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巨灾对产业链的冲击影响风险评估
1
作者 丛鹏里 曹井泉 +4 位作者 姚新强 林逸 刘红艳 纪静 李芳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51,共15页
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具备抗灾韧性,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基于已收集整理的全球大震巨灾对产业链冲击影响资料,梳理分析地震灾害对不同行业及产业链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地震巨灾对产业链影响的特征及要素进行研究。基于... 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具备抗灾韧性,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基于已收集整理的全球大震巨灾对产业链冲击影响资料,梳理分析地震灾害对不同行业及产业链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地震巨灾对产业链影响的特征及要素进行研究。基于全球地震巨灾对产业链的冲击影响研究,通过量化方式给出产业链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水平及不同产业链震后恢复能力,并提出产业链地震安全保障举措建议,为研究我国产业链地震敏感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地震巨灾 自然 风险评估 恢复能力
下载PDF
应急管理新体制下京津冀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关键问题研究
2
作者 刘晓静 王慧彦 王建飞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2-750,共9页
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对于提升地震巨灾应急能力、保障震后救灾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应急管理新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应急协同主体多、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应对复杂多变巨灾事件的能力,但仍在跨区域应急的指挥权归属、深度协同、应... 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对于提升地震巨灾应急能力、保障震后救灾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应急管理新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应急协同主体多、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应对复杂多变巨灾事件的能力,但仍在跨区域应急的指挥权归属、深度协同、应急协同研究的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在诠释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剖析新体制下京津冀三地由于地域空间临近性、生命线工程依存性、经济发展一体性所共同面临的地震巨灾应急协同需求,梳理京津冀地震应急协同机制构建中上述三个关键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重点强调并展示了情景构建方法“风险-情景-任务-需求-协同”研究框架对化解关键性问题的重要性,可有效克服以往依靠部门间磨合缓慢提升协调和救援效果的弊端,提升未来地震巨灾应急管理工作效果,提高国家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 应急协同 京津冀 自主协同 情景构建
下载PDF
中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与设计 被引量:15
3
作者 卓志 吴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4,共8页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 风险管理 保险制度 模式
下载PDF
基于POT-GPD模型的地震巨灾损失分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耿贵珍 王慧彦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58,共6页
极值理论关注风险损失分布的尾部特征,通常用来分析概率罕见的事件,它可以依靠少量样本数据,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得到总体分布中极值的变化情况,具有超越样本数据的估计能力。因此,基于GPD(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分布的P... 极值理论关注风险损失分布的尾部特征,通常用来分析概率罕见的事件,它可以依靠少量样本数据,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得到总体分布中极值的变化情况,具有超越样本数据的估计能力。因此,基于GPD(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分布的POT(peak over threshold)模型可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巨灾损失数据信息,从而成为极值理论当前的主流技术(以下简称,POT-GPD模型)。针对地震巨灾发生频率低、损失高、数据不足且具有厚尾性等特点,利用POT-GPD模型对我国1969年至2013年间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进行了统计建模;采用样本Hill图及区间筛选算法选取阈值,并对形状参数及尺度参数进行了估计。模型检验表明,POT-GPD模型对巨灾风险厚尾特点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拟合精度,为地震巨灾风险估计的建模及巨灾债券的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损失 损失分布 POT-GDP模型 参数估计 阈值
原文传递
地震巨灾后抗震救灾的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詹承豫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7,共4页
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地受灾。地震巨灾之后抗震救灾的阶段划分为应急救援阶段、中期安置阶段和后期恢复阶段。并在对各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关... 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地受灾。地震巨灾之后抗震救灾的阶段划分为应急救援阶段、中期安置阶段和后期恢复阶段。并在对各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 恢复重建 阶段划分 主要任务
下载PDF
巨灾风险证券化及我国地震巨灾债券的初步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皮天雷 罗伟卿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3,共5页
