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4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及综合利用价值评价
1
作者 王璐琳 田明中 +3 位作者 张建平 武法东 程捷 张绪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532,共13页
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是地质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但如何进行客观和定量的评价尚未很好解决。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详细野外调查,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划分地质遗... 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是地质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但如何进行客观和定量的评价尚未很好解决。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详细野外调查,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划分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共分为5个大类、11个类和14个亚类,从自然属性、价值属性、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选取4个综合评价因子、15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地质遗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的指标权重;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邀请专家对地质遗迹综合价值进行打分,运用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评价计算模型,计算得出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评价的得分为90.27,为一级旅游资源。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它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提供借鉴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资源 价值评价 层次分析法 香港
下载PDF
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保护与科学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2
作者 吴海权 鹿献章 +1 位作者 刘乐 李琴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安徽省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兼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3个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数量大、类型多、地学内涵丰富且地域特色显著等特点和重要的地质旅游、科学考察及经济价值。通过对安徽省重... 安徽省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兼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3个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数量大、类型多、地学内涵丰富且地域特色显著等特点和重要的地质旅游、科学考察及经济价值。通过对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对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对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保护及科学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开发利用现状 调查保护 建议与对策 安徽
下载PDF
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建设探讨
3
作者 汪宏涛 段凯 李注苍 《甘肃科技》 2024年第2期28-32,37,共6页
甘肃省漳县九居谷一带发育了较为典型的西北干旱型丹霞地貌景观。虽然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较早,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通过对九居谷一带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161处,并划分为3大类6类11亚类,... 甘肃省漳县九居谷一带发育了较为典型的西北干旱型丹霞地貌景观。虽然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较早,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通过对九居谷一带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161处,并划分为3大类6类11亚类,分析了主要地质遗迹的资源特征,评定出国家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地质遗迹42处,九居谷地质遗迹等级已达到国家地质文化村标准。论述了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文化村建设规划及建议,为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建设 丹霞地貌 地质遗迹 九居谷 漳县 甘肃
下载PDF
烟台市芝罘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调查及评价
4
作者 李亨健 李金鹏 +3 位作者 张杰 韩明智 于剑峰 强萌麟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94-100,共7页
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 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分析了地质遗迹类型、规模、空间分布、视觉特点、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等,并对各地质遗迹点进行了分级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建议,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类型 地质遗迹综合评价 芝罘区崆峒群岛 烟台市
下载PDF
博山区池上镇地质遗迹特征及地质文化镇建设浅析
5
作者 李传生 朱司宏 孟庆结 《华北自然资源》 2024年第2期88-93,共6页
2022年10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池上镇获批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模式为地质+生态旅游。文章在总结池上镇地质遗迹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带贯通、两核引领、七片协同、多点支撑”为总体思路,利用池上... 2022年10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池上镇获批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模式为地质+生态旅游。文章在总结池上镇地质遗迹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带贯通、两核引领、七片协同、多点支撑”为总体思路,利用池上镇特有地质资源,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历史遗迹等人文要素,规划了四条地质研学+旅游主线,设计了地质科普设施、地质文化产品,旨在从地质角度挖掘鲁山、淄河、富锶地下水、齐文化、孝文化相融一体的地质文化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地质文化镇 池上镇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综合评价
6
