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谷型小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时空交互模拟研究
1
作者 杨蕴 郭勇 +2 位作者 王发飞 宋健 吴剑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以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过程研究集中于平原河网地区,而水动力交互作用强烈的山谷型流域研究甚少。选取句容北山水库流域为研究区,聚焦山谷型流域地表产汇流与浅层地下水渗流交互过程,基于SWAT-MODFLOW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评价... 以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过程研究集中于平原河网地区,而水动力交互作用强烈的山谷型流域研究甚少。选取句容北山水库流域为研究区,聚焦山谷型流域地表产汇流与浅层地下水渗流交互过程,基于SWAT-MODFLOW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评价流域水量交互过程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域范围内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性;2016—2019年期间整体呈现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但在丰水期局部时段,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研究区西北部、东北部山区以及南部北山水库周边地区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耦合模型可较好地刻画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流量,流域地下水对河道净补给量的贡献率为8.72%,其中地下水补给量在空间分布上西部支流和中部支流区域分别占28.8%、79.8%,东部支流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补给率逆差为8.6%。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谷型流域 地表水-地下水 SWAT-MODFLOW模型 耦合模型 水量交互
下载PDF
吉林一号卫星在地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江汇男 王春月 +2 位作者 徐贵贵 朱锡明 唐韬 《卫星应用》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地表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关系着居民身体安全,也关系着生态循环与发展的可持续性,监测地表水水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作为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丰富。水质监测是水质评价和污染防治的主要依据,保证并不... 地表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关系着居民身体安全,也关系着生态循环与发展的可持续性,监测地表水水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作为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丰富。水质监测是水质评价和污染防治的主要依据,保证并不断提高水质监测能力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总量 水质监测 生态循环 工业用水 污染防治 地表水水质 地表水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亚热带丘陵流域地表水可溶性有机质组分与来源变化特征
3
作者 扈晓碟 邓雅文 +4 位作者 王剑 肖海兵 闫峰陵 万立新 史志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21-3430,共10页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活性碳库之一,对全球碳循环、水环境质量和水生食物网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不同水期流域DOM组分与来源的变化特征,以典型亚热带丘陵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河流(干流...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活性碳库之一,对全球碳循环、水环境质量和水生食物网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不同水期流域DOM组分与来源的变化特征,以典型亚热带丘陵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河流(干流与一级支流、二级与三级支流)与小型水体的地表水样品,并结合DOM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解析流域地表水DOM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1)流域地表水可溶性有机碳浓度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而不同水体类型间表现为小型水体>干流与一级支流>二级与三级支流。(2)流域地表水DOM包括3个荧光组分,其中2个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1个类蛋白质组分C3。在时间尺度上,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所占百分比表现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类蛋白质组分C3则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不同水体类型间,干流与一级支流、二级与三级支流组分C1和C2含量显著高于小型水体,而组分C3显著低于小型水体。(3)枯水期流域地表水可溶性有机质荧光指数(FI)的变化范围为2.16—3.04,显著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表明枯水期DOM大多来源于自生源物质。干流与一级支流、二级与三级支流的自生源指数(BIX)显著低于小型水体,而HIX显著高于小型水体,表明河流中输入的陆源DOM多于小型水体。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质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质 组分解析 流域地表水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1990—2023年新疆地表水体面积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4
作者 邹彬 邹珊 杨余辉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新疆拥有独特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其中地表水体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利用Landsat 5/7/8/9卫星遥感影像,运用混合指数算法对1990—2023年新疆地表水体面积进行计算,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及变化特征... 新疆拥有独特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其中地表水体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利用Landsat 5/7/8/9卫星遥感影像,运用混合指数算法对1990—2023年新疆地表水体面积进行计算,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及变化特征。同时,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影响地表水体面积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990—2023年新疆永久性水体面积增加了36.25%(2466.20 km^(2)),主要由山地水体主导,特别是羌塘高原内陆河流域显著扩张,增加约三分之二(1149.58 km^(2));季节性水体面积则增长了181.90%(1924.84 km^(2)),以绿洲-荒漠水体为主,其中塔里木河干流尤为突出,面积增加约两倍(344.92 km^(2))。山地水体的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其中雪水当量的平均贡献率最高,达到42.84%;而人类活动对绿洲-荒漠水体的影响则较大,人口密度和耕地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4.10%和54.43%。本研究全面分析了新疆地表水体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科学评估新疆水资源开发潜力及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LANDSAT 山地-绿洲-荒漠 气候变化 新疆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
