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顶推力下盾构施工对地层变形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陈友建 袁炳祥 《广州建筑》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盾构施工参数不当会引起过大的地表沉降与地层变形,造成安全事故与经济损失。本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万顷沙站~横沥站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改变刀盘顶推力参数,研究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化以及地... 盾构施工参数不当会引起过大的地表沉降与地层变形,造成安全事故与经济损失。本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万顷沙站~横沥站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改变刀盘顶推力参数,研究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化以及地层变形规律,并结合实际施工过程分析了土体变形的原因。结果表明:表层土体在盾构施工作用下发生沉降,其形态符合peck提出的沉降曲线;在较小刀盘顶推力下,完成一半掘进环数管片施作时的施工工况地表沉降最小;地表沉降峰值随着刀盘顶推力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趋于稳定;顶推力的增大能降低掌子面土体的塌陷程度;12000kN刀盘顶推力下地表沉降趋势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本次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准确,对隧道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AS/GTS 地层变形 盾构隧道 顶推力
下载PDF
建筑垃圾回填层地铁隧道暗挖法施工地层变形特性分析
2
作者 崔巍 孙玮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0,195,共6页
[目的]地铁隧道工程穿越杂填土地层施工的案例越来越多。杂填土地层具有孔隙率高、强度低及易变形等特点,导致地铁隧道穿越杂填土地层时的地面沉降机理不清,需要对其地层变形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方法]以北京地铁16号线看丹站—榆树庄站... [目的]地铁隧道工程穿越杂填土地层施工的案例越来越多。杂填土地层具有孔隙率高、强度低及易变形等特点,导致地铁隧道穿越杂填土地层时的地面沉降机理不清,需要对其地层变形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方法]以北京地铁16号线看丹站—榆树庄站区间暗挖地铁隧道工程为依托,在简述了该区间工程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监测断面(选取了3个典型断面)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案。对3个断面上各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各断面的地面沉降时程曲线及沉降速率时程曲线。进一步计算了5个地层损失率取值下断面一的沉降槽曲线,并将断面一实测地面沉降槽曲线与3条理论计算沉降槽曲线进行对比,进而得到建筑垃圾回填层地铁隧道暗挖法施工地层变形的特性。[结果及结论]杂填土易发生湿陷沉降,在地铁施工干扰下地层发生整体沉降,进而导致地层变形呈现出沉降量大、沉降槽宽等特点。当隧道全断面处于杂填土范围内时,地层受隧道开挖的扰动程度被放大,此时采取仰拱下方注浆加固是控制地层沉降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建筑垃圾回填地层 地层变形 注浆加固
下载PDF
浅埋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地层变形控制技术
3
作者 冀大禹 《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由于特殊的断面形态,浅埋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通常伴随较大的风险。厦门某双连拱隧道断面面积为498.8 m2,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敏感的周边环境,地层变形控制是关键。该工程采用全孔一次性帷幕注浆,双侧壁导洞法、3层支护结构、支护... 由于特殊的断面形态,浅埋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通常伴随较大的风险。厦门某双连拱隧道断面面积为498.8 m2,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敏感的周边环境,地层变形控制是关键。该工程采用全孔一次性帷幕注浆,双侧壁导洞法、3层支护结构、支护时机优化等变形控制关键技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横向、纵向地表沉降,分析地层变形云图,结果表明变形均在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拱隧道 地层变形 超前支护 不对称开挖 分步开挖
下载PDF
暗挖车站施工中拱部预应力锚杆不同支护方向的地层变形研究
4
作者 孟令志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6期183-187,共5页
传统的暗挖车站施工,洞内多设置临时支撑协助抵抗围岩变形,存在施工工期长、拆除困难、费用高等问题。本文以新建暗挖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分部台阶法-预应力锚杆支护的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地层变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 传统的暗挖车站施工,洞内多设置临时支撑协助抵抗围岩变形,存在施工工期长、拆除困难、费用高等问题。本文以新建暗挖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分部台阶法-预应力锚杆支护的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地层变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构表明:车站拱顶沉降是暗挖施工中车站沉降的主要方面,拱部支护完成后车站沉降基本趋于稳定。分部台阶法-拱部预应力锚杆竖向布置的施工方法对地层变形控制更有利,拱部预应力锚杆竖向布置,车站开挖完成后拱顶沉降在7.7 mm;拱部预应力锚杆垂直布置,车站开挖完成后拱顶沉降在10.4 mm,拱部预应力锚杆竖向布置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控制更有利。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车站 预应力锚杆 支护方向 主动支护 地层变形
