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7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1
作者 傅少君 罗滔 岳文萍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3期89-90,共2页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设计可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造升级具有迫切性和可行性,开展“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土木工程学科...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设计可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造升级具有迫切性和可行性,开展“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需求。目前,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生产工业化 土木工程学科 管理信息化 培养模式改革 新工科
下载PDF
基于GROW模型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指导方法——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2
作者 聂忆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GROW模型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指导方法。GROW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发展和教育领域的教练模型,包括Goal(目标)、Reality(现状)、Options(选择)和Will(意愿)4个关键元素。通过GROW模型设定明确的... 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GROW模型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指导方法。GROW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发展和教育领域的教练模型,包括Goal(目标)、Reality(现状)、Options(选择)和Will(意愿)4个关键元素。通过GROW模型设定明确的科研目标、了解研究现状、探讨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激发执行意愿,导师可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锻炼其科研能力,并取得科研成果。实践表明,采用GROW模型不仅让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更轻松,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成长更明显,而且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基于GROW模型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指导方法科学、系统、实操性强,且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模型 研究生指导 科研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探讨
3
作者 黄煜镔 涂熙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3期0038-0041,共4页
土木工程是工程科技的基本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行业面临较严峻挑战,也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提出新问题。无论是学科内部发展的广度、深度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都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核心能力提出新要求。在新工科建设... 土木工程是工程科技的基本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行业面临较严峻挑战,也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提出新问题。无论是学科内部发展的广度、深度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都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核心能力提出新要求。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国际化能力、创新精神、商业意识、学习能力不能被忽视,可以通过设置人文交叉学科、重视单列创新课程、引入商科经典课程、注重基于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等具体措施优化这些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土木工程专业 核心能力 培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新路径
4
作者 钟志彬 焦彤 +1 位作者 陈旭 李天斌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8期174-178,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经济环境,然后阐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遇到的新问题,最后论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新路径,包括理论教学的数字化改革、实践教学的数字化改革、融合数字化元素的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本科教学 数字经济
下载PDF
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引发的课程重构--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
5
作者 胡勤 刘磊 郑聪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6期157-159,165,共4页
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新工科对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面临重大调整机遇。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考核的核心阶段,尝试替换以往使用的传统软件,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完... 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新工科对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面临重大调整机遇。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考核的核心阶段,尝试替换以往使用的传统软件,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完成。通过学情分析,针对教学痛点,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课程重构,创建体验式课程授课体系,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考核评价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课程改革实施,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提升,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CDIO-OBE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课程重构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设计类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为例
6
作者 张倩 李琼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期276-279,共4页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政治定位模糊、工程伦理知识缺失、专业信心不足等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三级”课程思政体系,通过理论浸润和实践体验的方式把家国情怀、工程伦理、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团队精神...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政治定位模糊、工程伦理知识缺失、专业信心不足等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三级”课程思政体系,通过理论浸润和实践体验的方式把家国情怀、工程伦理、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团队精神等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土木工程师。该“三级”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在增强专业信心的同时,激发学生土木兴邦、追求技术卓越与职业品德完美的意识,为土木工程专业中结构设计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和实施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 设计类课程 理论浸润 实践体验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7
作者 高英 黎莹 +2 位作者 张瑜 戴世安 李华 《安徽建筑》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为例,围绕“以道驭技”和“技以载道”的目标,“校企双师”共同融合思政元素,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生产实习内容可接受性有机结合,秉承“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将专业... 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为例,围绕“以道驭技”和“技以载道”的目标,“校企双师”共同融合思政元素,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生产实习内容可接受性有机结合,秉承“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的专业能力,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感受职业精神在土木工程行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做到知信行合一,在技术革新上敢为人先,成长为工程建设中所需的能工巧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生产实习 有机渗透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研究
8
作者 张伟 贾强 陈仁山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1期193-195,共3页
应用型本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后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其具有较为鲜明的职业导向和能力取向,是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土木工程专业是当前应用型本科中的一项重点专业。随着时代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对人才能力的培养也发生了... 应用型本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后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其具有较为鲜明的职业导向和能力取向,是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土木工程专业是当前应用型本科中的一项重点专业。随着时代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对人才能力的培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需要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其具备相应的实践工程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下各种工程的要求。产学研培养模式指的是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三方之间相互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当前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基于此,本文就“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模式下提高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应用型本科 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能力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与探索
9
作者 陈旭勇 边晓亚 +1 位作者 舒苏荀 吴巧云 《科教文汇》 2024年第5期33-36,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工作站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模式,更好地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该文在分析当前研究生工作站存在的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导师队伍建设落... 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工作站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模式,更好地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该文在分析当前研究生工作站存在的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导师队伍建设落后、缺乏实践锻炼、忽视就业环境、缺乏应急预案等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多角度激励机制、优化进站导师队伍、增加实践锻炼、加强就业指导、线上线下联动等针对性措施。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成效,可为工科类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工作站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典型问题 运行效果
下载PDF
智能建造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0
作者 赵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17-0020,共4页
