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多态性地理分布格局
1
作者 梁铖 秦加敏 +3 位作者 宗德琴 李雨时 丁桂玲 黄家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目的】熊蜂是自然环境中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其体表通常覆盖着颜色鲜亮的体毛,从而形成明显的体色模式。本研究旨在探明云南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体色模式多态性的地理分布格局,为熊蜂遗传进化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目的】熊蜂是自然环境中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其体表通常覆盖着颜色鲜亮的体毛,从而形成明显的体色模式。本研究旨在探明云南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体色模式多态性的地理分布格局,为熊蜂遗传进化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检视2017-2021年在云南和贵州共127个采样点采集的957头短头熊蜂标本[包括雌成蜂898头(蜂王103头、工蜂795头)以及雄成蜂59头],绘制雌、雄成蜂体色模式图,分析体色模式的类型及优势度。基于不同体节的体色组成对体色模式进行系统聚类,基于经纬度0.5°×0.5°单元格内体色类群组成分析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短头熊蜂胸部背板体毛的颜色在黑色、灰黄色和橙黄色间过渡变化,腹部背板体毛颜色有黑色、灰黄色、黄色和深棕色,腹部第1背板体毛均为黄色,黄色体毛由第1背板向后逐节延伸最多至第3背板的整节,第2,3背板的体毛为黄色、黑色或灰黄色,而深棕色体毛由腹部第6背板向前逐节延伸最多至第3背板的下半节;雌成蜂有81种体色模式,其中工蜂有80种,蜂王有13种,其中12种与工蜂相同,雄成蜂有37种体色模式,其中28种与雌成蜂相似。雌成蜂的81种体色模式中,优势体色模式有2种,丰盛体色模式有5种,常见体色模式有10种,稀少体色模式有64种。雌成蜂体色模式可聚为3个体色类群,即:A类群(黑胸棕尾),B-1类群(橙胸黑尾)和B-2类群(橙胸棕尾)。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的地理分布可划分为云南高原西部(Ⅰ)和云南高原东部(Ⅱ)2个大区。Ⅰ区进一步可分为滇中亚热带高原区(Ⅰ1)和滇西南热带低山宽谷区(Ⅰ2);Ⅱ区进一步可分为滇东南亚热带岩溶山地河谷区(Ⅱ1)和滇东北亚热带中山河谷区(Ⅱ2)。A体色类群仅分布于Ⅰ1小区,Ⅰ2小区仅有B-2类群分布,而B-1类群仅分布于Ⅱ区,且同域分布有B-2类群。体色模式多态性高低与分布地经纬度无明显相关性,云南高原中部24.00°-24.50°N,102.50°-103.00°E方格内的体色模式多态性最高,达18种;A体色类群分布地平均海拔[(1951±311)m]极显著高于B-1[(1568±352)m]和B-2[(1556±534)m]类群分布地平均海拔。【结论】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多态性丰富,可划分为3个主要的体色类群,其地理分布与气候区划、地型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地理区划特征明显,同区域内体色模式多态性向优势模式趋同。本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中国本土熊蜂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不同生境利用与发展熊蜂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头熊蜂 体毛 体色模式 聚类分析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中国鹿蹄草属的地理分布及其区系意义
2
作者 董洪进 刘振稳 彭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研究通过查阅植物志和标本,获取了中国鹿蹄草属(Pyrola)的地理分布信息。结果显示:(1)我国所有省份皆有鹿蹄草属分布,其中吉林省和四川省分布最多,达到了10种;(2)鹿蹄草属为北温带分布型,但种一级以中国特有分布型最多;(3)从海平面以... 本研究通过查阅植物志和标本,获取了中国鹿蹄草属(Pyrola)的地理分布信息。结果显示:(1)我国所有省份皆有鹿蹄草属分布,其中吉林省和四川省分布最多,达到了10种;(2)鹿蹄草属为北温带分布型,但种一级以中国特有分布型最多;(3)从海平面以上至海拔4100 m皆有鹿蹄草属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1500~2500 m;(4)我国鹿蹄草属分布区与针叶林高度重叠,最多见于寒温性针叶林,具有植被恢复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草属 地理分布 区系 寒温性针叶林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食蚊鱼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3
作者 万朝阳 方康 +3 位作者 吴金明 牟希东 董芳 张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随着我国外来鱼类养殖规模和观赏鱼产业规模持续发展扩大,外来鱼类的生态风险也日益增加,研判外来鱼类的潜在地理分布对防控生物入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外来鱼类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 随着我国外来鱼类养殖规模和观赏鱼产业规模持续发展扩大,外来鱼类的生态风险也日益增加,研判外来鱼类的潜在地理分布对防控生物入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外来鱼类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结合131个食蚊鱼有效分布点位数据以及11个可能影响其地理分布的环境因子,预测分析了食蚊鱼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MaxEnt模型对食蚊鱼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的精度较高(AUC=0.977),影响食蚊鱼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年平均最低水温(39.0%)、人口密度(32.8%)、最干月降雨量(10.2%)和海拔(9.4%);(2)食蚊鱼在我国潜在地理分布面积为175.75×104 km^(2),主要集中在珠江流域、东南诸河和淮河流域、长江流域中下游以及西南诸河流域的云南区域,预测在未来环境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食蚊鱼有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为防控食蚊鱼以及其他外来鱼类的入侵,建议完善外来鱼类贸易和养殖的行业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鱼类 生物入侵 物种分布模型 潜在地理分布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潜在分布区预测
