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长沙县为例
1
作者 叶钰 徐泽 +3 位作者 阳冬秀 张丹 苏翔 吴海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为了解长沙县耕地土壤有机质丰缺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了长沙县2 118份耕层(0~20 cm)土壤样本,测定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了不同母岩母质、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沙县耕地土壤主... 为了解长沙县耕地土壤有机质丰缺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了长沙县2 118份耕层(0~20 cm)土壤样本,测定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了不同母岩母质、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沙县耕地土壤主要以微酸性为主,其中部和北部耕地土壤酸性更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不同母岩母质中,除砂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呈酸性,其他类型的母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均呈弱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范围为27.2~38.3 g/kg;不同土壤质地中,轻壤的pH均值最高,为6.3,砂壤的pH均值最低,为5.5,有机质含量排序为轻壤>砂壤>中壤>黏土>重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田的pH值平均为5.92,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4.2 g/kg,旱地的pH平均值是5.89,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0.5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土壤有机质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长沙县
下载PDF
土壤pH对果园土壤质量的影响及调控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付小猛 杨虹霞 +6 位作者 龙春瑞 刘红明 杜玉霞 周先艳 毛加梅 郭莉娜 岳建强 《辽宁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果园中,土壤pH值通常被描述为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主要土壤变量”,对果园土壤质量影响巨大。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园土壤pH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土壤pH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控土壤pH以提升土壤质... 在果园中,土壤pH值通常被描述为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主要土壤变量”,对果园土壤质量影响巨大。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园土壤pH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土壤pH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控土壤pH以提升土壤质量、实现水果可持续生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土壤ph 土壤质量 土壤酸化 土壤碱化 酸碱调控 可持续生产
下载PDF
贵州毕节植烟区土壤pH空间分布特征及对施肥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龙 张忠启 +3 位作者 蔡何青 王美艳 史学正 孙维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3,共9页
以贵州省毕节植烟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毕节烟区土壤pH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地统计插值方法获得了土壤pH空间变异特征,并对该地区以改良酸化土壤为目的的炭基有机肥施用适宜性等级进行了划分。毕节烟区土壤pH均值为6.5,其中大方和威... 以贵州省毕节植烟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毕节烟区土壤pH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地统计插值方法获得了土壤pH空间变异特征,并对该地区以改良酸化土壤为目的的炭基有机肥施用适宜性等级进行了划分。毕节烟区土壤pH均值为6.5,其中大方和威宁两县的pH均值较低,仅为6.2,而织金、金沙和黔西三县的pH均值超过了7.0。因子分析表明,成土母岩和土壤类型是毕节烟区土壤pH变异性的主控因子。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土壤pH整体分布呈现东部高于中西部,金沙县西北部、大方县东部、黔西县中部等地区pH均较高,而威宁县南部、赫章中北部和七星关区中西部等地区的土壤pH整体低于其他区域;土壤pH处于适宜等级(5.5<pH<7.0)的面积比例约为44.1%,而高于和低于适宜等级的比例分别为36.7%和19.2%。炭基有机肥适宜施用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以及东部的局部区域,而不适宜施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中部部分区域。从乡镇水平看,炭基有机肥重点施用乡镇多集中在威宁和七星关等县区,不宜施用区主要分布在黔西、织金和大方等县区,而一般施用区多分布在织金、纳雍和金沙等县区。本研究可为调节土壤酸碱为目的的炭基有机肥的精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变异特征 施肥 毕节烟区
下载PDF
含硅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郑仁兵 王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22-25,共4页
通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含硅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有助于提升土壤pH值,土壤pH值增加0.12~0.13;通过增加水稻株高、降低空秕率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土壤调理剂750 kg/hm^(2)+有机硅功能肥225... 通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含硅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有助于提升土壤pH值,土壤pH值增加0.12~0.13;通过增加水稻株高、降低空秕率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土壤调理剂750 kg/hm^(2)+有机硅功能肥225 kg/hm^(2)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提高了水稻种植成本,降低了净收益和产投比,不利于水稻可持续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有机硅功能肥 水稻 产量 土壤ph
