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理论逻辑、发展困境与纾解路径
1
作者 王峰 温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等发展的主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场景理论的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维度探究乡村、体育、旅游三要素融合的理论逻辑、发展...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等发展的主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场景理论的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维度探究乡村、体育、旅游三要素融合的理论逻辑、发展困境与纾解路径。构建“新场景—新行为—新价值”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理论逻辑,阐释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乡村表达性、符号感知性、融合生产性等多维度困境,并提出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纾解路径:深挖文化内涵与乡土特色,感知乡村体育空间;提升具身体验与品牌设计,彰显乡村体育价值;强化创新意识与产业实力,完善乡村体育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乡村振兴 体育旅游 乡村旅游 融合逻辑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地铁列车旅客界面需求研究
2
作者 曹淮 龚昕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8,225,共10页
目的 为了提高乘客在地铁车厢内的乘车体验,优化地铁列车旅客界面的合理性与便捷性。方法 以场景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等方法,收集现有地铁乘客的用户需求,提炼客观场景。运用Kano模型明确地铁旅客界面设计的用户需求权重... 目的 为了提高乘客在地铁车厢内的乘车体验,优化地铁列车旅客界面的合理性与便捷性。方法 以场景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等方法,收集现有地铁乘客的用户需求,提炼客观场景。运用Kano模型明确地铁旅客界面设计的用户需求权重,基于对用户需求权重的考量及QFD质量屋展开,功能需求被转化为产品特征,用以分析用户需求与产品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归纳了典型地铁乘车场景,构建地铁列车乘客界面的用户需求与产品特征之间的关联矩阵,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车厢布局、信号灯提示、扶握系统和导视系统四个方面,提出了地铁列车旅客界面的配置策略。结论 从场景分析的角度结合多重定量、定性分析方法,验证场景理论对挖掘地铁乘车需求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并提出地铁列车旅客界面在提升旅客乘车体验方面的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旅客界面 场景理论 KANO模型 质量功能展开(QFD)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角下“图书馆+地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
3
作者 汪全莉 万茹捷 《图书馆研究》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图书馆与地铁跨界融合,共同打造公共文化空间,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而“场景”本质上是更高级形式的文化空间,本文在既有研究和我国实践探索经验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地铁”这一公共文... 图书馆与地铁跨界融合,共同打造公共文化空间,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而“场景”本质上是更高级形式的文化空间,本文在既有研究和我国实践探索经验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地铁”这一公共文化融合服务场景概念,并引入场景理论,论证分析其应用于建设“图书馆+地铁”场景的契合性。在场景理论指导下,从合法性、真实性、戏剧性3个维度出发,打造深入人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景,探索“图书馆+地铁”的更多可能性,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地铁 场景理论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科普类电视节目传播策略与创新路径——以《嗨放派》为例
4
作者 宁薇 包颜铭 《科技传播》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基于场景理论,以中国首档奇趣实验科普电视节目《嗨放派》为例,从人物、内容、渠道、情感、互动五个维度总结其科学场景传播策略,并为同类型科普类节目提出了深耕科学符号、聚焦场景叙事,联结扩散渠道、多元立体传播,回归生活场景、重... 基于场景理论,以中国首档奇趣实验科普电视节目《嗨放派》为例,从人物、内容、渠道、情感、互动五个维度总结其科学场景传播策略,并为同类型科普类节目提出了深耕科学符号、聚焦场景叙事,联结扩散渠道、多元立体传播,回归生活场景、重视受众参与,打造IP形象、品牌创新营销以及借力智能技术、强化场景连接的突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趣味科普 电视节目 科学传播
下载PDF
基于场景理论的重庆市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人群文化感知差异研究
5
作者 王中德 赵青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66-70,共5页
