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位变化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胡继华 胡国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063-0066,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地下水位的变化日益显著。本文针对地下水位变化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机制的分析,以及其对水文地质环境、水资源分布和水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地下水位的变化日益显著。本文针对地下水位变化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机制的分析,以及其对水文地质环境、水资源分布和水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对水文地质条件具有显著影响,需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变化 水文地质条件 水资源保护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水文地质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雪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59-0162,共4页
为了更深入理解水文地质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我们开展了关于水文地质因素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机制和特性的研究。该研究主要采取的研究手段为统计与模型分析,加以实地调研与采样进行数据与信息收集,最后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模型对地下... 为了更深入理解水文地质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我们开展了关于水文地质因素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机制和特性的研究。该研究主要采取的研究手段为统计与模型分析,加以实地调研与采样进行数据与信息收集,最后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模型对地下水位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主要影响地下水位的水文地质因素包括:降水量、蒸发强度、地表径流量、地质构造、地下水开采强度及地形等。其中,地下水开采强度和降水量是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还发现,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到季节影响明显,它影响了地下水的再生及利用。实证研究表明,在考虑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进行地下水管理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地下水位,并防止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枯竭。本研究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以及确定合理的地下水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同时,结果亦可作为预测和预警地下水水位变化的依据,以防范可能的地下水安全问题,如地下水过量抽取导致的地面塌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地下水位变化 地下水开采强度 地下水管理 地面塌陷问题
下载PDF
花海灌区地下水位变化对灌溉水资源供需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田多明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期259-261,共3页
在花海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低且存在严重的流失和浪费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农田灌溉的供需关系。地下水位变化对灌溉水资源供需的影响尤为突出。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灌溉水供给不足,使得农田无法获得足够的水资源满足作物的需求,进而影响农... 在花海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低且存在严重的流失和浪费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农田灌溉的供需关系。地下水位变化对灌溉水资源供需的影响尤为突出。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灌溉水供给不足,使得农田无法获得足够的水资源满足作物的需求,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地下水位下降还可能导致农田土壤的盐碱化加剧,进一步恶化灌区的生态环境。为此,分析了花海灌区灌溉水资源供需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海灌区 地下水位变化 灌溉水资源供需
下载PDF
沙木蓼和沙枣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Ⅰ.叶片养分、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广东 刘世荣 马全林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利用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 ,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 (Atraphaxisfrutes cens)和沙枣 (Elaeagnusangustifolia)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N、P、K含量等对不同地下水深度 (1~ 3 .4m)的响应。结果表...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利用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 ,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 (Atraphaxisfrutes cens)和沙枣 (Elaeagnusangustifolia)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N、P、K含量等对不同地下水深度 (1~ 3 .4m)的响应。结果表明 :1 ) 1 .4m、2 .4m和 3 .4m 3种不同的地下水深度处理 ,产生了 3种差异显著的土壤水分梯度 ;2 )地下水深度的变化导致了这两种旱生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等的显著变化 (p <0 .0 1 ) ;3)地下水深度的增加引起了两种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和淀粉含量的降低 ;4)地下水深度的增加引起了两种植物叶片中N、P、K含量的降低 ;5)不同的地下水深度引起沙枣和沙木蓼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N、P、K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增加或减少的程度不同。沙枣是非豆科固氮植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木蓼 沙枣 地下水位变化 叶片养分 叶绿素 可溶性糖 淀粉 土壤水分梯度 旱生植物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含水砂层变形特征及上海地面沉降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云 薛禹群 +2 位作者 叶淑君 吴吉春 李勤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土体变形特征与其经历的应力状态有关。由于抽灌水位置和水量的变化,同一土层中不同时期的地下水位可以呈现不同的变化模式,土层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特征。