下载PDF
基于3种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的安徽省土壤pH空间预测制图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宣强 赵明松 +3 位作者 卢宏亮 徐少杰 邱士其 胡克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基于安徽省140个采样点的土壤pH数据,综合考虑土壤、地形、气候、生物等因子对土壤pH的影响,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主成分地理加权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基于安徽省140个采样点的土壤pH数据,综合考虑土壤、地形、气候、生物等因子对土壤pH的影响,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主成分地理加权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PCA-GWR)和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ixe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3种模型对安徽省土壤pH空间分布进行建模预测,揭示环境因子对土壤pH的影响在空间上的差异,最后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为基准比较3种GWR模型的精度。研究表明:①安徽省土壤pH具有空间异质性,且集聚特征明显。②3种GWR模型中M-GWR模型略优,GWR、PCA-GWR和M-GWR的建模集调整后决定系数(Radj 2)分别为0.59、0.62和0.63;对比MLR模型,3种GWR模型的Radj 2分别提升了23%、31%和35%。M-GWR生成的预测图在空间上过渡平滑,建模效果稳定,其预测结果表明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多为碱性土壤,长江以南多为中性或酸性土壤,符合“南酸北碱”特征。③GWR及其改进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土壤pH属性,反映环境因子在不同空间位置上对土壤pH的影响程度,而M-GWR兼具变量作用的全局性和和局部性,进而提升了模型解释能力,为大区域数字土壤制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地理加权回归 数字土壤制图 安徽省
原文传递
作物产量对土壤pH的响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连旭东 张璐 +5 位作者 刘思汝 蔡泽江 郑磊 张强 周建利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8-1629,共12页
【目的】土壤酸化是耕地质量退化的突出问题,研究主要农作物产量对土壤pH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酸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别以玉米(maize)、水稻(rice)、小麦(wheat)、大豆(soy... 【目的】土壤酸化是耕地质量退化的突出问题,研究主要农作物产量对土壤pH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酸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别以玉米(maize)、水稻(rice)、小麦(wheat)、大豆(soybean)、土壤pH(soil pH)、作物产量(yield)为关键词,获取1980—2020年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基于国内外大田试验,分析了玉米、水稻、小麦、大豆产量与土壤pH的关系,运用Sigmoid函数计算作物酸害阈值,结合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与偏相关分析,明确作物酸害阈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4种作物产量伴随土壤pH降低均呈“S”型降低趋势;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产量95%的酸害阈值分别为pH 5.87、5.34、5.32和4.21。2)作物相对产量与交换性铝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交换性钙、钙铝比、有机质、有效磷、化学氮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当土壤pH大于酸害阈值时,作物产量与有机质、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当土壤pH小于酸害阈值时,作物产量与土壤pH、交换性钙、钙铝比呈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铝呈显著负相关。3)偏相关分析表明,剔除有机质影响后,相对产量与pH的相关系数升高0.207,交换性铝与相对产量的相关系数升高0.072;剔除有效磷影响后,相对产量与pH的相关系数升高0.085,交换性铝与相对产量的相关系数升高0.147;剔除施氮量影响后,相对产量与pH的相关系数升高0.026,交换性铝与相对产量的相关系数降低0.009。有效磷、有机质和化学氮肥施用量是影响作物产量对土壤pH响应的关键因素。【结论】当土壤pH低于酸害阈值时,较高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可降低土壤pH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即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越高,作物酸害越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害阈值 作物产量 土壤ph 整合分析 有机质 有效磷 氮肥施用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烟田土壤pH估测
7
作者 张恒 梁太波 +6 位作者 宋效东 江鸿 郭文孟 戴华鑫 翟振 冯长春 张艳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71-2779,共9页
