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信度引导立体匹配的月球南极摄影测量地形重建方法
1
作者 尤琼华 叶真 +3 位作者 童小华 徐聿升 刘世杰 谢欢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597,共12页
针对月球南极光照暗弱、阴影区域众多、月面形貌要素单一弱纹理,给影像立体匹配和三维地形重建带来极大挑战和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信度引导的高效立体匹配算法(Efficient Confidence-guided Stereo Matching,ECSM),通过评估非支撑... 针对月球南极光照暗弱、阴影区域众多、月面形貌要素单一弱纹理,给影像立体匹配和三维地形重建带来极大挑战和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信度引导的高效立体匹配算法(Efficient Confidence-guided Stereo Matching,ECSM),通过评估非支撑点的可信度来更新支撑点点集,构建三角网并利用三角形顶点的可信度重新估算其内部视差,提高匹配精度和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月面摄影测量三维地形重建方法,并采用月球勘测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窄角相机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开展月球南极沙克尔顿(Shackleton)坑缘区域地形重建的验证实验。比较分析不同立体匹配算法生成的视差图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处理月面弱纹理和重复纹理区域影像方面具有可靠性。将生成的DEM与德国宇航中心(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und Raumfahrt,DLR)制作的同区域DEM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月球轨道激光高度计DEM(LDEM)进行对比分析,高程和坡度信息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月球南极探测着陆区选择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南极 地形重建 立体匹配 可信度引导
下载PDF
大幅面地图的三维地形重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卫明 吴兵 刘崴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73,共11页
研究完成了一个实用的可用于大幅面像素地图的三维地形重建系统 .提出一个实用的等高线内插算法 ,算法克服了网格绘制等值线方法和三角网绘制等值线方法因只考虑了点的位置属性、未考虑等高线的线属性而使插出的等高线常常会与母线相交... 研究完成了一个实用的可用于大幅面像素地图的三维地形重建系统 .提出一个实用的等高线内插算法 ,算法克服了网格绘制等值线方法和三角网绘制等值线方法因只考虑了点的位置属性、未考虑等高线的线属性而使插出的等高线常常会与母线相交的弱点 ;同时提出了一个实用的等高线高程识别算法和一个可用于大幅面地图的三维规则数据场建立算法 ,算法充分利用了等高线的先验知识 ,不仅建立的数据场的质量很高 ,而且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与数据点数( m)和网格点数 ( n)成线性关系 O( m+ n) ,因此计算速度很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幅面地图 三维地形重建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学 等值线
下载PDF
基于HASM的黄土侵蚀地形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明伟 江岭 +1 位作者 王春 孙京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侵蚀最强烈的区域之一,基于当前的地形信息对其地形进行重建可有效估算侵蚀量。该文基于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首先建立了黄土高原流域地形重建模型,并以多期人工模拟小流域为实例数据,从微观(坡度)和宏观(等高线)...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侵蚀最强烈的区域之一,基于当前的地形信息对其地形进行重建可有效估算侵蚀量。该文基于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首先建立了黄土高原流域地形重建模型,并以多期人工模拟小流域为实例数据,从微观(坡度)和宏观(等高线)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侵蚀阶段模拟小流域的地形重建结果,该地形重建结果具有较高精度,且处于侵蚀发育中期的小流域重建结果要优于处于侵蚀发育晚期的小流域重建结果。最后,以高程相对误差为指标定量分析了小流域地形重建的精度,结果显示,两个时期小流域重建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55%和0.5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9%和2.73%,表明基于HASM方法的黄土流域地形重建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M 黄土地貌 地形重建 精度控制点
下载PDF
基于等高线的三角网建模及真实感地形重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翁巧琳 姜昱明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7年第10期188-191,共4页
三维地形是自然环境模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等高线的三角网建模算法。该算法利用等高线固有的特性及其比邻拓扑关系,将等高线作为特征线并适当增加特征点,改进三角网生长算法,构建带约束... 三维地形是自然环境模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等高线的三角网建模算法。该算法利用等高线固有的特性及其比邻拓扑关系,将等高线作为特征线并适当增加特征点,改进三角网生长算法,构建带约束条件的狄洛尼三角网。实验采用我国东北某山区的真实等高线数据运用该算法模拟地形。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构网效率,保留了等高线所包含的丰富的地形特征,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真实感地形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 地形重建 带约束条件的狄洛尼三角网 拓扑关系