下载PDF
盾构施工中地层变形及施工参数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永祥 管红兵 沈晨姝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地铁盾构施工对沿线土层地表产生扰动影响,诱发地表沉降变形。以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为研究背景,应用FLAC3D软件,构建了盾构隧道模型,对盾构机推进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中地表沉降变形的规律、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施工参... 地铁盾构施工对沿线土层地表产生扰动影响,诱发地表沉降变形。以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为研究背景,应用FLAC3D软件,构建了盾构隧道模型,对盾构机推进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中地表沉降变形的规律、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施工参数,模拟分析影响地表沉降变形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扰动影响 地层变形 FLAC3D软件 模型构建 数值模拟 施工参数
下载PDF
抛石填海区地连墙成槽稳定性和地层变形影响分析
6
作者 包小华 潘纪浩 +2 位作者 崔宏志 万波 周振 《中外公路》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研究抛石填海区地连墙泥浆护壁成槽施工过程,探讨槽段宽度、护壁泥浆重度、抛石层参数、槽壁加固区范围和注浆参数等因素对自身槽壁稳定性以及周边地层扰动的影响。根据试验测得注浆加固区变形模量,由经验公式得到剪切强度参数,通... 通过研究抛石填海区地连墙泥浆护壁成槽施工过程,探讨槽段宽度、护壁泥浆重度、抛石层参数、槽壁加固区范围和注浆参数等因素对自身槽壁稳定性以及周边地层扰动的影响。根据试验测得注浆加固区变形模量,由经验公式得到剪切强度参数,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不同注浆加固方案中填海区地连墙施工所诱发的地层变形特点。计算结果表明:槽壁土体侧向位移最大值出现在槽段深度的1/3~1/2处;通过注浆对槽壁周边地层进行加固能有效减少槽壁侧向变形与地表沉降,砂浆与双液浆共同注浆相对于单一浆液加固更有利于槽壁稳定;抛石层变形模量的降低和槽段宽度的减小有利于减少槽壁土体的侧向变形;泥浆重度过大时,槽壁土体的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增加以“倒S形”曲线呈现,即在槽段底部附近会产生挤压槽壁土体的侧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连墙 抛石填海 地层变形 数值计算 注浆加固
原文传递
软黏土深埋矩形顶管施工地层变形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婷 黄茂松 +2 位作者 时振昊 张中杰 王浩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7-162,共6页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车站工程,基于颗粒间应变(IGS)小应变刚度本构模型对顶管顶进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比现场实测及既有工程经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软黏土地层中矩形顶管施工地层变形响...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车站工程,基于颗粒间应变(IGS)小应变刚度本构模型对顶管顶进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比现场实测及既有工程经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软黏土地层中矩形顶管施工地层变形响应。主要结论包括:(1)基于IGS小应变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可以合理反映矩形顶管顶进引起地表沉降特征;(2)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形态可以通过高斯曲线表征,随着顶管顶进,沉降槽宽度系数变小;(3)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呈“S”形分布,在隧道顶部所在深度,土体具有最大的远离隧道的侧向位移和沿顶进方向的水平位移,在隧道底部所在深度,土体具有最大的朝向隧道的侧向位移及沿顶进反方向的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软黏土 有限元分析 小应变刚度 地层变形
原文传递
浅覆土盾构穿越潮汐河流地层变形规律
8
作者 李兴杰 路冬冬 +4 位作者 孙海宾 胡家乐 李建立 吴雄 许江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0-1277,共8页
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开挖下穿越潮汐河流面临诸多风险。为研究浅覆土盾构穿越潮汐河流的地层变形规律,以青岛地铁四号线盾构法穿越某浅覆土潮汐河流为依托,重点考虑河流的潮汐变化,结合工程中采用的注浆压力、工作面压力... 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开挖下穿越潮汐河流面临诸多风险。为研究浅覆土盾构穿越潮汐河流的地层变形规律,以青岛地铁四号线盾构法穿越某浅覆土潮汐河流为依托,重点考虑河流的潮汐变化,结合工程中采用的注浆压力、工作面压力等施工参数,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起伏地层,进而对地层变形规律开展研究。研究发现河底地层变形与河道水位深度呈正相关;涨潮和退潮时的地层横向沉降曲线形状存在差异且最大沉降量相差达50%;隧道掘进在时间效应上的地表沉降可分为4个阶段,需加强对中期盾构开挖及加固阶段的监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浅覆土 潮汐河流 地层变形规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解析方法参数确定
9
作者 赵佳乐 李彬伟 +1 位作者 伏永贵 刘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2,共4页
