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肤子外洗散剂的薄层鉴别及初步稳定性考察
1
作者 刘继均 陈土荣 +3 位作者 周艳 王凌 李泽福 梁培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150-152,共3页
目的建立地肤子外洗散剂中的大黄、黄柏、五倍子、冰片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并考察其质量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地肤子外洗散剂中的大黄、黄柏、五倍子、冰片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通过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薄层色... 目的建立地肤子外洗散剂中的大黄、黄柏、五倍子、冰片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并考察其质量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地肤子外洗散剂中的大黄、黄柏、五倍子、冰片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通过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薄层色谱图中,大黄、黄柏、五倍子、冰片的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明显、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溶液不存在干扰。三批地肤子外洗散剂在加速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结论TLC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耐用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地肤子外洗散剂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用于控制质量。该制剂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均符合标准规定,表明其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外洗散剂 薄层鉴别 稳定性
下载PDF
镉胁迫对2种酸性土壤地肤生长及其修复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海君 郭佳源 +6 位作者 谭菊 谭璐 朱姝 吴亮 张皓 牛鸿宇 王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23-2433,共11页
针对南方农田酸性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突出的问题,分别以初始镉(Cd)(1.253,1.553,2.153,2.753,4.253,10.253mg/kg)胁迫及pH值6.10(T处理组)、pH值5.00(TS处理组)下的样土为盆栽土壤,选取地肤为修复植物,通过温室盆栽控制实验研究Cd污... 针对南方农田酸性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突出的问题,分别以初始镉(Cd)(1.253,1.553,2.153,2.753,4.253,10.253mg/kg)胁迫及pH值6.10(T处理组)、pH值5.00(TS处理组)下的样土为盆栽土壤,选取地肤为修复植物,通过温室盆栽控制实验研究Cd污染土壤中地肤的耐性以及初始土壤pH值和Cd浓度对地肤提取土壤中Cd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成熟期地肤茎生物量均高于地下根系生物量;T处理组地肤的根际土、非根际土有效态Cd含量均高于TS处理组;所有处理组地肤的茎部Cd含量均高于根系(即根茎转移系数大于1),且根系和茎部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通过对地肤种植前后土壤镉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T和TS处理组每盆地肤对Cd的去除率分别为0.84%~1.85%、0.94%~2.38%,说明地肤对酸性土镉污染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在T处理组,当土壤Cd浓度为2.753mg/kg时,地肤对土壤Cd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为(0.62±0.16)%;在TS处理组,则是土壤Cd浓度为1.253mg/kg时的去除效果最佳,为(0.79±0.07)%.综合表明地肤对农田酸性土壤Cd污染具有较好的提取修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目标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地肤 植物修复 镉吸收 酸性土壤
下载PDF
Cd在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中的化学形态及亚细胞分布
3
作者 吴亮 朱姝 +5 位作者 张皓 谭菊 王凡 牛鸿宇 谭璐 杨海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1022,共12页
为探究镉(Cd)在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茎部与根系中的亚细胞分布特征,在不同pH和不同Cd浓度胁迫下,对成熟期地肤生物量及Cd在地肤根系、茎部的积累状况和化学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地肤茎部生物量均高于根系,... 为探究镉(Cd)在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茎部与根系中的亚细胞分布特征,在不同pH和不同Cd浓度胁迫下,对成熟期地肤生物量及Cd在地肤根系、茎部的积累状况和化学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地肤茎部生物量均高于根系,当Cd添加量为1.5~3.0 mg·kg^(-1)时,T处理(pH 6.1)地肤总生物量高于TS处理(pH 5.0);地肤将58.09%~89.35%的Cd积累在茎部,所有处理地肤Cd的富集系数大小为茎>根系,表明地肤茎对Cd的积累能力强于根系,且在Cd添加量为1.5~9.0 mg·kg^(-1)时,T处理地肤茎Cd积累量高于TS处理;地肤根系和茎中超过85%的Cd贮存在细胞壁与液泡中,表明二者是地肤细胞中Cd区室化分布和解毒的重要场所;地肤根系细胞器Cd所占比例低于地肤茎部,这也是地肤将更多的Cd富集在茎部的一个重要原因;地肤茎和根系中均以移动性和毒性相对较低的醋酸提取态、氯化钠提取态及乙醇提取态Cd分配比例最大(T为82.96%~88.17%;TS为83.70%~89.70%),其中醋酸提取态含量最高(T为37.31%~56.24%;TS为40.98%~52.32%),氯化钠提取态与乙醇提取态Cd含量接近,这种Cd赋存形式是地肤降低Cd生物有效性和减少Cd毒害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当土壤pH为6.1和Cd添加量为1.5 mg·kg^(-1)时,地肤对土壤Cd的解毒较好。研究表明,地肤具有对不同Cd胁迫水平的耐性,且对酸性土壤有较强的适生性,因此适用于湖南地区酸性农田土壤的修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积累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下载PDF
镉胁迫下地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4
作者 肖锐 谭璐 +3 位作者 吴亮 张皓 郭佳源 杨海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3-215,共13页