本论文探讨了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传统模式在智能建造的快速发展中显现出滞后,本文提出新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创新和实习实训智能化改进等策略。新课程涵盖智能建造基础、人工智能应用和大数据分... 本论文探讨了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传统模式在智能建造的快速发展中显现出滞后,本文提出新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创新和实习实训智能化改进等策略。新课程涵盖智能建造基础、人工智能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强调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面临师资培训、设施更新和学生素质提升等挑战,解决方案包括与企业合作、政府支持和教育体制改革。本研究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智能建造时代培养更具竞争力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建筑行业新常态下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出路
11
作者 吴安杰 张玥 +4 位作者 张志俊 刘振男 徐桂弘 何立 武艺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建筑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体量减小,市场饱和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新常态下,西部山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发展面临生源危机,经费吃紧,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短缺,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和就业压力大等具体问题,提出应从正确的宣传引导,教学质... 在建筑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体量减小,市场饱和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新常态下,西部山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发展面临生源危机,经费吃紧,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短缺,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和就业压力大等具体问题,提出应从正确的宣传引导,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特色创新,学生素质引领等多措并举谋思路、找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行业 地方性院校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教育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育人机制研究
12
作者 张君艳 《建材发展导向》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明确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意义,并强调要“推进职普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此背景,很多地方高校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的育人新机制,通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明确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意义,并强调要“推进职普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此背景,很多地方高校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的育人新机制,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的概念和时代意蕴,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育人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育人机制新路径,从而促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有效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布局,为各行业输送堪担大任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
作者 王鑫 岳川云 +1 位作者 孙哲 姚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29-0032,共4页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方位的竞争和挑战。为了在这个新时代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储备。高职院校秉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方位的竞争和挑战。为了在这个新时代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储备。高职院校秉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通过引入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专业技能培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关证书。尤其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这种应用型专业而言,通过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的育人模式,不仅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与此同时,也能够通过不断拓展知识边界,强化技能素养,专业水平,使得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1+X证书制度对于促进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并就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下 应用型本科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九阳 陈立 +3 位作者 郭金鹏 胡广朝 王振伟 窦立军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1-45,共5页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协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是支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量所在。产教融合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与企业耦合发展。通过分析目前产教融合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现实意义...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协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是支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量所在。产教融合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与企业耦合发展。通过分析目前产教融合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现实意义,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以行业接轨为纽带创新育人模式、以校企合作为桥梁加强专业建设、以新形态教研室(专业)为平台深化课程建设、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对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土木工程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15
作者 王皓磊 尹鹏 江学良 《大学教育》 2023年第12期27-30,共4页
土木工程专业是传统的工科专业,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与新形势下经济发展不适应等问题。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南林业... 土木工程专业是传统的工科专业,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与新形势下经济发展不适应等问题。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基于OBE教育理念,重新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架构、内容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了“林—土”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覆盖全要素的持续改进机制,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期为其他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OBE教育理念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16
作者 张建伟 杜修力 +1 位作者 乔崎云 陈适才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适应新时代复合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工程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创建了面向广义工程的“实践能力开放式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群体式指导模式”和“... 为适应新时代复合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工程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创建了面向广义工程的“实践能力开放式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群体式指导模式”和“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建设了“虚实结合、相互补充”“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本科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训平台,建立了突出学科优势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群教学团队,探究了广义大工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构建了“1+2+N”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本科生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
17
作者 徐奋强 潘金龙 +2 位作者 张德恒 张伟 牛龙龙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8期149-152,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及特点,然后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策略,最后对土木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土木工程专业地铁与轻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8
作者 谢立栋 朱炯 +1 位作者 杨甜甜 马晴晴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地铁与轻轨课程知识点存在跨学科、系统整体性、与其他课程知识点交叉重复、生产实践性强等特点,增加了该门课程教与学的难度,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该门课程。首先教师制作课程知识资源库,方便学生自学,增加学生必备知识储备... 地铁与轻轨课程知识点存在跨学科、系统整体性、与其他课程知识点交叉重复、生产实践性强等特点,增加了该门课程教与学的难度,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该门课程。首先教师制作课程知识资源库,方便学生自学,增加学生必备知识储备,提高目标知识点接受能力;然后剖析课程主要知识点特性及其对应学习策略,以线网规划为主线,将课程全部知识点串联起来;以线路设计、车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为教学重点,以施工技术为教学中心;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开展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仿真实践教学。其他院校可以尝试本文教学方法,为完善该教学方法提供经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改革与实践 地铁与轻轨 土木工程专业 知识点特性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19
作者 王铮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14-I0014,共1页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随之提升,工程建设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此,高校要重视土木工程专业建设,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增强中国工程建设质量,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随之提升,工程建设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此,高校要重视土木工程专业建设,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增强中国工程建设质量,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中国经济建设步伐。本文将据此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路径探究 土木工程专业 基础设施 中国经济建设 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建设领域
下载PDF
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
作者 宿晓萍 赵庆明 +2 位作者 陈智勇 刘娜 JUN Chen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3-76,共4页
在我国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全球化对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应瞄准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行业发展为引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育人... 在我国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全球化对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应瞄准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行业发展为引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育人育德并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立足本土、中外融通”为原则,构建中外教学内容合理对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并基于“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转型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