4
作者 谢春平 陈林 +2 位作者 刘大伟 朱振翔 李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0,共9页
【目的】预测不同气候情景下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的地理分布格局,为其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指导,也为其起源与地理演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100个分布点信息与19个气候因子,采用BIOCLIM模型构建当前(1... 【目的】预测不同气候情景下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的地理分布格局,为其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指导,也为其起源与地理演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100个分布点信息与19个气候因子,采用BIOCLIM模型构建当前(1970—2000年)以及未来(CO_(2)浓度倍增)篦子三尖杉的地理分布趋势,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素。【结果】篦子三尖杉在中亚热带地区以低海拔分布为主。BIOCLIM模型结果显示: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篦子三尖杉最佳适生区集中在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未来气候变化情境(CCM3)下,其潜在分布面积将减小,并有向西迁移的趋势;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911±0.023,预测精度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季节性、气温年较差和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是限制篦子三尖杉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且温度因子的作用大于水分因子。【结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篦子三尖杉的适生区有破碎化及丧失的风险,应重视对该物种的动态监测及迁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BIOCLIM模型 物种分布模型 地理分布
下载PDF
黄河流域枣树资源地理分布及其旅游开发与保护
5
作者 李超萍 《中国果树》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枣的重要原产地,枣树资源丰富,极具开发和保护价值。然而在市场化经济发展背景下,相对于新疆等枣产业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的传统枣主产区由于产业化... 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枣的重要原产地,枣树资源丰富,极具开发和保护价值。然而在市场化经济发展背景下,相对于新疆等枣产业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的传统枣主产区由于产业化转型困难,市场竞争力下降,枣产业整体呈现萎缩状态。鉴于此,系统梳理了黄河流域枣主产区枣树资源发展概况、地理分布、特色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下枣产业果旅融合现状,探索其旅游开发和保护途径,以期为黄河流域传统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枣树 资源 地理分布 枣文化 旅游开发与保护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科乔木树种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虞亚楠 陈佳卉 +1 位作者 殷晓洁 陆双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依据收集的中国西南地区8种主要桦木科(Betulaceae)乔木树种分布数据、37个环境因素数据,选取19个生物气候因素、15个土壤因素、3个地形因素,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构建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科乔木树种分布区预测模型,预测当前(1971—2... 依据收集的中国西南地区8种主要桦木科(Betulaceae)乔木树种分布数据、37个环境因素数据,选取19个生物气候因素、15个土壤因素、3个地形因素,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构建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科乔木树种分布区预测模型,预测当前(1971—2000年)及未来2070年(2061—2080年)3种气候环境(SSPs126、SSPs245、SSPs585)时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科乔木树种的潜在地理分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将8种桦木科乔木树种当前气候环境潜在分布区数据与2000年土地利用(有林地)数据结合,将未来气候环境时8种桦木科乔木树种各潜在分布区数据与2020年土地利用(有林地)数据相融合,分析各桦木科乔木树种的适生区范围、变化趋势及影响桦木科乔木树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①最大熵模型预测的模型精度值均大于0.8,模型预测结果具有高精度和可信度。②影响高山桦(Betula delavayi)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贡献率37%)、等温性(贡献率23.6%)、坡度(贡献率17.6%)、表层土基础饱和度(贡献率16.6%),累计贡献率为94.8%;影响其他7种桦木科乔木树种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年降水量(贡献率36.1%)、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贡献率18.7%)、海拔(贡献率16.3%)、最冷月最低温(贡献率14.9%),累计贡献率达86.0%。③8个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其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糙皮桦(Betula utilis)、高山桦的潜在地理分布,延伸至陕西、山西、甘肃南部、河北北部、辽宁东部等地。