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抗倒塌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的特征选择算法性能评估
1
作者 胡进军 刘亦恒 刘巴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了筛选有效预测结构倒塌能力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对比分析了MIC、ReliefF、XGBoost和Lasso这4种常见特征选择算法用于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时的性能。基于单自由度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及地震动强度指标建立特征选择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 为了筛选有效预测结构倒塌能力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对比分析了MIC、ReliefF、XGBoost和Lasso这4种常见特征选择算法用于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时的性能。基于单自由度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及地震动强度指标建立特征选择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输出权重及频数得到欧氏距离大小排序并筛选地震动强度指标,利用筛选结果对特征选择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同时基于2层、4层、8层和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对筛选后强度指标建立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以残差的标准差变化衡量不同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对结构倒塌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基于Lasso回归算法筛选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比其他算法用于结构倒塌预测时准确率提高31%。结果可为基于性能地震工程(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PBEE)框架下结构易损性分析中及地震动不确定性分析中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的特征选择算法提供参考,也可为结构倒塌预测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提供有效特征选择算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特征选择算法 结构倒塌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基于IDA的输电塔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损伤指标研究
2
作者 黄颖婷 张齐 +2 位作者 林奇祥 谭景阳 谢礼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以输电塔为研究对象,利用20条典型地震动时程,分别采用10个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 measure,IM)和4个结构损伤指标(damage measure,DM)对输电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通过双对数线性回归建立了地震动... 以输电塔为研究对象,利用20条典型地震动时程,分别采用10个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 measure,IM)和4个结构损伤指标(damage measure,DM)对输电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通过双对数线性回归建立了地震动强度指标与输电塔损伤指标的无量纲化关联模型,并对不同强度指标和损伤指标组合下关联模型的有效性、实用性和效益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针对输电塔结构,选取有效峰值加速度(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EPA)作为IM和节间位移角(inter-story drift ration,ISDR)作为DM进行组合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相关性;基于输电塔结构第一阶、第二阶反应谱的Sa_(avg)^(*)在指标关联性评价中的优势与EPA、Sa(T_(1))类似,而Sv*avg指标与有效峰值速度(effective peak velocity,EPV)、第一周期谱速度(Sv(T_(1)))指标相比,增强了与DM之间的关联性;构造的E(ad)作为结构总持时内的地震动能量输入指标与所有IM指标组合时,并不受输电塔对加速度型IM更敏感从而导致加速度型IM与DM组合时关联性更强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提高输电塔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精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动强度指标 结构损伤指标 输电塔结构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近场地震作用下塔墩梁固结斜拉桥最优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
3
作者 夏伟 司启亮 +1 位作者 胡章亮 陈亮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6期1398-1400,共3页
在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IMs)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可以减小概率地震需求模型(PSDM)的离差。塔墩梁固结斜拉桥由于刚度大,动力响应研究较少。以一座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作为研究对象,建立Op... 在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IMs)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可以减小概率地震需求模型(PSDM)的离差。塔墩梁固结斜拉桥由于刚度大,动力响应研究较少。以一座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作为研究对象,建立Open Sees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然后选取常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地面峰值速度(PGV)和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分别建立了近场地震动下塔墩梁固结斜拉桥桥塔、支座和桥墩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并在实用性、效率性和熟练性上对两个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采用PGA作为斜拉桥各构件地震动强度指标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性 塔墩梁固结 地震动强度指标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下载PDF
结构抗震分析用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8
4
作者 叶列平 马千里 缪志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2,共14页
随着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推广应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逐渐成为主要的分析方法,但该方法所面临主要困难是缺乏对地震波选择的统一标准。由于影响地震动的参数很多,且不同参数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又十分复杂,因此能综... 随着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推广应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逐渐成为主要的分析方法,但该方法所面临主要困难是缺乏对地震波选择的统一标准。由于影响地震动的参数很多,且不同参数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又十分复杂,因此能综合反映各种地震动参数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影响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成为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现有主要的33个地震动强度指标,基于弹塑性SDOF和MD-OF系统的代表性地震响应指标,分析了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不同结构地震响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不同地震动指标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给出了结构抗震分析用地震强度指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单自由度体系 多自由度体系 有效强震持时 相关系数 结构地震响应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 被引量:18
