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6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定M S6.8地震震前变形特征及鲜水河断裂南东段地震活动性
1
作者 申星 梁洪宝 宋成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针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历史地震活动性和近10 a该断裂带上发生的中小震群展布特征,利用GNSS观测数据给出2022年泸定M S6.8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区域的速度场、应变率场,识别此次地震震前的变形特征。GNSS速度场显示,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 针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历史地震活动性和近10 a该断裂带上发生的中小震群展布特征,利用GNSS观测数据给出2022年泸定M S6.8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区域的速度场、应变率场,识别此次地震震前的变形特征。GNSS速度场显示,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走滑速率约为10 mm/a,区域整体运动为ES向,与断裂构造运动具有一致性;应变率场结果显示,发震断裂仍存在较强的剪切应变积累,汶川特大地震后随着应变能不断释放,龙门山断裂带的卸载作用间接影响鲜水河断裂带的南东段,该断裂长期处于应变积累高值的过渡区,现今仍具有较高的断层闭锁状态,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和地震危险性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6.8级地震 鲜水河断裂带 地震活动性 应变率场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多参数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强震危险性
2
作者 翟娟 洪德全 +2 位作者 朱亮 赵梦强 杨震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利用华北地区38年中小地震进行b值扫描,作为该区域背景应力水平,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断裂带渤海区b值较低,应力积累水平较高。依据一定分区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采用多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并结合各分区历史强震活动水平,... 利用华北地区38年中小地震进行b值扫描,作为该区域背景应力水平,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断裂带渤海区b值较低,应力积累水平较高。依据一定分区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采用多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并结合各分区历史强震活动水平,初步判断出各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山西带、燕山带、郯庐断裂带安徽区、山东区都处于较低或中等偏低的应力背景下,以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未来发生大震的可能性较小。郯庐断裂带渤海区正处于较高应力状态下,以平均震级较大的频繁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属于华北地区未来最有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华北平原带正处于高应力背景下以稀疏的中小地震滑动为主要特征,未来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参数 B值 华北地区 强震危险性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前兆”专辑前言
3
作者 闻学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在人口密集区和城市区发生强震和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并伴有生命与财产损失。尽管地震预报是世界级的科学难题,仍有一些多震的国家坚持地震预报相关的科学探索,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大陆和台湾岛的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频繁,仅在过去... 在人口密集区和城市区发生强震和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并伴有生命与财产损失。尽管地震预报是世界级的科学难题,仍有一些多震的国家坚持地震预报相关的科学探索,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大陆和台湾岛的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频繁,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在人口密集区或城市区、伴有严重或巨大灾害与生命财产损失的事件就有1966年河北邢台MS6.8和MS6.2、1970年云南通海MS7.8、1973年四川炉霍MS7.6、1974年云南永善MS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前兆 地震预报 云南通海 人口密集区 生命财产损失 炉霍 台湾岛
下载PDF
青川断裂及邻区现今地震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微微 梁明剑 +2 位作者 龙锋 苏金蓉 陈学芬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203,共16页
