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2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寒区隆子县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与地形地貌关系
1
作者 吕丽花 陈俊旭 +4 位作者 胡智文 赵志芳 邵毕涛 马少杰 彭钰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以青藏高寒区隆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高清影像,采取目视解译结合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取隆子县居民点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坡向变率、地面粗糙度、高程变异系数和地貌类型8个因子,运用空间热点探测分析居民点规模分... 以青藏高寒区隆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高清影像,采取目视解译结合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取隆子县居民点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坡向变率、地面粗糙度、高程变异系数和地貌类型8个因子,运用空间热点探测分析居民点规模分布“冷热点”,利用分布指数和信息熵探讨了隆子县居民点分布格局,通过变维分形揭示了居民点分布与地形地貌的关系.结果表明:(1)隆子县居民点分布以集群型小型居民点为主要特征,规模分布“冷热点”分异明显,热点主要分布在隆子镇,冷点主要分布在雪萨乡;(2)居民点在其分布的优势地形位上,其有序程度也相对较高.居民点在高程3 500~4 000 m,坡度小于2°,北坡坡向,地形起伏度15 m以下,坡向变率5°~10°,地面粗糙度小于1.01、高程变异系数为0.001~0.005的地形位和砂砾质冲洪积平原地貌上的有序性最强,这些地形位大多是居民点分布的优势地形位;(3)地形地貌对隆子县居民点分布及其发展影响的降序排序依次为地貌类型>高程>坡度>高程变异系数>坡向变率>坡向>地形起伏度>地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点分布 地形地貌 变维分形 隆子县
下载PDF
地形地貌特征参数对泥石流灾害的控制影响
2
作者 赵博楠 刘海声 李健 《西部资源》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现在普遍意义上对泥石流的发育总结在降雨、地形地貌、地下水、岩土体类型、构造和地震、植被、人类工程活动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单一的某个因素对其形成发育起到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泥石流的发育必定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 现在普遍意义上对泥石流的发育总结在降雨、地形地貌、地下水、岩土体类型、构造和地震、植被、人类工程活动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单一的某个因素对其形成发育起到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泥石流的发育必定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地形地貌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控制影响分析,认为单就从地形地貌而言,它对泥石流的影响是必要的,关系着泥石流的流动与凝滞,起到制约的作用。单就地形地貌的基点对泥石流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对这些因素进行讨论,确定并提取其参数,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泥石流与各参数之间的主要关系方程。进一步扩展地形地貌相关特征因素对泥石流形成和发展的理解,为泥石流的控制和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地形地貌 沟床比降 相关性 流域面积
下载PDF
高考地理试题对“地形地貌”的考查分析及教学建议——以2021—2023年全国卷为例
3
作者 邹舒宇 张体会 《地理教育》 2024年第S02期129-131,共3页
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因此,中学教师应关注高考试题研究,根据高考导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1]。地形地貌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与其他要素... 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因此,中学教师应关注高考试题研究,根据高考导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1]。地形地貌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与其他要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引导教学 立德树人 教学建议 高考试题 考查分析 高考地理试题 地形地貌
下载PDF
海底地形地貌探测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构建
4
作者 程飞 陈刚 肖军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海洋科学是一门理工结合的学科,其实践性很强,而海洋科学类专业实践其成本高、周期长、危险性大,导致学生实践时间短、实践体验感较差,因此需要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来完善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文章依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是一门理工结合的学科,其实践性很强,而海洋科学类专业实践其成本高、周期长、危险性大,导致学生实践时间短、实践体验感较差,因此需要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来完善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文章依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科学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海底地形地貌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构建海洋调查船、海底地形探测、海底地貌探测等虚拟仿真实验,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地貌探测 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实验设计
下载PDF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陈勇 《安徽地质》 2023年第4期340-343,共4页
本文基于六安市裕安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成果,对裕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查清其地灾的地域分布特征,对斜坡类型、斜坡坡度、斜坡坡高、斜坡坡向与地灾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裕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成... 本文基于六安市裕安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成果,对裕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查清其地灾的地域分布特征,对斜坡类型、斜坡坡度、斜坡坡高、斜坡坡向与地灾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裕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成因,为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形地貌 裕安区