5
作者 孙俊峰 胡浩鑫 曾献奎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是定量刻画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及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工具。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表水或地下水模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克服了传统水文数值模型面临的困难。然而,目前缺乏基于数据驱... 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是定量刻画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及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工具。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表水或地下水模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克服了传统水文数值模型面临的困难。然而,目前缺乏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技术,利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方法,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Sagehen流域为研究区,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预测河流日径流量和地下水位。结果表明,基于CNN和LSTM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对研究区地表径流量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NSE)为0.8094,对地下水位模拟的NSE高于0.81,模拟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深度学习 地下水与地表水 耦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SOM自组织神经网络和K-means方法探究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6
作者 张大龙 黄勇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6-11,共6页
针对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引入SOM自组织神经网络和K-means方法,以华北平原某污染河段为研究对象,探讨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经分析,发现地表水和1号、2号、6号、7号观测井的地下水水质基本一致,水力联系较强;与3号、... 针对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引入SOM自组织神经网络和K-means方法,以华北平原某污染河段为研究对象,探讨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经分析,发现地表水和1号、2号、6号、7号观测井的地下水水质基本一致,水力联系较强;与3号、8号、9号、10号、12号、13号观测井的地下水水质差异较大,水力联系较弱,研究结果与传统系统聚类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精确地判别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为识别不同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水力联系 水化学分析 SOM自组织神经网络 K-MEANS 聚类分析
下载PDF
2024年镇江市地表水省控网融合监测研究
7
作者 刘学卿 丁文婧 徐浩培 《镇江高专学报》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提高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自动监测实时性与连续性强、手工监测指标覆盖面广的优势,2024年10月起,江苏省已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断面采用以手工和自动融合监测方式。为保障镇江市地表水省控网手工与自动融... 为提高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自动监测实时性与连续性强、手工监测指标覆盖面广的优势,2024年10月起,江苏省已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断面采用以手工和自动融合监测方式。为保障镇江市地表水省控网手工与自动融合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科学、全面反映镇江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首次使用2023年水质自动监测站月均有效数据和手工监测数据进行全年融合分析,相较于1月1次的手工监测,自动监测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监测数据更丰富、客观,融合数据更具科学性、准确性,累计年度达标率较单一手工监测降低2.2%,优Ⅱ的比例降低2.2%,优Ⅲ的比例无变化。同时,梳理镇江市重点风险断面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 地表水省控网 融合监测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MS法监测地表水中7种有机溶剂
8
作者 姚洋 杨汤燕 +2 位作者 张庆鹏 张胜平 刘晓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4-1018,共5页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GC-MS/MS)测定地表水中硝基苯、苯胺、甲基叔丁基醚、溴甲烷、溴乙烷、联苯和1,1,1-三氯乙烷7种常见溶剂残留检测方法的检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选择聚丙烯酸酯涂层纤维地...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GC-MS/MS)测定地表水中硝基苯、苯胺、甲基叔丁基醚、溴甲烷、溴乙烷、联苯和1,1,1-三氯乙烷7种常见溶剂残留检测方法的检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选择聚丙烯酸酯涂层纤维地表水样进行提取。提取液进样色谱质谱系统,外标法定量。硝基苯、苯胺、甲基叔丁基醚、溴甲烷、溴乙烷、联苯和1,1,1-三氯乙烷7种溶剂在质量浓度0.005~0.5μg·mL^(-1)范围内与相应的定量离子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如下:硝基苯:0.00342μg·mL^(-1)、苯胺:0.00435μg·mL^(-1)、甲基叔丁基醚:0.00452μg·mL^(-1)、溴甲烷:0.00476μg·mL^(-1)、溴乙烷:0.00453μg·mL^(-1)、联苯:0.00456μg·mL^(-1)、1,1,1-三氯乙烷:0.00480μg·mL^(-1)。样品在不同水平浓度点的回收率在90.5%~1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78%~4.58%之间(n=6)。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定性定量准确,适用于地表水中硝基苯等7种有机溶剂残留的监测,为保护地表水环境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GC-MS/MS 地表水 溶剂残留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砷、汞、硒的方法分析
9
作者 张翊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60-163,共4页
在水环境污染当中砷、汞和硒重要的污染有害物质,在大自然当中,砷一般是以单质模式或者化合物模式存在,砷一直是我国水质检测的重要常规检验项目,现阶段我国随着工业化的大幅度发展,很多地区的水资源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在现今国内的检... 在水环境污染当中砷、汞和硒重要的污染有害物质,在大自然当中,砷一般是以单质模式或者化合物模式存在,砷一直是我国水质检测的重要常规检验项目,现阶段我国随着工业化的大幅度发展,很多地区的水资源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在现今国内的检测领域,诸多用于特定元素检测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普遍获得了认可。这些方法涵盖了离子体质谱法(ICP-M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对地表水中的元素含量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原子荧光光谱法因其高效性和准确性而被频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核心原理是基于荧光强度与溶液中痕量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直接的正比关系,通过该方法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地表水中汞、硒和砷等元素的具体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 地表水 方法分析