为探明土壤镉(Cd)胁迫下地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Cd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特征,以初始土壤pH 6.1、2.753 mg·kg^(-1)总Cd胁迫下盆栽150 d地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和Cd含量变化,并利用... 为探明土壤镉(Cd)胁迫下地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Cd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特征,以初始土壤pH 6.1、2.753 mg·kg^(-1)总Cd胁迫下盆栽150 d地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和Cd含量变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Cd胁迫下地肤根际土壤pH及总Cd含量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但差异性不显著。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上,非根际土壤细菌的Shannon指数小于根际土壤,而Simpson、Chao 1指数和ACE指数均大于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真菌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大于根际土壤。在门水平上,细菌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其他未知细菌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占比分别为83.22%和70.01%;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在非根际土壤和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占比分别为97.91%和98.55%。在属水平上,unclassified_Sphingomonadaceae为根际土壤特有细菌属;Cristinia、unclassified_Serendipitaceae、unclassified_Chytridiomycota、腐质霉属(Humicola)、Archaeorhizomyces为根际土壤特有真菌属。综上所述,Cd胁迫下地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发生了改变,使之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以上研究结果为地肤修复土壤Cd污染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地肤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碱地肤、地肤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颜宏 赵伟 +2 位作者 秦峰梅 杨季云 颜炳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3,共7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Na2SO4),碱性盐(NaHCO3,Na2CO3)处理碱地肤、地肤种子,分析各种盐分对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以后,盐分延缓了碱地肤、地肤种子萌发;碱地肤、地肤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Na2SO4),碱性盐(NaHCO3,Na2CO3)处理碱地肤、地肤种子,分析各种盐分对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以后,盐分延缓了碱地肤、地肤种子萌发;碱地肤、地肤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随盐分的增加而降低;幼苗各部位的生长受到影响,其中盐分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作为典型的盐生植物,碱地肤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是:NaCl:40~80 mmol/L,Na2SO4:20~40 mmol/L,NaHCO3:10 mmol/L,Na2CO3:5 mmol/L;地肤生长的最适浓度为:NaCl:20~60 mmol/L,Na2SO4:20mmol/L,而在碱性盐NaHCO3,Na2CO3存在的条件下,地肤的长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综上所述:尽管碱地肤、地肤是属于同一科的两种植物,但是它们对于不同的盐碱反应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Kochia sieversiana) 地肤(Kochia scoparia) 中性盐 碱性盐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肤子中地肤子皂苷Ic的含量 被引量:9
6
作者 夏玉凤 王强 +3 位作者 徐德然 汪豪 叶文才 戴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建立地肤子中地肤子皂苷Ic(MomordinI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测定了地肤子中MomordinIc的含量 ,色谱柱 :ShimpackCLC ODS(15 0mm× 6mm) ;流动相 :甲醇 水 冰醋酸 (85∶15∶0 .2 ... 目的 建立地肤子中地肤子皂苷Ic(MomordinI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测定了地肤子中MomordinIc的含量 ,色谱柱 :ShimpackCLC ODS(15 0mm× 6mm) ;流动相 :甲醇 水 冰醋酸 (85∶15∶0 .2 ) ;流速 :1.0ml/min ;ELSD参数 :漂移管温度 70℃ ;氮气压力 :0 .2 1MPa。结果 回归方程为logY =1.34logX +5 .0 2 ,r=0 .9995 ,分析了 4批商品药材地肤子中MomordinIc的含量为 0 .83% 2 .2 1% ;平均回收率为 98.30 % ;RSD为 3.1%。结论 方法快速简便 ,重现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地肤 地肤子皂苷Ic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下载PDF
苦参地肤子汤熏洗用于痔疮术后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苏东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68-0171,共4页
分析在痔疮手术术后护理中使用苦参地肤子汤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术后护理方案,对患者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50例... 分析在痔疮手术术后护理中使用苦参地肤子汤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术后护理方案,对患者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50例)使用苦参地肤子汤熏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疗效,肛管压力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苦参地肤子汤对痔疮手术患者行术后熏洗,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肛管压力,改善肛门周围血供,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手术 患者 苦参地肤子汤 熏洗 效果 分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地肤子凝胶中地肤子皂苷Ic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国平 孟会宁 +3 位作者 陈程 张存劳 王小宁 赵宁 《化工科技》 CAS 2015年第6期67-70,共4页
为测定地肤子凝胶中w(地肤子皂苷Ic),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φ(冰醋酸)=1.3%水溶液(体积比85∶15),柱温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8nm。测定中,ρ(地肤子皂苷Ic)=98.4~... 为测定地肤子凝胶中w(地肤子皂苷Ic),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φ(冰醋酸)=1.3%水溶液(体积比85∶15),柱温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8nm。测定中,ρ(地肤子皂苷Ic)=98.4~246.0μg/mL,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99%,测定3批样品中的平均w(地肤子皂苷Ic)=0.564mg/g。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地肤子凝胶剂中w(地肤子皂苷Ic)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地肤子皂苷Ic 质量分数测定 地肤子凝胶
下载PDF
碱地肤耐盐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7
9
