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评估模型与应用
1
作者 苏栋 黄茂隆 +1 位作者 韩文龙 陈湘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减少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方法]本文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件严重度、地质体脆弱性、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减少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方法]本文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件严重度、地质体脆弱性、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某城市一起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评估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评估模型具有较高操作性和可行性,可在各种复杂地质环境的城市中开展深层地下空间韧性评估工作;所评价灾害事件的严重度为5.601,属严重水平;地质体的暴露性为5.735,灾损敏感性为6.146,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为35.247,属脆弱地质体;预警能力指数为1.00,防灾能力指数由原来的5.66提高至灾后的7.00,故抵御力综合评价结果由15.38提高至19.02;通过填砂、地下注浆等措施后,恢复力为2.00,且由于地质环境趋于稳定,地质环境适应力综合分析为1.00。[结论]若受灾害影响,地质环境韧性水平的演化可分为正常、受灾、抵御、恢复、适应和新的正常水平6个阶段,韧性水平曲线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后趋于稳定,且在受灾和抵御的节点处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韧性 城市韧性 深层地下空间 评估模型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2
作者 代雅建 崔健 郭常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7,共12页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基于主导因素综合法开展了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可划分为3级,空间分布上以相对安全区为主,其次为次不安全区和安全区。按照空间位置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等不同成因划分为23个亚区,并指出了每个亚区安全程度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结果反映了锦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确定了影响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规避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主导因素综合法 区域构造稳定性 地质灾害易发性 安全评价 规划区 锦州市
下载PDF
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地质环境问题研究
3
作者 朱巍 张静 +2 位作者 唐雯 张旭升 毕立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本文就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从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借助土壤温度的测试和地层冷热平衡的监测,分析在地源热泵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热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污染等问... 本文就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从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借助土壤温度的测试和地层冷热平衡的监测,分析在地源热泵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热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污染等问题。研究认为长期利用地源热泵开发利用系统,如设计不合理或地下水回灌率低,将破坏地层的冷热平衡。北方地区供暖期大于制冷期时,地层温度将逐年下降,N2O和CH4会集中释放,造成生物生长速度缓慢。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时,如地下水回灌困难,将导致地下水资源浪费、水位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路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供暖期、制冷期运行时间差别较大时,将导致地下水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地下水中污染物的降解,间接影响地下水的水质。抽取、回灌地下水的过程会造成空气中的氧气随之溶解于水中,导致地下水质的变化。通过分析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因素,可为其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地层温度 地质环境 抽取 回灌
下载PDF
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苏培东 陆星好 +2 位作者 徐学渊 邱鹏 李有贵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63,172,共18页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石油与天然气需求量不断增加,加速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发凸显,针对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的基础...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石油与天然气需求量不断增加,加速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发凸显,针对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地面沉降、诱发地震、地下水污染和地层结构改变是油气开采过程中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论述了油气田地质环境问题的控制因素、发生机理和致灾效应的研究成果,对现有油气田地质环境问题的监测方法、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分析了现有油气田地质环境问题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并对油气田地质环境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采 地质环境问题 地面沉降 诱发地震 地下水污染 地层结构改变
下载PDF
基于FAHP-Entropy赋权法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以武鸣区灰岩矿山为例
5
作者 全毅博 甘能俭 +3 位作者 伍静 朱敏杰 吕堂安 李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2,共10页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从地质环境背景、资源破坏、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利用状况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FAHP-Entropy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MGES),对38座灰岩矿山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的矿山仅占比21%,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的矿山占比47%,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的矿山占比32%,武鸣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整体属较严重~严重级别。研究结果为武鸣区政府有限的治理资金指明了优先治理方向。该系统操作简单,可以弥补传统方法复杂、难操作的不足之处,对于处理大规模数据有极大优势,可为同业技术人员和学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FAHP-Entropy赋权法 灰岩矿山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系统
下载PDF
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滑坡群地质环境条件及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杨志鹏 《山西建筑》 2024年第8期57-59,99,共4页
