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4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根腐病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真菌群落组成研究
1
作者 陈海生 陈韬略 +3 位作者 蔡林生 李振宇 方昉 金思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分析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可为研究猕猴桃根腐病发生机制及其调控技术提供依据。在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的“红阳”猕猴桃种植基地,以树龄9年的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 分析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可为研究猕猴桃根腐病发生机制及其调控技术提供依据。在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的“红阳”猕猴桃种植基地,以树龄9年的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对菌群ITS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注释后,对比分析了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并测定分析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根腐病的发生极显著地降低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p<0.01)。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1)显著低于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中相对丰度降低的有担子菌门、未分类真菌和接合菌门,其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相对丰度升高的为子囊菌门,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属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相对丰度增加的有赤霉菌属、丛赤壳属、镰刀菌属、假裸囊菌属和肉座菌属,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对丰度降低的有未分类伞菌纲、枝鼻菌属、粗糙孔菌属、线虫草属、支顶孢属、粪盘菌属、木霉属和被孢霉属,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猕猴桃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真菌在门和属水平上的菌群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微生物拮抗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根腐病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结构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两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影 徐赵虎 +1 位作者 肖雪霞 曹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1-699,共9页
多数农业用地土壤中抗生素含量在μg·kg^(-1)水平,而μg·kg^(-1)水平抗生素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0(CK)、10、100和500μg·kg^(-1)土霉素(OTC)和四环素(TC)的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研... 多数农业用地土壤中抗生素含量在μg·kg^(-1)水平,而μg·kg^(-1)水平抗生素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0(CK)、10、100和500μg·kg^(-1)土霉素(OTC)和四环素(TC)的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CK相比,两种抗生素单一处理土壤pH均显著增加,速效磷(OP)含量均显著降低,且TC处理对pH的增长率和对OP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OTC处理,仅500μg·kg^(-1)TC处理可溶性盐显著降低;单一OTC处理OP含量显著降低,有机质(OM)含量增加,多酚氧化酶(PPO)、脲酶(URE)和蔗糖酶(SUC)活性均显著降低;单一TC处理OP、OM和有效氮(AN)含量均显著降低,PPO和SUC活性均显著下降。(2)在单一OTC处理中加入低含量TC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OTC对土壤的毒害,以10μg·kg^(-1)TC+10μg·kg^(-1)OTC处理综合缓解效果为最佳;而加入较高含量TC则增大OTC对土壤的毒性,且毒性随着OTC含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以500μg·kg^(-1)TC+500μg·kg^(-1)OTC处理毒性最大;各复合处理组PPO活性均被显著抑制,仅500μg·kg^(-1)TC+OTC复合处理URE活性被显著抑制。(3)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酶活性密切相关,pH是抑制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综上所述,在μg·kg^(-1)含量水平,单一抗生素处理TC毒性整体高于OTC;低、高含量TC与OTC复合处理分别表现为拮抗作用和协同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单一污染 复合污染 土壤理化因子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螯合锌肥对小白菜生长、品质、吸收镉铅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田甜 于彦航 +1 位作者 张丽华 陈春乐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同螯合锌肥及螯合锌添加量(1%、3%和5%)对Cd和Pb复合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的生长、品质及吸收镉铅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螯合锌肥(EDTA-Zn)和聚天门冬氨酸螯合锌肥(PASP-Zn)均明显促进了小白菜的生... 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同螯合锌肥及螯合锌添加量(1%、3%和5%)对Cd和Pb复合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的生长、品质及吸收镉铅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螯合锌肥(EDTA-Zn)和聚天门冬氨酸螯合锌肥(PASP-Zn)均明显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均提高),而三聚磷酸钾螯合锌肥(KTPP-Zn)则抑制了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除PASP-Zn1、PASP-Zn3外,其余处理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为3.23%~16.27%。大部分处理的小白菜根部和地上部中Cd和Pb含量均增加,其中EDTA-Zn5和PASP-Zn5处理显著增加了小白菜根部Pb含量,增幅分别为44.65%和35.29%。3种螯合锌肥均表现为螯合锌添加量为5%时的小白菜根和地上部的Cd和Pb含量最高,说明螯合锌肥添加量越高促进了小白菜对土壤中重金属Cd和Pb的富集。此外,总体上3种螯合锌肥均促进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其中PASPZn和KTPP-Zn对土壤酶活性的促进作用要大于EDTA-Zn。