作者 武之新 纪剑勇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9-83,共5页
通过室内外各项试验测定了碱地肤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种子正常萌发的盐溶液浓度为8.1个大气压以下;在滨海盐化潮土上正常出苗的土壤盐渍度为0.55%以下,苗期以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盐渍度为0.8%以下。碱地肤耐盐性较好的原因在于它能够... 通过室内外各项试验测定了碱地肤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种子正常萌发的盐溶液浓度为8.1个大气压以下;在滨海盐化潮土上正常出苗的土壤盐渍度为0.55%以下,苗期以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盐渍度为0.8%以下。碱地肤耐盐性较好的原因在于它能够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无机盐进行渗透调节,降低水势、避免脱水;另外,它还具有一般稀盐植物的稀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耐盐性 地肤
下载PDF
“白鲜皮-地肤子”喷雾膜剂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 毕建云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39-41,52,共4页
目的:确定“白鲜皮-地肤子”煎煮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地肤子中地肤子皂苷Ic得率和干膏得率为考查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回流提取和正交设计优选了“白鲜皮-地肤子”提取液的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为:提取1.5 h... 目的:确定“白鲜皮-地肤子”煎煮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地肤子中地肤子皂苷Ic得率和干膏得率为考查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回流提取和正交设计优选了“白鲜皮-地肤子”提取液的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为:提取1.5 h,浸泡20 min,加8倍量75%乙醇进行提取。结论:该工艺使白鲜皮、地肤子药材药用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煎煮液稳定可靠,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地肤 地肤子皂苷Ic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碱地肤的生药鉴定
11
作者 翟延君 王景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 283-285,共3页
对碱地肤Fructus Kochiae Sieversianae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及上光谱鉴定研究,并与地肤子作了部分比较。
关键词 地肤 地肤 生药鉴定 中药材
下载PDF
地肤子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敏 李菁 +1 位作者 蔡洁 杨穗彬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地肤子油 超临界C02萃取 GC—MS分析 地肤 挥发油
下载PDF
伏地肤
13
作者 时永杰 王朝凌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S1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地肤 水分状况 内蒙古草原 地肤 含水率 荒漠草原 饲用植物 轻度放牧 蛋白质含量 被片
下载PDF
中药地肤子的三萜和皂苷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汪豪 范春林 +3 位作者 王蓓 戴岳 叶文才 赵守训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对中药地肤子Kochiascoparia的三萜和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 ,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8个化合物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木糖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 目的 :对中药地肤子Kochiascoparia的三萜和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 ,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8个化合物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木糖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Ⅰ ) ,3 O β D 吡喃木糖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 齐墩果酸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酯苷 (Ⅱ ) ,齐墩果酸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酯苷 (Ⅲ )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 2 ) β D 吡喃木糖 (1→ 3) ]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Ⅳ )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Ⅴ )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木糖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Ⅵ ) ,齐墩果酸 (Ⅶ ) ,豆甾醇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Ⅷ )。化合物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地肤 三萜 皂苷 成分研究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地肤水浸提液对胡麻化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利 牛俊义 +2 位作者 李长江 马朋丽 党占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5,共6页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地肤及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地肤全株及地上部茎叶水浸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100 g/mL处理对胡麻种子的...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地肤及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地肤全株及地上部茎叶水浸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100 g/mL处理对胡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根长、苗高、根鲜重和苗鲜重的抑制率均达100%。2)地肤水浸提液抑制胡麻种子萌发主要是抑制了活力指数,抑制胡麻幼苗生长主要是抑制了根的生长。3)地肤释放化感物质可能有多种途径(如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等),但从综合效应看,同一浓度处理均以地上部化感作用最强,根系化感作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水浸提液 胡麻 化感效应
下载PDF
