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9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衣素合成酶关键模块LchAD蛋白的性质和功能研究
1
作者 杨伟杰 杨周林 +3 位作者 朱浩东 魏煜 刘君 刘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目的】地衣素(lichenysin)作为一种脂肽类物质,对白酒风味形成有促进作用。为研究地衣素合成酶中硫酯酶模块LchAD蛋白的性质和功能,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酿酒大曲样品中,筛选产地衣素的芽孢杆菌菌株。【方法】采用质谱串联的方式检... 【目的】地衣素(lichenysin)作为一种脂肽类物质,对白酒风味形成有促进作用。为研究地衣素合成酶中硫酯酶模块LchAD蛋白的性质和功能,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酿酒大曲样品中,筛选产地衣素的芽孢杆菌菌株。【方法】采用质谱串联的方式检测发酵产物,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的种属关系。以筛选出的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LchA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LchAD蛋白并用镍柱纯化。利用在线软件对LchAD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LchAD蛋白的性质和功能。【结果】在大曲中筛选获得的菌株YC7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发酵产物中含有地衣素A(D或G)的同系物,表明菌株YC7为地衣素产生菌。LchAD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研究发现,在温度为20℃,IPTG终浓度为100μg/mL条件下可诱导LchAD蛋白异源表达,并形成可溶性蛋白,其分子量约为27.62 kD。镍柱纯化结果显示,在咪唑浓度为250 mmol/L时,可获得较高纯度的LchAD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LchAD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理论等电点(pI)为7.23,含有一个GrsT保守结构域。LchAD蛋白的二级结构包含43.5%的α-螺旋,13.82%的β-折叠,5.69%的β-转角,其三级结构与表面活性素合成酶的硫脂酶模块相似。【结论】筛选得到的地衣芽孢杆菌YC7菌株可产地衣素,其LchAD基因编码的蛋白为27.62 kD的亲水性蛋白,异源表达获得可溶性LchAD蛋白,该蛋白可能与合成表面活性素的硫酯酶模块功能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hAD蛋白 地衣 地衣芽孢杆菌 质谱检测 可溶性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琛 王镇 +4 位作者 杨绍红 胡洪 潘洪彬 黄英 李永能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4,共6页
地衣芽孢杆菌是厌氧型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耐高温、耐酸、产酶、产抗菌物质等特性,能够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免疫性能,促进肠道发育和调节肠道菌群,防治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等疾病,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文章综述了地衣芽孢杆菌对肉... 地衣芽孢杆菌是厌氧型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耐高温、耐酸、产酶、产抗菌物质等特性,能够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免疫性能,促进肠道发育和调节肠道菌群,防治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等疾病,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文章综述了地衣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性能、肠道发育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及其对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防治作用,并总结了地衣芽孢杆菌的适宜添加量,以期为地衣芽孢杆菌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肉鸡 坏死性肠炎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鱼类肠道益生地衣芽孢杆菌FA6发酵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3
作者 潘美井 王桂堂 吴山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研究以地衣芽孢杆菌FA6活菌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实验优化了地衣芽孢杆菌FA6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获得了地衣芽孢杆菌FA6最佳发酵培养基:70 g/L可溶性淀粉、40 g/L酪蛋白胨、2 g/L K2HPO4、1 g/L KH_(2)PO_(4)、2 g/L Na_... 研究以地衣芽孢杆菌FA6活菌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实验优化了地衣芽孢杆菌FA6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获得了地衣芽孢杆菌FA6最佳发酵培养基:70 g/L可溶性淀粉、40 g/L酪蛋白胨、2 g/L K2HPO4、1 g/L KH_(2)PO_(4)、2 g/L Na_(2)HPO_(4)、2 g/L MgSO_(4)和8 g/L NaCl;以及最佳发酵条件:初始pH 7.0、接种量1%、发酵温度28.8℃、发酵时间31h、装液量50 mL/250 mL和转速160 r/min。在此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FA6活菌数为7.97×10^(9)CFU/mL,较优化前提高了8.1倍。最佳发酵工艺的获得,将能够为鱼源芽孢杆菌的高密度生产,产业化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液体发酵 发酵工艺优化 地衣芽孢杆菌FA6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产芽孢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4
作者 董雪 刘晓露 +3 位作者 李丽蓓 刘妩妍 雷浩 樊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50,共9页