④未来3种气候环境时,川滇桤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高山桦、白桦潜在地理分布,适生区总面积减少1.3%~50.6%;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糙皮桦的潜在地理分布,适生区总面积增加0.2%~13.0%;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潜在地理分布,适生区总面积在SSPs126、SSPs585环境时呈减少趋势(减少0.7%~4.9%),在SSPs245环境时分别增加2.6%、5.4%。⑤未来气候环境时,各乔木树种适生分布区均向北扩张;其中,川滇桤木、红桦、高山桦、糙皮桦的高度适生区,向北迁移至四川中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地区;尼泊尔桤木、亮叶桦、白桦、云贵鹅耳枥的高度适生区,向东北方向迁移至贵州、重庆、山西、湖北西部、甘肃南部、云南东部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桦木科乔木 地理分布 西南地区
下载PDF
文山州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及优先保护等级
7
作者 周训康 杜凡 +4 位作者 周幸 徐梦蔚 何程程 原日强 石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保护植物通常拥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或种群数量较少,是目前面临生存威胁最高的植物类群,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通过对文山州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系统调查,分析其丰富度及地理分布,采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保护系数和利... 保护植物通常拥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或种群数量较少,是目前面临生存威胁最高的植物类群,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通过对文山州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系统调查,分析其丰富度及地理分布,采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保护系数和利用价值系数4项指标,确定权重,再计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综合值,据此划分物种的优先保护等级。结果表明:文山州分布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87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二级259种,云南省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Ⅲ级7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兰科(Orchidaceae)植物112种,占38%,是文山州重要的保护类群。水平分布上,南部的麻栗坡县、马关县和西畴县物种丰富度较高,分别为228、224、200种,中北部的广南县、丘北县和砚山县物种丰富度偏低,分别是87、68、52种;垂直分布上,海拔1301~1500 m是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最集中的区域;所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需要重点关注南部区域和海拔1301~1500 m的区域。优先保护综合值是0.372~0.940,其中Ⅰ级39种,Ⅱ级142种,Ⅲ级123种,Ⅳ级83种。古林箐秋海棠(Begonia gulinqingensis)、云南金花茶(Camellia fascicularis)、滇南风吹楠(Horsfieldia tetratepala)、丘北冬蕙兰(Cymbidium qiubeiense)、光萼厚轴茶(Camellia crassicolumna var.multiplex)、无斑兜兰(Paphiopedilum henryanum var.christae)、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和绿花杓兰(Cypripedium henryi)8种虽然未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受威胁物种,但在文山州分布个体数量少、受人为干扰明显、保护价值高,评估为Ⅰ级优先保护,属于亟需拯救和保护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州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地理分布 优先保护等级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气候变化下杏树鬃球蚧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8
作者 郭发城 王玉丽 +1 位作者 欧阿力别克·巴依朱马 高桂珍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杏树鬃球蚧在天山野果林暴发成灾,对野杏的生存以及野果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危害栽培果园。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杏树鬃球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可为农林部门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关于杏树鬃球蚧的... 【目的】杏树鬃球蚧在天山野果林暴发成灾,对野杏的生存以及野果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危害栽培果园。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杏树鬃球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可为农林部门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关于杏树鬃球蚧的分布点与气候数据,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其在中国的适生区。【结果】MaxEnt模型中的AUC值为0.949,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最冷月最低温度、最冷季度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等温性是影响杏树鬃球蚧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杏树鬃球蚧在我国分布区较为广阔。