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4 位作者 刘素琪 赵莉蔺 路苹 于同泉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2,共5页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等解毒酶活性被激活,谷胱甘肽_S_转移酶、...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等解毒酶活性被激活,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都是昆虫体内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它们参与了昆虫对内源或异源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特别是对杀虫剂的解毒,这表明地肤提取物中存在对山楂叶螨有毒的物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Ca2+_ATP酶的被抑制,可能会破坏细胞内外Ca2+的平衡,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单胺氧化酶被抑制,使螨体内神经胺积累,也会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以上结果表明地肤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山楂叶螨 酶活性
下载PDF
地肤子对单核巨噬系统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6
17
作者 戴岳 黄罗生 +1 位作者 冯国雄 杭秉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8,共5页
地肤子水提物500mg/kg使小鼠碳粒廓清速率明显降低,同时减少肝脏和脾脏对碳粒的摄取;地肤子100,500mg/kg能明显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CRBC)的吞噬作用,对PC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PC-DTH)... 地肤子水提物500mg/kg使小鼠碳粒廓清速率明显降低,同时减少肝脏和脾脏对碳粒的摄取;地肤子100,500mg/kg能明显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CRBC)的吞噬作用,对PC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PC-DTH)及绵羊红细胞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SRBC-DTH)的诱导相及效应相均有一定的抑制趋势,但对二甲苯所致的炎症反应却无明显影响。表明地肤子水提物抑制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功能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其抑制DTH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它对单核巨噬系统功能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碳粒廓清速率 单核巨噬系统
下载PDF
地肤子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2 位作者 刘素琪 李向花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66,共5页
研究经地肤子活性提取物处理后山楂叶螨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子活性成分对山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蛋白... 研究经地肤子活性提取物处理后山楂叶螨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子活性成分对山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有所升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被激活,这表明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有毒害作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地肤子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山楂叶螨 酶活性
下载PDF
地肤子正丁醇部分降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戴岳 夏玉凤 林巳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 :观察地肤子正丁醇部分 (NBFK)对小鼠胃排空、大鼠小肠黏膜α 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小肠糖吸收的影响 ,研究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灌胃酚红测定胃中酚红残留量计算胃排空百分率 ,并按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含量 ;在大鼠小肠黏膜... 目的 :观察地肤子正丁醇部分 (NBFK)对小鼠胃排空、大鼠小肠黏膜α 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小肠糖吸收的影响 ,研究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灌胃酚红测定胃中酚红残留量计算胃排空百分率 ,并按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含量 ;在大鼠小肠黏膜匀浆中加入蔗糖、麦芽糖或乳糖 ,测产生的葡萄糖量以表示小肠黏膜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大鼠小肠灌流含葡萄糖液 ,测灌流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计算未吸收的葡萄糖量。结果 :NBFK 5 0mg/kg灌胃能抑制正常小鼠胃排空 ,2 5、5 0mg/kg明显抑制灌胃葡萄糖、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小鼠和皮下注射胰岛素所致低血糖小鼠的胃排空 ;NBFK 12 5~ 5 0 0 μg/ml抑制大鼠小肠粘膜蔗糖酶、麦芽糖酶和乳糖酶的活性 ,10 0~ 80 0 μg/ml浓度依赖性减少大鼠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 结论 :地肤子正丁醇部分的降糖作用与其抑制糖分在胃肠道的转运、转化及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正丁醇 降糖机制 血糖测定 Α-葡萄糖苷酶活性 小肠糖吸收 糖尿病
下载PDF
地肤子“杀虫止痒”外用功能规范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建农 刘青云 +6 位作者 姚春海 陈少君 宋丽艳 关频 邵立军 佘远遥 迟慧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74-1977,共4页
目的:规范地肤子"杀虫止痒"外用功能。方法:采用组织胺致豚鼠瘙痒模型、小鼠瘙痒模型、豚鼠卵清蛋白(OVA)湿疹模型、体外对相关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等药理实验,观察致痒阈、模型症状、组织病理等相关指标,以及体外抑制常见皮肤... 目的:规范地肤子"杀虫止痒"外用功能。方法:采用组织胺致豚鼠瘙痒模型、小鼠瘙痒模型、豚鼠卵清蛋白(OVA)湿疹模型、体外对相关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等药理实验,观察致痒阈、模型症状、组织病理等相关指标,以及体外抑制常见皮肤真菌生长情况,验证地肤子外用功能。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地肤子水提液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致豚鼠搔痒模型的瘙痒阈(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 w和2 w期间,显著减轻OVA豚鼠湿疹模型的红斑(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地肤子水提液显著减少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模型30 min内的瘙痒次数,减少30 min内的总瘙痒时间(P<0.05或P<0.01);地肤子水提液对常见的皮肤真菌具有显著抑制生长的作用,对须癣毛癣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12%,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和许兰氏毛癣菌的MIC值均为0.78%。结论:地肤子具有"杀虫止痒"外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 地肤 杀虫止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