本研究为螯合肥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施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锌肥 小白菜 生长 品质 镉和铅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根系隔离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万冬梅 王云 +3 位作者 杜旭龙 雷骋昊 杨智杰 陈仕东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探究细根和相关菌根真菌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值)的影响,在亚热带杉木成熟林中设置未隔离(NE)、隔离细根(ER)、隔离菌根(EM)3种处理,并在室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4、10、20、30、40℃)的培养试验,探索根系碳输入改变对土... 为探究细根和相关菌根真菌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值)的影响,在亚热带杉木成熟林中设置未隔离(NE)、隔离细根(ER)、隔离菌根(EM)3种处理,并在室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4、10、20、30、40℃)的培养试验,探索根系碳输入改变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E处理相比,ER、EM处理下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ER、EM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ER处理下土壤的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本研究中的土壤酶活性可能主要是由植物细根诱导的;不同隔离处理下3种土壤酶的活性均随着培养温度的上升而不断升高,只有ER、EM处理下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在30~40℃温度区间开始下降;不同隔离处理下土壤酶的Q_(10)值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30℃温度区间达到最大值,该温度区间与土壤温度频率分布最高的温度区间重叠,对应植物生长旺盛的物候期,表明中低纬度森林土壤酶的Q_(10)值与本地植物物候节律存在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温度敏感性 根系碳输入 杉木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施用对滇中植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花 宋娅丽 +4 位作者 王克勤 陈炳绅 温昌焘 杨昕 张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249,共8页
针对滇中地区植烟土壤退化问题,研究施用土壤改良剂后土壤养分储存和酶活性变化,以期为滇中红壤地区烤烟土壤质量的维护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烤烟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及4种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生物炭(60 g/m^(2)... 针对滇中地区植烟土壤退化问题,研究施用土壤改良剂后土壤养分储存和酶活性变化,以期为滇中红壤地区烤烟土壤质量的维护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烤烟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及4种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生物炭(60 g/m^(2)或30 g/m^(2))、秸秆(1000 g/m^(2)或500 g/m^(2))、聚丙烯酰胺(2 g/m^(2)或1 g/m^(2))、木质素(60 g/m^(2)或30 g/m^(2)),探讨0~20 cm土层的养分储存和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物炭、秸秆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含量;秸秆和木质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含量,而木质素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生物炭、秸秆、木质素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聚丙烯酰胺处理显著提高了脲酶活性,抑制了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相较于秸秆和生物炭2种传统改良剂,木质素也能明显改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结合其方便、经济的特点,可在田间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改良剂 生物炭 秸秆 聚丙烯酰胺 木质素
下载PDF
渭北旱塬不同年限撂荒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雷跻初 刘小伟 +3 位作者 邓军 程杰 程积民 郭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目的]探究渭北旱塬区不同年限撂荒地的土壤养分、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渭北旱塬区撂荒地的改善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渭北旱塬不同年限(5 a, 10 a, 20 a, 25 a和33 a)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渭北旱塬区不同年限撂荒地的土壤养分、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渭北旱塬区撂荒地的改善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渭北旱塬不同年限(5 a, 10 a, 20 a, 25 a和33 a)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养分和参与土壤碳(C)、氮(N)和磷(P)循环的5种胞外酶活性,随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学模型和主坐标分析(PCoA)研究不同撂荒年限下土壤养分和胞外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C和N获取酶活性显著减小,而P获取酶活性显著增加;土壤C、N和P含量变化与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随撂荒年限延长,土壤微生物的C限制得到缓解,P限制逐渐加强。PCoA拟合环境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总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含量是驱动酶活性及其计量比变化的关键因子。[结论]撂荒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随撂荒时间延长(20 a以上)会加剧微生物P限制,因此对经过长年撂荒的土地应当适量施用磷肥,以改善其土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不同撂荒年限 土壤酶活性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氮肥减量配施壳寡糖对棉花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成 伍维模 +3 位作者 赵长巍 谭雨杰 董丽珺 支金虎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52-758,共7页
