类群,其个体数占群落个体总数的7.66%和4.29%。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明显影响土壤节肢动物聚集程度。在土层垂直分布上,呈现表聚性现象。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丰富度和密度垂直分布影响不显著。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土壤p H、碱化度和全盐对土壤节肢动物的影响最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土壤节肢动物垂直分布的关键土壤因子有差异,在0~5 cm土层,土壤全盐和全氮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5~10 cm土层,土壤全盐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土壤碱化度决定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垂直分布 改良措施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片段中木荷凋落叶分解速率及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动态 被引量:17
6
作者 罗媛媛 袁金凤 +2 位作者 沈国春 赵谷风 于明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5-271,共7页
2004年6月—2006年4月,选择浙、闽、赣交界山地的4个森林片段作为研究地点,并以浙西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连续森林对照,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木荷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结... 2004年6月—2006年4月,选择浙、闽、赣交界山地的4个森林片段作为研究地点,并以浙西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连续森林对照,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木荷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结果表明:5个研究地共获土壤节肢动物1050个,分属8纲23目,其中鳞翅目、膜翅目、弹尾目和双翅目占个体总数的10%以上,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片段化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稀有类群的差异上.不同分解阶段各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优势度因其功能的不同而各异.经过2年的分解,各研究地木荷凋落叶损失量为60%~70%,研究地凋落物中土壤节肢动物的各项多样性指标均有一定的变化,且与连续森林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凋落叶 分解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常绿阔叶林
原文传递
长期养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武振丹 红梅 +3 位作者 马尚飞 卢俊艳 裴志福 杨殿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4-1541,共8页
为解析养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设计氮磷添加试验,研究施N、P和NP混合施入(其中N和P的施入量均为100 kg hm-2a-1)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 为解析养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设计氮磷添加试验,研究施N、P和NP混合施入(其中N和P的施入量均为100 kg hm-2a-1)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土壤动物于2019年牧草返青期(5月)、生长期(8月)和枯黄期(9月末)进行采集.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N和NP添加使土壤动物个体数显著增加了1.38倍和1.15倍,类群数显著增加28.57%和21.43%,P处理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高于对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2)试验区植被生长期(8月)良好的水热条件更适合土壤动物群落的发展;(3)冗余分析(RDA)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主要受pH和植物均匀度影响,且pH是控制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本研究揭示长期的养分添加通过改变植物均匀度与土壤pH对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产生积极影响,且土壤pH比植物均匀度的贡献更大.(图6表3参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添加 草甸草原 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Arthropods in the Forest-Steppe Ecotone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 in Northern Hebei,China 被引量:17
8
作者 ZHU Xinyu GAO Baojia +1 位作者 YUAN Shengliang HU Yunchu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Soil fauna have been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utrient cycling.However,there is a lack of information on soil arthropods in the forest-steppe ecotone in the mountainous ... Soil fauna have been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utrient cycling.However,there is a lack of information on soil arthropods in the forest-steppe ecotone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of northern Hebei,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 of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in this area.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forest-steppe ecotone in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on changes in mountain soil fertility,which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mountain ecotones.From the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a total of 7994 individual soil arthropods were collected,which belonged to 25 groups,6 classes and 24 orders.Acarina,Hymenoptera and Collembola were the dominant groups in the ecotone.The number of Acarina was higher than Collembola,and this phenomenon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other areas in the same climate zone.The increased abundance of rare groups in the Forest zone with the richer vegetation,higher arthropod abundance and more substantial litter depth,could be interpreted as a reaction to the suitable soil environment and food supply.And these rare groups we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which could be regarded as biotic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soil quality.The analysis of community diversity showed that the abundance index (d),the Shannon-Wiener index (H'),the evenness index (J) and the density-group index (D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forest zone,lower in the forest-steppe zone,and lowest in the meadow-steppe zone.Seasonal variations in community composition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is ecotone.Groups and individuals of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the three zones were present in greater numbers in the middle of the rainy season than in the early or late periods of the rainy season as a whole.At the same time,seasonal changes in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from different plots were also influenced by habitat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arthropods DIVERSITY Composition ECOTONE Seasonal chan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