基于Verruijt和Sagaseta提出的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解析方法,结合土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确定解析过程中待定参数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现场实测变形值,通过地质资料即可确定待定参数,从而得到整个地层任意一点的变形值... 基于Verruijt和Sagaseta提出的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解析方法,结合土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确定解析过程中待定参数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现场实测变形值,通过地质资料即可确定待定参数,从而得到整个地层任意一点的变形值。经工程实例验算,采用该方法获取待定参数后,求得的地表最大沉降解析值与实测值偏差在5.0%以内,且解析结果能够真实反映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现场实测数据不足时,采用该方法估算地层变形比较适用,且解析值比实测值略大,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地层变形 理论分析 参数确定 解析方法 隧道开挖 地表沉降
下载PDF
考虑地层变形规律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分析
10
作者 李天野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前研究中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方法建模效果较差,本文考虑地层变形规律提出一种新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地层变形规律,从地层受压期、地层下沉期以及地层微稳定期3个阶段出发,得到... 目前研究中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方法建模效果较差,本文考虑地层变形规律提出一种新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地层变形规律,从地层受压期、地层下沉期以及地层微稳定期3个阶段出发,得到变形阶段示意图,计算地层损失率,根据地层损失率得到轨道-路基-土体有限元模型,通过盾构隧道沉降系数确定模型为横向地层变形状态或纵向地层变形状态。再分析安全系数,得到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承载力,选取冲击力、摩擦力以及负荷力,计算桥梁扰动性程度,建立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模型。最后根据扰动模型判断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的扰动状况。该扰动模型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对于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状况分析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变形 变形规律 盾构隧道下穿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段 扰动性建模
下载PDF
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及地表沉降预测
11
作者 李健学 《市政技术》 2023年第12期102-110,共9页
为了预测贵阳某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采用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导洞开挖顺序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进一步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及工程地质条件,依据洞桩法独特的结构形式优化了Peck公式,使... 为了预测贵阳某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采用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导洞开挖顺序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进一步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及工程地质条件,依据洞桩法独特的结构形式优化了Peck公式,使其可用于预测砂层地质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先上后下,先边洞后中洞”开挖方案最优,对地表沉降影响最小;在洞桩法施工过程中,相邻导洞开挖表现出“群洞效应”,导洞开挖及扣拱施作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占总地表沉降量的比例为90.4%,其中导洞开挖对地表沉降影响最大;距车站中线-20~20 m范围为地层主要影响区,距车站中线-60~-20 m和20~60 m为地层次要影响区,需要对主要影响区土体采取加固措施;当最大地表沉降量修正系数α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取值分布在0.44~0.66和1.38~1.69区间时,优化后的Peck公式预测地表沉降量与实测地表沉降量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洞桩法 地层变形 地表沉降预测 现场监测 PECK公式
下载PDF
公路选线中回采率对房柱式采空区上覆地层变形的影响
12
作者 王兴 《山东交通科技》 2023年第4期48-50,共3页
以某高速公路沿线穿越的房柱式小窑采空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相似原理建立物理模型,分析了回采率对采空区上覆地层变形的影响,并对房柱式采空区的变形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穿越房柱式采空区公路选线和采空区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公路选线 地层变形 物理模拟试验 采空区 回采率
下载PDF
