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物探在河北省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示范性调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子莹 魏芳 《河北地质》 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
依托项目,针对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选用地震折射波法、探地雷达、高密度电法、微动技术、综合测井等,开展综合对比与解译;在简介技术方法的选用、已知物性参数的提取、物探的布设原则、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典型地表基质层的地... 依托项目,针对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选用地震折射波法、探地雷达、高密度电法、微动技术、综合测井等,开展综合对比与解译;在简介技术方法的选用、已知物性参数的提取、物探的布设原则、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典型地表基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对土岩界线与强弱风化界线等典型的物探标识、典型地区的物性参数进行了总结;针对各示范区典型的地表基质层电性特征的特殊性,进行了对比;并针对物探技术方法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地表基质层 示范性调查 应用
下载PDF
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技术方法新经验--以保定地区地表基质层调查为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侯红星 张蜀冀 +7 位作者 鲁敏 张中跃 孙肖 秦天 王献 张金龙 邵兴坤 王伟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7-288,共12页
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地表基质层作为自然资源分层分类模型中的第一层,是支撑孕育地表覆盖层的基础物质。因此,实施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准确掌握其本底现状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 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地表基质层作为自然资源分层分类模型中的第一层,是支撑孕育地表覆盖层的基础物质。因此,实施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准确掌握其本底现状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准确把握国家需求,率先在保定地区开展了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试点调查工作。以保定地区地表基质层调查工作探索实践为基础,地表基质试点任务总结提出了地表基质层调查要素指标体系,探讨确定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地表基质层调查底界。首次建立了“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建库模拟、平台服务”的地表基质层调查技术路线和“资料改化、遥感解译、综合编图、剖面测量、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工程施工(钻探、槽探、井探等)、采样测试、综合研究”等地表基质层调查方法体系,探索了不同工作手段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地表基质层调查工作部署意见建议,旨在为组织和部署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层 自然资源 生态文明 保定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河北保定地区地表基质层试点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白超琨 侯红星 +4 位作者 付宪军 孙肖 刘欢 乔衍溢 王强 《自然科学》 2021年第4期414-425,共12页
垂向结构特征调查是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微动勘探、高密度电法、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地表基质层试点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实例,并结合钻探、测井等数据进... 垂向结构特征调查是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微动勘探、高密度电法、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地表基质层试点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实例,并结合钻探、测井等数据进行验证,系统介绍了如何利用微动勘探、高密度电法、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等综合物探手段研究地表基质分层特征,提出微动勘探在抗干扰强、分辨率好、对环境无破坏性方面有着综合全面的优势,反磁通瞬变电磁法无浅层勘探“盲区”,高密度电法效率高,后两者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方法 河北保定 地表基质层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自然资源地表基质层调查中的可行性分析
4
作者 黄子莹 杨倩 《河北地质》 2022年第3期41-44,共4页
在简介技术方法的选用、技术路线、参数设置、电磁波的动力学特征等基础上,依据典型案例,对探地雷达在地表基质层调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阶地露头与孔旁测试,对反射波同向轴与地表基质层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比对,对砾质与... 在简介技术方法的选用、技术路线、参数设置、电磁波的动力学特征等基础上,依据典型案例,对探地雷达在地表基质层调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阶地露头与孔旁测试,对反射波同向轴与地表基质层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比对,对砾质与土质界线、土岩界线、裂隙带等的反射波同相轴特征识别、地表基质层的电磁波动力学特征等进行了剖析与总结;对探地雷达的有效性、优劣势等提出认识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地表基质层 调查 可行性
下载PDF
综合物探在陕西韩城地表基质调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高奇 李新斌 刘瀚元 《地理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348-354,共7页
韩城市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前弧东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以东北–西南向的山前大断裂(即韩城大断层)为界,东南面属渭汾地堑,西北面属鄂尔多斯台向斜的陕北盆缘褶皱区,开展地表基质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地球... 韩城市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前弧东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以东北–西南向的山前大断裂(即韩城大断层)为界,东南面属渭汾地堑,西北面属鄂尔多斯台向斜的陕北盆缘褶皱区,开展地表基质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是开展近地表无损探测的重要途径。利用天然源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综合物探方法,对陕西韩城地区地表基质层进行垂向分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天然源面波勘探 地表基质层 陕西韩城
下载PDF
地表基质分类及调查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殷志强 秦小光 +4 位作者 张蜀冀 卫晓锋 侯红星 何泽新 鲁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4,共7页