论文根据上海1400多个水位孔近40a的水位观测资料和各土层的变形资料,从土层变形角... 土体变形特征与其经历的应力状态有关。由于抽灌水位置和水量的变化,同一土层中不同时期的地下水位可以呈现不同的变化模式,土层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特征。论文根据上海1400多个水位孔近40a的水位观测资料和各土层的变形资料,从土层变形角度将地下水位的变化方式划分为5种模式。分析了每种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土层的变形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地面沉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的变化模式对上海土层的变形有显著影响。同一土层在不同的水位变化模式下可表现为弹性、弹塑性或粘弹塑性的变形特征;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开采层次与主要沉降层具有密切的关系,开采地下水是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与现阶段含水层的水位变化模式相联系,第四承压含水层是上海最近几年来地面沉降的主要沉降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含水砂层 地下水位变化模式 变形特征 沉降层 上海市
下载PDF
运东平原区1976年以来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皓锐 王少丽 +2 位作者 高占义 胡亚琼 黄介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利用运东平原区东光和吴桥县1976—2008年长系列的浅层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基于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地下水位近33年来的趋势性、突变点、持续性、周期性和主要的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年内波动受抽水灌溉和降雨的影响而表... 利用运东平原区东光和吴桥县1976—2008年长系列的浅层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基于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地下水位近33年来的趋势性、突变点、持续性、周期性和主要的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年内波动受抽水灌溉和降雨的影响而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近33年来,研究区地下水位主要呈现下降趋势,而东光城区则由于浅层抽水量较少而处于上升趋势;各站地下水位赫斯特指数均大于0.5,表现了很强的持续性特征;该区域地下水位在20世纪70年代末、1989年和1996年左右出现了3个拐点;地下水位以大于33年的周期变化为主,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天然周期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东平原 地下水位变化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真空预压法地下水位变化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跃东 林来贺 +2 位作者 李通达 施文逸 陶庆 《河南科学》 2015年第12期2151-2155,共5页
真空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关系到对真空预压机理的认识和对真空预压效果的评价,对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用电接点式真空表控制不同真空压力模拟不同真空度条件,用不同渗透系数包裹排水体和加固区边界模... 真空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关系到对真空预压机理的认识和对真空预压效果的评价,对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用电接点式真空表控制不同真空压力模拟不同真空度条件,用不同渗透系数包裹排水体和加固区边界模拟不同土体渗透系数的方式,以研究地下水位与真空度、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考虑外界水的补给,得出模型试验中地下水位是下降的,且下降量随真空度的增大、渗透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当抽出和汽化的水量与加固区外补给水量平衡时地下水位不再下降.同时对真空预压法地下水位变化机理进行研究,得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受土体渗透系数和真空压力共同决定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地下水位变化 真空度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潮河上游地下水位变化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依天 杨佳禾 武占坤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潮河是北京重要水源,探讨潮河流域地下水位变化的原因,对未来北京市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基于逐步回归方法,通过对潮河上游地下水位变化分析,探讨了影响其地下水变化的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得出如下结论... 潮河是北京重要水源,探讨潮河流域地下水位变化的原因,对未来北京市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基于逐步回归方法,通过对潮河上游地下水位变化分析,探讨了影响其地下水变化的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得出如下结论:(1)受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潮河源地的丰宁县的地下水已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具有流域上游代表性的土城站地下水以6cm/a速度迅速下降,下降趋势明显;而相邻流域的滦河上游两站点分别以0.5cm/a、1cm/a速度下降。(2)潮河上游地下水位月变化与月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月相对湿度存在密切的关系,而潮河上游地下水的年变化与流域人口数、林果灌溉面积、小牲畜头数及大田灌溉用水量等存在显著相关,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回归 潮河上游 地下水位变化 模型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化区下穿铁路公路路基排水综合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茂军 《公路交通技术》 2009年第5期1-2,共2页
针对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下穿铁路公路路基的病害特点,根据工程实例经验介绍路基排水的综合设计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地下水位变化 路基病害 综合排水设计 成功实例
下载PDF
人工造林与地下水位变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德仁 《内蒙古林业》 2014年第9期10-11,共2页
人工造林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100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深... 人工造林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100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深刻地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正因此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变化 半干旱地区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辩证法》 北方干旱 风沙危害 干化 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开采 人工林地