大直径曲线管幕顶进过程中地层变形控制及监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应亮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0-216,共7页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下穿珠海拱北口岸,采用"曲线管幕+冻结"作为开挖预支护。由于隧道地理位置敏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方法特殊,对曲线管幕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控制要求极高。文章通过对管幕施工引起地层变...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下穿珠海拱北口岸,采用"曲线管幕+冻结"作为开挖预支护。由于隧道地理位置敏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方法特殊,对曲线管幕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控制要求极高。文章通过对管幕施工引起地层变形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地层变形的控制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顶管机械和配套设备、动态控制顶进参数、洞口止水控制、始发接收止水控制、钢管挠度要求、泥浆置换等。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从地表变形、地表沉降槽和地表沉降累积效应三方面分析了大直径曲线管幕顶管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为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合理性提供实测依据,并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拱北隧道 曲线管幕 地层变形控制 地层变形监测
下载PDF
采空区地层变形产生的隧道附加荷载及变形容许值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廖沛源 郑国强 袁松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8,共7页
文章分别计算了采空区上方地层弯曲时对隧道产生的附加荷载、及地层水平应变时对隧道产生q1q2的附加荷载,并推导出了采空区地层容许弯曲变形和水平应变数值。结果表明,现行交通部《采空区公路设计qH与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采空区地基容... 文章分别计算了采空区上方地层弯曲时对隧道产生的附加荷载、及地层水平应变时对隧道产生q1q2的附加荷载,并推导出了采空区地层容许弯曲变形和水平应变数值。结果表明,现行交通部《采空区公路设计qH与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采空区地基容许变形值较为笼统且偏大,结构偏于不安全。最后,文章根据计算结果对比,对不同围岩级别提出了更严格、更安全、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隧道对采空区地层变形限制要求,以供广大隧道工作者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地层变形 附加荷载 地层变形容许值
下载PDF
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反分析预测系统 被引量:42
15
作者 刘波 陶龙光 +2 位作者 叶圣国 李希平 丁城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地铁施工诱发地层环境损伤的众多问题中,地层沉降的预测与控制是急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研究开发出了地铁隧道沉降预测(STSP)系统;给出了随机介质理论预测隧道施工诱发地表横向和纵向变形的计算公式;基于最优化理论的共轭方向加... 地铁施工诱发地层环境损伤的众多问题中,地层沉降的预测与控制是急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研究开发出了地铁隧道沉降预测(STSP)系统;给出了随机介质理论预测隧道施工诱发地表横向和纵向变形的计算公式;基于最优化理论的共轭方向加速法,研究了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Peck法与随机介质法各自的多参数反分析方法;并将理论公式与反分析法编程实现;实例分析证明了理论方法与程序系统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施工 地层环境损伤 地层变形 反分析 最优化
下载PDF
浅埋暗挖重叠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成平 张顶立 +1 位作者 王梦恕 黄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244-3250,共7页
重叠隧道施工必然发生相互影响,产生诸如地表沉降难于控制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浅埋富水软弱围岩条件下修建重叠隧道,此类问题更加明显。通过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国贸~老街区间重叠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实测分析,得出了富水软弱围岩... 重叠隧道施工必然发生相互影响,产生诸如地表沉降难于控制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浅埋富水软弱围岩条件下修建重叠隧道,此类问题更加明显。通过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国贸~老街区间重叠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实测分析,得出了富水软弱围岩条件下浅埋暗挖重叠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运动规律。在该类地层条件下施工重叠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地表沉陷突发、地层损失率高(地层损失率高达9.2%,远大于一般地层)、地表横向沉降槽局部曲率和斜率大的显著特征。结合隧道围岩性质试验成果和现场工程条件,对地层变形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类围岩条件下施工浅埋暗挖重叠隧道控制地层变形的技术措施,并在深圳地铁I期工程的后期施工中得到充分利用,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成果对同类地层暗挖重叠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重叠隧道 富水软弱围岩 地层变形 浅理暗挖法
下载PDF
地铁盾构双隧道施工诱发的地层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忠昶 王海涛 +1 位作者 朱训国 赵德深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8,共6页