下载PDF
基于插值法的地形重建在平流层通信传播损耗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红卫 何晨 +1 位作者 诸鸿文 李霄翔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1年第3期280-285,共6页
提出了基于插值法的地形重建算法 ,并应用于平流层通信系统电波传播损耗的预测 ,给出了地形重建算法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并对随机产生的地形数据进行了模拟 ,得出了平流层通信传播损耗与地形数据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地形库数据的行插值... 提出了基于插值法的地形重建算法 ,并应用于平流层通信系统电波传播损耗的预测 ,给出了地形重建算法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并对随机产生的地形数据进行了模拟 ,得出了平流层通信传播损耗与地形数据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地形库数据的行插值、列插值和对角线插值方法解决了平流层通信系统传播损耗预测的地形重建问题 ,保证了传播损耗预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重建 电流传播 传播损耗预测 插值法 平流层通信 移动通信
下载PDF
基于下降图像三维地形重建的参数自适应生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偲 周娜 张亚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7-892,共6页
针对基于单应性下降图像着陆区三维地形重建算法中重建参数对重建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生成算法计算最优重建参数.首先,根据匹配特征点对应的空间点拟合出地形近似平面,作为系列平行虚拟切分平面的参考平面,从而确定切分平面... 针对基于单应性下降图像着陆区三维地形重建算法中重建参数对重建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生成算法计算最优重建参数.首先,根据匹配特征点对应的空间点拟合出地形近似平面,作为系列平行虚拟切分平面的参考平面,从而确定切分平面的法向和基本深度.其次,在地形近似平面两侧,分别计算特征点对对应的空间点到地形拟合平面最大距离,用于估计重建区地形高度差异.最后,根据地形高度差异和相机距地形拟合平面距离,寻找最优切分平面个数.根据这些重建参数即可计算地形重建所需单应矩阵.对比不同重建参数下的重建结果表明该参数设定方法可以达到更优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降图像 地形重建 三维重建 参数 自适应
原文传递
干涉SAR地形重建的视向量正交分解算法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彦平 彭海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05-1709,共5页
在给出GOD算法的另一种形式和MOD算法的改进算法MMOD算法的基础上,对GOD、MOD、MMOD和GUOD算法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4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均选择天线的单位速度向量作为一个正交基,在速度向量的法平面内分别选择... 在给出GOD算法的另一种形式和MOD算法的改进算法MMOD算法的基础上,对GOD、MOD、MMOD和GUOD算法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4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均选择天线的单位速度向量作为一个正交基,在速度向量的法平面内分别选择一对正交单位向量作为另两个正交基,不同特点在于采用了不同的视向量正交分解方法。结果表明,GOD算法、MMOD算法和GUOD算法是等价的,而MOD算法由于在视向量正交分解中采用了平面波模型,是一种近似算法,与GOD算法、MMOD算法和GUOD算法是非等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地形重建算法比较 视向量正交分解 正交基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三维地形重建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宁 张传林 张文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7-470,共4页
基于等高线地图的三维地形重建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读懂等高线地图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应用等高线地图进行地形重建需要较专业的OpenGL等工具以及很高的编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散乱点的三维地形重建算法:先对这些散乱点在平面内做... 基于等高线地图的三维地形重建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读懂等高线地图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应用等高线地图进行地形重建需要较专业的OpenGL等工具以及很高的编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散乱点的三维地形重建算法:先对这些散乱点在平面内做三角剖分得到一些三角形,然后用等值线切割每个三角形得到一些内点,并计算出每一个内点的坐标及高程,最后对所有的点再次应用三角剖分方法生成空间中的三角形面片.实验结果及算法复杂度分析表明该算法既简单易行又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形重建 DELAUNAY三角剖分 散乱点
下载PDF
