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6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共享视角探索高校智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作者 陈远宏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运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方法,将知识共享知识转化模型(SECI model)引入问题分析中,通过构建高校智库体系各组织间知识共享及转化过程的模型,着力高校智库“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转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 运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方法,将知识共享知识转化模型(SECI model)引入问题分析中,通过构建高校智库体系各组织间知识共享及转化过程的模型,着力高校智库“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转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层面分析其知识共享转化障碍.提出坚持协同发展理念构建知识共享交流“创造场”,通过激发创始场、活跃对话场、完善系统场、拓展实践场,实现数据、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互联互通.以创新激励考核机制为牵引,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咨政研究团队;以知识流动增值为核心,畅通“智库+高校+产业”组织机制;以健全工作链条为重点,实现知识创造与增值共享;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培育建设一批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校智库,产出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的智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智库 知识共享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知识转化(SECI)模型
下载PDF
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2
作者 耿雪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对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民办高校因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培养应用型社会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现有研究主要...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对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民办高校因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培养应用型社会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公立高校在地方发展中的作用,关于民办高校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且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具体的实践分析和案例研究。本文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民办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路径与成效。通过对四川工商学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校地合作等方面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民办高校如何通过灵活的教育模式、紧密的校企合作和积极的社会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同时,论文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在资源配置、政策支持和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资源整合、强化政策支持和完善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民办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地方发展贡献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工商学院 校地合作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3
作者 韦哲 《记者观察(中)》 2024年第5期19-21,共3页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宣传什么?如何宣传才能发挥应有作用?本文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对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探索实践和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归纳出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守正创新、加快转型、促进宣传提质增效、...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宣传什么?如何宣传才能发挥应有作用?本文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对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探索实践和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归纳出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守正创新、加快转型、促进宣传提质增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化瑶族自治县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守正创新 加快转型 提质增效 实践和经验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县级
下载PDF
河南工学院:瞄准需求,全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4
作者 孙斌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6期8-8,共1页
河南工学院在工学结合中诞生、校企合作中发展。建校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导向,弘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良传统,深... 河南工学院在工学结合中诞生、校企合作中发展。建校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导向,弘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良传统,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教融汇,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品牌,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 工学结合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宁波大学20年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伐 俞建伟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51,共3页
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仅20年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新教育观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 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仅20年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新教育观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宁波大学 教育改革 地方综合性大学 办学特色 课程结构体系
原文传递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永利 成福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48-150,共3页
地方高校的地域位置在地方,管理权在地方,因此,地方高校想要立足,想要谋求发展,想要更好发展,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深入到地方企业经常性进行合作与实践活动,只有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增进互信,只有在服务地方中... 地方高校的地域位置在地方,管理权在地方,因此,地方高校想要立足,想要谋求发展,想要更好发展,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深入到地方企业经常性进行合作与实践活动,只有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增进互信,只有在服务地方中作出成绩,取得成果,发挥作用,才能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才能提升自身的声誉,才能使学院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学院在地方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师范学院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 服务地方 河北 现状 可持续发展 实践活动
下载PDF
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晓明 麦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22-24,共3页
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匮乏,对此,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深入... 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匮乏,对此,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政策法规,从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 对策
下载PDF
发挥高校档案馆作用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骆巧凤 丁巧丹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45,共1页
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记忆工程的保管者,不仅是集中统一保存高校历史档案资料的场所,更是提供高校档案信息为学校、社会服务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它作为学校的一个部门,不仅要围绕学校大局工作,更应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 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记忆工程的保管者,不仅是集中统一保存高校历史档案资料的场所,更是提供高校档案信息为学校、社会服务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它作为学校的一个部门,不仅要围绕学校大局工作,更应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去。也就是应发挥高校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档案馆 历史档案资料 文化事业机构 集中统一 档案信息 学校
下载PDF
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远清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4期3-5,共3页
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成长,是地方的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作为人才源,地方高校要念好4本经:第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第二,提高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第三,本科是基础;第四,培养人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 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成长,是地方的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作为人才源,地方高校要念好4本经:第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第二,提高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第三,本科是基础;第四,培养人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综合提高。这4本"经"应该天天念。作为智能源,高校要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为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思想、出主意、出政策。作为文化源,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结合地方文化的资源优势,为提高地方文化品位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源 智能源 文化源
下载PDF
对地市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葛秋良 罗恢远 《惠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0-84,共5页