作者 吕昭英 薛桂澄 +10 位作者 何玉生 林义华 魏昌欣 胡在龙 袁勤敏 吕嫦艳 黄武轩 王超 张志壮 林弟 常振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3-398,共16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面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笔者等系统的总结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和分布,对其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以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大类为主,包括重要化石产地类、岩土体地貌类、水体地貌类以及火山地貌类4类,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岩溶地貌、侵入岩地貌、碎屑岩地貌、瀑布、火山岩地貌6个亚类,共计21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的有1处,省级地质遗迹点17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3处。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为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热带雨林 国家公园 地质遗迹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安徽淮南舜耕山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特征
7
作者 张子康 顾承串 +4 位作者 吴基文 赵铭 詹润 邵晴晴 张缘缘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安徽淮南舜耕山位于华北克拉通淮南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天然出露与人工剥露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系统地查明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分布及特征可为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以及地学科普与旅游规划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共发现... 安徽淮南舜耕山位于华北克拉通淮南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天然出露与人工剥露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系统地查明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分布及特征可为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以及地学科普与旅游规划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共发现舜耕山主要地质遗迹点62处,可划分为3大类、8类、14亚类,其中以华北型寒武系—奥陶系典型剖面、碳酸盐岩地貌、断裂构造以及矿业遗址等地质遗迹景观尤为发育,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初步讨论了舜耕山地质遗迹成因及其区域地质背景,为舜耕山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舜耕山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远景规划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成因分类 地质背景 地学科普 舜耕山
下载PDF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8
作者 魏泽昳 李向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200,共13页
文章在收集详细地质遗迹野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滇东北地区昭通市昭阳区的各种地质遗迹进行综合分类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昭阳区地质遗迹可分为西部和东部2大区片,西部为以大山包为代表的玄武岩台地,集火山岩地貌、高原湖泊和湿地为一... 文章在收集详细地质遗迹野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滇东北地区昭通市昭阳区的各种地质遗迹进行综合分类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昭阳区地质遗迹可分为西部和东部2大区片,西部为以大山包为代表的玄武岩台地,集火山岩地貌、高原湖泊和湿地为一体;东部为以昭通山间盆地为中心的碳酸盐岩岩溶地貌,附有古生物化石景观;碳酸盐岩、泥页岩、砂岩、玄武岩等丰富的岩性及其他作为隔水岩系和含水岩系的相间分布为岩溶作用和岩溶地貌的差异奠定了基础;不同程度的断裂-褶皱形成的构造地貌是现今东、西地质遗迹分异的主控因素;地层岩性-构造地貌背景下的水文条件为塑造丰富的地质景观提供了外部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玄武岩台地 生物化石 岩溶地貌 滇东北地区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质遗迹特征及地质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9
作者 李昱春 肖思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68,共9页
西藏日喀则地区地质遗迹种类丰富、特色显著,然而对地质遗迹的类型和分布特点还缺乏深入研究,制约了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本文在地质调查以及对已有地质学、地理学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日喀则地区的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和重... 西藏日喀则地区地质遗迹种类丰富、特色显著,然而对地质遗迹的类型和分布特点还缺乏深入研究,制约了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本文在地质调查以及对已有地质学、地理学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日喀则地区的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和重要地质遗迹的特点,将地质遗迹划分为3个大类、11类和22个亚类,明确了不同类型地质遗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采用SWOT方法对日喀则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的优势和风险等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地质遗迹研究与评价、提高地质遗迹科学价值认知程度、构建地质遗迹与其它资源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体系应是未来地质公园建设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日喀则 地质遗迹 SWOT分析 地质公园
下载PDF
北京市水泉子村地质遗迹特征及地质文化村建设实践
10
作者 冉淑红 贺瑾瑞 +3 位作者 郝春燕 郑艺龙 于兆林 吴家悦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水泉子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北部,该村因泉而得名,四面环山,有着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土地资源和人文资源。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3个大类,下分6类和10个亚类。本文以乡村振兴为前提,从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 水泉子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北部,该村因泉而得名,四面环山,有着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土地资源和人文资源。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3个大类,下分6类和10个亚类。本文以乡村振兴为前提,从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和组织振兴4个方面建设性地提出了地质文化村建设总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泉子村 地质遗迹 地质文化村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湖北省钟祥市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学意义
11