基于SLIC区域分割的三维地形重建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方媛 冯志勇 徐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8-1723,共6页
为利用无人机在高空连续拍摄的两幅航拍图像准确实现三维地形重建,提出了通过将图像进行区域分割来达到不同地形区域分别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方法。首先利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超像素算法将图像分割为多个包含单一地形的超像素... 为利用无人机在高空连续拍摄的两幅航拍图像准确实现三维地形重建,提出了通过将图像进行区域分割来达到不同地形区域分别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方法。首先利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超像素算法将图像分割为多个包含单一地形的超像素区域,再利用各区域的颜色信息进行相邻同类地形区域的融合,最后在所得的各区域内通过SIFT特征点提取与匹配、计算三维坐标来生成DEM数据。通过将重建地形结果与卫星地图对比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地形重建;通过对比本文算法与传统地形重建算法的重建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准确呈现各地形间的边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重建 简单线性迭代聚类超像素算法 区域分割 SIFT算法
下载PDF
并行月面三维地形重建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喆 高三红 +1 位作者 郑慧英 李立春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2013年第4期345-351,共7页
月面三维地形重建系统的实时性直接关系到探月任务的执行效率。为提高地形重建速度,针对立体像对处理平台体系架构、地形高程模型生成算法设计及地形数据压缩与解压等环节的不同特点,利用并行计算思想实现各阶段的并行化设计,使各环节... 月面三维地形重建系统的实时性直接关系到探月任务的执行效率。为提高地形重建速度,针对立体像对处理平台体系架构、地形高程模型生成算法设计及地形数据压缩与解压等环节的不同特点,利用并行计算思想实现各阶段的并行化设计,使各环节的执行速度相比串行系统均有3~10倍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系统时间瓶颈问题。最后基于月面仿真试验场的真实地形数据进行了系统验证,并对所生成月面地形进行了可视化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重建 并行计算 立体像对 数字高程模型(DEM) DELAUNAY算法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滑坡影像获取与地形重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邦民 《四川建材》 2019年第12期60-61,共2页
以一大型滑坡地形为工程实例,利用Sirius Pro 5.0无人机对整个滑坡区域及影响范围进行影像采集,并进行图像快速较正、拼接、成像,获得了滑坡区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Arcgis内置模块对该滑坡地形进行了三维... 以一大型滑坡地形为工程实例,利用Sirius Pro 5.0无人机对整个滑坡区域及影响范围进行影像采集,并进行图像快速较正、拼接、成像,获得了滑坡区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Arcgis内置模块对该滑坡地形进行了三维重建,为进一步滑坡区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测技术 正射影像图(DOM) 数字高程模型(DEM) 滑坡地形重建
下载PDF
基于开源数据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地形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凯 雷少华 +3 位作者 代文 王春 刘爱利 李敏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64,共13页
如何使用少量的地形特征复原地形地貌一直为地学领域的难题。本文使用开源数据集提取地形特征要素,使用地形特征要素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了用于生成DEM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CGAN),设计了基于开... 如何使用少量的地形特征复原地形地貌一直为地学领域的难题。本文使用开源数据集提取地形特征要素,使用地形特征要素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了用于生成DEM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CGAN),设计了基于开源DEM、开源DEM与遥感影像组合、以及5m高精度DEM提取地形特征要素生成DEM的对比实验,并对结果进行视觉效果、相关性分析以及地形因子的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1)在视觉效果上,3种不同方式生成的DEM在视觉效果上均十分逼近原始5 m DEM,都远好于传统插值方法生成DEM,基于开源12.5m DEM提取要素和1m遥感影像的重建效果最接近于原始5 m DEM;(2)在相关性上,三种不同方式生成的DEM与原始5m DEM相关性均能达到0.75以上,组合开源数据提取要素重建DEM与原始5 m DEM相关性可达到0.85以上;(3)在地形因子方面,基于开源12.5 m DEM和1 m遥感影像提取要素重建DEM的坡度和坡向的分布趋势与原始5 m DEM最为一致。本文为高精度DEM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高精度DEM难以获取的区域,可以利用开源数据集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进行高精度地形建模,从而进行地学分析和地理模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数据 遥感影像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特征要素 地形重建 地形骨架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嫦娥三号导航相机测图能力分析及地形重建 被引量:14