本研究以地衣芽孢杆菌CICC 20514为对象,芽孢数和芽孢率为目标参数,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方法对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并在此配方基础上对培养条件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最终产芽孢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20 g/L果糖、20 g/L豆粕、5 g/L K... 本研究以地衣芽孢杆菌CICC 20514为对象,芽孢数和芽孢率为目标参数,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方法对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并在此配方基础上对培养条件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最终产芽孢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20 g/L果糖、20 g/L豆粕、5 g/L K2HPO_(4)、7 g/L NaCl、0.8 g/L CaCO_(3)和0.8 g/L MgSO_(4);产芽孢最佳培养条件为37℃,220 r/min,接种量5%,装样量20%,初始pH 6.5~7.5,发酵培养时间48 h。优化后的地衣芽孢杆菌CICC 20514培养基芽孢数及芽孢率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发酵液芽孢数达5.8×10^(9)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5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发酵培养基 培养条件
下载PDF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杜来提罕·托合荪 吐尔洪·努尔东 +1 位作者 热衣木·马木提 艾尼瓦尔·吐米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87-91,共5页
为进一步查明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物种多样性,有效保护地衣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实地样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整理了分布在该保护区的微型地衣共计69种,隶属于10目17科40属,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鸡皮衣目占优势,共... 为进一步查明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物种多样性,有效保护地衣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实地样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整理了分布在该保护区的微型地衣共计69种,隶属于10目17科40属,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鸡皮衣目占优势,共有10科23属39种,分别占该保护区微型地衣区系科、属和种总数的58.82%、57.50%和56.52%。优势科共有7个,优势科所含的属和种分别占该保护区微型地衣属和种总数的67.50%和68.12%。微型地衣区系地理成分被划分为9个地理成分和11个分布型。9个地理成分分别为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中亚成分、中亚—西亚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东欧—北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多样性不高,南坡的种类数量多于北坡。微型地衣的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其次是中国特有成分和环北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地衣 物种多样性 区系地理成分 天山山脉
下载PDF
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朽木生地衣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
6
作者 热汗古丽·买买提艾力 艾尼瓦尔·吐米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0,共8页
根据对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朽木生地衣群落18个样点(20 m×20 m)调查的数据,以各地衣种的盖度为指标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保护区朽木生地衣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分析了群落结构特... 根据对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朽木生地衣群落18个样点(20 m×20 m)调查的数据,以各地衣种的盖度为指标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保护区朽木生地衣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和相似性。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各群落的物种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TWINSPAN分析和DCA排序将分布在巴尔鲁克山自然保护区的20种朽木生地衣分为以下4个群落。群落1——矮石蕊(Cladonia humilis(With.)J.R.Laundon)+犬地卷(Peltigera aphthosa(L.)Willd.)群落;群落2——喇叭粉石蕊(Cladonia chlorophaea(Fl rke ex Sommerf.)Spreng.)+土星猫耳衣(Leptogium saturninum(Dicks.)Nyl.)+枪石蕊(Cladonia coniocreae(Flk.)Spreng.)群落;群落3——平盘软地卷(Peltigera elisabethae Gyeln.)+犬地卷+多指地卷(Peltigera polydactyla(Neck.)Hoffm.)群落;群落4——膜地卷(Peltigera membranacea(Ach.)Nyl.)+喇叭粉石蕊+分指地卷(Peltigera didactyla(With.)J.R.Lound.)群落。物种多样性以群落2最大为3.478;群落1最小为2.716;群落2和群落4间的相似性最高为0.856,群落1和群落3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434。朽木生地衣的分布与朽木树种具有专一性,分布在雪岭云杉上的地衣种类最多。CCA排序结果反映,该地区朽木生地衣的分布与森林植被郁闭度、光照强度、朽木腐蚀度的影响较大,而与朽木直径大小、朽木pH等因素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朽木生地衣 群落分类 多样性 巴尔鲁克山 中国新疆
下载PDF
黑蜈蚣叶属(蜈蚣衣科)地衣一新种
7
作者 蒋树浩 贾泽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1-628,共8页
该文基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及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采自中国泰山的黑蜈蚣叶属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发现了1新种,即泰山黑蜈蚣叶(Phaeophyscia taishanensis)。该新种的主要特征为地衣体上表面末端具稀疏的皮层毛;髓层白色;下表面黑色... 该文基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及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采自中国泰山的黑蜈蚣叶属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发现了1新种,即泰山黑蜈蚣叶(Phaeophyscia taishanensis)。该新种的主要特征为地衣体上表面末端具稀疏的皮层毛;髓层白色;下表面黑色,裂片末端处呈灰白色或浅褐色;盘托上部偶有白色或浅色的皮层毛,常常稀疏可数;子囊孢子褐色,厚壁,Physcia型,孢子大小为(18.0~20.5)μm×(9.0~10.0)μm。该文还基于表型特征讨论了新种与相似种的异同,并基于分子数据以ITS序列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且进行了序列分析,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及特征图片。该新种的发现为蜈蚣衣科地衣生物多样性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型真菌 粉衣目 蜈蚣衣科 系统发育 分类学