作者 辛杰 王雯雯 +7 位作者 王伟 崔亚圣 余浩宇 彭小桂 李乐 雷健 张嫣 杨丽霞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2期130-136,154,共8页
湖北省钟祥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查明该市地质遗迹资源状况是保护、利用和管理地质遗迹的前提。基于钟祥市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对地质遗迹类型进行划分,介绍其特征并探讨其地学意义。结果表明,钟祥市地质遗迹可划分为3大类、9类、16亚... 湖北省钟祥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查明该市地质遗迹资源状况是保护、利用和管理地质遗迹的前提。基于钟祥市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对地质遗迹类型进行划分,介绍其特征并探讨其地学意义。结果表明,钟祥市地质遗迹可划分为3大类、9类、16亚类,包含51处地质遗迹暨64处地质遗迹景观单体,其中以重要岩矿石产地、地层剖面、岩土体地貌和水体地貌为重点类型,以杨榨累托石矿产地、荆襄磷矿产地、云台观组地层剖面、黄仙洞—水磨坪岩溶地貌最具代表性。钟祥市地质遗迹在岩石学、矿床学、地貌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建议加强地学研究并开发地学研学路线,促进地质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地学意义 地质旅游 钟祥市
下载PDF
探索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12
作者 何立 黄婕 赵力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163-0166,共4页
在地球演化历史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因素影响,形成了种类繁多且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不仅独特,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与科学研究价值。然而,地质遗迹却是一种不可再生性的地质遗产,破坏掉将无法再生,所以合理... 在地球演化历史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因素影响,形成了种类繁多且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不仅独特,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与科学研究价值。然而,地质遗迹却是一种不可再生性的地质遗产,破坏掉将无法再生,所以合理的开发地质遗迹,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就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基于此,本文中简述了我国地质遗迹的属性、分布与发育特点,指出当前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保护对策,以期能为更好的保护地质遗迹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开发与保护 资源
下载PDF
高平市地质遗迹评价浅析
13
作者 宋丽娜 肖玮娟 沙冬 《华北自然资源》 202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高平市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碎屑岩。本次工作调查发现7处地质遗迹,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1处,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6处,包括国家级地质遗迹1处,省级1处,省级以下5处。高平市地质遗迹... 高平市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碎屑岩。本次工作调查发现7处地质遗迹,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1处,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6处,包括国家级地质遗迹1处,省级1处,省级以下5处。高平市地质遗迹亚类以矿业遗址和碎屑岩地貌为主,是开展矿业遗址和碎屑岩地貌主题地学研学的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地学研学 高平市
下载PDF
甘肃:地质遗迹多姿彩地质村里看未来
14
作者 周建龙 《炎黄地理》 2024年第4期75-78,共4页
甘肃省的地质遗迹可分为8个大类和32个亚类。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原有的分类方法显得粗疏且不一致,已经不适应目前地质遗迹保护整体规划与地质公园建设需要。所以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类及管理,从而为推动地质遗迹保护、开... 甘肃省的地质遗迹可分为8个大类和32个亚类。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原有的分类方法显得粗疏且不一致,已经不适应目前地质遗迹保护整体规划与地质公园建设需要。所以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类及管理,从而为推动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及利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保护 科技进步 整体规划 开发及利用 地质公园建设 科学的方法 分类方法 甘肃省
下载PDF
桂林南边村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
15
作者 姜盛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63-0066,共4页
本文聚焦于桂林南边村地质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强调了保护泥盆—石炭系辅助层型剖面的重要性。文中指出了保护区在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中的价值,并强调了制定有效保护策略和可持续利用方法的紧迫性。文档讨论了保护区边界划定不清、环境... 本文聚焦于桂林南边村地质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强调了保护泥盆—石炭系辅助层型剖面的重要性。文中指出了保护区在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中的价值,并强调了制定有效保护策略和可持续利用方法的紧迫性。文档讨论了保护区边界划定不清、环境破坏和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倡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管理、定期监控和系统性修复,以保持这一关键地质点的完整性,并增强其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资源保护 泥盆—石炭系辅助层型剖面
下载PDF
新疆特克斯县南部山区地质遗迹资源类型、特征与评价
16
作者 李文凯 弓小平 +2 位作者 李阜承 王哲 凤俊 《城市地质》 2023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新疆特克斯县南部山区现存大量地质遗迹,通过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将现存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3大类、11类、27个亚类。列举典型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现存117处各类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果:Ⅱ级地质遗迹7个,Ⅲ级... 新疆特克斯县南部山区现存大量地质遗迹,通过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将现存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3大类、11类、27个亚类。列举典型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现存117处各类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果:Ⅱ级地质遗迹7个,Ⅲ级地质遗迹51个,Ⅳ级地质遗迹59个。研究结果对当地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地质遗迹资源以及开展旅游专项规划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特克斯县 地质遗迹类型 地质遗迹特征 地质遗迹评价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地学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璐琳 朱青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5-1088,共14页
