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采深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计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春意 崔希民 +2 位作者 郭增长 袁德宝 胡青蜂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39,共5页
条带开采是进行建筑物下采煤时限制地表变形的措施之一,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与一般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极不充分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理论为基础,以林南仓矿实测资料为依据,对开采区域-650水平深部条... 条带开采是进行建筑物下采煤时限制地表变形的措施之一,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与一般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极不充分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理论为基础,以林南仓矿实测资料为依据,对开采区域-650水平深部条带开采进行了预计,预计下沉的最大偏差为68 mm,预计下沉中误差为39 mm,远远小于经验公式预计下沉的最大偏差319 mm和预计下沉中误差217 mm.表明基于极不充分开采的地表沉陷预计理论改善了预计精度,对于研究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的规律,解放建筑物下压煤,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务带开采 开采沉陷预计 地表移动和变形 深部开采 概率密度函数
下载PDF
大采深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兴隆 孙小岩 《江西煤炭科技》 2014年第2期93-95,共3页
新义煤矿为了给村庄下压煤开采提供合理的技术参数,在11011首采工作面的地表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大采深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本文通过对地面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获得该矿大采深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以及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 新义煤矿为了给村庄下压煤开采提供合理的技术参数,在11011首采工作面的地表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大采深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本文通过对地面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获得该矿大采深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以及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为村庄保护煤柱留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站 地表移动和变形 概率积分法 预计参数
下载PDF
工程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模型及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贺跃光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地表移动和变形 构造应力 开采 崩落法 金属矿山 下沉系数 煤矿 盆地 成矿条件 工程开挖
下载PDF
建筑物下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分析
4
作者 王西仓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第6期179-180,共2页
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解决采掘接替困难等问题;综合分析该矿采用采条带开采回收建筑物下的保护煤柱。条带开采后,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并结合数值模拟软件FLAC3D进行数值分析,获得该矿区条件下走... 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解决采掘接替困难等问题;综合分析该矿采用采条带开采回收建筑物下的保护煤柱。条带开采后,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并结合数值模拟软件FLAC3D进行数值分析,获得该矿区条件下走向条带开采时地表移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条带开采后保护建筑物范围地表最大下沉量为309 mm,最大水平变形为±0.253mm/m;建筑物受损程度小于Ⅰ级破坏范围,产生较小影响,可以保证地表建筑(构筑)物的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积分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和变形
下载PDF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设计
5
作者 艾金元 《华北自然资源》 2021年第4期118-119,共2页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置在矿山开采和矿区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置合理的观测站,不仅可以保护矿区的环境及其周围的建筑物,还可以加快采区安全有效的开采。有效合理地设置观测站可以观测到煤矿在井下开采后地表的沉降和移动...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置在矿山开采和矿区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置合理的观测站,不仅可以保护矿区的环境及其周围的建筑物,还可以加快采区安全有效的开采。有效合理地设置观测站可以观测到煤矿在井下开采后地表的沉降和移动情况,减少开采沉陷对地表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站 地表移动和变形 开采沉陷
下载PDF
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的预计 被引量:51
6
作者 郭文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8-372,共5页
以概率积分法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现有条带开采几种计算预计参数的方法及其预计结果,探讨了这些方法用于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预计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条带开采几种计算预计参数的方法,其预计结果均不能很好地描述深部大... 以概率积分法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现有条带开采几种计算预计参数的方法及其预计结果,探讨了这些方法用于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预计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条带开采几种计算预计参数的方法,其预计结果均不能很好地描述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提出了全采多工作面叠加预计方法与用文中公式(3)计算预计参数的预计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准确地进行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和变形 “三下”采煤
下载PDF
程庄煤矿23501工作面地表移动参数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宁永香 崔建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33-335,共3页
地表移动和变形的观测工作一直都是研究开采沉陷危害的比较直接方式。本文针对程庄煤矿23501工作面现场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到了23501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移动规律和有关岩移参数,为以后的矿区开采及地表沉陷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地表移动和变形 岩移参数 概率积分法 程庄煤矿
下载PDF
煤矿地表移动和岩移观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清龙 《今日科苑》 2011年第3期88-89,共2页
通过建立一五一煤矿地面岩移观测站,定期对整个观测站进行全面水准测量,严密监测地表下沉和变形,进而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对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了一五一煤矿井下开采后地表的下沉和移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煤矿地表沉陷提供... 通过建立一五一煤矿地面岩移观测站,定期对整个观测站进行全面水准测量,严密监测地表下沉和变形,进而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对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了一五一煤矿井下开采后地表的下沉和移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煤矿地表沉陷提供了数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站 地表移动和变形 下沉速度 岩移观测 岩移参数
下载PDF
新义矿大采深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路学燊 娄高中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4年第4期89-91,共3页
为了研究大采深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新义煤矿在首采面11011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获得了该矿大采深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为村庄留设保护煤柱以及村庄下压煤安全... 为了研究大采深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新义煤矿在首采面11011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获得了该矿大采深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为村庄留设保护煤柱以及村庄下压煤安全合理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深 观测站 地表移动和变形 概率积分法 预计参数
下载PDF
条带采宽对地表沉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坤 许家林 +1 位作者 朱卫兵 屈庆栋 《矿山测量》 2005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中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就条带开采采宽与地表沉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采深和采出率相同的情况下,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各项参数值都随采宽的增加而增大,文中还从应力拱的角度对此规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和变形 条带采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五星水库下采煤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成飞 郭文兵 +1 位作者 杨岁寒 赵东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7-80,共4页