该模型预测杏树鬃球蚧的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环渤海区域、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陕西省中部、甘肃和陕西的临界处,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中适生区以高适生区为核心向外蔓延。其高、中、低适生区分别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62%、6.69%、18.77%。未来气候情景下,高适生区呈进一步扩散趋势,尤其在新疆地区,高适生区大面积扩散。【结论】杏树鬃球蚧适生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30.08%,有继续扩张和大面积暴发风险,在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树鬃球蚧 MaxEnt模型 潜在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阿拉善盟长城遗址的地理分布与军事战略考察
9
作者 李大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文章针对阿拉善盟长城遗址的地理分布和军事战略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首先,从历史背景角度介绍了阿拉善盟长城的建设缘由和军事战略的关联。其次,深入探讨了长城的地理分布、各段的地理特征和分布,以及地理环境对其建设的影响。再次,对长... 文章针对阿拉善盟长城遗址的地理分布和军事战略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首先,从历史背景角度介绍了阿拉善盟长城的建设缘由和军事战略的关联。其次,深入探讨了长城的地理分布、各段的地理特征和分布,以及地理环境对其建设的影响。再次,对长城的军事战略功能进行了分析,尤其从地理环境对其军事策略的影响角度,对历史上长城的不同军事战略作用进行了讨论。最后,阐述了阿拉善盟长城遗址的保护与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保护和研究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文章旨在对阿拉善盟长城遗址进行更全面的认识,并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盟长城 地理分布 军事战略 遗址保护 地理环境影响
下载PDF
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中的地理分布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治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中的地理分布模式是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内外,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较丰富,但其理论探讨甚少。为此,文章将探究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中的地理分布模式?研究它有何意义?语言国际... 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中的地理分布模式是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内外,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较丰富,但其理论探讨甚少。为此,文章将探究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中的地理分布模式?研究它有何意义?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有哪些主要的地理分布模式?这些模式之间有何差别?我们该如何来看待和利用这些模式?这些模式研究对我国的中文国际推广与传播有何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 地理分布模式 理论探讨 启示
下载PDF
河南省桃产业地理分布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11
作者 胡春丽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121,共4页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桃产区和优势生产基地。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产业+旅游”新模式,在桃主产区积极打造以“桃经济”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新业态。首先系统梳理了河南省桃产业概况,然后详细分析了桃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旅游资源,最后...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桃产区和优势生产基地。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产业+旅游”新模式,在桃主产区积极打造以“桃经济”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新业态。首先系统梳理了河南省桃产业概况,然后详细分析了桃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旅游资源,最后结合案例分析给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河南省桃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产业 地理分布 旅游开发 河南
原文传递
汉代《诗经》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动
12
作者 李沈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3-27,44,共6页
汉代《诗经》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受历史遗风、都城所在地和经师传授等因素影响,呈现动态变化特征。汉初《诗经》学人才集中于鲁、东海、琅邪、山阳等郡国,徐州、兖州、豫州和青州等刺史部可谓学术中心。西汉中后期,京兆尹和右扶风所在的... 汉代《诗经》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受历史遗风、都城所在地和经师传授等因素影响,呈现动态变化特征。汉初《诗经》学人才集中于鲁、东海、琅邪、山阳等郡国,徐州、兖州、豫州和青州等刺史部可谓学术中心。西汉中后期,京兆尹和右扶风所在的司隶成为新的中心。东汉时,司隶的右扶风和京兆尹、荆州的南阳、扬州的会稽和豫州的汝南等郡国都出现较多《诗经》学人才,而东海和琅邪所在的徐州、平原和齐所在的青州等渐趋衰落。在秦汉、汉代/汉朝/两汉等叙事语境下,东汉与西汉的差别容易被忽略,而东汉与西汉相比已经发生巨变,《诗经》学人才地理分布的变动即是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诗经》学 人才 地理分布 变动