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以及促进棉花根系发育对棉花健康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意义重大。为探究氮肥减量配施壳寡糖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及调节土壤酶活性的作用,以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为研究方法,设置了不施肥、常规施肥(施N 400 kg/hm^(2)... 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以及促进棉花根系发育对棉花健康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意义重大。为探究氮肥减量配施壳寡糖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及调节土壤酶活性的作用,以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为研究方法,设置了不施肥、常规施肥(施N 400 kg/hm^(2)、P_(2)O_(5)140 kg/hm^(2)、K_(2)O 130 kg/hm^(2))、常规减氮20%施肥、常规减氮20%施肥+聚合度2~6型壳寡糖450 g/hm^(2)、常规减氮20%施肥+聚合度2~20型壳寡糖450 g/hm^(2)等5个处理,研究了氮肥减量配施不同聚合度类型壳寡糖对棉花根系生长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土壤过氧化氢酶外,2个配施壳寡糖的处理均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其中酶活性降幅最大的为土壤磷酸酶,常规减氮20%施肥配施聚合度2~6型壳寡糖处理和常规减氮20%施肥配施聚合度2~20型壳寡糖处理分别比常规减氮20%施肥处理降低10.6%和5.5%。常规减氮20%施肥配施聚合度2~6型壳寡糖处理较常规减氮20%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了38.1%,而常规减氮20%施肥配施聚合度2~20型壳寡糖处理较常规减氮20%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43.4%。并且施加聚合度2~6型、聚合度2~20型2种不同聚合度类型壳寡糖后,棉花根长较常规减氮20%施肥处理分别增加64.2%、40.1%,根表面积较常规减氮20%施肥处理增加74.8%、54.4%,根体积较常规减氮20%施肥处理增加106.2%和73.2%。由此可见,聚合度2~6型壳寡糖对促进棉花根系生长效果要优于聚合度2~20型壳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减量 配施 壳寡糖 根系生长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海拔地带性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霍皇煜 米琦 +5 位作者 周天财 李洋 张建香 陈俊合 汪亚峰 孙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415,共11页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催化功能的一类蛋白质,由植物根系分泌物、微生物和动植物残体释放到土壤中,参与了土壤中所有的生物化学过程,其活性的大小可以灵敏地反应土壤中生化反应的方向和强度。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和气候寒冷,被认为是...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催化功能的一类蛋白质,由植物根系分泌物、微生物和动植物残体释放到土壤中,参与了土壤中所有的生物化学过程,其活性的大小可以灵敏地反应土壤中生化反应的方向和强度。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和气候寒冷,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全球气候变化使土壤酶活性受到强烈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使土壤的质量发生改变,进而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产生一定影响。土壤酶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格局、功能和转换过程已被广泛的研究,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海拔地带性特征还需深入探讨。因此,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将土壤酶活性海拔梯度研究从站点尺度拓展到样带尺度,分析了与土壤碳循环密切相关的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βG)、与土壤氮循环密切相关的土壤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土壤亮氨酸肌肽酶(LAP)以及与土壤磷循环密切相关的土壤碱性磷酸酶(ALP)的海拔地带性,进一步明晰其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ALP和βG活性在海拔梯度上,展现出显著分异,在约为3546 m和3364 m出现拐点,且低海拔显著高于高海拔(P<0.01)。而NAG和LAP的活性与海拔无显著关系。(2)高低海拔模式下,ALP活性均与年平均降水量显著相关(P<0.01),而不受年平均温度的影响。高海拔模式下,βG活性受降水的影响;低海拔模式下,气候影响不明显。综合而言,海拔变化引起的温度和降水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酶活性,其中降水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之一,这种适应性的改变使土壤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适应并发挥其功能,从而影响着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研究结果可以评估不同海拔地带土壤的养分转化、有机质分解和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理解高寒草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土壤酶活性 垂直地带性 降水
下载PDF
生物炭对骏枣园土壤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易杭 张虎国 +4 位作者 万胜 王姝婧 王娜 刘晓宁 李建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4,共9页
于2023年3月在阿克苏地区骏枣园开展大田试验,设置生物炭施加水平分别为0(CK)、5(J1)、10(J2)、20(J3)、30(J4)t·hm^(-2),探究生物炭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J1~J4处理土壤容重降低2.1... 于2023年3月在阿克苏地区骏枣园开展大田试验,设置生物炭施加水平分别为0(CK)、5(J1)、10(J2)、20(J3)、30(J4)t·hm^(-2),探究生物炭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J1~J4处理土壤容重降低2.10%~22.38%,土壤pH值升高0.36%~1.32%,阳离子交换量提高6.83%~18.39%,有机质含量增加16.46%~38.12%。J1~J4处理较CK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升6.67%~28.00%、2.94%~45.52%和2.83%~30.29%,蔗糖酶活性变化幅度为-0.42%~27.24%;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4种酶的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CK相比,J1~J4处理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提高7.2%~13.5%和0.15%~0.96%;门水平上排名前10的细菌相对丰度下降4.87%~9.68%。