近年来,青川断裂及邻区多次发生4.0级以上地震,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现今地震活动性,结合现场地震地质调查和无人机摄影方法测绘构造地貌,揭示青川断裂的构造变形信息;采用CAP方法反演2008年5月17日至2021年12月31日研究区32次M_(W)≥4.0地... 近年来,青川断裂及邻区多次发生4.0级以上地震,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现今地震活动性,结合现场地震地质调查和无人机摄影方法测绘构造地貌,揭示青川断裂的构造变形信息;采用CAP方法反演2008年5月17日至2021年12月31日研究区32次M_(W)≥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一步讨论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使用ω^(2)模型拟合震源谱方法获得研究区十年尺度的应力降动态演化,分析3次强震前后研究区的应力调整过程;通过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探讨研究区深部孕震背景;最后综合地质学和地震学研究结果分析青川断裂及邻区的现今活动性。结果表明:①地震地质调查和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均反映青川断裂的运动性质为走滑兼挤压。②2008年汶川8.0级和2013年芦山7.0级强震前、后,研究区的应力水平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升高-回落的调整过程。③体波层析成像的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浅层高低速异常表现以龙门山断裂带为分界线的空间分布特征。④青川断裂具有潜在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与能力,但目前该断裂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正处于强震序列衰减阶段,M 4.0以上地震活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高应力降地震事件明显减少,区域整体应力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断裂及邻区 汶川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降 速度结构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利用Virtual Quake地震模拟器研究鲜水河断裂带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复发周期
5
作者 李晓帆 马延路 +2 位作者 解滔 岳冲 吉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2-492,共21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断裂上。本文依据鲜水河断裂带的断层几何形态、断层面物理力学参数、断层滑移速率等基础资料,构建断裂带三维模型,基于Virtual Quake地震模拟器开展鲜水河断裂带准静态数值模拟。...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断裂上。本文依据鲜水河断裂带的断层几何形态、断层面物理力学参数、断层滑移速率等基础资料,构建断裂带三维模型,基于Virtual Quake地震模拟器开展鲜水河断裂带准静态数值模拟。对七条分支断裂独立模拟的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历史地震的最大震级和复发周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模型长度影响震级大小,滑移速率影响地震复发周期。断层面几何弯曲展布使得断层面应力分布不均匀,在弯曲处出现应力积累的现象,易触发地震,并出现了地震分段破裂现象,降低了几何弯曲断层的地震频次,为强震的孕育创造了条件。联合模拟的10000年时间内,鲜水河断裂带共发生了33次M≥7.0地震,最大震级为M7.6,地震活动性呈现一定的活跃期与平静期。断层系统地震间的相互应力作用和复杂的断层几何结构影响着地震迁移的复杂性。道孚断裂上相距40年发生两次M≥7.0地震,乾宁断裂北端相距5.8年发生M≥7.0双震,此类现象与历史地震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泸定M_(S)6.8地震 三维数值模拟 地震活动性 VIRTUAL QUAKE
下载PDF
基于自动检测方法的福建地区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
6
作者 刘芳 孙冬军 +3 位作者 周一剑 朱艾斓 魏薇 朴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8-549,共12页
利用福建地震台网88个地震台站于2015年记录的10个月的连续波形数据,基于台网约束下的长短窗特征触发式震相检测的模板事件识别方法和匹配滤波自动检测方法,识别出模板事件919个,匹配滤波后重新识别和定位了共计2243个地震事件,其中ML1.... 利用福建地震台网88个地震台站于2015年记录的10个月的连续波形数据,基于台网约束下的长短窗特征触发式震相检测的模板事件识别方法和匹配滤波自动检测方法,识别出模板事件919个,匹配滤波后重新识别和定位了共计2243个地震事件,其中ML1.0以上地震1991次,主要集中在ML1.0—1.5之间,这极大扩充了该震级范围内的福建地震台网目录。重新定位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0—20 km之间,多数发生在10 km内的上地壳。沿长乐—诏安断裂带和永安—晋江断裂带,地震分布集中且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活动性。在长乐—诏安断裂带上检测到较福建台网目录更多的地震,且地震活动性表现为西南段较强、东北段较弱,沿断裂带的震源深度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变浅,与莫霍面深度的变化相一致;在与之共轭的永安—晋江断裂带上则北西段地震活动更为集中,而东南段地震活动稍显分散。重新识别与精定位后的地震与福建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地震检测方法 长乐—诏安断裂带 永安—晋江断裂带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四川稻城地区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昱文 周晓成 +8 位作者 何苗 天娇 李静超 董金元 颜玉聪 刘峰立 姚炳宇 曾召君 陈曲菲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87,共15页
稻城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块北部,为揭示该区域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和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采集了稻城地区6个温泉的水样以及逸出气体样品。对温泉水中离子组分和浓度,温泉逸出气体组分及气体同位素进行了测... 稻城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块北部,为揭示该区域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和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采集了稻城地区6个温泉的水样以及逸出气体样品。对温泉水中离子组分和浓度,温泉逸出气体组分及气体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得到以下认识。研究区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Na和HCO_(3)-Na·Ca型,通过阳离子温标估算热储温度在74℃~159℃之间,循环深度在2.2 km~5.0 km之间。温泉气体中CO_(2)主要是由储层中的碳酸盐岩受热分解或溶解产生的,氦来自幔源组分的比例较低,在0.4%~2.4%之间,研究区的温泉是由沿断裂带渗入的大气降水经地壳深部的热源加热形成的。在稻城地区,循环深度以及幔源气体贡献率等不同的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性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研究区地震活动性要弱于周缘鲜水河断裂地区等深部流体上涌地区。同时在区域尺度上,未来位于断裂交汇部位的稻城仲堆温泉一带的地震活动性最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 地震活动性 稻城