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地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本文首先阐释了传统风险管理技术——再保险的微观运作机制,并指出其在面对巨灾风险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进而推演出引入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本文以1978~2... 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地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本文首先阐释了传统风险管理技术——再保险的微观运作机制,并指出其在面对巨灾风险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进而推演出引入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本文以1978~2010年间中国发生的214起地震灾害事故为样本,根据地震损失分布特点并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债券定价原理推算了地震巨灾债券的收益率及价格,从而对我国地震巨灾债券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结合我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再保险 保险风险证券化 地震巨灾债券
下载PDF
新西兰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地震巨灾保险体系及其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卧杰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29,共4页
5.12大地震带给我们很多棘手的甚至无法解决的法律难题。地震巨灾保险问题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地震巨灾风险的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保险公司对巨灾保险的"回避"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新西兰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国情的... 5.12大地震带给我们很多棘手的甚至无法解决的法律难题。地震巨灾保险问题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地震巨灾风险的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保险公司对巨灾保险的"回避"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新西兰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作为完善的一种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由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的地震保险制度模式,对我国巨灾保险,特别是地震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尽快构建适合国情的地震巨灾保险体系:即由政府设立专门组织承担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的同时,增强保险公司的保险能力,并实行全民共建巨灾保险准备金制度,以有效应对不可抗御的地震巨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保险 保险准备金 保险业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征的“一带一路”区域地震巨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国取 李灿 刘世强 《金融经济》 2019年第4期99-103,共5页
通过整理“一带一路”区域自1980年-2017年间地震巨灾(≧5级)的死亡人数、受灾人数、经济损失等震害资料,从时空角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38年来地震巨灾分布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1)地震巨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相对活跃和平... 通过整理“一带一路”区域自1980年-2017年间地震巨灾(≧5级)的死亡人数、受灾人数、经济损失等震害资料,从时空角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38年来地震巨灾分布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1)地震巨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相对活跃和平静交替的周期性,空间上也存在一定聚集规律,地震巨灾造成的影响持续增加;(2)东亚、西亚、东南亚和南亚四个区域地震巨灾频发,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震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东亚是经济损失和保险损失最高的区域。因此,“一带一路”区域地震灾害时空特征分析的研究成果对促进“一带一路”地震灾害风险分散与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地震巨灾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地震巨灾模型中的随机地震事件集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徐伟进 高孟潭 左惠强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4-1034,共11页
地震巨灾保险是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巨灾模型的主要分析模块之一。传统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主要是基于潜在震源模型、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衰减模型等并采用概率方法得到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值,该危... 地震巨灾保险是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巨灾模型的主要分析模块之一。传统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主要是基于潜在震源模型、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衰减模型等并采用概率方法得到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值,该危险性表示的是未来所有地震对场点的综合影响。然而,在使用地震巨灾模型进行地震风险分析时需要用到单个地震事件对场点的影响,这就需要根据潜在震源区生成一系列单个地震事件,并计算每个事件对场点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基于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模型(潜在震源区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模拟符合我国地震活动时间、空间和强度分布特征的地震事件集。模拟时遵从的基本理论为:地震发生在时间上符合泊松分布,震级分布可用古登堡-里克特定律来描述,空间分布特征则用潜在震源区及其地震发生率来描述。模拟得到的地震事件包含以下参数:时间(年、月、日)、地点(经度、纬度)、深度、震级、断层走向以及衰减特征等。该模拟地震事件集可满足地震巨灾模型中地震风险分析的需求,已应用于我国地震巨灾模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目录 蒙特卡洛 地震巨灾模型 地震保险
下载PDF
地震巨灾保险的域外立法经验及启示
10
作者 周莳文 黄婉瑜 《法制与经济》 2019年第9期130-133,共4页