【目的】为实现区域尺度上烟田土壤pH的快速估测。【方法】以四川省296份烟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获取土壤390~2500 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系统研究1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2种特征波段选择方法和4种建模方法对烟田土壤pH高光谱估... 【目的】为实现区域尺度上烟田土壤pH的快速估测。【方法】以四川省296份烟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获取土壤390~2500 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系统研究1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2种特征波段选择方法和4种建模方法对烟田土壤pH高光谱估测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在600~2500 nm范围内,不同pH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差异明显;原始光谱经单一预处理或组合预处理方法处理后,建立的估测模型精度均有所提高;其中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D1)组合标准正态分布(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筛选出93个土壤pH特征波段,主要集中在近红外波段800~2500 nm。无论使用光谱全波段还是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的光谱特征,核岭回归(Kernel ridge regression,KR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两种建模方法都取得了比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和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RR)更高的估测精度;但使用CARS筛选的特征波段建模时,PLSR和RR取得了比KRR和SVM更高的估测精度。其中基于D1-SNV预处理方法,使用CARS筛选特征波段建立的土壤pH PLSR估测模型精度较高,模型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758,均方根误差为0.555,相对分析误差为2.034。【结论】运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区域尺度上对烟田土壤pH进行较高精度估测是可行的,pH估测可采用D1-SNV-CARS-PLS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高光谱成像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样点规模与采样方法对表层土壤pH空间预测精度的影响
8
作者 孙越琦 孙笑梅 +3 位作者 巫振富 闫军营 赵彦锋 陈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5-1609,共15页
土壤空间预测与数字化制图的精度受土壤样点规模、采样策略、预测模型选择、目标区域地貌与成土环境复杂程度、协变量数据质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选择河南省为研究区,基于9种土壤样点规模、5种采样方法,应用5种最具代表性的机器学习(M... 土壤空间预测与数字化制图的精度受土壤样点规模、采样策略、预测模型选择、目标区域地貌与成土环境复杂程度、协变量数据质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选择河南省为研究区,基于9种土壤样点规模、5种采样方法,应用5种最具代表性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算法对耕地表层土壤pH实施空间预测与数字化制图,用以对比分析不同样点规模与采样方法对ML模型的性能表现及土壤pH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研究区土壤样点规模从200个经由400个、800个、1200个、1600上升至2000个时,无论使用何种采样方法,所有ML模型的性能表现与预测精度均呈快速上升的总体趋势;当样点规模达到并超过2000个时,大多数ML性能表现及预测精度趋于稳定,表明2000个土壤样点可能是这些ML模型预测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pH的样点规模阈值。(2)5种ML模型性能表现及其土壤pH预测精度存在明显差距,基于树结构的随机森林(Randomforests,RF)和Cubist表现最好,无论使用哪种采样方法,这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决定系数(R2)均可稳定在0.75~0.80之间、RMSE保持在0.50以下。(3)当土壤样点规模足够大时,采样方法对ML模型性能和土壤pH预测精度的影响很小,五种采样方法的效果相差不大。当土壤样点规模小于2000个时,采样方法的影响逐渐凸显。比较而言,条件拉丁超立方采样在样点规模较小时具备优势。当样点规模为1000个时,条件拉丁超立方采样仍可使随机森林和Cubist预测的R2维持在0.80左右;在样点规模小至200个时,条件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下5种ML模型预测的R2均在0.55以上。(4)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平均73.9%的验证样点表层土壤pH观测值落入随机森林模型90%预测区间,表明该模型的可靠性被轻微高估,但处于可接受范畴。此外,数据显示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与样点规模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空间预测 数字土壤制图 机器学习 样点规模 采样方法 土壤ph
下载PDF
云南省南涧县植烟土壤pH和有效磷的时空变化特征
9
作者 郭慧婷 王晋峰 +3 位作者 孙楠 蒯雁 范志勇 徐明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5,共7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了1982、2012、2018和2022年4个时期云南省大理州典型县域南涧县植烟土壤pH和有效磷时空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为该区烟田养分管理及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82—2022年40年间,南涧县植烟土壤p H...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了1982、2012、2018和2022年4个时期云南省大理州典型县域南涧县植烟土壤pH和有效磷时空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为该区烟田养分管理及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82—2022年40年间,南涧县植烟土壤p H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速率为0.014个单位,4个时期土壤pH均属强空间自相关性;pH处于Ⅲ级烟田面积占比减少,其中东北部和西南部下降明显,Ⅰ和Ⅱ级面积占比增加,但仍以Ⅲ级面积占比最高。40年间土壤有效磷含量先上升再下降,其中1982—2012年为上升期,年均增加速率为0.34 mg/kg;2012—2022年为下降期,年均下降速率为0.76 mg/kg。1982、2018和2022年有效磷属强空间自相关性,结构因素占主导作用,2012年有效磷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44.1%),受结构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1982—2022年有效磷等级面积占比最高由Ⅲ级降至Ⅱ级,含量偏低区域集中在乐秋乡、宝华镇东北部及小湾东镇部分区域。总体而言,40年间南涧县植烟土壤p H呈下降趋势,西部烟田土壤pH整体偏低。有效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西部含量偏低,东北部含量偏高。整体上,南涧县应防控植烟土壤酸化,适当提高磷肥施用量,推广有机无机配施的管理措施,提升烟田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ph 土壤有效磷 地统计学 时空变异