下载PDF
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文字衣科地衣初报
8
作者 贾涛 蒋树浩 +2 位作者 韩燕峰 李苏 贾泽峰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5-28,57,共5页
实地调查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文字衣科(Graphidaceae)的地衣资源,探究其属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补充该地区文字衣科地衣研究之空白数据。本文基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地理学等研究方法,对采自该地区的200余份文字衣科... 实地调查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文字衣科(Graphidaceae)的地衣资源,探究其属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补充该地区文字衣科地衣研究之空白数据。本文基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地理学等研究方法,对采自该地区的200余份文字衣科地衣标本进行研究,共鉴定出5属13种,其中包括贵州一新记录属及其新记录种,即板文衣属(Thecaria)及苦木板文衣(Thecaria quassiicola Fée)。研究发现文字衣属(Graphis)为该地区的优势属,其种数占该地区文字科地衣总数的46.15%。该研究补充了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文字衣科地衣研究的空白,丰富了该地区菌物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型真菌 小七孔景区 文字衣科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大叶梅属地衣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9
作者 郭堂丽 武玉岩 +1 位作者 崔璨 赵欣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运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江西井冈山及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叶梅属(Parmotrema)地衣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及纯化。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用乙酸乙酯萃取菌株液体发酵物,旋蒸获得粗提物,并通过打孔法检测地... 运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江西井冈山及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叶梅属(Parmotrema)地衣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及纯化。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用乙酸乙酯萃取菌株液体发酵物,旋蒸获得粗提物,并通过打孔法检测地衣内生真菌提取物对以下菌株——变形杆菌Proteus sp.MC110、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TC149、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2592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S136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TC152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4种大叶梅属地衣中分离获得75株内生真菌,ITS测序确定了29个种级分类单元,隶属于2门,4纲,7目,10科,14属。其中,橘色黒孢霉Nigrosporaaurantiaca抑菌效果良好,可作为药物研发的良好生物资源,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内生真菌 物种多样性 抗菌活性 大叶梅属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0
作者 徐振权 韩国威 +3 位作者 任静 张子轩 孙敬锋 韩卓然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为筛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具有潜在益生效果的菌株,从体质量为(3.1±0.4)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耐高温(80℃)能力的菌株(命名为RHVJ),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基因序列比对、病原菌拮抗能... 为筛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具有潜在益生效果的菌株,从体质量为(3.1±0.4)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耐高温(80℃)能力的菌株(命名为RHVJ),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基因序列比对、病原菌拮抗能力测定、安全性与耐受性分析和生长特性检测等方法对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菌株RHVJ为革兰氏阳性杆菌,综合其生理生化特征可初步鉴定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RHVJ的16S rDNA序列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MH305331.1和NR074923.1完全匹配,其gyrB序列与CP038186.1和CP023729.1也达到了100%的一致性;综合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判定菌株RHVJ为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RHVJ可抑制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生长,对凡纳滨对虾无致病性;在胆盐质量浓度为0~1.2 g/L、pH为3~11环境下培养,以及在37~90℃下进行5min或15 min水浴处理后,菌株RHVJ仍可持续增殖,该菌在27℃、pH 7和盐度20条件下生长最佳。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肠道源地衣芽孢杆菌RHVJ环境适应性良好且安全,具有一定的病原菌拮抗能力,可作为候选菌株开发为益生菌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肠道 地衣芽孢杆菌 益生菌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1