水体下安全采煤问题是煤矿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郑煤集团芦沟煤矿32采区的煤层覆存、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采煤方法等具体地质采矿条件及地表五星水库的现状,在计算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的基础上,结合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对五星... 水体下安全采煤问题是煤矿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郑煤集团芦沟煤矿32采区的煤层覆存、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采煤方法等具体地质采矿条件及地表五星水库的现状,在计算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的基础上,结合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对五星水库下开采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经过计算分析认为:五星水库下进行煤层全采是安全可行的。目前,首采的32101工作面采后是安全的,从而验证了此计算分析是科学、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下采煤 地表移动和变形 开采沉陷预计 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葛店矿村庄下压煤开采技术途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文兵 李文彩 常兴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3,共3页
应用村庄下压煤开采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结合葛店煤矿特定的地质、采矿条件 ,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对该矿 16采区村庄下压煤开采途径从技术经济两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计算和分析 ,确定了该区村庄下压煤开采的最佳技术途径 ,为该矿... 应用村庄下压煤开采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结合葛店煤矿特定的地质、采矿条件 ,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对该矿 16采区村庄下压煤开采途径从技术经济两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计算和分析 ,确定了该区村庄下压煤开采的最佳技术途径 ,为该矿的技术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下采煤 地表移动和变形 采动损害 条带开采
下载PDF
采动影响下公路损害特征及防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邵强 冯德学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2,共3页
应用弹性力学和岩层与地表移动理论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了公路受采动损害的现象特征及原因 ,给出了公路受采动损害的判据 ,并提出了减轻或预防公路采动损害的技术措施。对预防或处理公路受采动损害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 应用弹性力学和岩层与地表移动理论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了公路受采动损害的现象特征及原因 ,给出了公路受采动损害的判据 ,并提出了减轻或预防公路采动损害的技术措施。对预防或处理公路受采动损害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采动损害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采动损害 地表移动和变形
下载PDF
运河煤矿八采区3号煤层村庄压煤条带开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同良 段红民 李振武 《煤炭技术》 CAS 2006年第8期54-56,共3页
针对运河煤矿八采区3号煤层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条带开采方案,并对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提出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确保建下压煤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和变形 全部开采 A.H威尔逊公式
下载PDF
运河煤矿八采区3煤村庄压煤条带开采研究
15
作者 李振武 马守 《煤矿现代化》 2006年第z1期38-38,40,共2页
通过分析条带开采的可行性,针对运河煤矿八采区3号煤层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条带开采方案,并对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提出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确保建下压煤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和变形 全部开采 A.H威尔逊公式
下载PDF
济煤矿区愚公渠下压煤条带开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原继伟 杨建华 +1 位作者 郭文兵 李小双 《矿业快报》 2007年第11期36-38,共3页
水渠(构筑物)下安全采煤问题是煤矿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河南省济源市济煤公司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地表愚公渠的现状,在理论计算、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愚公渠下压煤条带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条带开采方案... 水渠(构筑物)下安全采煤问题是煤矿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河南省济源市济煤公司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地表愚公渠的现状,在理论计算、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愚公渠下压煤条带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及其参数。提出并采用了铁皮防漏、防渗加固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和变形 渠下采煤 条带开采 铁皮加固
下载PDF
煤矿开采对高速公路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扬科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46-450,共5页
从煤矿井田中部穿过的高速公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煤矿地下开采对其采动影响情况.根据煤矿地质采矿条件,对煤矿地下开采在高速公路沿线所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给出高速公路沿线地表移动变形值.由预计结果评价了... 从煤矿井田中部穿过的高速公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煤矿地下开采对其采动影响情况.根据煤矿地质采矿条件,对煤矿地下开采在高速公路沿线所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给出高速公路沿线地表移动变形值.由预计结果评价了煤矿开采对高速公路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煤矿开采后引起的地表变形值超过了高速公路的允许变形值,它对高速公路的采动损害程度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采动损害 高速公路 地表移动和变形
下载PDF
林盛煤矿12号煤层铁路压煤条带开采探讨
18
作者 关月洁 于丽静 《中国电子商务》 2011年第5期257-257,共1页
针对林盟煤矿12号煤层的实际情况,应用MATLAB编程,进行条带开采方案的初步先取工作。提出适宜的条带开采方案,并对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提出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确保铁路下保护煤柱压煤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 条带开采 MATLAB 地表移动和变形 率积分法
下载PDF
矿区铁路线下采煤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有存 《煤矿开采》 2007年第2期28-29,75,共3页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铁路线下压煤已占有效可采煤炭储量不小的比例。采用新的可靠的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是难度大且十分紧迫的课题。北宿煤矿采用综合性开采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铁路下采煤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铁路线下压煤已占有效可采煤炭储量不小的比例。采用新的可靠的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是难度大且十分紧迫的课题。北宿煤矿采用综合性开采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铁路下采煤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回收 铁路线下采煤 地表移动和变形 安全与效益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verburden and surface movements for Wongawilli strip pillar mining 被引量:19
20
作者 Guo Wenbing Xu Feiy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71-76,共6页
The Wongawilli strip pillar mining technique,which combines the strip pillar mining layout and Wongawilli mining technology,is a new high efficient mining technology for mining under surface structures. The Wongawilli... The Wongawilli strip pillar mining technique,which combines the strip pillar mining layout and Wongawilli mining technology,is a new high efficient mining technology for mining under surface structures. The Wongawilli strip pillar mining technique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s an example,the geological and mining conditions of a coal mine were used to design the Wongawilli strip pillar plans,including the support parameters of the entries and the min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surrounding rocks and manage the roof effectively during coal mining,the stress fields,displacement fields and plastic zones we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stress fields,displacement fields,and plastic zones generated by Wongawilli strip pillar mining were obtained. And the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were also determined after mining was completed and its effects on surface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t is feasible to mine under surface structures with the Wongawilli strip pillar mining technique. This mining method can protect the surface structures from da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ip pillar miningWongawilliSurrounding rockMining under structures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