下载PDF
黑石岛附近海域地形地貌及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分析
6
作者 刘玉斌 宋永东 +3 位作者 张建兴 庄丽华 栾振东 阎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69,共10页
黑石岛附近海域位于山东威海黑泥湾东部,沉积环境复杂多变,多种因素控制表层沉积物分布,形成多种发育演化模式。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系统、表层沉积物取样、海流观测和实验室沉积物粒度测试、资料综合解释等方法,于2021年9-1... 黑石岛附近海域位于山东威海黑泥湾东部,沉积环境复杂多变,多种因素控制表层沉积物分布,形成多种发育演化模式。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系统、表层沉积物取样、海流观测和实验室沉积物粒度测试、资料综合解释等方法,于2021年9-11月对研究海域开展综合地质环境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水深地形特征、浅地层结构特征以及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并从多个角度揭示该海域沉积物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和成因。研究发现:目标海域水深介于3~24 m,平均水深约14 m,西部浅、东部深,存在陡坡,随着水深的增加坡度逐渐变缓,地貌类型主要以水下侵蚀岸坡为主;海底浅地层声学反射界面清晰,可全局跟踪,淤积厚度为0.5~2 m,沉积层厚度东西存在差异但相对稳定;表层沉积物类型多样,大致围绕黑石岛呈环带状分布,离岛方向上依次为粉砂、砾石、泥质砾;自西向东表层沉积物粒度逐渐减小,分选性变好。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分布受区域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石岛 海底地形地貌 表层沉积物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单目相机的深海微地形地貌高精度三维重建
7
作者 曹又文 刘庆省 +4 位作者 魏自浩 张喜林 孙治雷 卢泽宇 郭金家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4期640-647,共8页
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查和极端环境探测中,利用光学相机搭载水下移动平台获取海底的光学影像资料成为当前深海精细探测的重要方式。文中针对深海微地形地貌的高精度探测需求,开展了基于单目相机的深海微地形地貌高精度三维重建方法研究。通... 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查和极端环境探测中,利用光学相机搭载水下移动平台获取海底的光学影像资料成为当前深海精细探测的重要方式。文中针对深海微地形地貌的高精度探测需求,开展了基于单目相机的深海微地形地貌高精度三维重建方法研究。通过水下遥控航行器搭载的单目相机,获取了我国海域水合物赋存区的大量图像,基于此,利用运动恢复结构方法建立了典型海域内沙波区、碳酸盐岩区和冷泉区的海底三维模型,精细刻画出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和生物生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为深海表生矿产资源勘查和极端环境探测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相机 三维重建 运动恢复结构 深海微地形地貌
下载PDF
基于DEM的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8
作者 李晓楠 刘希军 贾志强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蕴藏在我国南岭花岗岩风化壳稀土矿床内,如何快速实现花岗岩风化壳型(也称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技术的突破是目前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遥感数据的空间特征、光谱特征...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蕴藏在我国南岭花岗岩风化壳稀土矿床内,如何快速实现花岗岩风化壳型(也称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技术的突破是目前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遥感数据的空间特征、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结合地质背景、成矿母岩、气候和地形地貌等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条件已成为该类矿产勘查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利用华南地区DEM数据提取高程因子及坡度、坡形、地表粗糙度等派生因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地形地貌特征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点)分布于高程<500 m、坡度15°~25°、地形起伏度0~30 m、地表切割深度10~50 m、地形特征为山顶或山脊等有利于风化作用形成风化壳的地区,这些地形地貌特征对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具有明显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遥感技术 地形因子 地形地貌 华南
下载PDF
基于浅剖的莫桑比克脊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鹏发 苏冰 +2 位作者 宋俊 杨华 孟雷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海底地形地貌包括宏观地形与微地貌,对地球科学研究、经济、军事等具有重要作用。为对莫桑比克脊地形地貌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基于“大洋科考”某航次采集于西南印度洋莫桑比克脊区域的浅剖资料,利用浅地层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与分类方法,... 海底地形地貌包括宏观地形与微地貌,对地球科学研究、经济、军事等具有重要作用。为对莫桑比克脊地形地貌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基于“大洋科考”某航次采集于西南印度洋莫桑比克脊区域的浅剖资料,利用浅地层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与分类方法,把不同的反射特征解译为对应的微地貌,首次对研究区宏观地形及典型微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表明:研究区为多阶地海底地形,可能为断裂活动或不同期次熔岩流作用的结果,同时还发育着等深流沉积、重力流沉积、冲刷槽、侵蚀水道等多种典型微地貌,且不同类型微地貌的分布位置基本满足沉积动力学规律。为研究其他海底高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探测 海底地形地貌 反射特征识别 海底高地 莫桑比克脊
下载PDF
海洋开发利用对鹿耳环江海洋水动力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永根 黄沛 +3 位作者 张志卫 吴頔 张栋 谭李春 《海岸工程》 2023年第3期263-276,共14页