5
作者 耿方方 丁幼亮 +4 位作者 谢辉 李爱群 宋建永 李万恒 王玉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3-208,共6页
选取国内外13次地震的26个近断层地震动记录,研究适用于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自振周期3.0~8.0 s的单自由度结构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研究了峰值加速度、均方根加速度、峰值速度、均方根速度、峰值速... 选取国内外13次地震的26个近断层地震动记录,研究适用于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自振周期3.0~8.0 s的单自由度结构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研究了峰值加速度、均方根加速度、峰值速度、均方根速度、峰值速度与峰值加速度比、峰值位移和均方根位移与这些响应最大值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以宿迁某高层隔震建筑为对象,进一步考察实际长周期结构的最大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长周期结构最大响应的相关性差别很大,加速度型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最差,速度型强度指标随着结构周期的增加其相关性愈差,位移型强度指标随着结构周期的增加其相关性愈好.相比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强度指标,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长周期结构时程分析时,选择位移型地震动强度指标用于选择和调整地震动输入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近断层地震动 时程分析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雪红 李晔暄 +2 位作者 吴迪 徐秀丽 李枝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4-189,共6页
目前结构抗震分析时使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较多,各种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适用性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缺乏系统的分析。采用考察结构最大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强度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0条原始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基于不... 目前结构抗震分析时使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较多,各种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适用性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缺乏系统的分析。采用考察结构最大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强度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0条原始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基于不同周期的SDOF系统和实际减隔震桥梁,研究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将地震动强度指标划分为4类,其中以Sa(T1)为代表的第Ⅰ类强度指标与不同周期结构的相关程度都较高,而以PGA为代表的第Ⅱ类和以PGD为代表的第Ⅲ类强度指标分别对短周期和长周期结构的相关程度较高,以PGV为代表的第Ⅳ类强度指标相对较稳定,建议采用第Ⅰ类强度指标作为衡量地震动强度的指标参数。并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论证了对于自振周期已知的结构,地震动的不同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的相关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地震响应 相关性
下载PDF
利用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价场地液化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燕国 谭晓明 +3 位作者 梁甜 黄博 凌道盛 陈云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69-1877,共9页
场地地震液化灾变(液化触发与震后变形)评价对基础设施抗震设计和安全服役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目前常用地震动强度指标IM的液化灾变评价能力,开展水平饱和砂土场地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模型在50 g离心加速度下进行了20次不同幅值的振... 场地地震液化灾变(液化触发与震后变形)评价对基础设施抗震设计和安全服役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目前常用地震动强度指标IM的液化灾变评价能力,开展水平饱和砂土场地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模型在50 g离心加速度下进行了20次不同幅值的振动,得到了液化与非液化响应数据。基于振动台台面输入建立峰值加速度a_(max)、地震剪应力比CSR、阿里亚斯强度I_a和累积绝对速度CAV_5的算法,并利用模型试验数据检验了这几种IM与液化触发和震后变形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几类IM对液化触发的评价能力接近,且从超静孔压产生到初始液化触发都存在明显的IM阈值;几类IM对震后沉降评价能力有一定差异,其中I_a和CAV_5优于a_(max)和CSR,并对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文中研究为选择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价场地液化灾变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离心模型试验 地震动强度指标 峰值加速度 地震剪应力比 阿里亚斯强度 累积绝对速度
原文传递
超高层建筑地震动强度指标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卢啸 陆新征 叶列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92-296,共5页
地震动强度指标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该文以弯-剪耦合梁模型为基础,建立超高层建筑的简化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控制指标的相关性、离散度及其随结构基本周期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上海中心大... 地震动强度指标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该文以弯-剪耦合梁模型为基础,建立超高层建筑的简化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控制指标的相关性、离散度及其随结构基本周期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上海中心大厦(高632 m)的倒塌分析实例对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GV与超高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响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离散度最小,可作为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的地震动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周期 建筑结构 倒塌分析 地震动强度指标 简化分析模型
原文传递
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中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比较与选择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力波 郑凯锋 +1 位作者 栗怀广 张建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31,共9页
以汶川地区典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背景,在充分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桥梁有限元模型样本。采用汶川地震实测地震动,对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并记录每组分析中桥梁构件的地震峰值响应。采用主成... 以汶川地区典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背景,在充分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桥梁有限元模型样本。采用汶川地震实测地震动,对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并记录每组分析中桥梁构件的地震峰值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桥梁构件的地震需求参数进行降维处理,计算桥梁结构综合地震需求响应。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地震动强度与桥梁结构综合需求之间的概率性关系,并对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速度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完备性,可以进一步用于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 地震动强度指标 有效性 适用性 完备性
