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在东海C区块开发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莉 刘舒 雷蕾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4期53-59,共7页
东海C区块钻井资料较少,开发层系少,主力层开发效果不理想,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于东海C区块的开发评价和油气藏调整中,以改善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新层系通过圈闭描述和含气性预测等地球物理技术,开展油气藏描述和潜力预测,实现... 东海C区块钻井资料较少,开发层系少,主力层开发效果不理想,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于东海C区块的开发评价和油气藏调整中,以改善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新层系通过圈闭描述和含气性预测等地球物理技术,开展油气藏描述和潜力预测,实现新层系的增储上产和底水低幅油气藏高效动用;针对主力层采出程度低、产量低、含水高,以井震动结合,采用地震正演、地震相特征及地震属性等开展储层精细解剖的地球物理技术,指导了剩余油气分布预测及调整挖潜研究。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在东海C区块的开发评价和油气藏调整中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为其他类似区块油气藏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技术 油气开发 地震属性 井震特征
下载PDF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地球物理技术服务公司建设
2
作者 常学军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3-44,共2页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部署,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求相比,从“培育”到“加快”,凸显了新形势下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紧迫性、重要性。中国石油党组对东方物探提出了“志...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部署,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求相比,从“培育”到“加快”,凸显了新形势下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紧迫性、重要性。中国石油党组对东方物探提出了“志存高远,率先打造世界一流”和“比集团公司至少提前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决扛起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责任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企业 服务公司 地球物理技术 全球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 责任使命 统筹推进 坚定信心
下载PDF
基于地球物理技术的地质矿产勘查方法探究与应用
3
作者 罗文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4期0051-0054,共4页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地质勘查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精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领域。本文系统探究了电法勘查技术、磁法勘查技术、地震勘查技术、重力和磁重力勘查技术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地质勘查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精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领域。本文系统探究了电法勘查技术、磁法勘查技术、地震勘查技术、重力和磁重力勘查技术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并阐述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聚焦电法勘探技术、地震断层勘探技术等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同时,对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技术 地质矿产勘查 勘察方法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38
4
作者 刘文岭 韩大匡 +3 位作者 胡水清 王大兴 朱文春 李树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0-554,559,共6页
根据油田开发的需要,在高含水油田有必要开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横向上要精确识别和预测对剩余油富集具有遮挡作用的小断层、微幅度构造、砂体边界和岩性隔挡(如废弃河道),纵向上要精细预测控制剩余油丰度的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参数,... 根据油田开发的需要,在高含水油田有必要开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横向上要精确识别和预测对剩余油富集具有遮挡作用的小断层、微幅度构造、砂体边界和岩性隔挡(如废弃河道),纵向上要精细预测控制剩余油丰度的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参数,重点解决河道边界预测和薄互层储层单砂体厚度预测精度问题。并结合高含水油田开发的需求,提出了关于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大港油田港东一区一断块研究为例,说明了在高含水油田应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储层物性参数 剩余油预测 预测精度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
下载PDF
中国石油集团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3
5
作者 撒利明 甘利灯 +2 位作者 黄旭日 陈小宏 李凌高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1-626,420,共16页
在回顾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发展历程、技术内涵变迁的基础上,从油藏类型和开采方式出发分析了国内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任务与需求,对照当今世界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最新进展,结合国内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岩石物理分析、高精度地震资... 在回顾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发展历程、技术内涵变迁的基础上,从油藏类型和开采方式出发分析了国内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任务与需求,对照当今世界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最新进展,结合国内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岩石物理分析、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定量解释、井筒地震、多波多分量地震、时移地震、井震藏联合动态分析、微地震监测和应力场模拟等9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石油集团的技术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 发展历程 技术需求 技术现状 技术挑战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地球物理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区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彦君 刘喜武 +1 位作者 刘大锰 赵迎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6-573,共8页