钦州湾鹿耳环江滨海公路和三墩公路两项工程的建设导致了海湾的整体形态发生改变,为研究海洋工程开发利用对海湾造成的影响,本文构建了2000年、2013年和2020年三期水动力模型并对各期水深数据进行了对比,对海湾的水动力分布及海底地形... 钦州湾鹿耳环江滨海公路和三墩公路两项工程的建设导致了海湾的整体形态发生改变,为研究海洋工程开发利用对海湾造成的影响,本文构建了2000年、2013年和2020年三期水动力模型并对各期水深数据进行了对比,对海湾的水动力分布及海底地形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①2004年滨海公路建成,造成周边过水通道产生明显的“集水效应”;②2010年三墩公路建成,鹿耳环江被整体“分离”,涨、落潮主导路线发生改变;③海湾内水体落潮时间增加,涨潮时间减少,潮位曲线形态发生改变;④2000年主导强潮流在麻蓝岛北侧沿NE—SW方向分布,2013年之后变为沿三墩公路S—N方向分布,三墩公路东西两侧海域流速整体特征发生改变;⑤强潮流通道与2m等深线位置的变化十分吻合,麻蓝岛东南侧流速的普遍增加导致0m等深线范围内发育形成新的过水通道;滨海公路路基间过水通道不断冲刷海底,原有深槽向东偏移;⑥麻蓝岛周边深槽均呈现“V”型,存在偏移或不断加深的态势;三墩公路东侧的冲刷导致新的深槽发育,整体呈现“V”型,南部靠近口门位置则为“W”型。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该海域海洋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影响程度的认识,了解海湾水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及海湾地形地貌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对于下一步科学合理地重塑鹿耳环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耳环江 模型预测 流速变化 潮位变化 地形地貌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典型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关系研究
11
作者 刘刚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2期73-81,共9页
植被的生长与土壤水、地下水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为了研究大柳塔矿采煤沉陷区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之间的影响变化关系,采用野外调查结合水文钻孔观测,统计分析了不同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特征,分析了沉陷区植被生长分布与地下水之间... 植被的生长与土壤水、地下水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为了研究大柳塔矿采煤沉陷区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之间的影响变化关系,采用野外调查结合水文钻孔观测,统计分析了不同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特征,分析了沉陷区植被生长分布与地下水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植被随地形地貌变化呈非地带性分布,从山顶到山底、沟谷,植被过渡分带依次为草甸植被、灌草植被、乔草植被、水生植被,且山坡面植被的多样性最丰富。沉陷区覆岩移动及裂缝发育使得地下水受损,但对于绝大多数生态植被的生长发育在短期内无显著性影响,且裂缝发育对生态植被的破坏主要出现在裂缝边缘地带,使得植被根系阻断。沙柳、黑沙蒿、柠条、小叶杨、旱柳、芦苇、旋复花、菖蒲、大石灯芯草均与埋深在5 m范围内的地下水存在显著相关性:当地下水埋深介于10~15 m时,沙柳、柠条、小叶杨、旱柳与地下水呈显著相关性;当地下水埋深介于15~30 m时,只有小叶杨和旱柳与地下水呈显著相关性。当地下水埋深在30 m以下时,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的丰度与地下水呈弱相关和极弱相关。采煤沉陷区植被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之间存在着联动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对于深入研究采煤沉陷区生态自修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区 植被类型 地形地貌 地下水位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UbD理论的高中地理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探析——以地形地貌大单元为例
12
作者 温春念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7期93-95,共3页
UbD理论指引下的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结构优化的教学体系、更高层次的教学设计。文章以地形地貌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应用UbD理论梳理出高中地理大单元设计整体模式。实践发现,这样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学深... UbD理论指引下的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结构优化的教学体系、更高层次的教学设计。文章以地形地貌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应用UbD理论梳理出高中地理大单元设计整体模式。实践发现,这样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学深悟透、学以致用的能力,能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D理论 高中地理 大单元 地形地貌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地形地貌探测
13
作者 袁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5期177-179,共3页
近年来,随着海洋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建立海上风电场成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在建设海上风电场前,需要对拟建海域进行全面探测,以获得海域地形地貌、海底地质和障碍物分布等情况。为准确掌握海上风电场地形地貌情况,本文采... 近年来,随着海洋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建立海上风电场成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在建设海上风电场前,需要对拟建海域进行全面探测,以获得海域地形地貌、海底地质和障碍物分布等情况。为准确掌握海上风电场地形地貌情况,本文采用侧扫声呐、单波束水深测量、多波束水深测量以及浅地层剖面探测等探测方法,对海上风电场进行了全方位的地形地貌扫测。以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工程为例,设计了扫测方案,详细介绍了各类探测方法的技术流程和施测方法,获得了风电场调查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图,研究内容为扫海测量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侧扫声呐 多波束水深测量 浅地层剖面探测 地形地貌
下载PDF
《工程地质与土工试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地形地貌”模块为例
14