下载PDF
基于多源环境变量和随机森林模型的江西省耕地土壤pH值空间预测
10
作者 钟骁勇 李洪义 +3 位作者 郭冬艳 谢模典 赵婉如 胡碧峰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8-185,共8页
研究多源环境变量条件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和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模型对大尺度耕地土壤pH值空间预测的性能差异,研究分析RF模型对提升土壤pH值预测精度的参考价值。以中国江西省为研究区,基于气候、地形和植... 研究多源环境变量条件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和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模型对大尺度耕地土壤pH值空间预测的性能差异,研究分析RF模型对提升土壤pH值预测精度的参考价值。以中国江西省为研究区,基于气候、地形和植被等环境协变量信息,结合土壤属性和耕地利用条件,利用RF模型对江西省耕地土壤pH值进行空间预测,识别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并与OK模型计算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加土壤属性和耕地利用条件作为环境变量的RF-A模型预测耕地土壤pH值的精度优于以地形、气候、植被属性作为环境变量的RF-B模型和OK模型的预测结果,气候因素是决定土壤pH值的最重要因素,地形地貌因子和人为因素对pH值变异也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升大尺度耕地土壤pH值预测制图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ph 随机森林 江西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XGBoost模型的安徽省土壤pH空间建模
11
作者 邱士其 赵明松 +3 位作者 芦园园 卢宏亮 徐少杰 陈宣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2-1480,共9页
土壤pH是土壤的基本属性之一,对土壤环境管理有重要作用。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选用气候、地形、生物等17个相关环境变量,利用XGBoos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建立安徽省土壤pH空间预测模型,对比两模型的预测精度,并估算了两种... 土壤pH是土壤的基本属性之一,对土壤环境管理有重要作用。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选用气候、地形、生物等17个相关环境变量,利用XGBoos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建立安徽省土壤pH空间预测模型,对比两模型的预测精度,并估算了两种制图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与随机森林模型相比,XGBoost模型对安徽省土壤pH的预测精度更高。XGBoost模型中eta、max_depth和nrounds对于模型的精度均具有一定的影响,eta的变化对于XGBoost模型精度影响最大。年均降水量(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MAP)、纬度(latitude,记为Y)、多尺度谷底平坦度(multiresolution index of valley bottom flatness,MRVBF)、年均温(mean annual temperature,MAT)、多尺度脊顶平坦度(multiresolution index of the ridge top flatness,MRRTF)、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对土壤pH建模有较大的影响,在两种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排序中均重要。空间制图结果表明:两模型的预测结果大体趋势相同,安徽省土壤pH呈“南酸北碱”的趋势,但两者在部分地区的结果仍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 土壤ph 随机森林(RF) 安徽省
下载PDF
不同土壤pH及DBP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12
作者 王磊 王婧 陈世昌 《河南农业》 2023年第36期62-64,共3页
在施入1%小麦秸秆炭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土壤pH及DBP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BP胁迫下,酸性和偏酸性土壤适宜黄瓜种子的萌发。在土壤pH4.6处理中,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高于土壤pH 8.1处理,DBP胁迫对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 在施入1%小麦秸秆炭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土壤pH及DBP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BP胁迫下,酸性和偏酸性土壤适宜黄瓜种子的萌发。在土壤pH4.6处理中,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高于土壤pH 8.1处理,DBP胁迫对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伸长的影响较小,而高浓度DBP显著抑制黄瓜种子芽伸长;在土壤pH 6.2处理中,DBP胁迫使黄瓜种子发芽势、芽伸长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在土壤pH 8.1处理中,DBP胁迫降低了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高浓度DBP抑制作用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DBP胁迫 生物质炭 种子萌发
下载PDF
秦岭巴山区域耕地土壤pH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高鹏 杨小敏 +3 位作者 李丹妮 余正军 姚远 司华 《农学学报》 2023年第8期32-36,共5页