下载PDF
动态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章丽莎 应宏伟 +1 位作者 王迪 谢康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4-640,共7页
针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条件下基坑工程的渗流稳定性问题,基于越流理论,给出基坑底靠近支护结构处的出逸比降解析解答,提出考虑非稳定渗流的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计算,进行出逸比降的解析解正确性验证和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条件下基坑工程的渗流稳定性问题,基于越流理论,给出基坑底靠近支护结构处的出逸比降解析解答,提出考虑非稳定渗流的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计算,进行出逸比降的解析解正确性验证和影响因素分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当基坑土体渗透系数较大时,考虑非稳定渗流的出逸比降解析解答与传统稳定渗流假定的结果一致,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出逸比降的影响因素可通过与土体渗透系数、压缩模量正相关,与地下水位变化的角频率和计算模型细粒土层总厚度的平方负相关的量纲一因子θ统一表示;在实际工程中,出逸比降与地下水位的变化不同步,应注意工程降水时出逸比降未能及时有效减小的情况,避免基坑工程的抗渗流破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定渗流 出逸比降 抗渗流稳定性 动态地下水位变化 基坑
下载PDF
富水砂层地下水位变化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鹏飞 袁宗义 +3 位作者 陈昭阳 邱友根 陈祥胜 石钰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利用Plaxi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富水砂层地下水位升降速率对区间盾构隧道衬砌内力的影响。结合南昌地下水位升降规律拟定若干工况,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对各工况下隧道衬砌结构内力进行对比... 利用Plaxi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富水砂层地下水位升降速率对区间盾构隧道衬砌内力的影响。结合南昌地下水位升降规律拟定若干工况,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对各工况下隧道衬砌结构内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上升则衬砌弯矩减小,地下水位下降则衬砌弯矩增大;地下水位升降速率不同对衬砌结构的弯矩影响不同,当水位升降速率大于0.33 m/d时,速率越大对衬砌弯矩影响越大,且下降过程对衬砌弯矩影响大于上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地下水位变化 盾构隧道衬砌 受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水位变化下灌水频次方案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鹏飞 王水献 +1 位作者 蒋梦瑶 杨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共5页
为制定干旱绿洲灌区最优灌水频次方案,选取新疆焉耆盆地下五号渠村作为典型干旱绿洲试验区,以当地种植的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HYDRU-1D模型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了田间土壤的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较高,HYDRU-1D可... 为制定干旱绿洲灌区最优灌水频次方案,选取新疆焉耆盆地下五号渠村作为典型干旱绿洲试验区,以当地种植的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HYDRU-1D模型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了田间土壤的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较高,HYDRU-1D可以很好地模拟干旱绿洲灌区土壤水分规律,同时基于该模型得到了不同地下水位和不同灌水频次下的土壤水分规律。此外,在保证总灌水量930 m^3/hm^2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灌水频次,改变地下水位,以土壤水分的波动性和土壤水的下渗量作为评价指标,发现在试验区番茄成熟期的最佳灌水方案为地下水位不变,平均地下水位1051.07 m,灌水7次,每次灌水132.85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1D模型 地下水位变化 土壤水分 灌溉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化与基坑稳定性的FLAC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丽镠 曾宪斌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改变,严重的导致基坑失效,地下水位变化对基坑稳定性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某基坑工程地下水位变化导致城市污水管道侧移变形引起管道失效,根据地下水位监测变化情况,利用大型岩土工程软件FLAC,对... 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改变,严重的导致基坑失效,地下水位变化对基坑稳定性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某基坑工程地下水位变化导致城市污水管道侧移变形引起管道失效,根据地下水位监测变化情况,利用大型岩土工程软件FLAC,对基坑失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变化 基坑失效 FLAC
下载PDF
平朔东露天工业场地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及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伦 张银洲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0年第5期50-52,54,共4页
采用地下水流三维稳定流数值模型,对平朔东露天矿工业场地人工填土所造成的地下水位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人工回填抬高了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将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上升,进而造成场地地基失稳,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控制。提出了采用槽... 采用地下水流三维稳定流数值模型,对平朔东露天矿工业场地人工填土所造成的地下水位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人工回填抬高了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将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上升,进而造成场地地基失稳,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控制。提出了采用槽仓、输煤暗道侧壁排水孔与槽仓、工业场地周边大口径渗水(降水)井排结合的防治措施,控制场地内地下水位上升,并采用数值模型验证了降水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填土 地下水位变化 数值模型 降水.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红雨 《西北水电》 2020年第5期29-32,共4页