13
作者 彭嫚 万文辉 +6 位作者 吴凯 刘召芹 李力 邸凯昌 李立春 苗毅 詹磊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5-1002,共8页
基于立体相机成像模型并结合相机参数对嫦娥三号导航相机3维测图能力进行分析,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和误差传播定律对巡视器30 m范围内的DEM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导航相机立体影像获得的采样点精度公式,并绘制了DEM的平面精度图和高程... 基于立体相机成像模型并结合相机参数对嫦娥三号导航相机3维测图能力进行分析,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和误差传播定律对巡视器30 m范围内的DEM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导航相机立体影像获得的采样点精度公式,并绘制了DEM的平面精度图和高程精度图;同时使用多线程技术开发了基于导航相机立体影像的地形快速重建算法,利用多线程技术完成影像的特征匹配和密集匹配,并通过分块内插生成DEM。该技术应用于嫦娥三号任务中,有力地支持了嫦娥三号遥操作路径规划相关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三号 月表地形重建 DEM 精度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动态规划法的月面地形三维重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明磊 刘少创 +1 位作者 彭松 马友青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1,共6页
月面巡视探测器导航相机获取的立体影像用于恢复月面地形的空间构型,可以直接服务于巡视器的导航定位工作。影像匹配算法直接关系到地形恢复的精度和可靠性,改进动态规划影像匹配方法兼顾行列双向约束机制增强了视差空间的完备性,并通... 月面巡视探测器导航相机获取的立体影像用于恢复月面地形的空间构型,可以直接服务于巡视器的导航定位工作。影像匹配算法直接关系到地形恢复的精度和可靠性,改进动态规划影像匹配方法兼顾行列双向约束机制增强了视差空间的完备性,并通过动态设立种子点进行分段规划获得整体最优解。实验采用嫦娥二期工程地表试验影像进行论证,通过三角测量重构得到地面点云数据,与其他匹配方法的恢复结果和实地激光扫描地形数据进行了比对,证明了该匹配算法的匹配效率高于传统方法且恢复的点云数据精度可靠,满足于探月工程中巡视器定位导航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匹配 动态规划 地形重建 双向约束
下载PDF
InSAR地形重建中大气效应的估计和去除 被引量:8
15
作者 万青 张路 +2 位作者 蒋厚军 王腾 廖明生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4-1088,共15页
有效估计和消除大气效应的影响是提高InSAR应用能力的关键之一。本文对重复轨道干涉模式下大气相位产生的原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外部低分辨率DEM数据辅助改正大气相位的方法,通过对比大气改正前后结果DEM的... 有效估计和消除大气效应的影响是提高InSAR应用能力的关键之一。本文对重复轨道干涉模式下大气相位产生的原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外部低分辨率DEM数据辅助改正大气相位的方法,通过对比大气改正前后结果DEM的高程精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大气效应 相位改正 地形重建
原文传递
祝融号火星车在轨高精度视觉定位与地形重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友青 彭松 +10 位作者 张建利 温博 金晟毅 贾阳 徐辛超 张烁 鄢咏折 吴运佳 亓晨 李昊 刘少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790-2801,共12页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巡视移动3个月周期内,火星车精准定位与摄站周围精细地形重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为后续的路径规划、机构运动和科学探测提供基础信息.利用摄站点间具有重叠区域的立体地形导航全景相机图像,采用图像区域网...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巡视移动3个月周期内,火星车精准定位与摄站周围精细地形重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为后续的路径规划、机构运动和科学探测提供基础信息.利用摄站点间具有重叠区域的立体地形导航全景相机图像,采用图像区域网平差模型实现火星车的连续相对定位,可有效地降低车轮滑移和惯导系统误差累计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同时,根据单个摄站的立体地形导航全景相机序列图像,采用闭合区域网平差模型和立体匹配技术实现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的制作.依据祝融号火星车的地面实验,视觉定位精度优于2%,3 m内的地形重建精度优于5 mm,并有效支持祝融号火星车高精度视觉定位、地形重建、快速全局定位、在轨驶离、路径规划、科学目标点位置测量等在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融号火星车 视觉定位 地形重建 区域网平差 数字正射影像图
原文传递
基于多波束声纳数据与反射模型的水下地形重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晨 黄微 李先华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2,共3页