地表基质分类研究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而厘清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时空展布特征、支撑服务目标及调查精度等是开展调查的前提条件。文章充分借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分类和图件表达方式,综... 地表基质分类研究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而厘清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时空展布特征、支撑服务目标及调查精度等是开展调查的前提条件。文章充分借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分类和图件表达方式,综合岩石、砾石、沙、土壤等的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和粒度质地等,初步将地表基质的类型划分为四个层级,并提出了地表基质层的物质组成、成因属性和研究深度范围,指出了未来开展地表基质调查和编图的主要方向,结果为地表基质统一分类体系构建和全国范围开展的地表基质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层 地表覆盖 风化壳 调查精度 分类研究
下载PDF
坝上地区自然资源地表基质调查地质测量方法探讨——以张北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龙 孙勇刚 +4 位作者 尚晓雨 薛良 张闯 刘泽 杨科 《河南科技》 2022年第21期99-102,共4页
地表基质层作为自然资源的第一层,是支撑自然资源的基础层,地表基质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的基础内容。地表基质调查包括查清地表的岩石、砾质、土质、砂质、泥质等地表基质的分布、理化性质及地质地理景观属性等,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 地表基质层作为自然资源的第一层,是支撑自然资源的基础层,地表基质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的基础内容。地表基质调查包括查清地表的岩石、砾质、土质、砂质、泥质等地表基质的分布、理化性质及地质地理景观属性等,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服务。物探、遥感解译和地质测量是地表基质调查的主要方法,其中,地质测量是采用传统的地质工作手段对地表基质进行调查,同时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被赋予新的内涵。本研究通过对张北示范区进行地表基质调查,对地质测量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其他地区地表基质调查地质测量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地表基质层 地表调查 测量
下载PDF
生态地质调查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以京西“一线四矿”地区为例
8
作者 李欢 郑祺恺 +4 位作者 王颖 张沁瑞 王立发 黄勇 陈喜友 《城市地质》 2024年第1期53-62,共10页
生态地质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诸多学者对其研究内容、工作思路、技术手段、服务目标等进行了探索。以京西“一线四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以服务于生态保护和修复为目标的生态地质调查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法,建立了生态地质分区评价指标... 生态地质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诸多学者对其研究内容、工作思路、技术手段、服务目标等进行了探索。以京西“一线四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以服务于生态保护和修复为目标的生态地质调查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法,建立了生态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地质分区评价能够直观反映生态地质本底特征,是生态地质条件优劣的直接表现;“地理+地质+生态”三要素融合的生态地质分区评价模式,建立了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0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地理环境权重0.1226,地质环境权重0.6011,生态环境权重0.2763。以地质建造为分类单元,地表基质层支撑力由强到弱分别是中性侵入岩建造、陆源碎屑岩建造、中性喷出岩建造、基性喷出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京西“一线四矿”地区(287 km^(2))生态地质条件良好区面积105.9 km^(2),占比36.9%;一般区面积78.7 km^(2),占比27.4%;较差区面积102.4 km^(2),占比35.7%。在京西“一线四矿”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概念规划总体策划范围(99 km^(2)),圈定出乔木生长适宜区面积58.6 km^(2),灌木生长适宜区面积40.4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 评价体系 地表基质层 地表覆盖 植被恢复与保育 京西“一线四矿”
下载PDF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新领域:地表基质调查 被引量:34
9
作者 葛良胜 杨贵才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年第9期4-11,67,共9页
地表基质层是一个跨越多门类自然资源业务体系和学科体系,且科学内涵十分丰富的新概念。地表基质调查作为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全新工作领域,是带有强烈基础调查色彩的专项调查工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 地表基质层是一个跨越多门类自然资源业务体系和学科体系,且科学内涵十分丰富的新概念。地表基质调查作为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全新工作领域,是带有强烈基础调查色彩的专项调查工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位。其数据与成果对于支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研究、国土空间科学规划和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构建地表基质调查要素的时空—物质—属性结构模型为基础,对地表基质调查目标任务、内容重点、组织部署、方法技术、成果集成、服务应用和支撑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地表()调查 体系 探析
下载PDF
自然资源调查工作分层与分类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瑞丰 张成兵 +5 位作者 翟延亮 任伟 闫国红 韩志达 卢美娜 苍贺 《矿产勘查》 2021年第5期1294-1298,共5页
为探索自然资源部2020年发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中对于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分层与分类工作缺失的部分内容,本文尝试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中,总结... 为探索自然资源部2020年发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中对于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分层与分类工作缺失的部分内容,本文尝试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中,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分层与分类方案。笔者主要针对陆地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出发,以立体空间位置作为组织与联系自然资源的纽带,将自然资源调查工作分为三层:地表基质与资源层调查、地表覆盖层调查、管理层调查。地表基质与资源层调查和地表覆盖层调查工作分别从数量和背景两个维度开展,下设11个方面;管理层调查是建立上述工作基础上的归纳总结,分为天然界限和人为界限两个维度。上述各个方面的调查工作参照当前相关国标或行业标准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调查 分类 地表基质层 地表覆盖 地下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