以“文化感知”为切入点探究人群对于传统风貌区的感知评价,有助于厘清空间的文化特性,对实现传统风貌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场景理论的主观认识体系来构建文化感知评价框架,通过问卷调... 以“文化感知”为切入点探究人群对于传统风貌区的感知评价,有助于厘清空间的文化特性,对实现传统风貌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场景理论的主观认识体系来构建文化感知评价框架,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三个维度的调研数据,利用潜在冲突指数(PCI)、聚类人群分类合并交叉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人群文化感知的差异。研究发现:影响文化感知评价的主要维度是场景“真实性”和“戏剧性”,感知差异与人群文化异质性、地域来源、年龄具有直接相关性等。研究为更好地营造城市空间特色提供了重要理论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感知 场景理论 感知差异 重庆十八梯 传统风貌区
下载PDF
基于场景理论的病区物流机器人设计策略
6
作者 徐进 巩淼森 《设计》 2024年第8期102-105,共4页
为医院病区提供更好的物流配送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助力病区服务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利用场景化设计流程与方法,提出场景驱动下的病区物流机器人产品系统设计流程。在场景构成要素模型引导下挖掘和梳理病区物流场景设计需求,推导... 为医院病区提供更好的物流配送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助力病区服务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利用场景化设计流程与方法,提出场景驱动下的病区物流机器人产品系统设计流程。在场景构成要素模型引导下挖掘和梳理病区物流场景设计需求,推导出产品系统设计定位。探索场景化视角下病区物流机器人需要从物流功能性,场景适应性,服务数字化以及人机交互体验四个维度展开的设计策略。为公共场景下智能设备的设计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病区 物流机器人 产品设计 场景理论 场景思维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研究——以成都市老马路社区为例
7
作者 杜茜 傅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社区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公共资源,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营造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是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成都市老马路社区作为国际化音乐社区,是作为场景理论研究的合适范例。文章以场景理论为研究视角,对老马路... 社区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公共资源,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营造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是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成都市老马路社区作为国际化音乐社区,是作为场景理论研究的合适范例。文章以场景理论为研究视角,对老马路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策略进行研究,分析老马路社区的5种场景构成要素,从真实性和戏剧性两个维度深入研究并得出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希望从中吸取经验,为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公共空间营造 社区建设 场景营造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角下老旧社区活化路径研究——以昆明马街社区为例
8
作者 王晓斐 邹洲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57-159,共3页
在当今社区存量发展的语境下,老旧社区更新面临居民认同感降低、归属感缺失的问题。文章以云南省昆明市马街社区居民生活空间为例,探索老旧社区活化路径策略,提出场景理论下社区主体参与性与社区真实性活化策略,构建居民生活场景,引入... 在当今社区存量发展的语境下,老旧社区更新面临居民认同感降低、归属感缺失的问题。文章以云南省昆明市马街社区居民生活空间为例,探索老旧社区活化路径策略,提出场景理论下社区主体参与性与社区真实性活化策略,构建居民生活场景,引入文化元素,提高场地的活力和利用率。秉承当地居民为主体,遵循自下而上、共同参与原则,激发居民认同感与归属感,培养社区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提升老旧社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老旧社区 社区活化 马街社区
下载PDF
基于行为场景理论的厦门十里长堤滨海休闲空间探析
9
作者 陈允飞 林波 孟晓鹏 《福建建筑》 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
户外休闲游已成为后疫情时代旅游“新样态”的重要类型。不同类型的户外休闲空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理论研究与治理参考。以厦门市十里长堤为例,在行为场景理论构架下,对滨海户外休闲场所的使用群体、空间结构和行为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三... 户外休闲游已成为后疫情时代旅游“新样态”的重要类型。不同类型的户外休闲空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理论研究与治理参考。以厦门市十里长堤为例,在行为场景理论构架下,对滨海户外休闲场所的使用群体、空间结构和行为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的互动关系,为今后滨海户外休闲空间的规划、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休闲空间 行为场景理论 空间结构 行为模式
下载PDF