从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特有的构造沉积特征对各种地球物理响应的敏感性分析入手,研究地震属性分析、AVO分析、陡倾角地层反转速度场建立、伪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地球物理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预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多信息联合分析与融... 从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特有的构造沉积特征对各种地球物理响应的敏感性分析入手,研究地震属性分析、AVO分析、陡倾角地层反转速度场建立、伪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地球物理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预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多信息联合分析与融合策略,优化集成有效地球物理技术,形成了一套可靠的预测技术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反射强度、瞬时相位、层速度、相对波阻抗、绝对波阻抗、AVO截距剖面联合分析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底界似海底反射(BSR)界面的有效技术组合;综合应用原始地震剖面及相对波阻抗、绝对波阻抗、层速度等剖面的特征可提高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的有效性;而瞬时频率、能量半衰期、层速度、AVO截距、AVO乘积、AVO流体因子等剖面特征的有效组合能更准确有效地识别BSR界面以下的游离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游离气 地球物理技术 地震属性 BSR
下载PDF
地球物理技术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创新与展望 被引量:24
7
作者 孙龙德 方朝亮 +2 位作者 撒利明 杨平 孙赞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424,共11页
系统研究全球深层油气分布、储量、产量等勘探开发现状,总结中国陆上深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进展及勘探成效,并指出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攻关方向。针对中国陆上深层油气勘探,分析了现阶段深层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勘探所面临的低信... 系统研究全球深层油气分布、储量、产量等勘探开发现状,总结中国陆上深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进展及勘探成效,并指出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攻关方向。针对中国陆上深层油气勘探,分析了现阶段深层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勘探所面临的低信噪比、低分辨率、低成像精度及低保真度等主要地球物理问题,明确了相应的宽线大组合二维及宽方位高密度三维采集、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及逆时偏移、复杂构造建模及储集层定量预测等关键技术对策。在此基础上,从深层复杂构造成像与复杂储集层预测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宽频、保幅、高精度及信息综合是陆上深层地球物理勘探的技术挑战与攻关方向,并提出宽频地震采集、复杂储集层岩石物理建模、高精度叠前保幅成像、复杂储集层综合评价、非地震物探以及钻井地震导向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未来深层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技术 深层油气勘探 深层复杂构造成像 深层复杂储集层预测
下载PDF
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 被引量:94
8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1 位作者 杨晓 李向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0-818,836+667,共9页
近几年来,伴随着建设低碳经济的需要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页岩气产业发展迅速升温,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今能源供应格局。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处于起... 近几年来,伴随着建设低碳经济的需要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页岩气产业发展迅速升温,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今能源供应格局。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还存在一些困惑。本文通过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明确指出地球物理技术作为页岩气储层评价和增产改造的关键技术,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勘探开发 地球物理技术 储层评价
下载PDF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在大庆长垣LS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占东 刘义坤 海东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5-702,718,共9页
针对大庆长垣应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的难点问题,系统阐述了井震联合小尺度构造解释的方法和储层预测的研究。(1)开展分级分层次构造解释,建立了小尺度地质体精细构造解释;(2)在低级序小断层识别和组合方面,采用井指导和... 针对大庆长垣应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的难点问题,系统阐述了井震联合小尺度构造解释的方法和储层预测的研究。(1)开展分级分层次构造解释,建立了小尺度地质体精细构造解释;(2)在低级序小断层识别和组合方面,采用井指导和验证地震断层解释,同时结合相干体、倾角定位、三维可视化等技术进行综合研究;(3)微幅度构造研究采用井点分层数据小网格成图为主,辅以手动识别、趋势面法、相干体等手段进行逐一落实。储层应用实践证明,地震属性技术预测储层普适性较差,对"泥包砂"型的砂体预测是有效的。地震重构反演技术预测储层精度较高,不仅较好地反映砂体接触关系,而且预测了砂体横向边界。采用"井点定相、切片组形"方法,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和高程差等特征,辅助以反演切片来研究河道垂向演化,最终实现多期河道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 井震联合 重构反演
下载PDF