利用多波束声纳数据重建水下地形,构建高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于在复杂水下区域的物质勘探、目标检测等方面有重要实用意义。然而,多波束声纳系统直接获得的测深数据空间分辨率有限。本文基于多波束声纳系统采集的稀疏测深数... 利用多波束声纳数据重建水下地形,构建高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于在复杂水下区域的物质勘探、目标检测等方面有重要实用意义。然而,多波束声纳系统直接获得的测深数据空间分辨率有限。本文基于多波束声纳系统采集的稀疏测深数据(空间位置)和密集回波强度数据(图像性质)来构建水下复杂地形高空间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利用采集的水下稀疏测深数据,结合海底反射模型的声反射特性,使估算的回波强度数据逼近采集的回波强度数据。以此作为约束条件,求得高空间分辨率的测深数据,从而构建水下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实验结果,本文算法优于其他常用内插算法。这为利用多波束声纳数据进行水下地形的重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适合于深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重建 多波束声纳 反射模型 回波强度
原文传递
基于嫦娥五号探测器立体监视相机图像的高精度地形重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友青 郑燕红 +4 位作者 金晟毅 张烁 鄢咏折 吴运佳 刘少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9-1520,共12页
为嫦娥五号探测器表取采样封装任务提供地形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立体监视相机图像的高精度地形重建方法.首先阐述了基于立体监视相机图像的高精度地形重建流程,然后分析了重建点云精度的影响因素.将实验场内位于机械臂根部坐标系下的实... 为嫦娥五号探测器表取采样封装任务提供地形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立体监视相机图像的高精度地形重建方法.首先阐述了基于立体监视相机图像的高精度地形重建流程,然后分析了重建点云精度的影响因素.将实验场内位于机械臂根部坐标系下的实测点云作为基准,并假设图像重建点云与实测点云仅存在缩放、平移和旋转的固定转换关系,创新性地提出了粗配准与精配准相结合的点云几何配准方法,以实现图像地形重建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最后,通过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表取采样封装试验,验证了上述假设的合理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点云重建精度(图像重建点云与实测点云的平均距离小于6.0 mm;方差数值低于13.0 mm)和应用稳定性,降低了地形重建环节中各种因素对点云的综合影响程度,将进一步运用在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轨采样封装任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探测器 采样返回 立体图像 地形重建 点云配准
原文传递
基于CAD等高线的三角网建模及地形重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婕 傅华明 《电子技术(上海)》 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
三维地形是自然环境模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DXF格式文件提取CAD图形中等高线元素,通过建立网格索引实现了DTM数据的高效组织和管理,在VS2005开发环境下,提出按网格轮流取点的策略,减少了搜索时间。... 三维地形是自然环境模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DXF格式文件提取CAD图形中等高线元素,通过建立网格索引实现了DTM数据的高效组织和管理,在VS2005开发环境下,提出按网格轮流取点的策略,减少了搜索时间。实验采用重庆某山区的真实等高线数据运用该算法模拟地形。结果表明,此算法保留了等高线所包含的丰富的地形特征,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真实感地形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等高线 三角网 地形重建
原文传递
SIFT和ORB特征检测算法在地形三维重建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坤 谷晨鹏 +2 位作者 张东 黎华 黄海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3期44-48,共5页
基于影像的三维重建技术是获取地形数据的新方法,其重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像的特征检测方式。为探究不同特征检测方法对地形三维重建的影响,本文选取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和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 基于影像的三维重建技术是获取地形数据的新方法,其重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像的特征检测方式。为探究不同特征检测方法对地形三维重建的影响,本文选取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和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特征检测算法,采用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多视角密集匹配(Clustering Views for/Patch-based Multi-view Stereo,CMVS/PMVS)、自然邻域插值等方法生成区域地形点云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比较分析二者在地形重建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IFT生成点云分布均匀,DSM的MRE为2.56%,RMSE为6.36 m,适用于全局的地形三维重建;ORB重建速度快,生成DSM的MRE为2.35%,RMSE为5.17 m,适用于快速的地形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三维重建 SITT ORB SFM D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