以大连地铁202标段双隧道盾构施工工程为背景,考虑土体的分层以及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推进、注浆和衬砌拼装等工序,运用FLAC3D软件对盾构双隧道同向先后施工过程进行三维精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先施工的... 以大连地铁202标段双隧道盾构施工工程为背景,考虑土体的分层以及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推进、注浆和衬砌拼装等工序,运用FLAC3D软件对盾构双隧道同向先后施工过程进行三维精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先施工的右线隧道掘进完成后,隧道上方各层土体越靠近地表,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竖向变形越小,而地层的沉降槽宽度越大,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为0.56;近距离双隧道同向先后开挖时,土体相互扰动,地层距离隧道轴线的高度越小,地层竖向变形非对称"双峰"特征越明显,岩层的成层性使得双峰特征消失时岩层距离隧道轴线的高度有差别;两隧道中心线和轴线附近地表有不同方向水平变形,此区域的桩基、剪力墙在隧道掘进时将受到附加剪切作用,易出现裂缝,故在施工中应做好切实的防护措施;监测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在盾构掌子面距离监测点12m范围内,地表沉降发展得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双隧道 双峰特征 土体扰动 地层变形
下载PDF
城市地铁暗挖施工地层变形机理及控制实践 被引量:52
18
作者 吕勤 张顶立 黄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29-34,共6页
笔者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某些暗挖标段工程及地质条件 ,在土层性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地层大变形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由此确定了地层大变形控制的原则和技术措施。在施工中 ,应用地层变形控制原则及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 笔者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某些暗挖标段工程及地质条件 ,在土层性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地层大变形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由此确定了地层大变形控制的原则和技术措施。在施工中 ,应用地层变形控制原则及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后 ,使地层变形大幅度降低 ,满足了地表环境保护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浅埋暗挖法 地层变形 地表下沉 地表环境保护
下载PDF
盾构法施工隧道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施成华 彭立敏 雷明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79-2384,共6页
从经典的Mindlin弹性理论公式出发,基于盾构施工工作面推力为圆形均布荷载、盾构外壁与土层的摩擦力均匀分布等假定的基础上,考虑盾构施工推进过程中盾构机位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盾构施工推进过程的力学计算模型,由此推导了盾... 从经典的Mindlin弹性理论公式出发,基于盾构施工工作面推力为圆形均布荷载、盾构外壁与土层的摩擦力均匀分布等假定的基础上,考虑盾构施工推进过程中盾构机位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盾构施工推进过程的力学计算模型,由此推导了盾构推进工作面附加压力以及盾构机外壁与土层摩擦力作用下隧道周边任意位置地层变形的计算公式。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充分考虑隧道开挖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过程,推导了盾构推进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对盾构隧道施工地层变形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同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层变形 随机介质 时空统一预测方法
下载PDF
偏压富水软岩大断面隧道下穿建筑物地层变形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曹瑞琅 贺少辉 李子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2-990,共9页
偏压富水软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是多方面影响因素叠加的结果。结合武广高铁尖峰顶隧道下穿地表高压输电线塔的工程实践,首先对隧道施工前后地层变形监测和分析提出控制大变形的工程措施,然后采用综合统计和理论分析,研究地... 偏压富水软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是多方面影响因素叠加的结果。结合武广高铁尖峰顶隧道下穿地表高压输电线塔的工程实践,首先对隧道施工前后地层变形监测和分析提出控制大变形的工程措施,然后采用综合统计和理论分析,研究地形条件、地层产状、隧道和通道施工、地面荷载、地表坍塌造成的地层变形与建筑物位移的关系,最后以流固耦合数值分析为手段对影响地层变形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偏压富水软岩大断面隧道下穿工程,地表地形引起的地层变形是影响地表建筑物水平位移和倾斜的主要因素;(2)地层变形叠加效应对建筑物倾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方向性,当多重因素引起的地层变形产生互逆方向位移叠加时对控制建筑物倾斜有利;(3)软岩顺层斜坡地面下的大断面偏压隧道施工,地层变形在垂直于隧道轴线两侧呈非对称分布,变形最大区域位于向山坡侧;(4)从影响地层变形长期效应上看,因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增量波动大但收敛快,地表地形引起的地层变形在施工后仍持续发展,成为影响建筑物安全性的长期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断面偏压隧道 近接施工 地层变形 变形监测 流固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