从世界部分产油国提高采收率的措施看地球物理技术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楚泽涵 李艳华 +1 位作者 蔡智鸣 封锡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统计分析世界部分产油国家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增产措施的发展趋势 :热采是目前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方法 ,注CO2 增产的方法发展最快 ,而注聚合物的方法在国外已经逐渐淘汰。根据这些情况 ,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要考虑适当提高下井仪器的温度性... 统计分析世界部分产油国家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增产措施的发展趋势 :热采是目前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方法 ,注CO2 增产的方法发展最快 ,而注聚合物的方法在国外已经逐渐淘汰。根据这些情况 ,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要考虑适当提高下井仪器的温度性能指标 ,加强地层孔隙中流体成分和性质的研究 ,尤其是在地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产油国 提高采收率 地球物理技术 增产措施
下载PDF
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垦71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油田滚动勘探与开发的储层描述、精细地质建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油藏地球物理中相关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针对处于开发中后期老油田剩余油预测的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研究还... 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油田滚动勘探与开发的储层描述、精细地质建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油藏地球物理中相关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针对处于开发中后期老油田剩余油预测的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研究还很少。为此,开展了包括地质、地震、测井、岩石物理、油藏建模、油气开发等多学科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字三分量检波器采集的三维多波地震、井间地震、三维VSP等资料高分辨率成像的基础上,发展了两项综合应用技术,即提供储层三维空间精细地球物理属性模型的多资料井震联合储层反演技术,以高精度构造解释与储层解释为基础的多尺度资料匹配确定性油藏建模技术。在胜利油田垦71井区应用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预测剩余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预测结果实施了5口补孔改层措施井,部署了13口新井,钻探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相符,预计可提高5%的油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 联合反演 油藏建模 油气开发 采收率
下载PDF
重磁电震井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以西北缘车排子凸起南部石炭系火山岩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仲伟军 王意 +3 位作者 李天明 贾春明 郭忠 张鹏越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通过对车排子凸起南部石炭系油藏精细解剖认为,油藏为构造控制的岩性油气藏。目前已有的三维地震资料的石炭系内幕成像较差,对石炭系火山岩平面分布特征未有清晰认识,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的全面展开。利用重、磁、电、震、井综合地球物... 通过对车排子凸起南部石炭系油藏精细解剖认为,油藏为构造控制的岩性油气藏。目前已有的三维地震资料的石炭系内幕成像较差,对石炭系火山岩平面分布特征未有清晰认识,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的全面展开。利用重、磁、电、震、井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对石炭系火山岩目的层进行井震标定、对比追踪,基于密度、磁化率、极化率异常匹配关系,并对石炭系基底断裂、火山岩岩性分布进行研究,在平面、空间上识别出一系列纵横叠置、不同序列、不同期次的火山岩体。据石油地质条件分析,综合评价5个含油气有利目标,8个含油气较有利目标,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及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重、磁、电、井、震"五维一体"综合物探技术是解决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电震 综合地球物理技术 井震标定 石油地质条件 综合评价 有利目标
下载PDF
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济阳坳陷潜山油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季玉新 王立歆 +1 位作者 王军 王秀玲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3期157-169,共13页
济阳坳陷潜山储层横向变化大,埋藏深,地震资料品质差,识别与预测难度很大。在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地下构造十分复杂的车西地区,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联合应用获得了成功。对当前陆地资料叠前成像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济阳坳陷潜山储层横向变化大,埋藏深,地震资料品质差,识别与预测难度很大。在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地下构造十分复杂的车西地区,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联合应用获得了成功。对当前陆地资料叠前成像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作了探讨,应用精细层位标定与变速成图等技术精细刻画潜山构造。以岩石物性参数分析及储层发育特征分析为基础,利用测井约束反演,地震相分类,相干分析,吸收系数和地质构造应力应变分析及模式识别等技术,对济阳坳陷的几个潜山进行预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潜山油藏 吸收系数 地震相 叠前成像技术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 油气勘探工作 地球物理技术
下载PDF
勘探地球物理技术最新进展——2002年SEG年会综述Ⅱ:解释与压力预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建国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根据 2 0 0 2年SEG年会部分论文编译而成 ,包括解释技术和压力预测技术。概要性地介绍了偏移成像技术 ;新属性技术 ;自动地震相分析技术 ;油气检测技术 ;储层反演技术和
关键词 勘探地球物理技术 “2002年SEG年会” 偏移成像技术 自动地震相分析 油气检测 储层反演技术
下载PDF
油气地球物理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文功 《油气地球物理》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概述了胜利油田油气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并分析了物探技术在油田各个勘探阶段、针对不同勘探对象的成功应用实例。根据当前的勘探开发形势和发展战略,提出了胜利油田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油气地球物理技术 胜利油田 物探技术 勘探对象 地震科学