下载PDF
基于向量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拱坝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范书立 田硕 陈健云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5-345,共11页
将地震动顺河向分量的一、二阶谱加速度以及地震动横河向、顺河向分量的一阶谱加速度分别作为反映地震动强度的向量指标,建立了以拱冠位移、横缝开度和损伤体积比为性能指标的拱坝地震易损性曲面,以预测拱坝在不同强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下... 将地震动顺河向分量的一、二阶谱加速度以及地震动横河向、顺河向分量的一阶谱加速度分别作为反映地震动强度的向量指标,建立了以拱冠位移、横缝开度和损伤体积比为性能指标的拱坝地震易损性曲面,以预测拱坝在不同强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下达到各级破损的概率。以白鹤滩拱坝为研究对象,考虑地震动以及材料的不确定性对拱坝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将分析结果取对数后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得到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然后建立了不同性能指标的拱坝地震易损性曲面,并对基于向量地震动强度指标和基于标量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拱坝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向量IM的易损性分析能够显著降低拱坝地震需求预测的离散性,同时基于向量IM比标量IM更加高效,采用基于向量IM的地震易损性曲面对拱坝进行易损性分析能更加准确地评估拱坝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地震动 向量地震动强度指标 易损性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框架结构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健云 李静 +1 位作者 韩进财 徐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2,144,共9页
随着当前结构性能设计及耗能减震技术的普遍应用,根据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来选择和调整实测地震动记录进行结构地震动响应分析,对于保证结构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将13种常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按照加速度型指标、速度... 随着当前结构性能设计及耗能减震技术的普遍应用,根据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来选择和调整实测地震动记录进行结构地震动响应分析,对于保证结构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将13种常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按照加速度型指标、速度型指标和位移型指标分为3类,对强震作用下13种常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不同周期框架结构响应参数的相关性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类地震动强度指标中,加速度型指标与短周期框架结构响应参数的相关性最好;速度型指标与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框架结构响应参数的相关性最好;位移型指标与中长周期框架结构响应参数的相关性相对较好;同一结构在线性反应阶段与非线性反应阶段的响应参数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是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框架结构 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相关性
下载PDF
斜拉桥易损性分析的合理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剑 庞于涛 袁万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40-1346,1370,共8页
以迫龙沟特大跨斜拉作为工程背景,用OpenSEES开源程序建立考虑多重非线性效应的有限元模型,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中选择80组地震波纵向和横向输入.通过高效性、实用性、熟练性、充分性以及灾害可计算性等5个指标,详细讨论并... 以迫龙沟特大跨斜拉作为工程背景,用OpenSEES开源程序建立考虑多重非线性效应的有限元模型,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中选择80组地震波纵向和横向输入.通过高效性、实用性、熟练性、充分性以及灾害可计算性等5个指标,详细讨论并比较了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结构一阶周期、0.2s以及1.0s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数值(Sa-T1、Sa-02、Sa-10)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的优缺点.结果表明,PGA具有最好的充分性和实用性,在高效性和熟练性上也表现得很好,因此是最为合理的斜拉桥地震动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 概率需求地震模型 斜拉桥 地震动强度指标 OPENSEES
下载PDF
基于汶川地震记录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SDOF体系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建平 周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15,共6页
选择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四川台站中峰值加速度值大于200Gal的18组水平地震动记录,对周期为1.0s、阻尼比为5%的双线性SDOF体系,利用时程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其有代表性的地震响应指标,如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地... 选择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四川台站中峰值加速度值大于200Gal的18组水平地震动记录,对周期为1.0s、阻尼比为5%的双线性SDOF体系,利用时程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其有代表性的地震响应指标,如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如峰值加速度、累积绝对速度、Arias强度、速度谱强度、加速度谱强度、均方根加速度、特征强度及Housner强度等与线性、非线性响应最大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SDOF体系最大响应的相关性差别很大,其中速度谱强度、Housner强度与SDOF体系最大响应的相关性较好,而加速度谱强度、峰值加速度与SDOF体系最大响应的相关性较差。另外,速度谱强度和Housner强度对SDOF体系非线性最大响应的相关性明显好于其对于线性体系最大响应的相关性。因此,对传统的基于峰值加速度选择和调整时程分析输入地震动记录的合理性及可靠性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自由度体系 地震响应 地震动强度指标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桥墩地震易损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力波 王化河 +2 位作者 黄才贵 涂意 谷音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8-525,共8页
基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开展典型桥墩的地震易损性模型研究.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桥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桥墩的地震响应.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方法对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评价,选择出有效性较好的地震动强... 基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开展典型桥墩的地震易损性模型研究.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桥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桥墩的地震响应.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方法对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评价,选择出有效性较好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组合,基于线性组合的方法分别建立双地震动强度指标桥墩易损性模型,并和单地震动强度指标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有效性普遍优于单一地震动强度指标;桥墩发生相同损伤状态时,基于双地震动强度指标建立的易损性曲面的中位值小于基于单一地震动强度指标得到的中位值.研究结果可为桥梁结构的后续风险评估及加固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模型 增量动力分析 桥墩 地震动强度指标 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高拱坝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霄雯 蒋建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4-261,共8页
