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地方黄牛品种遗传分化的分子评估
1
作者 杨红文 韩勇 +2 位作者 刘镜 肖礼华 粟朝芝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5-7,共3页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23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4个贵州地方黄牛品种的遗传分化。结果显示,思南牛、关岭牛、威宁牛、黎平牛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1、0.69、0.69、0.65...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23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4个贵州地方黄牛品种的遗传分化。结果显示,思南牛、关岭牛、威宁牛、黎平牛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1、0.69、0.69、0.65,2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在0.38—0.84之间,高度多态位点21个,中度多态位点2个。检测结果为贵州省本地黄牛品种分类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黄牛品种 微卫星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对4个贵州地方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红文 韩勇 +2 位作者 刘镜 肖礼华 粟朝芝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5-9,共5页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23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4个贵州地方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关岭牛和思南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小,黎平牛和思南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大;贵州4个地方黄...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23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4个贵州地方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关岭牛和思南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小,黎平牛和思南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大;贵州4个地方黄牛品种两两间基因型一致的概率在关岭牛和思南牛之间的概率最大(2.892×10-23),在黎平牛和思南牛之间的概率最小(1.001×10^(-24));贵州地方黄牛品种71.3%的遗传分化发生在品种间,28.7%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贵州地方黄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开展品种选育的选择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黄牛品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淑玲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2期89-90,共2页
松原市自然条件优越,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有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黄牛养殖产业历史悠久,养牛业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精准脱贫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养殖技术相对落后,对黄牛品种的选育不太重视,造成黄牛的优良性状退化,养殖效益不高。本... 松原市自然条件优越,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有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黄牛养殖产业历史悠久,养牛业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精准脱贫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养殖技术相对落后,对黄牛品种的选育不太重视,造成黄牛的优良性状退化,养殖效益不高。本文分析了黄牛品种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比较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建立牛品种改良新模式,促进养牛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黄牛品种 改良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13个中外牛品种的遗传变异和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被引量:27
4
作者 罗永发 王志刚 +6 位作者 李加琪 张桂香 陈瑶生 梁勇 于福清 宋卫涛 张自富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8-507,共10页
本研究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0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检测了10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和3个外来牛品种的基因型。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杂合度,以Nei’s遗传距离和Nei’s标... 本研究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0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检测了10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和3个外来牛品种的基因型。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杂合度,以Nei’s遗传距离和Nei’s标准遗传距离为基础,采用非加权组对算术平均聚类法构建了聚类图,分析了13个牛品种的群体内遗传变异和群体间遗传关系。并以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为基础,将13个中外黄牛品种分为三类:Ⅰ类属于普通黄牛品种,包括延边牛、沿江牛、长白地方牛、蒙古牛、阿勒泰白头牛、哈萨克牛、复州牛和西藏牛;Ⅱ类属于含有瘤牛血统的黄牛品种,包括日喀则驼峰牛和阿沛甲咂牛;Ⅲ类属于外来牛品种,包括德国黄牛、西门塔尔牛和夏洛来牛。研究结果为加强我国地方黄牛品种种质特性研究以及地方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黄牛品种 微卫星 遗传变异 遗传关系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对12个中外牛品种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荣岭 张桂香 +4 位作者 王志刚 王慧 韩旭 王冬蕾 王均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63-1470,共8页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2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9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和3个外来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2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9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和3个外来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DA及DS遗传距离。基于DA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2个中外牛品种被聚为4类:Ⅰ类属于南方黄牛品种,包括恩施牛、黎平牛、昭通牛和川南山地牛;Ⅱ类属于中原黄牛品种,包括郏县红牛、早胜牛和平陆山地牛;Ⅲ类属于北方黄牛,包括延边牛和长白地方牛;Ⅳ类属于外来牛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和德国黄牛。研究结果为中国地方牛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黄牛品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用20个微卫星标记研究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敏强 李萍莉 +2 位作者 陈礼学 赵明日 陈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81,共6页
用20个微卫星座位分析了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及用作参照的秦川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3个中国黄牛品种在20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4~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接近9个。各座位等位基因长度与欧洲普通牛相似,但平均等位基因数高于报道的欧洲普... 用20个微卫星座位分析了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及用作参照的秦川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3个中国黄牛品种在20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4~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接近9个。各座位等位基因长度与欧洲普通牛相似,但平均等位基因数高于报道的欧洲普通牛和部分中国其它黄牛品种。3个品种在不同座位均发现部分特有基因,以渤海黑牛居多,在3个座位检测到7个特有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达到6个以上,平均杂合度接近0.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约为0.85,这几项变异参数在3个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但高于欧洲普通牛群体和报道的中国部分黄牛群体的相应值。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当地生态条件下,经数千年的选育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属宝贵的遗传资源。遗传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渤海黑牛先与秦川牛聚为1类,再与鲁西黄牛聚在一起,引证了鲁西黄牛受瘤牛血统影响较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黄牛品种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对中国黄牛资源认知及持续利用问题的冷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英汉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黄牛资源(Chinese indigenous cattle breed resources)是中国牛肉产业发展的基础母本资源,对其正确认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性.依据相关动物育种学基本原理和养牛学基本知识,说明前辈科学家对黄牛资源的经济类型界定——为... 黄牛资源(Chinese indigenous cattle breed resources)是中国牛肉产业发展的基础母本资源,对其正确认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性.依据相关动物育种学基本原理和养牛学基本知识,说明前辈科学家对黄牛资源的经济类型界定——为“地方品种”——的科学性,并依据数量指标——牛肉用指数(BPI)和牛品种科技含量(K值)指数证明其客观真实性.这已成为业界共识.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如:将各种牛(Cat-tle)统称为“肉牛”;有人说本地黄牛品种已成为“优秀的肉牛品种”;还有人不顾国内牛数剧减的事实而极力夸大品种内数量.这些在学术上均属学术不端行为(非科学或伪科学作法).背离前人界定,撕裂已有共识,客观上表现出四方面危害:扰乱国际粮农组织(FAO)通用规则(FAO统计无有“肉牛”项)、搅乱业界内外人心(损害对“肉牛”科学概念的学习与理解)、抹煞本地黄牛的种质资源价值(冠以“肉牛”而虚化资源意义)、阉割新育成的肉牛品种的种质创新价值(“假似真时真亦假”).对此种种异象应予以厘清,还发展中的中国养牛科学以尊严.本文对黄牛资源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并对农业部发布的“2011~2025: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中存有的不周之处也提出了修补意见,以利对黄牛资源的正确认知和持续利用,促进牛肉产业中牛源基础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地方品种 肉牛(品种) 肉用指数(BPI) 学术不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