下载PDF
地表水环境恶化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10
作者 杨佳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207-210,共4页
在当前,地表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正常活动,而且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积极探索和应用江河湖泊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对于地表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 在当前,地表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正常活动,而且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积极探索和应用江河湖泊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对于地表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就地表水环境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环境治理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1985~2023年蒙古国地表水体的时空变化分析
11
作者 廖堂宏 哈斯巴干 《红外》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生产的基础资源。随着遥感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成为了大规模和长期的地表水体分析与制图的重要手段。采用Landsat 5TM和Landsat 8OLI卫星数据,分析了1985~2023年6月...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生产的基础资源。随着遥感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成为了大规模和长期的地表水体分析与制图的重要手段。采用Landsat 5TM和Landsat 8OLI卫星数据,分析了1985~2023年6月至9月的蒙古国地表水体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23年蒙古国地表水体的面积呈下降趋势,稳定水体面积从15547.71km2缩减至14452.13km^(2)。其中,大型水体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小型湖泊和河流发生变化。本文的分析结果为深入了解蒙古国的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为准确预测蒙古国未来的水资源和环境变化以及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Landsat卫星 谷歌地球引擎 时空分布 蒙古国
下载PDF
基于PCA分析的奉贤区地表水水质评价
12
作者 张雯雯 《陕西水利》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地表水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年来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以及人类活动的累积,水环境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上海市奉贤区经过几轮水环境整治以及落实河长制工作后,水环境质量逐渐改善。以奉贤区16条市区级河道监测结果为基础... 地表水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年来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以及人类活动的累积,水环境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上海市奉贤区经过几轮水环境整治以及落实河长制工作后,水环境质量逐渐改善。以奉贤区16条市区级河道监测结果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地表水水质现状,并讨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及建议。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得到二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5.840%,可有效反映水质现状;(2)研究区地表水水质整体较好,并且比较稳定,选取的市区级水质等级均为Ⅲ类水;(3)生活与工业污废水排放以及农业活动是影响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污染贡献率达57.540%,其次为河道与渠系管护贡献率为18.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贤区 水质评价 地表水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十堰市地表水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13
作者 吕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3期054-057,共4页
随着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地表水体污染问题愈发严峻,对人类健康、自然生态及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与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地表水污染,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治理策略,确保地表水污染得到根本性控制并保障水资源... 随着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地表水体污染问题愈发严峻,对人类健康、自然生态及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与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地表水污染,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治理策略,确保地表水污染得到根本性控制并保障水资源安全,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的地表水污染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污染成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助力地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堰市 地表水污染 因素 治理措施
下载PDF
不同水样预处理方法在地表水氨氮测定对比试验
14
作者 李紫煜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33-35,共3页
为提高地表水氨氮测定精度,文章对4类不同水样预处理方式下地表水氨氮测定精度进行比对,确定最优处理方式。结果表明,高浊度水体适合采用絮凝沉淀离心法进行预处理,而低浊度水体适合采用离心法进行预处理。相比于水样预处理前,各方法下... 为提高地表水氨氮测定精度,文章对4类不同水样预处理方式下地表水氨氮测定精度进行比对,确定最优处理方式。结果表明,高浊度水体适合采用絮凝沉淀离心法进行预处理,而低浊度水体适合采用离心法进行预处理。相比于水样预处理前,各方法下氨氮测定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可分别提高5.5%和8.5%。研究成果对于地表水氨氮测定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氨氮测定 水样预处理 不同方法 对比试验
下载PDF
浅谈环境监测中地表水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
作者 马国凤 《清洗世界》 2025年第2期49-51,共3页