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对社会冲击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放大了这种负面效应,而我国地震保险的专门立法却仍处于缺位状态。文章在介绍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梳理分析当前域外地震保险制度三... 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对社会冲击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放大了这种负面效应,而我国地震保险的专门立法却仍处于缺位状态。文章在介绍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梳理分析当前域外地震保险制度三种主要立法模式:非强制式投保、部分强制式投保和强制式投保,并以经济水平、地震风险水平为评价维度,构建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立法模式矩阵,归纳域外立法经验对构建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启示,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保险制度 立法模式 强制式投保 部分强制式投保 非强制式投保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巨灾风险的分布拟合及债券定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卓伦 陈佳琰 叶露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0-19,共10页
巨灾债券将保险市场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使资本市场资金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首先,对中国大陆地区1992—2016年地震巨灾年发生次数和地震损失金额进行了分布拟合,结果显示:中国地震巨灾年发生次数服从强度为7.8的泊松分布,损失金额服从对... 巨灾债券将保险市场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使资本市场资金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首先,对中国大陆地区1992—2016年地震巨灾年发生次数和地震损失金额进行了分布拟合,结果显示:中国地震巨灾年发生次数服从强度为7.8的泊松分布,损失金额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由此计算得到中国地震巨灾触发条件。然后,利用模型分布拟合结果,分别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和Wang两因素模型对中国地震巨灾债券进行定价计算。通过两个模型的定价结果发现:地震巨灾风险债券的价格与触发金额成正相关;一年期的债券定价要高于三年期债券定价。最后在同等条件下,比较现金流贴现模型和Wang两因素模型在不同的本金损失比下的价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债券定价 现金流贴现模型 Wang两因素模型 泊松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原文传递
超大城市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工作的若干建议--以首都北京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亚男 薄涛 +1 位作者 熊政辉 姜海峰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第5期206-214,共9页
地震巨灾保险作为资源储备和经济补偿的一种手段,能够有效减轻国家政府的负担,为震后受灾群众提供经济补偿。当超大城市发生地震后,经济损失相较其他城市更严重。因此,在超大城市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策法规、模... 地震巨灾保险作为资源储备和经济补偿的一种手段,能够有效减轻国家政府的负担,为震后受灾群众提供经济补偿。当超大城市发生地震后,经济损失相较其他城市更严重。因此,在超大城市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策法规、模型构建和巨灾试点3个层面对比梳理了地震巨灾保险现状,分析了我国超大城市开展地震保险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最后以首都北京为例,对北京开展超大城市地震巨灾保险提出了意见建议,为北京相关政府部门政策制定和决策建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保险 超大城市 决策建议
下载PDF
我国地震巨灾债券发行问题初探
13
作者 师华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56,共4页
我国在地震风险转嫁机制方面严重不足,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行地震巨灾债券。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可设立巨灾风险管理协调委员会,尽快推进发行地震巨灾债券试点。可先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 我国在地震风险转嫁机制方面严重不足,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行地震巨灾债券。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可设立巨灾风险管理协调委员会,尽快推进发行地震巨灾债券试点。可先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主要面向国际机构投资者,以积累经验,条件成熟时再在国内资本市场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债券 害补偿 风险证券化 试点
下载PDF
农房地震保险对接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斯蔚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0-36,共7页
在我国的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构建中,城市住宅与农村住房差异性巨大,又因为我国原先已有中国特色的、相对成熟的政策性农房保险、农房地震保险制度,农村还是现阶段精准扶贫政策的重大阵地,从农村开始再到城市,先构建农村居民... 在我国的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构建中,城市住宅与农村住房差异性巨大,又因为我国原先已有中国特色的、相对成熟的政策性农房保险、农房地震保险制度,农村还是现阶段精准扶贫政策的重大阵地,从农村开始再到城市,先构建农村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可行性更强。本文基于精准扶贫视角,分析了农房地震保险、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发展现状,探讨了农房地震保险对接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的模式与意义,并提出了中央财政和对口帮扶省份支持下的保费补贴、“综合性农房保险+农房地震保险+农村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组合、“定额保险+震级触发型指数保险”的承保理赔方式整合、上海保交所城乡住宅地震保险运营平台与精准扶贫金融大数据平台的对接、中国地震风险与保险实验室对接地方农村精准扶贫课题等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房地震保险 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 精准扶贫 对接模式
