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永靖县刘盐八库区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长虹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8年第10期86-89,97,共5页
通过对刘盐八库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塬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现状分析研究,总结其发展趋势,为地质灾害防治、库岸和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刘盐八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质灾害 现状分析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模糊数学评判山东省枣庄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公岩 李元仲 +4 位作者 杨蕊英 仙金兰 朱昶 马占元 王学森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81-84,共4页
枣庄市是山东省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近十几年来,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崩塌、地裂缝等灾害频繁发生,人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论文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通过选取评判指标建... 枣庄市是山东省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近十几年来,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崩塌、地裂缝等灾害频繁发生,人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论文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通过选取评判指标建立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枣庄市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评判,并以地质灾害发育涉及的区域按照地质灾害类型及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进行评判分区。评判指标选取基本符合枣庄地质灾害现状实际,所建立的评判模型能够反映枣庄市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 评判指标 数学评判模型 枣庄市
下载PDF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现状及策略分析
3
作者 孔雅茜 陈全明 《中国减灾》 2025年第5期60-61,共2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特定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潜在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过程。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推算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为防灾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湖南...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特定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潜在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过程。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推算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为防灾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湖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为例,介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现状,指出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认识上的误区,并提出5点建议及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减少灾害损失,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防治 防灾减灾 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损失 特定区域 潜在危害 现状及策略
下载PDF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利国 郭尚其 《技术与市场》 2011年第7期487-487,489,共2页
地震、盐碱(渍)化、泥石流、滑坡等,都归属于地质灾害,它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将对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预报预警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0
5
作者 韩子夜 薛星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文章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监测仪器进行了系统归类。详细介绍了崩滑体变形监测、物理场与化学场监测、地下水监测和滑坡等诱发因素监测方法、特点。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文章还介绍了BOTDR新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基本... 文章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监测仪器进行了系统归类。详细介绍了崩滑体变形监测、物理场与化学场监测、地下水监测和滑坡等诱发因素监测方法、特点。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文章还介绍了BOTDR新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基本原理和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几个关键问题;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文章提出了进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优化集成的基础和优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监测方法 BOTDR 技术优化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河南省卫辉市地质灾害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继锋 罗志吉 马妍 《地下水》 2011年第5期117-118,共2页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接黄河卫河冲积平原,其北部太行山区是省内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主要是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卫辉市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描述,对地质灾害的发育趋势进行分析,...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接黄河卫河冲积平原,其北部太行山区是省内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主要是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卫辉市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描述,对地质灾害的发育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当地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辉市 地质灾害 现状发展趋势
下载PDF
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的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7
作者 万朝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为了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矿山地质灾害评估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的意义,然后详细阐述目前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定量评估、模型评估和综合评价方法,最后探讨未来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矿山地质灾害 评估方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及其研究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8
作者 刁心宏 远洋 张传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26,共5页
详细介绍了地下金属矿山采矿中存在的地表沉降及塌陷、地下水灾害、深井岩爆等若干地质灾害问题,对国内外在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认为应对采矿引起的地... 详细介绍了地下金属矿山采矿中存在的地表沉降及塌陷、地下水灾害、深井岩爆等若干地质灾害问题,对国内外在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认为应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金属矿山 地质灾害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探究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爱昌 《低碳世界》 2014年第4期84-85,共2页
当代水工环地质研究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水工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持系统,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虽然它们有各自的不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是他们依据的地学基础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水工环地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 当代水工环地质研究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水工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持系统,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虽然它们有各自的不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是他们依据的地学基础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水工环地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面临的困境,给地质工程师们提出了更大的难题。本文对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环 地质状况 发展趋势 工程特性 地质勘察 地质灾害
下载PDF
玉树7.1级地震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佳运 张茂省 +2 位作者 张成航 高波 冯卫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6,共6页
在参与玉树7.1级地震震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汛期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前人调查与研究的成果数据,分析了震后玉树震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震后玉树灾区地质灾害可能的持续时间、演化趋势以及高风险区的分布区域。... 在参与玉树7.1级地震震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汛期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前人调查与研究的成果数据,分析了震后玉树震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震后玉树灾区地质灾害可能的持续时间、演化趋势以及高风险区的分布区域。结果表明,震后玉树灾区地质灾害将持续10年左右,并以周期震荡式的衰减下降,最终恢复到震前水平;震后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将分布在巴塘河谷、结古镇周边山区与郭央烟宋多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7 1级地震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持续时间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岷江流域映秀—茂县段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永明 魏显虎 陈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9-186,共8页
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岷江流域映秀—茂县段极为严重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利用震后多期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并结合解译标志,快速、准确地分析研究区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对科学指导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次生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岷江流域映秀—茂县段极为严重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利用震后多期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并结合解译标志,快速、准确地分析研究区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对科学指导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次生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1滑坡、崩塌及其过渡类型——崩滑为主要的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占90%以上);2次生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在岷江两岸山坡,但在映秀—汶川段的发育程度和规模比汶川—茂县段大得多。研究区次生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形成的滑坡体趋于稳定,但解译的21个潜在滑坡体中部分已出现活动迹象,其中斗簇和沏底关2个潜在滑坡群更为明显,应对其进行遥感连续动态监测;2泥石流为研究区今后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其中映秀—汶川段为最主要的发生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航空遥感 分布规律 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PDF