下载PDF
1950年西藏墨脱—察隅8.6级地震震源参数、发震构造及周边地震活动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詹慧丽 白玲 陈治文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第1期44-55,共12页
印度—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了长达2500 km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北京时间1950年8月15日22点09分,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墨脱—察隅一带发生了M_(S)8.6地震,是世界上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内陆型地震,整个青藏高原及毗邻的印度平... 印度—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了长达2500 km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北京时间1950年8月15日22点09分,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墨脱—察隅一带发生了M_(S)8.6地震,是世界上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内陆型地震,整个青藏高原及毗邻的印度平原均有明显震感,给周边地区带来重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我们基于前人在地震灾害、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等方面获得的研究成果,对墨脱—察隅大地震的震源参数、震源区地下结构、发震断层的构造特点进行了系统回顾.在此基础上,我们收集了不同机构给出的历史地震目录资料,总结了震前20年和震后10年较为完整的5.0级以上地震目录,分析了4个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阶段的地震活动性;同时利用现代地震目录和我们在震源区架设的近台观测波形资料,探讨了1964年以来发生的中小地震、2017年米林6.9级地震和2019年墨脱6.3级地震的发生机制.东构造结地区构造背景复杂,发育了三个不同方向、依次向南迁移的次级构造结,即南迦巴瓦构造结、桑构造结及阿萨姆构造结.在最年轻的阿萨姆构造结地区,印度板块不仅沿着米什米逆冲断裂向NE方向俯冲,同时沿着主前锋逆冲断裂向NW方向俯冲,阿萨姆构造结前缘的察隅岛弧和桑构造结表现出强烈的地壳水平缩短.这种持续不断的高强度的构造挤压应力作用,导致主前锋逆冲断裂和米什米逆冲断裂同时发生破裂,形成M_(S)8.6的墨脱—察隅大地震,并在米什米山和阿博尔山一带发生大范围的余震活动和明显的地表形变.早期地震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地震、地质、遥感和野外调查等多种研究手段的融合可以为其提供较为全面的观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年墨脱—察隅大地震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地震活动性 震源机制 构造背景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概率分析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4
9
作者 熊熊 吴杭 +1 位作者 冯雅杉 王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1-338,共8页
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学研究和防震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城市规划、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和减灾公共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地震危险性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地震发生可能性的预测和地震破裂导致的强地面运动分布,其... 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学研究和防震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城市规划、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和减灾公共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地震危险性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地震发生可能性的预测和地震破裂导致的强地面运动分布,其中,地震发生可能性或活动性预测,是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基础,它给出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关注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本文简要回顾地震活动性概率分析的研究历史,分析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概率分析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复杂构造环境下水库地震活动性研究——以糯扎渡水电站为例
10