作者 李奎 刘金松 +4 位作者 雷昕茹 张瑞强 熊约飞 许英蕾 杨彩梅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1-337,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平均初重为(32.39±0.37)g的雄性岭南黄羽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对照...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平均初重为(32.39±0.37)g的雄性岭南黄羽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BL500组、BL1000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1×10^(9) CFU/g),试验期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0 mg/kg和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均可增加黄羽肉鸡的末体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降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增加空肠绒毛高度(VH)(P<0.05),提高了肉鸡盲肠中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降低了厚壁菌门和另枝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饲粮添加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组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H/CD)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介素1β(IL-1β)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调节厚壁菌门和另枝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血清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形态结构,进而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且饲粮添加1 000 mg/kg较5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力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2
作者 田静 邓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究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的20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地衣芽... 目的:探究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的20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连续治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活动度分级、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内毒素(ETX)、二胺氧化酶(DAO)]、肠道菌群(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及16SrDNA拷贝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0%,高于对照组的77.00%(P<0.05);两组活动度分级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ETX、DA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ETX、DA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及16SrDNA拷贝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及16SrDNA拷贝数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血清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与对照组的1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用于UC辅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疾病活动度,且有利于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调整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 肠黏膜通透性 肠道菌群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陈园园 余俏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和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应用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肠道菌群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柳氮磺吡啶辅以地衣芽孢杆菌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
14
作者 陈慧 李沼萍 王娇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辅以地衣芽孢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安福县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UC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辅以地衣芽孢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安福县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UC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水平、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血清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 0)、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辅以地衣芽孢杆菌治疗UC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状况,促使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氮磺吡啶 地衣芽孢杆菌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防治效果研究
15
作者 董建萍 《中国茶叶》 2024年第5期59-61,66,共4页