作者 杨泽 王晗 白雪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0035-0038,共4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有机融入是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重难点。以盾构专业的《工程地质与土工试验》课程为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断探索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并以“地形...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有机融入是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重难点。以盾构专业的《工程地质与土工试验》课程为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断探索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并以“地形地貌”模块为例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示例,通过课前渗透、课中融入、课后强化来实现全过程思政融入,结果显示达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目标,为土建类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与土工试验 课程思政 地形地貌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测绘工程中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地貌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廖思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6期0085-0088,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激光雷达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关注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地貌测绘方面的应用。首先,文章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优势。然后,文章详细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地貌测绘中的应用,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 本文主要探讨激光雷达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关注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地貌测绘方面的应用。首先,文章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优势。然后,文章详细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地貌测绘中的应用,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的生成、地貌变化监测、洪水预警和灾害评估等方面。最后,文章总结了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地貌测绘中的应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技术 地形地貌测绘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表面模型 洪水预警 灾害评估
下载PDF
崇义县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探讨
16
作者 陈冲 王洪永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第4期133-135,共3页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形地貌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活动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质灾害能否形成及形成的类型、规模和数量。文章从不同类...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形地貌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活动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质灾害能否形成及形成的类型、规模和数量。文章从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及微地貌(高程、坡度)入手,探讨江西省崇义县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形地貌 地貌
下载PDF
中国近海地形地貌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浩存 魏盛桃 《浙江测绘》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西太平洋位处重要位置,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前沿阵地,对西太平洋地区进行海洋地形地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利用波束测深系统对西太平洋海域地形地貌进行研究仍然是主流研究手段,利用波束系统测深数据,结合海底地质资料、地... 西太平洋位处重要位置,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前沿阵地,对西太平洋地区进行海洋地形地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利用波束测深系统对西太平洋海域地形地貌进行研究仍然是主流研究手段,利用波束系统测深数据,结合海底地质资料、地球物理资料等,对西太地区的海底地形地貌的成因、演化、控制机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对西太地区地形地貌进行精细解译、分类,在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灾害研究、军事应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前人对西太平洋地区地形地貌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在西太平洋地区地形地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地形地貌 多波束测深系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地形地貌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对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影响 被引量:40
18
作者 刘刚 唐军 +2 位作者 孙雷雷 席禹 刘晓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3,共7页
为了分析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征,首先以1999—2008年的雷电定位数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广州市平原和山区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和差异及其原因,然后根据平原和山区不同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计算了不同电压等级... 为了分析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征,首先以1999—2008年的雷电定位数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广州市平原和山区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和差异及其原因,然后根据平原和山区不同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计算了不同电压等级下典型杆塔输电线路的绕击和反击危险电流概率。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广州市平原雷电流幅值比山区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电阻率和海拔因素。此外,雷电定位系统测量雷电流幅值的办法存在一定误差,对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 山区 雷电流幅值 土壤电阻率 地形地貌 工程雷电流模型 输电线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