为探讨秦岭巴山耕地土壤pH分布特征,以陕西省汉中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地统计学和GIS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耕层土壤pH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土壤pH4.15~8.41,平均值为6.50,整体土壤为弱酸性到中性;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中部低,东部... 为探讨秦岭巴山耕地土壤pH分布特征,以陕西省汉中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地统计学和GIS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耕层土壤pH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土壤pH4.15~8.41,平均值为6.50,整体土壤为弱酸性到中性;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中部低,东部和西部高的特征;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pH变异函数的最优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块金效应值为0.366,说明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异质性是由随机因素和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成土母质和海拔为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为合理利用耕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巴山 土壤ph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马想 伍海兵 梁晶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56-63,共8页
基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绿地土壤571个采样数据,分析了3种类型绿地土壤pH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地上植被类型和绿地建成年限对绿地土壤pH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平均值为8.20,属碱性土壤,广场绿... 基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绿地土壤571个采样数据,分析了3种类型绿地土壤pH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地上植被类型和绿地建成年限对绿地土壤pH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平均值为8.20,属碱性土壤,广场绿地土壤pH显著高于公园绿地土壤和道路附属绿地土壤,且不同行政区域土壤pH具有显著差异。在土壤剖面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逐渐增加,表层0—20 cm土壤pH显著低于40—90 cm土壤。上海绿地土壤pH与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均呈负相关,表明绿地土壤肥力越高,土壤pH越低。土壤质地对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分布无显著影响,但土壤pH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地上植被类型显著影响绿地土壤pH,草被群落土壤pH显著高于乔灌群落。随着绿地建成年限的延长,土壤pH有降低趋势,但与新建绿地相比,绿地建成30年后土壤pH才会表现出显著差异。本研究可为上海城市绿地土壤养护管理措施的优化以及助力上海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土壤ph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类型
下载PDF
云南沾益植烟土壤pH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欧阳磊 周冀衡 +5 位作者 段志超 黄璇 李强 刘晓颖 李鹏飞 赵文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2-697,共6页
为提高烤烟施肥的针对性,测试分析沾益烟区320个植烟土壤样本的pH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沾益植烟土壤pH整体适宜,平均值为6.06;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的土壤样本占75.3%.不同土壤类型pH高低顺序表现为:新积土>水稻土>... 为提高烤烟施肥的针对性,测试分析沾益烟区320个植烟土壤样本的pH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沾益植烟土壤pH整体适宜,平均值为6.06;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的土壤样本占75.3%.不同土壤类型pH高低顺序表现为:新积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土壤pH与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以及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相关性系数达1%极显著水平.土壤pH分组后,土壤养分含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沾益植烟土壤pH为5.5 ~6.5的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硫和水溶性氯离子的含量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长需要,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能满足烤烟正常生长需求,全钾及有效硼含量偏低,但尚未引起烤烟缺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益烟区 土壤ph 土壤养分 适宜土壤ph范围
下载PDF
府谷县镁渣堆场对土壤pH的影响调查研究
16
作者 禹洪丽 刘阳 +2 位作者 杜亚洁 余娅婷 任宇泽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67-69,共3页
府谷县作为我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采用皮江法炼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金属镁还原渣被堆存和填埋。通过对府谷县11家金属镁企业的镁渣堆场进行了土壤pH调查测试研究,发现镁渣长时间堆存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影响,渣场周边土壤pH碱化趋... 府谷县作为我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采用皮江法炼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金属镁还原渣被堆存和填埋。通过对府谷县11家金属镁企业的镁渣堆场进行了土壤pH调查测试研究,发现镁渣长时间堆存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影响,渣场周边土壤pH碱化趋势明显,深层土壤碱化趋势高于表层土壤,重度碱化土壤所在位置与污染迁移途径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镁还原渣 土壤污染 土壤ph 土壤碱化
下载PDF
湖南烟区土壤pH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113
17
作者 许自成 王林 肖汉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30-834,共5页