为探索安全高效的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技术,选择植物源仿生型杀菌剂乙蒜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不同浓度(600倍液、700倍液、800倍液、900倍液)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蒜素700倍液处理10 d和2... 为探索安全高效的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技术,选择植物源仿生型杀菌剂乙蒜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不同浓度(600倍液、700倍液、800倍液、900倍液)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蒜素700倍液处理10 d和20 d对苔藓地衣总体防控效果可达91%以上,可有效降低苔藓地衣的危害,提高茶叶产量16.74%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蒜素 苔藓 地衣 防除效果 产量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海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5-0028,共4页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90例,对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口服...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90例,对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 头孢克洛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杨云泽 姜莎莎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6期89-91,95,共4页
目的探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卫生院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卫生院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治疗,研究组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食欲恢复正常、腹痛消失、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 头孢克洛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国地衣分属检索表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强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7-110,I0001-I0037,共41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开展地衣分类研究。近30年来,中国地衣分类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已报道的地衣属的数目由232个增至419个。但是,中国地衣分类研究基础薄弱,中文著作资料更显匮乏。迄今,中国地衣分属检索表尚未问世。根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开展地衣分类研究。近30年来,中国地衣分类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已报道的地衣属的数目由232个增至419个。但是,中国地衣分类研究基础薄弱,中文著作资料更显匮乏。迄今,中国地衣分属检索表尚未问世。根据已发表的地衣分类研究结论,并结合所研究相关标本,编制了中国地衣分属检索表(见附录),旨在填补该研究之空白,为中国地衣研究提供中文参考资料,以促进中国地衣学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型真菌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互惠共生 地衣共生真菌 光合共生物
下载PDF
黄梅属地衣2个中国新记录种
19
作者 热衣木·马木提 山都哈什·哈布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7-882,共6页
黄梅属(Xanthoparmelia)是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叶状地衣,生长在岩石和土壤表面。文章以1991-2017年采自天山东部和准噶尔盆地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黄梅属地衣标本为研究材料,用形态学、解剖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系统学方法,... 黄梅属(Xanthoparmelia)是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叶状地衣,生长在岩石和土壤表面。文章以1991-2017年采自天山东部和准噶尔盆地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黄梅属地衣标本为研究材料,用形态学、解剖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1)发现了黄梅属地衣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绿皮黄梅(Xanthoparmelia chlorochroa)和怀俄明黄梅(X.wyomingica)。(2)绿皮黄梅和怀俄明黄梅的地衣体上表面光泽、呈淡绿色至黄绿色,缺乏裂芽、粉芽,下表面暗褐色,且绿皮黄梅地衣体上表面有大量的白斑,裂片线性至亚线性、不规则分枝、重叠,假根多、单一至分枝,而怀俄明黄梅地衣体裂片密集重叠、亚线性,假根少、单一,但二者均未见子囊盘。(3)TLC法检测显示,绿皮黄梅衣含合水杨嗪酸、肺衣酸、水杨嗪酸及松萝酸;怀俄明黄梅含共水杨嗪酸、降斑点酸、水杨嗪酸及松萝酸。(4)IT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地衣分布在黄梅衣属中,绿皮黄梅和旱黄梅形成一个姊妹群并且和散生黄梅形成单系分支;怀俄明黄梅形成了一个独立单系分支。文中对这两新记录种地衣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它们的分布、生境和地衣体的彩色图片。标本现存于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标本室(XJ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黄梅属 新记录种 地衣次生代谢产物 系统学
下载PDF
中国新疆地衣新记录
20
作者 热衣木·马木提 范胜男 图尔荪阿依·排祖拉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期222-230,共9页
为了摸清巩乃斯林场地衣物种多样性,对该地区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使用形态解剖学、化学成分分析、生态特征分析等经典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地衣进行鉴定,按照亲缘关系梳理成等级分类系统和名录.发现了一个新... 为了摸清巩乃斯林场地衣物种多样性,对该地区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使用形态解剖学、化学成分分析、生态特征分析等经典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地衣进行鉴定,按照亲缘关系梳理成等级分类系统和名录.发现了一个新疆新记录属:四胞极衣属Tetramelas Norman.和五个新记录种:多变橙衣Caloplaca variabilis(Pers.) Müll. Arg、旱生野粮衣Circinaria arida Owe-Larss、祁连鸡皮衣Pertusaria qilianensis Ren Q&Zhao ZT、肉饼干衣Rinodina sarcogynoides(H. Magn.) Q. Y. Zhong&Li S. Wang和绿色四胞极衣Tetramelas chloroleucus(Korb.) A. Nordin.使用最大似然分析(ML)和贝叶斯分析(BI)构建了基于ITS位点的系统发育树,详细描述每个种的形态特征、分布及栖息地等情况,并提供了地衣体、子囊盘及子囊孢子的彩色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胞极衣属 地衣 系统发育 中国地衣 巩乃斯林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