下载PDF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TheLeadingEdge》D&P专栏回顾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辉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5年第1期5-11,i001,共8页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地球物理在油气开发与生产中的应用技术。以《The Leading Edge》的"开发与生产地球物理"专栏为窗口,系统回顾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与现状,并对其中的井间地震与时延地震两项...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地球物理在油气开发与生产中的应用技术。以《The Leading Edge》的"开发与生产地球物理"专栏为窗口,系统回顾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与现状,并对其中的井间地震与时延地震两项特色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与勘探地球物理相比,多学科综合研究是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高精度三维地震则是多学科综合的核心技术。此外,油藏地球物理研究的精细程度也要比勘探地球物理高很多。在技术方面,除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外,时延(四维)地震、井中地震、多波地震、随钻测量及微地震等,也是油藏地球物理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目前,油气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正处在由勘探阶段向开发与生产阶段跨越的时代,油藏地球物理的出现赋予了地球物理技术新的生命力,代表了油气地球物理的发展趋势,是未来石油工业界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的主流。使其在油气开发与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新一代地球物理学家肩负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技术 发展历程 Edge The 油藏 现状 回顾 勘探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研究 地球物理学家 油气开发 发展趋势 三维地震 多学科综合 应用技术 时延地震 井间地震 主要特征 综合研究 核心技术 井中地震 多波地震 随钻测量
下载PDF
用地球物理技术对隧道控制爆破的监测与反馈
17
作者 钟世航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4-87,92,共5页
招宝山公路隧道为大跨度并行超小净距的隧道 ,两隧道的净距仅为规范规定的 1 /7~ 1 /1 0 ,保护两隧道间夹岩体成为关键技术。采用控制爆破保护岩体是主要措施之一。作者采用声波测量、陆地声纳等测量岩体受爆破破坏的深度及破坏情况 ,... 招宝山公路隧道为大跨度并行超小净距的隧道 ,两隧道的净距仅为规范规定的 1 /7~ 1 /1 0 ,保护两隧道间夹岩体成为关键技术。采用控制爆破保护岩体是主要措施之一。作者采用声波测量、陆地声纳等测量岩体受爆破破坏的深度及破坏情况 ,并监测质点振动速度来控制爆破的振动 ,还通过应变、位移和压力等量测的资料来监视隧道的安全 ,以选择和判定控制爆破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爆破参数。工程获得成功 ,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控制爆破 监测 反馈 地球物理技术
下载PDF
地球物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刘双 《地球》 2013年第3期92-93,共2页
在军事上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可以将地球的自然能量与自然环境通过人为的方式改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军事上利用自然能量和资源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比如通过地球物理技术这一方式。地球物理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军事的发展,增强... 在军事上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可以将地球的自然能量与自然环境通过人为的方式改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军事上利用自然能量和资源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比如通过地球物理技术这一方式。地球物理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军事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既然地球物理技术如此重要,我国就应该重视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本文旨在分析地球物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 应用 地球物理技术 自然 重要性
原文传递
火山岩油气勘探中大有作为的 地球物理技术——访火山岩储层预测专家杨辉博士
19
作者 王大锐 《石油知识》 2012年第2期6-8,共3页
火山岩油气勘探是近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界兴起的勘探开发热点领域,我国石油科技工作者们在该领域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我特意采访了火山岩储集层预... 火山岩油气勘探是近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界兴起的勘探开发热点领域,我国石油科技工作者们在该领域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我特意采访了火山岩储集层预测专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杨辉博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火山岩 地球物理技术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储层预测 杨辉 专家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下载PDF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及应用述评 被引量:12
20
作者 方熠 张慧 +1 位作者 朱莹 王晓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共11页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生态安全环境科学与地球物理学融合发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以近年某一地球物理学术期刊发表的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理论与应用成果的论文为例,梳理与分析了传统地震方法、电法、电磁法以及新的地质雷达技术、核磁...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生态安全环境科学与地球物理学融合发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以近年某一地球物理学术期刊发表的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理论与应用成果的论文为例,梳理与分析了传统地震方法、电法、电磁法以及新的地质雷达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地震映像技术、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电磁波CT技术、TSP地质预报技术等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在环境与安全科学领域的应用,对其解决滑坡、岩溶、矿山采空层、隧道设计及施工地质预测预报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检测等环境与安全工程问题的应用实例及其效果进行了述评。指出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应用领域广泛,但存在发展瓶颈,并对该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促进其发展,为解决近地表环境与工程安全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 环境与安全 地球物理技术 文献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