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特性存在相关关系,其中酶活性与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Chao1指数(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NMDS1指数(细菌Beta多样性指数)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可知,10 t·hm^(-2)的生物炭施加量是改善新疆阿克苏骏枣园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骏枣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水肥调控对茶树土壤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俊波 胡兵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目的]探究茶树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茶树地上部分对水肥调控的响应,揭示水肥调控下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可为基肥施用和灌水互作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幼龄茶树生长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实验方法,设置了施肥量... [目的]探究茶树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茶树地上部分对水肥调控的响应,揭示水肥调控下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可为基肥施用和灌水互作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幼龄茶树生长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实验方法,设置了施肥量和灌水量2个因素。基肥施肥量设C0(0 kg·盆^(-1))、C1(0.05 kg·盆^(-1))、C2(0.1 kg·盆^(-1))、C3(0.15 kg·盆^(-1))4个梯度。灌水量设W1(90 mL·盆^(-1))、W2(140 mL·盆^(-1))、W3(190 mL·盆^(-1))、W4(240 mL·盆^(-1))、W5(290 mL·盆^(-1))5个梯度。[结果](1)在C2W3处理下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在C3W4处理下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冬季时C2W4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最大;春季时速效钾和有效磷在C2基肥施肥下含量最高,C3基肥施肥下的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最大;(2)在C3处理下速效钾、碱解氮对冬春季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最大;其它养分在通过速效钾影响后,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不同时期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3)结合茶树地上生长指标可知,茶树在C2基肥下株高、地径增长量最大,在W4灌水时叶分枝数增长量最大。[结论]随着越冬期的结束,钾元素不需要追肥补充,而茶树因生长需要须进行氮、磷元素的追肥补充;在240 mL·株^(-1)的灌水处理下茶树地上生长指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肥施肥量 灌水量 土壤酶 土壤养分 追肥补充
下载PDF
生物炭添加对干旱胁迫下福建柏幼苗生理特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刘世祥 蔡星 +4 位作者 吴文秀 刘晓颖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4-800,共7页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外源增施生物炭对福建柏苗木生理特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一年生福建柏幼苗为试材,在土壤中分别添加20、50、80 g·kg^(-1)的玉米秸秆生物炭(T1、T2、T3),以不含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分析不同添...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外源增施生物炭对福建柏苗木生理特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一年生福建柏幼苗为试材,在土壤中分别添加20、50、80 g·kg^(-1)的玉米秸秆生物炭(T1、T2、T3),以不含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分析不同添加量生物炭对干旱胁迫下福建柏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生物炭的施加显著提升了福建柏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P<0.05),50 g·kg^(-1)(T2)处理对福建柏株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的积累促进效果最佳。(2)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各组间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在胁迫42 d时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56 d时达到最大值。总体表现为:T2>T1>T3>CK,且以T2处理效果最佳。T2处理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与同期的CK相比增加了50.7%、127%、54.4%。(3)生物炭的施加显著提升了干旱胁迫下的土壤酶活性(P<0.05),在胁迫70 d时各组脲酶活性达到最大值;过氧化氢酶、硝酸还原酶、蔗糖酶活性在胁迫42 d时达到最大值;蔗糖酶在胁迫56 d时达到最大值。各组间差异总体表现为T2>T1>T3>CK,且以T2处理最佳。【结论】干旱胁迫下施用50 g·kg^(-1)生物炭量的试验处理最有利于福建柏苗木生长、抗逆生理及土壤酶活性的提高,生物炭施用量过高时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干旱胁迫 福建柏 土壤酶活性 渗透调节
下载PDF
耕翻深度对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根系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孟丽丽 邢艳玲 +4 位作者 张婷婷 李欣 张亚楠 霍玉芹 蒙美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2,共7页