中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河下游,由于用水量大,地下水补给减少,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自2000年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该流域实行生态输水工程,以缓解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退化。通过布设的9个监测井位分析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实施以来... 中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河下游,由于用水量大,地下水补给减少,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自2000年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该流域实行生态输水工程,以缓解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退化。通过布设的9个监测井位分析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实施以来的下游河道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2000—2003年、2010—2012年和2015—2018年存在3次大规模的生态输水,每次输水过后地下水位均有大幅度的上升;从监测结果看,在2004—2009年和2013—2014年生态输水量下降,在生态输水工程实施以后的2007年和2011年存在2次大幅度的地下水位上升;而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塔河下游的植被盖度也有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生态输水 地下水位变化
下载PDF
西安市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新平 方文俊 王小秋 《陕西建筑》 2010年第7期55-59,共5页
本文基于对西安市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发生变化的认识。即由原来主要表现为逐年下降,现表现为逐步回升,其原因为供水水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由此引起的工程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引起注意。
关键词 供水水源 地下水位变化 黄土地基湿陷 工程病害
下载PDF
平朔东露天煤矿工业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杜军 宫守才 张银洲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3,共5页
在地下水三维流数值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参数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对东露天煤矿工业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内强风化砂泥岩的渗透性能、填土区大气降水补给能力、盲沟排水能力对工业场地因填土引起的地下... 在地下水三维流数值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参数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对东露天煤矿工业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内强风化砂泥岩的渗透性能、填土区大气降水补给能力、盲沟排水能力对工业场地因填土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有显著影响。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工业场地各地层渗透系数研究,为完善地面排水系统,控制盲沟质量等提供有力依据,控制工业场地的地下水位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型 地下水位变化 影响因素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尚义敏 彭斌 +1 位作者 梅涛 王星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66-369,418,共5页
降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变化、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进而引起边坡失稳产生滑坡是电网工程灾害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现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基于恢复山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降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条... 降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变化、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进而引起边坡失稳产生滑坡是电网工程灾害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现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基于恢复山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降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某电网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现今地下水位条件下,该边坡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最高洪水位条件下边坡则处于失稳状态。边坡的最大变形位于边坡中上部,并呈现出由上部逐渐向下部扩展的趋势。边坡潜在破坏模式为边坡后缘张拉破坏和中下部剪切破坏的复合破坏模式。最后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对该边坡的工程治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地下水位变化 恢复山体极限状态平衡法 强度折减法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不同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淤泥质粘土变形特性与微观结构分析
20
作者 黄天荣 卢耀如 王寿生 《工程勘察》 2021年第9期1-6,共6页
为揭示地下水位变化对土体变形的影响,本文采用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通过单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淤泥质粘土的变形特性,并结合电镜扫描与压汞试验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的变形与... 为揭示地下水位变化对土体变形的影响,本文采用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通过单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淤泥质粘土的变形特性,并结合电镜扫描与压汞试验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的变形与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当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荷载小于前期固结应力时以弹性变形为主,大于时以粘塑性为主,等于时则以粘弹塑性为主,同时各级荷载作用下试样孔隙比与加卸荷循环次数满足幂指数函数关系。微观结构分析显示,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试验前后均以大孔结构为主,受荷后其高孔隙架空结构逐步向离散型结构演化,颗粒定向分布趋于水平方向。相关结论可为地下水位变化诱发地面沉降的治理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粘土 地下水位变化 变形特性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