环境监测中地表水检测是评估水质状况的关键手段。然而,当前检测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采样点布设不合理、检测方法单一、数据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通过实验分析,发现采样频率、保存条件等因素对检测... 环境监测中地表水检测是评估水质状况的关键手段。然而,当前检测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采样点布设不合理、检测方法单一、数据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通过实验分析,发现采样频率、保存条件等因素对检测结果影响显著。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采样网络、改进检测技术、加强质量管理等对策。实施这些措施,将有效提高地表水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水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检测 环境监测 采样优化 检测技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探究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采样质量管理
16
作者 吴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地表水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水质状况的准确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质采样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环境监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水资源质量关注度的提升,以及科技在... 地表水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水质状况的准确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质采样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环境监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水资源质量关注度的提升,以及科技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进行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采样质量管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探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采样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现存问题以及改进策略,期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环境监测 采样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南方某市应对地表水pH规律性升高的措施及应用
17
作者 黄智 韩靖 《供水技术》 2025年第2期43-46,共4页
针对南方某市地表水出现pH规律性升高而导致水厂出厂水中铝接近超标的问题,探索采用CO_(2)投加技术控制原水pH,使出厂水的铝含量符合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相比传统投加化学试剂调节pH的方法,该方法更加安全、有效... 针对南方某市地表水出现pH规律性升高而导致水厂出厂水中铝接近超标的问题,探索采用CO_(2)投加技术控制原水pH,使出厂水的铝含量符合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相比传统投加化学试剂调节pH的方法,该方法更加安全、有效,符合水厂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PH 铝含量 CO_(2)
下载PDF
地表水饮用工程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郑永帅 卫文刚 +1 位作者 高毅 邓昌城 《水上安全》 2025年第6期43-45,共3页
地表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来源,但其水质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多重影响,饮用水工程的水质保障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复杂污染和日益严格的水质要求,现代工程广泛采用源头控制技术、高效水处理工艺及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同时... 地表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来源,但其水质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多重影响,饮用水工程的水质保障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复杂污染和日益严格的水质要求,现代工程广泛采用源头控制技术、高效水处理工艺及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同时,绿色与可持续技术的发展及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也为水质保障提供了更多创新解决方案。本文旨在探讨地表水饮用工程水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饮用工程 水质保障 污染物 应用
下载PDF
水动力模型结合遥感技术的地表水水质动态监测与评估
19
作者 耿亦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3期057-060,共4页
实时监测与全面评估地表水状况是确保生态环境稳定及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水质监控领域,方法 常因监测区域有限及信息更新滞后,难以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这已成为亟待克服的挑战。通过融合生水动力学模型和遥... 实时监测与全面评估地表水状况是确保生态环境稳定及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水质监控领域,方法 常因监测区域有限及信息更新滞后,难以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这已成为亟待克服的挑战。通过融合生水动力学模型和遥感科技,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水质监测手段,它能有效追踪水质变化,极大增强了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准确性和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文章深入探讨了生水动力学模型的理论体系,以及其如何模拟水体流动和污染物扩散过程,同时,详细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水质参数估算及监测水体空间动态分布方面的卓越表现和应用前景。设计了一套水质监测新策略,巧妙融合模型分析与遥感科技,重点在于数据融合、参数优化及污染趋势预测,致力于提升水质监控的效能与精确度,确保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细致研究,验证了这一策略不仅理论上有其合理性,在实践中也确实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彰显其应用价值。整合生物水动力模型与遥感技术,显著提升了水质动态监测的精确度和覆盖面,为空间时间维度上的水质分析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进而为流域水质管理决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种技术融合不仅改进了监测手段,还促进了水质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遥感技术 地表水 水质监测 污染扩散模拟
下载PDF
衡阳市农村地表水质量评价
20
作者 邓梁娟 《南方农业》 2025年第6期133-135,共3页
选取2021—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8个县(市、区)19个农村县域地表水断面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县域地表水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农村县域地表水断面的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在84.2%~100.0%,水质整体较好;县域地表水... 选取2021—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8个县(市、区)19个农村县域地表水断面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县域地表水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农村县域地表水断面的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在84.2%~100.0%,水质整体较好;县域地表水超标因子主要为总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地表水 质量评价 湖南省衡阳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