测试分析了湖南烟区1089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52,变异系数为16.81%;pH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5.5~6.5间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6.91%;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 测试分析了湖南烟区1089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52,变异系数为16.81%;pH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5.5~6.5间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6.91%;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间的土壤样本占52.71%。湖南不同烟区土壤pH大小表现为:湘南〉湘北〉湘西〉湘东;烟区不同土壤类型pH大小表现为:鸭屎泥〉黄壤土〉青泥田〉黄灰土〉黄泥田〉红黄泥。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铁、水溶性氯、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相关性均达1%极显著水平。土壤pH分组后,土壤养分含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湖南烟区pH在5.5~6.5间的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锌和水溶性氯含量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长需求,有效锰、有效铁、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能满足烤烟的正常生长需求,有效钾和有效铜含量偏低,但尚未引起烤烟的缺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烟区 土壤ph 土壤养分 优质烤烟 适宜土壤ph范围
下载PDF
电位法测定土壤pH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18
作者 刘静文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54-56,共3页
采用电位法对标准HJ 962—2018进行了准确度与精密度的验证。按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168—2020中规定的要求,分别对酸性、中性、碱性3种pH值的有证土壤标准样品以及实际土壤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相对标准... 采用电位法对标准HJ 962—2018进行了准确度与精密度的验证。按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168—2020中规定的要求,分别对酸性、中性、碱性3种pH值的有证土壤标准样品以及实际土壤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相对标准偏差在0.1%~0.3%,相对误差在1.3%~2.1%。因而不同酸碱性土壤样品pH值的测定准确度与精密度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法 土壤ph 精密度与准确度
下载PDF
1984—2021年泉州市耕地土壤pH值时空变化研究
19
作者 陈燕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0期131-134,共4页
本文以1984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2010年耕地地力评价调查数据和2021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调查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自1984年以来泉州市耕地表层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4—2021年全市耕地土壤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 本文以1984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2010年耕地地力评价调查数据和2021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调查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自1984年以来泉州市耕地表层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4—2021年全市耕地土壤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H值由1984年的5.58下降至2010年的5.21再上升到2021年的5.77;3个时期全市耕地土壤pH值均呈现出自沿海向山区逐渐降低的规律;2010年耕地土壤pH值≤5.50的面积占比达到65.82%,比1984年增加了22.23百分点,土壤呈现明显酸化趋势,除潮土和赤红壤外,其余土壤类型pH值均呈下降趋势;2021年耕地土壤pH值≤5.50的面积占比较2010年减少了22.72百分点,土壤酸化趋势得到缓解,除滨海风砂土未发生变化外,其余土壤类型pH值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土壤酸化 时空分布 福建泉州 1984—2021年
下载PDF
近20年来江苏省土壤pH值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92
20
作者 王志刚 赵永存 +5 位作者 廖启林 黄标 孙维侠 齐雁冰 史学正 于东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0-727,共8页
通过比较1980年和2003年江苏省土壤pH空间分布图,发现虽然两个时期土壤pH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仍然相似,表现为南酸北碱,但局部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酸化。沂沭岗地浅洼平原土区、里下河浅洼地土区、宁镇扬低山丘陵土区和太湖... 通过比较1980年和2003年江苏省土壤pH空间分布图,发现虽然两个时期土壤pH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仍然相似,表现为南酸北碱,但局部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酸化。沂沭岗地浅洼平原土区、里下河浅洼地土区、宁镇扬低山丘陵土区和太湖平原土区均有较严重的酸化出现。分析发现前两者主要受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和土地利用及种植类型变化的影响,后两者除以上的影响因素外还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另外在后两者和宜溧洞庭山地土区由于土地利用和种植方式的变化、建筑和道路的兴建,还导致了局部地区土壤pH有所上升。土类中潮土酸缓冲性能强、pH变化不大,水稻土pH下降严重,特别是里下河浅洼地土区水稻土,在现有的管理利用方式下,继续下降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江苏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