下载PDF
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组成特征与地理分布格局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力 安明态 +1 位作者 杨焱冰 刘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1,共9页
根据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查阅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组成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结果显示: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1种)中种子植物种类最多(219种),所占比例为90.9%,... 根据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查阅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组成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结果显示: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1种)中种子植物种类最多(219种),所占比例为90.9%,是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重要组成。在科水平上,兰科(Orchidaceae)种类最多,含12属80种;其次是藜芦科(Melanthiaceae),含1属17种。从物种生活型来看,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地面芽植物、高位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为主,分别有85、80和65种。以行政区域分布统计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多、物种密度较高的县级行政区域多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而贵州省中部地区以及毕节市、安顺市和六盘水市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较少。以山脉水系分布统计发现,4个山脉中以苗岭山脉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最多(91种),8个水系中以乌江水系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最多(126种)。从垂直分布看,随着海拔(Alt)升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先增加后减少,在800 m≤Alt<1000 m区间的种类最多(141种)。针对当前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组成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建议加强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生态意识,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保护,并及时开展贵州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物种组成 地理分布 保护建议
下载PDF
应用最大熵模型预测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西康玉兰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1
14
作者 宦智群 徐小蓉 +4 位作者 朱冬梅 耿兴敏 唐明 圣倩倩 祝遵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5,共8页
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Finet et Gagnep.)Rehd.)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该种繁殖能力弱,对环境要求苛刻,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较小,被列为国家Ⅱ级珍稀濒危植物。预测气候变化对西康玉兰分布范围的影... 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Finet et Gagnep.)Rehd.)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该种繁殖能力弱,对环境要求苛刻,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较小,被列为国家Ⅱ级珍稀濒危植物。预测气候变化对西康玉兰分布范围的影响,为西康玉兰的野生资源保存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参考依据。利用ArcGIS软件与最大熵模型(MaxEnt)计算西康玉兰主要气候因子的贡献率及对应不同适生等级的阈值范围,分析西康玉兰在全国范围内的潜在地理分布,并统计主要分布区域的不同等级适生区面积和现阶段分布点的比例,在4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6.0、RCP8.5)下,预测未来西康玉兰适生区分布范围以及其质心转移的变化。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西康玉兰潜在生境分布的特征曲线(ROC)训练集的AUC(ROC曲线下的面积)值为0.972;年均降水量、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湿度最小季度平均气温、最冷月份最低温是影响西康玉兰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33.8%、26.7%、14.6%、14.3%。现阶段,西康玉兰的高、中、低适生区集中分布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带,适生区总面积104.52×10^(4)km^(2),其中高适生区占总适生面积的16.62%,现有分布点处于高适生区内的比例为65.11%。未来20~50 a,全球气候变暖将有利于西康玉兰在中国的分布,其适生区分布基本格局不变,适生区总面积增加,但高适生区的东侧与南侧有缩减与破碎化的趋势;现阶段西康玉兰的潜在分布中心位于四川省的西昌市德昌县内,西康玉兰潜在分布中心有向西北部迁移的趋势,将迁移至西昌市的盐源县内。因此,对西康玉兰濒危资源的保护应结合地理分布,制定多样性保护策略(野生资源调查、野外回归的迁地保护、建立保护区、开展繁殖与栽培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康玉兰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地理分布 质心转移