为探究耕翻深度对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根系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4个耕翻深度20 cm(D_(20),CK)、30 cm(D_(30))、40 cm(D_(40))、50 cm(D_(50))对马铃薯根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 为探究耕翻深度对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根系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4个耕翻深度20 cm(D_(20),CK)、30 cm(D_(30))、40 cm(D_(40))、50 cm(D_(50))对马铃薯根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D_(20)和D_(30)处理,深翻D_(40)和D_(50)处理可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淀粉积累期马铃薯根系干物质积累,分别提高了75.2%~292.1%和23.4%~30.2%。通过土壤酶活性分析,深翻(D_(30)、D_(40)、D_(50)处理)对马铃薯田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但对碱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影响较大。深翻可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0 cm土层及苗期20~60 cm土层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在块茎膨大期至淀粉积累期0~20 cm土层与苗期40~60 cm土层中D_(40)和D_(50)处理影响显著。深翻D_(30)、D_(40)、D_(5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中整个生育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淀粉积累期的脲酶活性;同时还提高了20~60 cm土层中脲酶活性,其中D_(40)和D_(50)处理显著提高了33.8%~80.0%。综上所述,深翻30 cm仍旧是马铃薯根系生长的胁迫深度,深翻40 cm对促进马铃薯根系生长、提高马铃薯田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翻深度 马铃薯 根系生长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对旱作燕麦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胡可欣 米俊珍 +4 位作者 刘景辉 赵宝平 王忠祥 张兰英 崔雪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825,共10页
为探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穴播燕麦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21年开展了普通地膜、渗水地膜、生物降解渗水地膜3种类型地膜覆盖穴播燕麦研究,以不覆膜为对照(CK),分析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旱作燕麦田间水热效应、土... 为探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穴播燕麦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21年开展了普通地膜、渗水地膜、生物降解渗水地膜3种类型地膜覆盖穴播燕麦研究,以不覆膜为对照(CK),分析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旱作燕麦田间水热效应、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膜处理苗期地表土壤温度提高了0.04~4.98℃,显著(P<0.05)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显著提高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以及成熟期蔗糖酶、脲酶活性,增幅11.03%~39.37%;在抽穗期,上述三种酶活性均达最大,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处理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0.82%和55.88%)。与CK相比,覆膜处理显著增加了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总体表现为渗水地膜>普通地膜>生物降解渗水地膜>不覆膜,生物降解渗水地膜与普通地膜间无显著差异;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较普通地膜覆盖节约成本1800元·hm^(-2)。综合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荐在黄土高原旱作区应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穴播燕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渗水地膜 旱作穴播燕麦 土壤酶活性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新型控释肥料对安徽沿江流域油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杨梦杰 王慧 +7 位作者 程文龙 韩上 唐杉 卜容燕 李敏 高原 朱林 武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65-871,共7页
为了改善油菜传统施肥模式,设置了对照(CK)、尿素一次性施肥(N_(180-1))、尿素分3次施肥(N_(180-3))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肥(CRU_(180))4个施肥处理,分析了施用新型控释尿素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地上部养分累积量和土壤酶活... 为了改善油菜传统施肥模式,设置了对照(CK)、尿素一次性施肥(N_(180-1))、尿素分3次施肥(N_(180-3))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肥(CRU_(180))4个施肥处理,分析了施用新型控释尿素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地上部养分累积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U_(180)和N_(180-3)处理的产量高于N_(180-1)处理,CRU_(180)的产量比N_(180-3)处理提高了6.77%。CRU_(180)处理的总收入高于N_(180-3)处理1050元·hm^(–2),纯收入比N_(180-3)处理增加了720元·hm^(–2)。与N_(180-1)处理相比,CRU_(180)和N_(180-3)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了81.15%%和87.07%,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58.57%和59.43%。CRU_(180)和N_(180-3)处理的薹期养分累积总量分别高于N_(180-1)处理10.85%和46.54%,成熟期养分累积总量分别高于N_(180-1)处理41.67%和40.77%。薹期内CRU_(180)处理的脲酶活性比N_(180-3)、N_(180-1)处理分别提高了42.31%和37.04%,与N_(180-1)处理相比,成熟期内CRU_(180)和N_(180-3)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2.58%和7.53%,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34%和12.63%,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脲酶、蔗糖酶活性与油菜养分累积量、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结合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酶活性和经济效益,施用新型控释尿素是一种较好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控释尿素 养分累积 土壤酶活性 肥料利用率
原文传递
施氮量对日光温室番茄开花坐果期光合和根系特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陈震 高俊杰 +5 位作者 刘中良 王婷 韩珑 谷端银 闫伟强 曹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8,共8页