下载PDF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基金的建立
15
作者 杜婧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9-72,共4页
本文借鉴国际上较成熟的巨灾保险基金建立与运行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在我国构建地震巨灾保险基金的构想,即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方式,在各项政策法规的支持下,充分利用保险的市场化作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分摊损失的地震巨灾保险基金。
关键词 市场化 地震巨灾保险基金
下载PDF
PPP地震巨灾保险风险分配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玮 孙双琳 《保险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42,共15页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之后在风险分配原则的指导下,明确各阶段不同类型风险的责任主体,并构建风险分配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模拟,对不同风险分配比例的三种市场需求风险分配模式和三种偿付能力风险分配模式进行比较与选择。研究表明,通过财政补贴地震巨灾保险保费的方式,政府可以承担部分市场需求风险,提高保险覆盖率。承保地震灾害损失的偿付能力风险主要交由商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负担,超出市场化机制责任分层和地震巨灾基金支持的重大地震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能够促进公私长期稳定合作,推进完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较优模式,本文拓展了PPP模式风险分配框架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应用,为地震巨灾保险模式选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地震巨灾保险 风险分配 市场需求风险 偿付能力风险
原文传递
中国地震巨灾期权定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波 巴曙松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9,共6页
中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青海玉树地震将巨灾风险管理的课题再次摆到了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面前。本文在剖析中国地震巨灾期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并改进了海内外相关研究结论,构建了中国地震巨灾期权的定价模型,并对其进行... 中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青海玉树地震将巨灾风险管理的课题再次摆到了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面前。本文在剖析中国地震巨灾期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并改进了海内外相关研究结论,构建了中国地震巨灾期权的定价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计量和讨论。通过对其定价机制的实证研究,本文对推动中国地震巨灾期权的发展提出了必要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期权 定价机制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地震巨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云仙 孟生旺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5-798,共14页
地震损失数据存在明显的厚尾特征,使得通常的均值回归模型因为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而无法适用。本文对传统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函数系数的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基于我国大陆地区1990-2015年的地震灾害损... 地震损失数据存在明显的厚尾特征,使得通常的均值回归模型因为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而无法适用。本文对传统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函数系数的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基于我国大陆地区1990-2015年的地震灾害损失数据,重点探讨了它们在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计算了不同震级和置信水平下,我国地震灾害损失的VaR和TVaR等风险度量值。基于前述结果,本文最后还探讨了我国地震巨灾指数保险的设计和费率厘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贝叶斯方法 函数系数 地震巨灾风险
原文传递
我国地震巨灾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冬 肖遥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3,共3页
本文根据精算数学的损失分布理论对我国地震巨灾数据进行损失强度、损失频率分布拟合,从而建立地震巨灾总损失聚合风险模型,并在Cox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设计出以面值发行为对象的我国地震巨灾债券的票面利率。从而为地震... 本文根据精算数学的损失分布理论对我国地震巨灾数据进行损失强度、损失频率分布拟合,从而建立地震巨灾总损失聚合风险模型,并在Cox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设计出以面值发行为对象的我国地震巨灾债券的票面利率。从而为地震巨灾债券的定价与发行提供经济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债券 损失强度 损失频率 聚合风险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POT-GPD模型的地震巨灾风险测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耿贵珍 朱钰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25-130,共6页
依据极值理论构建基于GPD的POT模型,对我国1969年至2013年间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进行拟合;选取恰当的阀值,并对模型形状参数及尺度参数进行估计,以此研究地震巨灾损失的尾部特征,从而合理的对地震巨灾风险进行度量,得到损失数据的高分... 依据极值理论构建基于GPD的POT模型,对我国1969年至2013年间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进行拟合;选取恰当的阀值,并对模型形状参数及尺度参数进行估计,以此研究地震巨灾损失的尾部特征,从而合理的对地震巨灾风险进行度量,得到损失数据的高分位数;最后,探讨了POT模型在再保险的高超额层选取及定价问题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 POT-GPD模型 风险价值 再保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