作者 李丹 李黎 叶建庆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8-558,共11页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澜沧江中下游,该地区构造环境复杂,活动断层发育,地震频发。本文利用区域构造、糯扎渡库区水荷载变化、云南省区域地震台网2000-2021年地震监测资料,对糯扎渡水库区域断层性质、库水位荷载变化、地震震源参数和水库蓄...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澜沧江中下游,该地区构造环境复杂,活动断层发育,地震频发。本文利用区域构造、糯扎渡库区水荷载变化、云南省区域地震台网2000-2021年地震监测资料,对糯扎渡水库区域断层性质、库水位荷载变化、地震震源参数和水库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空间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糯扎渡水库影响区及附近区域活断层密集,构造环境复杂且存在应力水平较高区域,蓄水前库区地震活动强度较高。伴随蓄水量的增加,微小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逐渐增强,显示出蓄水对库区内断层上的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扰动作用。蓄水后水库坝区附近和澜沧江库区中段窝拖寨断层区的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有所增强,普洱大河库段地震活动强度则低于区域背景地震,但微小地震活动的频度有所上升,且与库水位的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地震活动的空间位置与库区内复杂的构造断层密切相关。在区域构造应力和库区水加、卸载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糯扎渡水库影响区微小地震时间、空间、强度的活动图像。未来区内地震活动仍将受到区域构造应力影响和水位变化及水的渗透作用影响,其地震活动强度可能达到5.0级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扎渡水库 活动构造环境 地震活动性 构造应力 水库地震
下载PDF
小江断裂带西支中南段断裂与地震活动性
11
作者 张雨梅 刘文龙 钟婷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90-299,共10页
根据野外的实地调查与探槽开挖,对小江西支断裂中南段杨林—前所、乌纳—阳宗海、阳宗海—澄江等分支断裂的展布特征、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条分支断裂作多重左阶斜列展布,第四纪活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倾向运动;其中杨林—前所、... 根据野外的实地调查与探槽开挖,对小江西支断裂中南段杨林—前所、乌纳—阳宗海、阳宗海—澄江等分支断裂的展布特征、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条分支断裂作多重左阶斜列展布,第四纪活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倾向运动;其中杨林—前所、乌纳—阳宗海断裂全新世以来左旋走滑活动强烈,为公元1833年嵩明8级大震的发震断裂.阳宗海—澄江断裂全新世活动显著,为公元1750年澄江61/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西支 断裂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12
作者 王继 高战武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1,共7页
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发布距今已有十多年,期间,地震资料(尤其是青藏地震区地震资料)发生了较大变化,及时开展相关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对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补充了600余条地震目录,... 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发布距今已有十多年,期间,地震资料(尤其是青藏地震区地震资料)发生了较大变化,及时开展相关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对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补充了600余条地震目录,其中8.0~8.9级地震7次,7.0~7.9级地震35次,并分析了地震资料的完整性: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的原因,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遗漏较严重,7级地震直至1897年才基本完整,6级地震直至1950年才基本完整,5级地震直至1980年才基本完整;本文根据8级以上地震密集活动时段划分了地震活动周期,公元1803年以来可以划分出2个活动周期,并对未来地震活动进行了预测;采用多种方案拟合了喜马拉雅地震带的b值和4级以上地震年发生率:b=0.90,v4=162,并与前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简单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地震 地震活动性参数 b
下载PDF
甘肃地区现今地壳地震活动性研究
13
作者 刘蜀 冯兵 李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2期20-22,27,共4页
利用1996年1月—2019年3月地震资料,计算出甘肃省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得出频度图、蠕变图、lgN-M图、发震时间间隔图。结合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历史强震背景分布特点,分析甘肃省内不同地区的强震危险性。
关键词 甘肃地区 地震活动性 强震危险性 防震减灾 震情分析
下载PDF
华北板块南缘及邻区地震活动性与构造模式演化的关系
14
作者 刘晓东 张扬 +2 位作者 李涛 成万里 余尚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2期42-49,共8页
在进行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时,空间范围选取不同,研究结果也将存在差异。在我国省级地震会商中,目标空间范围多由人工划分,若该研究区间包含多个构造背景不同的区域,地震危险性参数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将有待验证。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按照地... 在进行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时,空间范围选取不同,研究结果也将存在差异。在我国省级地震会商中,目标空间范围多由人工划分,若该研究区间包含多个构造背景不同的区域,地震危险性参数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将有待验证。