以圣罗兰为试材,采用半开放槽式栽培,在等量磷、钾肥处理下,设置13个施氮量处理,研究不同追施氮量对日光温室番茄开花坐果期叶片光合作用、根系特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施氮量能够促进日光温室番茄开花坐果期生长发育,提... 以圣罗兰为试材,采用半开放槽式栽培,在等量磷、钾肥处理下,设置13个施氮量处理,研究不同追施氮量对日光温室番茄开花坐果期叶片光合作用、根系特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施氮量能够促进日光温室番茄开花坐果期生长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T11处理下植株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叶绿素a/b最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比不施氮处理提高15.83%,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61.37μg·g^(-1)·h^(-1)(FW)],根系活力最高,根系长度最长,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综上,本研究条件下T11处理,即施氮量为3.0 kg·(667 m^(2))^(-1)为日光温室番茄开花坐果期最适追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开花坐果期 施氮量 生长发育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滴灌施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16
作者 毛健辉 张健朗 +6 位作者 霍春宇 刘秋彤 杨歆竹 高尚坤 何茜 李吉跃 陈祖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1,共11页
【目的】滴灌施肥是提高桉树人工林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了解滴灌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滴灌施肥技术在桉树人工林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 【目的】滴灌施肥是提高桉树人工林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了解滴灌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滴灌施肥技术在桉树人工林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利用生理生化方法检测土壤酶活性对滴灌施肥的响应特征。【结果】滴灌施肥处理后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纤维素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几丁质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41.5%、12.5%、23.4%、28.4%和25.7%。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主要包含26门,63纲,127目,208科,298属,555种,优势菌门为酸杆菌Acid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和放线菌Actinobacteria,主要参与代谢功能。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滴灌施肥显著增加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优势细菌相对丰度差异明显,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在目水平上,根瘤菌Rhizobiales、柄杆菌Caulobacterales、鞘脂单胞菌Sphingomonadales和盐厌氧菌目Halanaerobiales等氮和钾循环相关细菌显著富集。此外,桉树人工林土壤纤维素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几丁质酶、pH值、总氮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结论】滴灌施肥通过提高桉树人工林土壤相关酶活性,增加细菌群落多样性,富集土壤氮和钾养分循环相关细菌,促进土壤养分循环以促进桉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 土壤酶活性 滴灌施肥 桉树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两种乔木凋落叶浸提液处理对地毯草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17
作者 黄琳曦 陈倩 +4 位作者 张先言 闫顺 杨云 辛培尧 汪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6,共12页
乔木搭配人工草坪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配置方案,但乔木凋落物可能会影响林下草坪草的生长。为探究两种乔木栾树、樱树凋落物对地毯草草坪的影响,本研究将栾树、樱树凋落叶分别制成10、20、40 g·L^(-1)质量浓度的水浸提液,通过... 乔木搭配人工草坪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配置方案,但乔木凋落物可能会影响林下草坪草的生长。为探究两种乔木栾树、樱树凋落物对地毯草草坪的影响,本研究将栾树、樱树凋落叶分别制成10、20、40 g·L^(-1)质量浓度的水浸提液,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两种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初步探讨林下植被管理对地毯草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质量浓度的栾树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PHOS)活性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木糖聚酶(XYL)则呈先减少后增加,最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在不同质量浓度的樱树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木糖聚酶活性则表现为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酸性磷酸酶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呈递减的变化规律;2)相关性分析表明,N、P获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酶C/N、酶C/P与总氮(TN)、总磷(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酶N/P与SO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矢量模型分析发现凋落物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呈P养分限制特征,樱树凋落叶浸提液处理能缓解微生物C、P限制;3)冗余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栾树和樱树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SOC、TP含量和土壤C/P、土壤含水量(SWC)、pH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子。因此,在人工草坪日常管理中应适时添加栾树、樱树凋落叶,在提高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同时缓解了地毯草生长中的碳和磷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土壤酶活性 化学计量比 养分限制
下载PDF
氮沉降对滇中亚高山云南松林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18
作者 李晓东 苏连波 +3 位作者 王克勤 宋娅丽 李芸 胡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824,共9页