通过对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滑坡群的野外调查,结合岩土工程勘查技术手段,分析了区域地质环境情况;利用传递系数法定量分析滑坡群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三河镇的滑坡群体在自然环境中相对平稳,但是在降雨和地震+降雨的条件... 通过对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滑坡群的野外调查,结合岩土工程勘查技术手段,分析了区域地质环境情况;利用传递系数法定量分析滑坡群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三河镇的滑坡群体在自然环境中相对平稳,但是在降雨和地震+降雨的条件下,它们的稳定性会变得较差甚至不稳定。建议采用“外围排水渠+抗滑桩+挡土墙”对滑坡群进行整治。研究成果可为陇南市武都区滑坡的变形机理及防灾减灾提供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稳定性分析 治理措施
下载PDF
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7
作者 黄辰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期0123-0125,共3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矿山开采工作不断加快,矿山生产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矿山开采工作在技术工艺层面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区域生态环境也受到极大影响。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民关注热...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矿山开采工作不断加快,矿山生产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矿山开采工作在技术工艺层面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区域生态环境也受到极大影响。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民关注热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全新阶段,环境岩土工程技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可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工作提供更为优秀的整体方案,借助合理的工作管控模式,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可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消除矿山过度开采引发的各类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希望借此可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技术 矿山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保护
下载PDF
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8
作者 马青山 葛伟亚 +3 位作者 邢怀学 蒋杰 华健 康从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地下空间合理有序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的必要前提。通过系统分析杭州市钱塘新区地质环境条件,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及地震效应、环境地质问题等五个方面... 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地下空间合理有序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的必要前提。通过系统分析杭州市钱塘新区地质环境条件,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及地震效应、环境地质问题等五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了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变权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浅层(0~15m)、次浅层(15~30m)、次深层(30~50m)地下空间进行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和次深层地下空间更适宜开发,而次浅层地下空间适宜性好和适宜性较好的总面积仅占全区的45.7%,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该结果可为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 地质环境适宜性 变权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钱塘新区
下载PDF
旬阳铅锌矿带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及治理对策
9
作者 杨敏 杨兵 +3 位作者 陈华清 聂兴信 张鑫 贺攀阳 《黄金》 CAS 2024年第1期93-98,106,共7页
旬阳铅锌矿带铅锌矿资源多年粗放式开发,导致地质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由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污染、矿山土地资源损毁及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等。对旬阳铅锌矿带环境问题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地质环境治理对策。
关键词 旬阳铅锌矿带 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对策 环境污染 地质灾害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敏 傅炜舜 +1 位作者 聂兴信 张鑫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矿山地质环境受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影响而产生剧烈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因其具备高光谱分辨率、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合一的优势,解决了传统遥感技术仅能识别大致地物的问题,被广泛应用于矿... 矿山地质环境受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影响而产生剧烈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因其具备高光谱分辨率、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合一的优势,解决了传统遥感技术仅能识别大致地物的问题,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研究与监测。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原理及发展现状,归纳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矿区植被、矿区水体、矿区土壤和矿区大气等方面的应用与监测;对矿区高光谱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未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将逐渐有序化、长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矿产资源 高光谱遥感技术 矿区植被
下载PDF
基于AHP的海峡沿岸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以马六甲海峡北岸马来西亚西南沿海地区为例
11
作者 吴栋哲 姜琦刚 +2 位作者 顾宗瑞 张森 付长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9-632,共14页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显示一个区域地质作用与生态空间分布的整体情况。为了给马六甲海峡北岸马来西亚西南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及“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提供依据,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马来西亚基础地质、地质灾害遥感...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显示一个区域地质作用与生态空间分布的整体情况。为了给马六甲海峡北岸马来西亚西南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及“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提供依据,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马来西亚基础地质、地质灾害遥感地质专题应用及编图项目成果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构建了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结果将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优等、良好、中等、较差4个等级,其中:优等区和良好区面积较大,分别为2 753.31 km^(2)和2 960.3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19%和36.76%,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中等区和较差区面积分别为1 702.72 km^(2)和618.5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37%和7.68%,主要分布在雪兰莪州中部、森美兰州南部及马六甲州北部地区。从评价结果上看,该地区总体上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优等区和良好区总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00%以上,中等区和较差区主要受地层构造和生态条件的限制,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地质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质量评价 海峡地区