下载PDF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太强 邓洪平 +3 位作者 刘玉芳 郑一凡 崔芯蕊 王云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2,共9页
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缙云山)由于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同时具有独特的地貌和水文特征,导致其植物繁茂,物种丰富。为探究缙云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通过采用典型调查法开展野外调查,采用形态学解剖方法鉴别物种。经数据统计后... 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缙云山)由于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同时具有独特的地貌和水文特征,导致其植物繁茂,物种丰富。为探究缙云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通过采用典型调查法开展野外调查,采用形态学解剖方法鉴别物种。经数据统计后得知:1)缙云山植物物种丰富,现有植物2408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及引种),包括藻类植物8门28科60属206种,大型真菌19目51科109属183种,苔藓植物55科112属244种,维管束植物204科890属1774种;2)缙云山植物地理分布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并有向温带分布过渡的趋势;3)缙云山植物中包含大量的稀有物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5种(包括引种),中国特有属24属。以上数据说明了缙云山植物具有丰富的物 种多样性,为开展缙云山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物种多样性 地理分布 自然保护区 缙云山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沙棘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婧妍 贺晓慧 +1 位作者 朱丽 郝瑞敏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基于云南沙棘在中国的78个种群分布点位数据与22个地理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了云南沙棘在当前气候与未来(2050S、2070S)3种不同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8.5)的潜在地理分布,探讨影响云南沙棘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揭示未来气... 基于云南沙棘在中国的78个种群分布点位数据与22个地理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了云南沙棘在当前气候与未来(2050S、2070S)3种不同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8.5)的潜在地理分布,探讨影响云南沙棘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揭示未来气候变化下云南沙棘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影响云南沙棘生长的主要环境变量为热量(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等温性、最冷季平均温度)、地形(海拔、坡度)和水文(年降水量),其中海拔、年降水量及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对其影响极其显著,累计贡献率为60%;(2)当前气候情景下,云南沙棘的高适宜生境与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5.88×10^(4)km^(2)和23.97×10^(4)km^(2),分别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61%与2.49%,适宜种植生境集中分布在我国横断山脉地区;(3)2041—2060年间3种不同气候情景下云南沙棘适宜生境和高适宜生境面积为增长趋势,在2061—2080年间RCP8.5情景下云南沙棘的高适宜生境为减小趋势,适宜生境呈现增加趋势。云南沙棘适宜生境有向西南方向逐渐扩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沙棘 气候变化 地理分布 MAXENT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分析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i)潜在地理分布
17
作者 宦智群 耿兴敏 +3 位作者 徐小蓉 刘维 祝遵凌 唐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7-1287,共11页
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i)是木兰科含笑属乔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香料和用材树种。然而其野生资源保存状况不容乐观,被1999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列为Ⅱ级珍稀濒危植物,现在其保护级别为近危(NT)。... 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i)是木兰科含笑属乔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香料和用材树种。然而其野生资源保存状况不容乐观,被1999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列为Ⅱ级珍稀濒危植物,现在其保护级别为近危(NT)。预测气候变化对分布范围的影响可为黄心夜合的野生资源保存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参考依据。利用ArcGIS 10.4与MaxEnt 3.4.1软件分析了黄心夜合在全国范围内的潜在地理分布,并与DIVA-GIS 7.5软件的Bioclim和Domain模型进行比较,选择了预测结果最佳模型MaxEnt,继而预测了21世纪50和70年代4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RCP 6.0、RCP 8.5)下其适生区分布范围。