合肥市地质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和防治建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韵 《安徽地质》 2021年第3期257-260,共4页
本文通过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等实例,阐述了合肥地区的地质灾害现状情况。结合地质灾害分布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气候、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预判了未来合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从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 本文通过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等实例,阐述了合肥地区的地质灾害现状情况。结合地质灾害分布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气候、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预判了未来合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从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个方面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展趋势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当代铁跨隧道发展趋势及地质灾害防治 被引量:20
13
作者 石文慧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6年第2期55-62,共8页
本文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资料,全面地分析了当代国内外铁路隧道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铁路隧道修建、运营中所遇及的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机理及危害;进而论证了对铁路隧道地质灾害应采取的区域稳定性研究、选线原则、超前预报... 本文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资料,全面地分析了当代国内外铁路隧道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铁路隧道修建、运营中所遇及的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机理及危害;进而论证了对铁路隧道地质灾害应采取的区域稳定性研究、选线原则、超前预报、整治技术等防治对策及在当代发展趋势下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席超华 周丰 《建材与装饰》 2017年第47期199-200,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矿产资源逐渐的成为了一种较为稀缺的资源。在对矿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钻探技术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对我国矿产的开发起到促进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矿产资源逐渐的成为了一种较为稀缺的资源。在对矿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钻探技术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对我国矿产的开发起到促进的作用。接下来在本文中,笔者将对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矿产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找矿钻探技术装备 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世界地质环境灾害保险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贵尚 王晓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6,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由于地质环境灾害问题产生的损失越来越大。开展地质环境灾害保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地质环境灾害保险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强制责任保险;任意责任保险;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与财务保证或担保制度相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由于地质环境灾害问题产生的损失越来越大。开展地质环境灾害保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地质环境灾害保险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强制责任保险;任意责任保险;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与财务保证或担保制度相结合。这对我国开展地质环境灾害保险具有重要的启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组建承保机构;明确规定索赔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灾害 保险 发展趋势 启示
下载PDF
浅谈滑坡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悦 李永树 《测绘》 2013年第5期228-231,共4页
滑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同时也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对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监测方法的特点,并对滑坡监测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方向进... 滑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同时也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对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监测方法的特点,并对滑坡监测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监测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环境沉积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晨曦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7期71-76,共6页
环境沉积学是沉积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而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沉积学研究的前沿之一。本文认为地质灾害、水污染及海岸环境这三个方面是环境沉积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减灾实践技术、水污染的研究内容和研... 环境沉积学是沉积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而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沉积学研究的前沿之一。本文认为地质灾害、水污染及海岸环境这三个方面是环境沉积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减灾实践技术、水污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海岸环境的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同时本文指出了环境沉积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即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日趋动态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日趋精准化;区域与全球相结合,日趋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沉积学 地质灾害 水污染 海岸环境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18
作者 李开恒 《低碳世界》 2013年第08X期157-15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煤炭的需求也逐渐增多,但是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乃至掠夺性开采而带来的地质环境破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诸多影响及威胁。为了在地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煤炭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最大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煤炭的需求也逐渐增多,但是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乃至掠夺性开采而带来的地质环境破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诸多影响及威胁。为了在地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煤炭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对采矿区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及环境恢复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煤矿区地质灾害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地质环境灾害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浅议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9
作者 葛庆生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10年第8期48-48,共1页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任务为监测地质灾害时空域演变信息、诱发因素等,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地质灾害监测是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监测仪器、时空技术和预测预报技...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任务为监测地质灾害时空域演变信息、诱发因素等,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地质灾害监测是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监测仪器、时空技术和预测预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当前,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多是围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监测 监测技术 发展趋势 预测预报技术 突发性地质灾害 稳定性评价 诱发因素 变形数据
下载PDF
基于虹口地区区域构造稳定对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研究
20
作者 邹立 赵正宝 +1 位作者 闫胜 闫宗平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S02期91-94,共4页
研究区域属于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对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研究是必要的。本文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区域构造稳定性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采用现场实地踏勘、卫星航片及无人机等技术调... 研究区域属于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对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研究是必要的。本文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区域构造稳定性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采用现场实地踏勘、卫星航片及无人机等技术调查区域内地质灾害分布;对地质灾害点进行观测和访问,调查当地居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对地质灾害活动痕迹进行观测,确定地质灾害引发因素;从区域地质条件、基本环境条件和诱发因素等方面建立区域内泥石流、崩塌、滑坡三类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打分法获得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信息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综合得分,评判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展趋势。本研究方法能够圈定严重威胁地质灾害区域,为预防地质灾害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构造 稳定性分析 地质灾害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