地市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具有政府支持、地理位置优越、人缘关系好和智力资源丰富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也存在着服务能力低、思想认识不到位、战略规划欠合理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因而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 地市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具有政府支持、地理位置优越、人缘关系好和智力资源丰富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也存在着服务能力低、思想认识不到位、战略规划欠合理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因而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高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思路和对策
下载PDF
区域独有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耀森 《经济师》 2009年第2期143-144,共2页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文章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阐明区域独有高校在发展地方经济,繁荣地方文化和稳定地方政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独有高校 服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实践——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纪实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建新 唐锡海 蓝洁 《广西教育》 2009年第36期5-7,共3页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抓”、“找”、“搭”、“融”、“创”结合的思路统筹资源,使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院校发展与区域、城市、新农村建设联动,...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抓”、“找”、“搭”、“融”、“创”结合的思路统筹资源,使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院校发展与区域、城市、新农村建设联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及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 示范建设 教育服务 实践 地方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
下载PDF
武汉市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小芳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6-73,共8页
近年来,武汉市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人才总量、质量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属地武汉市的37所高职院校,以2020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中的数据和资料作为样本,进行了综合... 近年来,武汉市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人才总量、质量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属地武汉市的37所高职院校,以2020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中的数据和资料作为样本,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武汉市的高职教育仍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薄弱环节,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仍有差距,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潜能有待全面释放。进而提出了武汉市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政府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与高层联动,调整院校布局推进职教体系建设;社会层面要形成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提升专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学校层面要聚焦办学实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论新建本科院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人崧 蔡桂权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1-43,共3页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现状透视,着重论述了如何提升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创设有利于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现状透视,着重论述了如何提升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创设有利于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与企业等经济实体的互动合作关系,以提高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科研
下载PDF
地方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焦铬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69-171,共3页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怎样将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文化和技术支持,成为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文章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探索地方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怎样将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文化和技术支持,成为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文章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探索地方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法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科研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党校科研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被引量:2
16
作者 商碧辉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4期93-94,共2页
党校工作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党校科研应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深入乡镇和村社开展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党校科研的指导作用,支持县(市、区)委党校承办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会,全面提升县级党校的科研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 党校工作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党校科研应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深入乡镇和村社开展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党校科研的指导作用,支持县(市、区)委党校承办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会,全面提升县级党校的科研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科研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
下载PDF
发挥高职院校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亓新学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8,共4页
地方高职院校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内涵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落实服务职能;实现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互利双赢的做法为例,探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 地方高职院校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内涵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落实服务职能;实现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互利双赢的做法为例,探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发挥自身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高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清义 《决策探索》 2015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引导和推动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战略切入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2013年年初转型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国家教育部研究制... 以引导和推动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战略切入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2013年年初转型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国家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试点、组建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组织论坛等。在转型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重要任务的同时,地方本科高校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本科高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大学转型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综合改革 应用技术型 结构战略性调整 国家教育部
下载PDF
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景文 张鸣远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23年第6期84-92,共9页
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两个核心要素,与一流学科建设相互促进。文章从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外部驱动、内外交互三个维度探索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机理,基于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一... 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两个核心要素,与一流学科建设相互促进。文章从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外部驱动、内外交互三个维度探索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机理,基于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现实依据,据此探索出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创新机制、动力机制和组织机制,提出从创新育人模式、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以及改善学科结构等要素实现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构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高校互动双赢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荣翰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6-78,83,共4页
实现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目标,就要使区域高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确立办学目标定位,合理增设新学科、新专业;积极探索提高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 实现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目标,就要使区域高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确立办学目标定位,合理增设新学科、新专业;积极探索提高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实效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提升。地方社会也应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重视区域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增加投入,创新服务方式,以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和区域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区域高校 互动双赢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