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黄心夜合潜在生境分布的精度最高,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训练集的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977;最干月降雨量、海拔、昼夜温差月均值、年均降雨量是影响黄心夜合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43.8%、20.7%、15.2%、8.8%。现阶段黄心夜合的高、中、低适生区以贵州省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适生区总面积共约5.7×10^(5)km^(2)。21世纪50和70年代其适生区分布基本格局不变,21世纪50年代除了RCP 8.5情景外,黄心夜合的低、中适生区以及适生区面积总和增加。21世纪70年代,黄心夜合的中、高适生区及总适生区面积均有所减少。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黄心夜合的高适生区大幅缩减。未来大部分情景下,黄心夜合的分布质心均有向东北方迁移的趋势。黄心夜合保护的难点在于其适生区域之间相互孤立、相隔较远,加剧了其灭绝的可能。未来对于黄心夜合濒危资源的保护应结合地理分布的预测结果,从野生资源调查、野外回归的迁地保护、就地建立保护区、开展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心夜合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地理分布 适生区
下载PDF
世界希斯藻属Sheathia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8
作者 郭伟楠 王飞 +4 位作者 南芳茹 刘旭东 刘琪 冯佳 谢树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8-1786,共9页
文章以全球116组希斯藻属Sheathia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种类地理分布与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水温、流速和pH六种环境因子之间的... 文章以全球116组希斯藻属Sheathia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种类地理分布与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水温、流速和pH六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差异性及相互关系。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结果可知,Sheathia arcuata、S.boryana、S.confusa、S.dispersa、S.longipedicellata和Remainder的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有显著性差异。由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海拔高度、水温、流速和pH是影响希斯藻属Sheathia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文章从种水平上分析了影响希斯藻属Sheathia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丰富淡水红藻的地理分布数据,进一步保护生境特殊的淡水红藻类群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环境因子 淡水红藻 希斯藻属
下载PDF
油杉属的地理分布及其分类学研究
19
作者 袁艳超 肖文发 +6 位作者 刘逸夫 王亚 聂稳 谭灿灿 刘建锋 常二梅 贾子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3,共7页
油杉属是松科中第四纪大冰期后残存的一个原始类群,世界上有11种、2个变种。中国有9种、2个变种,是遗传多样性中心;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南抵海南和台湾地区,个别种分布至越南和老挝。白垩纪至中新世曾广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西部... 油杉属是松科中第四纪大冰期后残存的一个原始类群,世界上有11种、2个变种。中国有9种、2个变种,是遗传多样性中心;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南抵海南和台湾地区,个别种分布至越南和老挝。白垩纪至中新世曾广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西部,大冰期以前我国东北地区仍有大量分布。预测未来该属有潜在扩张的趋势。油杉属目前虽然从形态学角度确定了13个类群,但各类群的分类地位还不十分清楚;现阶段已经结合细胞学、同工酶到DNA分子技术手段开展了系统进化学研究,并对油杉的起源和进化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油杉属的地理分布和系统进化学研究为该属的保护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今后可构建一个高分辨率的油杉属全分布区的系统发育树,来统一各类群的分类地位与系统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属 地理分布 分类学
下载PDF
中国青藓科小美喙藓属及其地理分布
20
作者 赵依林 苏杨 +2 位作者 梁红柱 王幼芳 李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0-814,共5页
自小美喙藓属(Eurhynchiastrum Ignatov&Huttunen)2002年建立以来,中国有关该属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尚未开展。笔者对中国小美喙藓属相关标本和文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分布小美喙藓属植物1种,即小美喙藓(E.pulchellum(Hedw.)Igna... 自小美喙藓属(Eurhynchiastrum Ignatov&Huttunen)2002年建立以来,中国有关该属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尚未开展。笔者对中国小美喙藓属相关标本和文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分布小美喙藓属植物1种,即小美喙藓(E.pulchellum(Hedw.)Ignatov&Huttunen),对其形态特征、生境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和记录,提供了主要形态特征图版,与形态相近属和种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其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美喙藓 美喙藓属 短尖美喙藓 中国 潜在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