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按照地震空间分布密度区进行空间聚类,将华北板块南缘及邻区划分为3个区域,结合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的作用特征,分析3个区域内b值、响应比及频度在不同构造模式作用下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①在做小区域范围地震活动性分析时,按照与同一构造模式的空间分布选取研究范围和地震震级更为合适;②研究区域地震学指标频繁的同步变化与其复杂的断裂系较为吻合;③地处区域3的南襄盆地和区域2的江汉盆地为同一时期的2个大的断陷盆地,由于盆地处于整体坳陷阶段,因此断裂在地震活动性和对盆地沉积的控制方面均明显较弱,但2个区域近年来地震活动呈增强趋势。因此,按照构造演化模式划分空间研究范围,地震活动性的物理意义更明确,且在同一区域内,地震活动性对同一断裂系上远大震应力传递作用的影响反映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南缘及邻区 地震学参数 地震活动性 空间聚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时间-长度算法”的傅里叶变换分析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活动性变化规律
15
作者 贺劲松 卫超 《山西地震》 2023年第4期13-18,共6页
“区域-时间-长度算法”(Region-Time-Length algorithm)是描述某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与其本底地震活动水平偏离程度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国外多个强震中前得到应用检验。本文利用这一方法对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8次有较大影响的6.0级以上强震... “区域-时间-长度算法”(Region-Time-Length algorithm)是描述某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与其本底地震活动水平偏离程度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国外多个强震中前得到应用检验。本文利用这一方法对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8次有较大影响的6.0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变化进行检验,全部出现地震活动增强的现象,异常持续时间在5~24个月,异常幅度偏离背景值幅度较大,异常现象较明显,为华北地区区域地震活动性异常指标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同时运用傅里叶变换,将得到的时域值转换为频域值,进一步提升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通过研究发现,其在变化过程中持续上升的量值很难把控,异常达到具体阈值时还需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区域-时间-长度算法 傅里叶变换 华北中强地震
下载PDF
天然和人为地震活动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运泰 Brian W Stump +1 位作者 杨智娴 Chris Hayward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3年第3期1-8,共8页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的区域性、地方性数字地震台站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美国达拉斯南卫理大学地球科学系合作开展“中美合作延庆—怀来盆地和海城地区天然和人为地震活动性的对比研究”。该合作项目以北京西北...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的区域性、地方性数字地震台站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美国达拉斯南卫理大学地球科学系合作开展“中美合作延庆—怀来盆地和海城地区天然和人为地震活动性的对比研究”。该合作项目以北京西北的延庆—怀来盆地与东北辽宁的海城地区作为流动地震观测试验场,计划在现有台网的基础上,在近震源与区域性的距离上布设15套由STS-2型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网加密观测,以改善在区域性距离上台距过长、不利于分析、解释、研究所观测到地震记录的状况。2002年秋,双方在河北怀来一带首先架设了5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并随即投入观测。到2003年3月上旬,中方又在预定地点架设了另5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目前,已建成的10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仪器运行正常,运用已获得的研究区內天然和人为地震的高质量记录,合作双方按照计划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地震活动性 数字地震台站 防震减灾 天然地震活动性 延庆-怀来盆地 海城地震 遥感 流动地震观测试验场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前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分布 被引量:71
17
作者 易桂喜 闻学泽 +3 位作者 辛华 乔慧珍 龙锋 王思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0-1500,共11页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台网最近30多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包括震级-频度关系中的a、b与a/b值,复发间隔T_r值),同时,计算了震前2年多的时间内M_L≥3.5地震的视应力.在此...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台网最近30多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包括震级-频度关系中的a、b与a/b值,复发间隔T_r值),同时,计算了震前2年多的时间内M_L≥3.5地震的视应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震活动性参数值和地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与汶川主震破裂范围、M_S≥5.0余震分布的关系.主要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的分布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绵竹茂县段与江油—平武段具有远低于区域平均值的显著异常低b值、低a值、相对较高a/b值以及较小复发间隔T_r值的参数值组合,反映这两个断裂段在汶川主震之前已处于高应力闭锁状态,且发生强震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段落.这两个段落成为汶川主震破裂的中心段落和破坏严重的地段;②汶川地震前,位于前述两断裂段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北川段具有较高的b值与a值、较低a/b值的参数值组合,显示出应力积累水平不高的状态.汶川主震后,北川断裂段的余震强度与频度均偏低,缺少M_S≥5.0的余震;③地震活动性参数与视应力显示汶川地震之前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的应力积累水平明显低于中-北段,这种差异可能与汶川主震破裂沿断裂带中-北段呈北东向单侧扩展有关.另外,地震活动性参数值组合也反映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近期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岷山构造带 汶川地震 地震活动性参数 视应力 余震