为了在高拱坝动力时程分析中采用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和调整地震记录,将12种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分类,并对其中3种提出改进.以某300m级高拱坝为例,通过一系列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这15种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高拱坝响应的相关性.结果... 为了在高拱坝动力时程分析中采用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和调整地震记录,将12种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分类,并对其中3种提出改进.以某300m级高拱坝为例,通过一系列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这15种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高拱坝响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融合结构特征得到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明显好于直接由地震动本身得到的指标;考虑一定周期范围的指标的相关性更优于只考虑结构基本周期的指标.改进后的3个强度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与结构响应的相关性和地震动表征的准确性,为高拱坝抗震设计中地震动的重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高拱坝 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相关性
下载PDF
脉冲型地震下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基础隔震结构位移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亚楠 于娇 杜永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2-268,共7页
以隔震结构等效SDOF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Bouc-Wen模型描述体系非线性力-变形行为,以近断层脉冲型地震记录为输入,运用MATLAB进行编程并求解得到体系的非线性地震响应;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地震动强度指标与SDOF体系位移响应之间... 以隔震结构等效SDOF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Bouc-Wen模型描述体系非线性力-变形行为,以近断层脉冲型地震记录为输入,运用MATLAB进行编程并求解得到体系的非线性地震响应;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地震动强度指标与SDOF体系位移响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研究;分别以5层和8层基础隔震结构为例对分析结果进行算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地震动强度指标相比,速度型指标在各周期段均与等效SDOF体系地震位移响应呈现较高相关性;各地震动强度指标对应相关系数曲线的分类化特征明显,其中对应第1类曲线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更适于多层基础隔震结构,建议将VSI或HI作为优选指标用于多层基础隔震结构地震位移响应预测等相关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脉冲型地震动 基础隔震结构 相关系数
下载PDF
超高层混合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动强度指标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晖 付志旭 +1 位作者 傅冠翔 潘建荣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在进行超高层结构设计时,地震动强度指标是指导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对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对超高层结构进行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综述建筑结构增量动力分析地震动强度指标有效性研究... 在进行超高层结构设计时,地震动强度指标是指导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对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对超高层结构进行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综述建筑结构增量动力分析地震动强度指标有效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动强度指标Sa%,地震动强度指标Sa%是考虑结构前a%振型质量参与系数的自振周期所对应谱加速度的几何平均值;为了验证地震动强度指标Sa%的有效性,以实际超高层为例,使用PERFORM-3D弹塑性分析软件建立非线性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根据各种地震动强度指标的θmax和Vmax结果进行离散性分析,发现地震动强度指标Sa%用于超高层结构增量动力分析时能有效减少θmax和Vmax数据的离散性,从而提高计算数据的有效性,为实际超高层结构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超高层 地震动强度指标 离散性
下载PDF
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谷音 邱诗榕 熊梦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37,共16页
以单仓、双仓和两层四仓3种断面形式的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地基系统的二维数值分析模型,并从PEER数据库选取80条第3类场地地震波,将综合管廊结构的地震响应分别与加速度型、速度型、位移型和混合型4类地震... 以单仓、双仓和两层四仓3种断面形式的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地基系统的二维数值分析模型,并从PEER数据库选取80条第3类场地地震波,将综合管廊结构的地震响应分别与加速度型、速度型、位移型和混合型4类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依照不同强度指标获得的相关性规律,得出适用于第3类场浅埋型综合管廊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为加速度型和速度型强度指标,以及频谱型强度指标具有较稳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数值模拟 地震动强度指标 非一致激励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
19
作者 刘彤 袁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7-221,共5页
以某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案例,建立了土-结构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选取了基岩处和地铁车站结构底部的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峰值、Arias强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并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性能指标... 以某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案例,建立了土-结构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选取了基岩处和地铁车站结构底部的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峰值、Arias强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并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性能指标,采用增量动力分析,建立了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性能指标的关系曲线,并对该地铁车站抗震性能评估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动强度指标 增量动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