下载PDF
渤海海域地质环境稳定性定量评价
12
作者 陈晓辉 李日辉 +2 位作者 温珍河 付军 徐晓达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海洋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地质环境资料的支撑,现有研究通常分海区开展,缺乏实测资料支持的系统性研究。基于2008—2016年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环境地质因素的相关资料,通过网格化处理,量化渤海海域主要环境地质因素的特征参数... 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海洋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地质环境资料的支撑,现有研究通常分海区开展,缺乏实测资料支持的系统性研究。基于2008—2016年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环境地质因素的相关资料,通过网格化处理,量化渤海海域主要环境地质因素的特征参数,建立了以海底地形或底质环境变化类、地层不均衡类、活动构造类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渤海海域依据地质环境稳定性可划分为差等、较差、中等、较好、优等5级,大部分海域地质环境稳定性总体较好,地质环境稳定性较差的海域占比10.00%,尤其是黄河三角洲周边海域,不稳定环境地质因素活动断层、地震震中、浅层气及与潮流相关的环境地质因素较为集中,危险性较大。研究结果对渤海海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定量评价方法可为中国海洋环境地质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环境地质因素 地质环境稳定性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AHP的海南岛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
13
作者 王顿 杨秀玖 +4 位作者 李习文 寇磊 张士友 刘强 唐翠青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33-43,共11页
为判定海南岛总体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生态适宜性,在对前人研究总结和对海南岛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要素、地质要素、地理要素、人为要素4个方面选取了湿润指数、地层岩性、地貌、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类型等12个主要... 为判定海南岛总体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生态适宜性,在对前人研究总结和对海南岛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要素、地质要素、地理要素、人为要素4个方面选取了湿润指数、地层岩性、地貌、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类型等12个主要影响要素,构建了海南岛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要素的权重,利用ArcGIS软件对其叠加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利用自然间断分级法将结果按优、良、中、差划分为4个评价分区。结果表明:海南岛总体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同时基于空间相关性分析,各评价分区在区域尺度上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其中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优良区占15%,良好区占59%,中等区占22%,较差区占4%。通过综合评价可以较客观地认识海南岛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同时基于此为各个分区制定了与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可为海南岛的国土空间管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生态地质环境 层次分析法 ARCGIS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芜湖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策略研究
14
作者 江涛 《西部资源》 2024年第1期40-44,53,共6页
在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地质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地质环境和城市地质环境的概念及重要性进行阐述,针对当前芜湖市城市环境地质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具体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城市现代化... 在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地质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地质环境和城市地质环境的概念及重要性进行阐述,针对当前芜湖市城市环境地质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具体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保护生态环境,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问题 策略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析
15
作者 柳锐 张电吉 +2 位作者 姬立杰 蒋琴琴 聂正 《采矿技术》 2024年第1期214-219,共6页
为了精确定量地评价矿山开采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影响矿山周围环境安全的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4项评价标准和14项指标的多因素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定义指... 为了精确定量地评价矿山开采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影响矿山周围环境安全的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4项评价标准和14项指标的多因素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定义指标等级,结合模糊数学构建隶属度函数,最后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方法,对湖北宜昌某磷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吻合,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度函数
下载PDF
郑州市城区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16
作者 郭林 唐辉 +3 位作者 郭晓静 刘沙沙 何欣琳 马晓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5大类13个指标,其中基坑稳定性、潜水水位埋深、含水层富水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综合评价结果中适宜性好区位于京广铁路以西,适宜性中等区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东风渠以南、京广高速铁路以西的区域,适宜性差区分布在龙湖附近及京广高速铁路以东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区沿水库、南水北调工程、铁路、地下文物分布。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开发条件整体适宜性中等。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适用性较强,可为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且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地质条件类似的城市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适宜性 地下空间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基坑工程 郑州