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分类和特征描述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与基础。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具有丰富的典型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学意义。在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技术要求,将阿尔山地质公园... 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分类和特征描述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与基础。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具有丰富的典型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学意义。在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技术要求,将阿尔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划分为地貌景观、水体景观2大类,进一步划分为火山地貌、岩石地貌、流水地貌、构造地貌、泉水景观6类,以及火山机构、火山熔岩地貌、火山成因湖泊、花岗岩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构造地貌、温泉、风景河段9亚类,共识别47处地质遗迹点,其中的火山地貌和温泉景观在全球地质遗迹对比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明了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特征,并从地貌学、水文地质学以及旅游地学等方面探讨其地学意义,为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线路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公园地质科学研究、地球科学科普以及地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地貌 地质遗迹 地学意义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上海市地质遗迹特征和地学意义
18
作者 赵宝成 谢建磊 +2 位作者 李晓 陈勇 张婧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8-1414,共17页
上海是典型的大河口特大城市,具有全球独特的新构造沉降和河海相互作用及人地相互作用产生的河口海岸地貌遗迹和地面沉降灾害遗迹。基于文献资料、遥感影像和地面调查,笔者等筛选确立了上海市12处地质遗迹集中区,系统阐明了上海境内地... 上海是典型的大河口特大城市,具有全球独特的新构造沉降和河海相互作用及人地相互作用产生的河口海岸地貌遗迹和地面沉降灾害遗迹。基于文献资料、遥感影像和地面调查,笔者等筛选确立了上海市12处地质遗迹集中区,系统阐明了上海境内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意义。按照产生的时代顺序,上海市地质遗迹类型可划分为火山地貌、海岸地貌、水体地貌和地质灾害4种类型,分别命名为火山岩残丘遗迹、古海岸遗迹、河口三角洲遗迹和地面沉降遗迹。在补充AMS14C测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古岸线遗迹的年代,并根据松散沉积物地质构造剖面,揭示了具有明显年代跨度的3种类型地貌遗迹的演化关系。上海市地质遗迹整体表达了长江河口区0.12 Ga来地貌格局演化,6 ka以来海陆变迁与文明演替,1.5 ka以来长江河口演化以及0.1 ka以来地面沉降灾害的产生与防治。总体而言,上海市地质遗迹蕴含着中国乃至世界大河口区独特的地质演化史和人地关系史。本次研究提出的上海市地质遗迹点多分布在典型、稀有的生态景观区与人文景观区。这样,各类地质遗迹景观及相应的科学解说对于提升区域生态和文化景观价值及地学旅游路线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上海 地质遗迹 类型和特征 地学意义
下载PDF
崆峒山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旅游问题与对策
19
作者 贾雪梅 桂先刚 +2 位作者 张国信 李霞 白晓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通过调查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主的地质遗迹资源,分析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旅游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包括:理顺管理模式、加强科学研究、增加科教基地、加强人才培训、完善解说系统、大力宣传推介、增强当... 通过调查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主的地质遗迹资源,分析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旅游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包括:理顺管理模式、加强科学研究、增加科教基地、加强人才培训、完善解说系统、大力宣传推介、增强当地居民参与力度及保护意识、创新地质旅游产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大旅游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地质遗迹保护 地质旅游
下载PDF
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及其旅游地学意义
20
作者 邓亚东 孟庆鑫 +1 位作者 吕勇 罗书文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1期70-79,共10页
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对于全州县开展地质旅游脱贫攻坚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全州县区域地质背景,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划分出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类型,系统分析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从地质旅游开... 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对于全州县开展地质旅游脱贫攻坚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全州县区域地质背景,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划分出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类型,系统分析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从地质旅游开发利用的角度,探讨了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的地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主要发育于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及加里东期酸性花岗岩中;(2)全州县大地格架从志留纪开始主要经历了花岗岩体形成、大地格架形成、断陷盆地形成、现代地貌形成四个时期;(3)全州县有30处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依照有关技术要求可划分为两个大类、四个类、七个亚类;(4)全州县地质遗景观中构造遗迹、矿业遗迹、水体遗迹及地貌遗迹特征突出;(5)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在构造学、地貌学、旅游学、环境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旅游地学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结果为认识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状况和科学合理开展地质旅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地质旅游 景观类型 旅游地学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