下载PDF
岩石细观破裂的实验观测研究及其对认识地震活动性的启示 被引量:26
18
作者 赵永红 黄杰藩 +1 位作者 侯建军 王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27-636,共10页
对合一条预制中心割缝的大理岩六边形试件进行了对边均匀加压实验,在扫描电镜下实时观测了细观裂纹的起裂、扩展过程,研究了它们与外载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实验过程中拍摄的显微照片测量与计算了裂端距(割缝周围次级裂纹开裂点... 对合一条预制中心割缝的大理岩六边形试件进行了对边均匀加压实验,在扫描电镜下实时观测了细观裂纹的起裂、扩展过程,研究了它们与外载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实验过程中拍摄的显微照片测量与计算了裂端距(割缝周围次级裂纹开裂点至割缝端点的距离)与外载方向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当加载方向变化时裂纹扩展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最后将实验结果与滇西北洱源-鹤庆断裂尾端张性盆地的发育过程做了对比,发现两者在受力方向改变时,次级断层的发育过程具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实时观测 岩石 细观破裂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断裂的关系 被引量:27
19
作者 马文涛 徐锡伟 +1 位作者 于贵华 张兰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304,共12页
通过地震学参数研究构造脆性变形的方法 ,着重分析了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及其震源机制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展示出该地区断裂活动的定量性规律 ,由此获得了首都圈地区上地壳变形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 :首都圈地区... 通过地震学参数研究构造脆性变形的方法 ,着重分析了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及其震源机制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展示出该地区断裂活动的定量性规律 ,由此获得了首都圈地区上地壳变形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 :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及其震源机制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性质吻合较好 ,NE或NEE向和NWW向 2组断裂构成共轭断裂 ;沿NWW -SEE向的张家口 -渤海湾断裂带两侧形成了燕山块体、晋北块体、太行山块体和冀中块体的基本活动体系 ;在NWW -SEE向串列状的块体边界上形成一定量的NWW向地震活动密集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断裂 震源机制 首都圈地区
下载PDF
中国川西地区鲜水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地震活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潘懋 梁海华 +2 位作者 蔡永恩 闻学泽 贾晋康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37,共10页
鲜水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方面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又有着重要的差别。由于这两条断裂带都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的北东边界,同属川西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断裂的几何格局、活动方式和... 鲜水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方面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又有着重要的差别。由于这两条断裂带都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的北东边界,同属川西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断裂的几何格局、活动方式和地震活动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在菱形块体自北西向南东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其东部受到四川地块的阻挡使得块体边界的位移呈现由北西向南东递减的趋势,进而造成了两条断裂带在地震活动性方面的差异。根据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已有成果,我们认为,断层的活动方式、滑动速率以及变形和变位的调整方式等运动学特征决定了两条断裂带在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特征,而这些又与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及与周围断裂的组合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对两条断裂带的对比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每条断裂有更好的理解和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几何学 运动学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