下载PDF
矿山地质环境灾变与保护修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于洋 陈炳乾 +1 位作者 花奋奋 康建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矿山开采不仅会引发地表沉降、建(构)筑物损毁等安全灾害,还会造成土壤环境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灾害。地质环境灾害的类型和特征与采矿方法有关,并且多种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具有耦合性。我国常采用自由垮落、支护加固和剥离排... 矿山开采不仅会引发地表沉降、建(构)筑物损毁等安全灾害,还会造成土壤环境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灾害。地质环境灾害的类型和特征与采矿方法有关,并且多种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具有耦合性。我国常采用自由垮落、支护加固和剥离排土3种方法处理采区覆岩,分别形成了以长壁垮落法开采、柱式开采和露天开采为代表的3类采空区。综述了3类采区的地质灾害致灾机理、灾害链网形成机制,讨论了地质灾害监测、多灾耦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①矿区地质环境灾害主要包括工程安全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地物空间位置改变引起的采动附加应力损坏各类工程体,后者反映为地物属性变化引起的生态要素缺失和物质能量流动改变;②不同地质环境灾害之间存在耦合性,一种地质环境灾害的出现可能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网,虽然变形监测、遥感等技术可用于获取地物位置、属性信息,但由于地质环境灾害成灾的复杂性以及传统单一监测预测技术手段的局限性,目前难以对地质灾害进行准确预报预测;③应整合已有的各类变形监测、遥感、传感器、工程检测等技术构建“空—天—建—地—井—人”监测技术体系,融合多源地质环境数据探明矿区物理环境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对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后续研究重点在于:①完善多源数据标准化工作,加强数据安全共享,构建地质环境保护“知识库”;②依托AI辅助和地质环境保护“知识库”,研究矿区多灾耦合机理,明确致灾关键因素,构建灾害链网;③基于灾害链网加强跨学科研究,融合多源数据—模型形成“透明地质条件—矿山开采设计—采动损害/物理场分布特征评价—工程安全预测评价/生态过程预测评价—工程加固维修/生态环境修复”全过程工作机制。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梳理矿区多灾耦合问题的研究思路,对于地质环境灾害综合保护和治理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灾害 长壁开采 柱式开采 露天开采 生态修复 绿色矿山 多学科交叉
下载PDF
水城区猕猴桃产业园区土壤养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环境
18
作者 骆振华 王彪 +3 位作者 陈昌阔 曾国龙 王源菲 龙安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59-165,共7页
[目的]根据一系列土壤养分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对示范园区耕地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分类评价,并探讨养分元素在不同地层的分布情况。[方法]以六盘水市名优特色红心猕猴桃产区水城区产业园区的米箩镇、猴场镇园区土壤养分元素有机质、阳离子交... [目的]根据一系列土壤养分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对示范园区耕地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分类评价,并探讨养分元素在不同地层的分布情况。[方法]以六盘水市名优特色红心猕猴桃产区水城区产业园区的米箩镇、猴场镇园区土壤养分元素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硼、有效硼、钼、有效钼、碘、氟等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GIS等技术手段研究该区土壤中养分元素及其地质环境。[结果]园区土壤以酸性为主,适宜猕猴桃种植,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丰富;除全钾含量很低,4级(较缺乏)与5级(缺乏)累计占比89.72%,全氮、全磷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适宜,速效磷含量缺乏,变异系数2.07,分布不均,局部可能较缺乏,速效钾供给能力好,总体适中;钼、有效钼、氟、碘含量丰富,氟含量相对偏高,硼、有效硼含量缺乏;硼在灰岩发育地层含量相对较高,全氮、碘、钼及有机质在峨眉山玄武岩组更易富集,含量普遍丰富。龙潭组发育的土壤具有更高的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结论]建议后期提高土壤中磷有效量,增施钾肥、硼肥,红心猕猴桃是否适宜在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种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猕猴桃 水城区 土壤 养分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环境
下载PDF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19
作者 李辰罡 王学治 +1 位作者 赵腾云 牛瑞鹏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135-138,141,共5页
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有效制定出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的相关政策。以陕西省渭南市曹村镇矿山为研究对象,结合直觉模糊决策和优劣解距离法,构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实际矿山对评价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经过研究... 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有效制定出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的相关政策。以陕西省渭南市曹村镇矿山为研究对象,结合直觉模糊决策和优劣解距离法,构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实际矿山对评价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经过研究发现:根据评价模型得出的当地的矿山地质环境变化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此过程与遥感调查结果相符,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且所划分的地质指标客观性较强,与所提出模型的契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环境 评价 客观
下载PDF
贵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评估方法改进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某煤矿为例
20
作者 来瑞娟 周文喜 +2 位作者 谢朝贵 粟永标 申鹏 《贵州地质》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在收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分布,从众多常用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中,选取普适性较强的地质灾害治理效果、水环境恢复效果、景观植被恢复效果、管护措施这... 在收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分布,从众多常用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中,选取普适性较强的地质灾害治理效果、水环境恢复效果、景观植被恢复效果、管护措施这4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因子,从而验证上述普适性较强的评价因子可以较好的反映治理恢复效果。根据评价因子的重要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采用加权综合法进行计算,对恢复治理效果评估方法进行改进量化,综合判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某煤矿为例,采用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评估方法通过验证,可以为同类型矿山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 效果评估 矿山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