【目的】探究氮沉降下土壤酶活性、化学性质的变化,了解滇中高原森林土壤养分的循环状况。【方法】以滇中亚热带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氮沉降为0),以及低氮(LN,10 g·m^(-2)·a^(-1)氮沉降)、中氮... 【目的】探究氮沉降下土壤酶活性、化学性质的变化,了解滇中高原森林土壤养分的循环状况。【方法】以滇中亚热带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氮沉降为0),以及低氮(LN,10 g·m^(-2)·a^(-1)氮沉降)、中氮(MN,20 g·m^(-2)·a^(-1)氮沉降)和高氮(HN,25 g·m^(-2)·a^(-1)氮沉降)3个处理,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结果】LN、MN、HN处理的蔗糖酶(invertase,Inv)活性提高了7.45%~14.04%,脲酶(urease,Ure)活性下降11.16%~27.17%,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下降5.18%~16.67%,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下降7.22%~23.35%;土壤酶活性均呈显著的时间梯度变化(P<0.05),Inv和Ure分别在氮沉降时间为31、29月时达到最低值和最高值;ACP和CAT活性均在氮沉降时间为33月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氮沉降水平的提高土壤pH值,有机碳、全磷含量分别下降1.59%~4.79%、21.25%~45.96%和17.68%~46.15%;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在MN、HN处理达到最高值。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0~5 cm土层>5~10 cm土层>10~20 cm土层;氮沉降下不同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较高(P<0.05);土壤pH、氨态氮与Inv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含量与Ure、ACP和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氮沉降增强了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改变了土壤的环境因子,进而改善了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循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酶活性 土壤化学性质 云南松林
下载PDF
2种新型肥料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元文霞 毕影东 +6 位作者 樊超 李炜 刘淼 刘建新 杨光 邸树峰 梁文卫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为研究2种新型肥料及其配套施用方法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本研究以‘中龙豆12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施肥处理(空白施肥、正常施肥、低浓度硫代硫酸铵、高浓度硫代硫酸铵、0.5肥+铜大师、0.3肥+铜大师,分别记作T_(1)、T_(2)、... 为研究2种新型肥料及其配套施用方法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本研究以‘中龙豆12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施肥处理(空白施肥、正常施肥、低浓度硫代硫酸铵、高浓度硫代硫酸铵、0.5肥+铜大师、0.3肥+铜大师,分别记作T_(1)、T_(2)、T_(3)、T_(4)、T_(5)、T_(6))为主区和3个种植密度水平(15×10^(4)、20×10^(4)、25×10^(4)株/hm^(2),分别记作M1、M2、M3)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处理下,大豆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M2处取得最大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粗、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株高、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在同一种植密度下,硫代硫酸铵处理较T_(1)、T_(2)相比增加了产量、叶面积指数、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但是降低了大豆株高、主茎粗与土壤脲酶活性,T_(3)处理较T_(1)、T_(2)相比均增加了叶绿素含量,T_(4)较T_(1)相比增加了叶绿素含量;铜大师处理在M3密度下种植时相对T_(1)、T_(2)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但此时与其他种植密度相比整体产量较低,铜大师处理下大豆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土壤酶活性趋势整体上均低于T_(1)、T_(2),叶绿素含量呈相反的结果。综上所述:20万株/hm^(2)时硫代硫酸铵处理是最优栽培模式,且在M_(2)T_(4)下达到产量最大值3200.00 kg/hm^(2),铜大师在大豆上的应用我们应做下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肥密 产量 生长 土壤酶
原文传递
贝莱斯芽胞杆菌GZ8-6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促生作用
20
作者 陈雨薇 王喜刚 +2 位作者 郭成瑾 沈瑞清 刘东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84,共9页
为探究生防菌对马铃薯根系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别以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 X-1菌液、LB液体培养基以及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GZ8-6发酵液对马铃薯苗进行灌根处理,测定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土... 为探究生防菌对马铃薯根系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别以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 X-1菌液、LB液体培养基以及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GZ8-6发酵液对马铃薯苗进行灌根处理,测定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土壤酶活性和马铃薯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X-1和贝莱斯芽胞杆菌GZ8-6处理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明显高于病原菌处理和LB液体培养基处理。X-1和GZ8-6处理后第30、60天,土壤蔗糖酶活性达到高峰,分别比病原菌处理高1.70倍和2.71倍,土壤脲酶活性在施用后第10、20天较病原菌处理分别提升了52.53%和59.48%;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马铃薯生育期内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经X-1和GZ8-6处理后马铃薯的侧根数、茎粗、地下部鲜重等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病原菌处理和培养基处理,处理后60 d株高和地下部鲜重分别较病原菌处理提高了34.65%和124.79%,茎粗较LB液体培养基处理平均增加0.53 cm。因此,生防菌处理不仅对马铃薯有促生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土壤关键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贝莱斯芽胞杆菌 土壤酶活性 促生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