场景理论下成都西村大院的集体记忆空间建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力 朱天可 何思琪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高速现代化致使城市风貌丧失、传统记忆遭到破坏,重构集体记忆空间有助于延续历史文脉、吸引人气、激活实体经济。本文以成都西村大院为案例,基于场景理论分析框架,探究设计者和经营者对集体记忆空间的建构策略和结果。研究发现:设计者... 高速现代化致使城市风貌丧失、传统记忆遭到破坏,重构集体记忆空间有助于延续历史文脉、吸引人气、激活实体经济。本文以成都西村大院为案例,基于场景理论分析框架,探究设计者和经营者对集体记忆空间的建构策略和结果。研究发现:设计者以地方符号塑造差异化建筑空间,经营者通过孵化文创体验类产业集群培育文化活动惯习,消费者在凝视和体验过程中识别地方特性、增进文化和身份认同,西村大院化作人地情感联结、集体记忆形成的重要节点。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场景理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以期为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运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集体记忆 空间建构 西村大院 成都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更新类型与特征研究——以成都市望平社区为例
11
作者 黑清敏 马涛 +1 位作者 刘虹敏 韩腾飞 《住区》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城市社区更新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中,较为注重物质空间的提升,对消费活力和符号意象的关注有限。场景理论以消费为导向,以空间设施组合为载体,以文化消费实践为表现形式,为城市社区更新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成都城市社区更新通... 城市社区更新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中,较为注重物质空间的提升,对消费活力和符号意象的关注有限。场景理论以消费为导向,以空间设施组合为载体,以文化消费实践为表现形式,为城市社区更新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成都城市社区更新通过空间环境、舒适物设施、文化消费活动的综合提升,营造了戏剧性与真实性有机结合的符号意象,在全球变化语境和地方治理线索中探索出城市社区更新的在地化路径。基于场景理论提出成都城市社区更新的4种场景营造类型,以望平社区更新实践为例,分析其场景营造特征,以期为城市社区更新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更新 场景理论 场景营造 成都市 望平社区
下载PDF
基于场景理论的乡村文化景观营造探究——以南安市官桥镇漳州寮村为例
12
作者 林旭程 廖欢 +2 位作者 张依濛 王彦婕 吴小刚 《广东蚕业》 202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文章借助场景理论这一后工业时代城乡发展的新理论,结合南安市官桥镇漳州寮村现状,从乡村物质空间、乡村基础文化服务设施、多样性人群、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了适合南安市官桥镇漳州寮村文化景观的营造策略,... 文章借助场景理论这一后工业时代城乡发展的新理论,结合南安市官桥镇漳州寮村现状,从乡村物质空间、乡村基础文化服务设施、多样性人群、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了适合南安市官桥镇漳州寮村文化景观的营造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文化景观场景营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景观 场景理论 传统村落 南安市
下载PDF
沉浸式场景理论探讨
13
作者 武兴佳 宋梦珂 赵希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沉浸式旅游是我国文旅发展的新方向,沉浸式场景是沉浸式旅游的外在情境,但目前学术界关于沉浸式场景的概念、类型和构成等基本概念及内涵尚未有明确的成果,有待深入探讨。本文对沉浸式场景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从服务场景理论视角建立沉... 沉浸式旅游是我国文旅发展的新方向,沉浸式场景是沉浸式旅游的外在情境,但目前学术界关于沉浸式场景的概念、类型和构成等基本概念及内涵尚未有明确的成果,有待深入探讨。本文对沉浸式场景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从服务场景理论视角建立沉浸式场景的概念框架,同时对沉浸式场景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旅游 沉浸式场景 服务场景理论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维度建构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14
作者 张中波 郝婷婷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能够作为“城市名片”直观地展示城市形象,而现今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建设同质化、使用消极、难以与人群形成互动等问题层出不穷。场景理论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转型发展的内在机制,可从提供“文化消费”新视角、整体性与...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能够作为“城市名片”直观地展示城市形象,而现今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建设同质化、使用消极、难以与人群形成互动等问题层出不穷。场景理论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转型发展的内在机制,可从提供“文化消费”新视角、整体性与交互式思维等方面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设计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基于场景构成要素,构建了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五维度分析框架,据此调研分析了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更新设计策略,即物理维度:利用形式活态化,更新设计整体化;活动维度:形式生活化,增加人群场景互动;社群维度: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成果共享;制度维度:完善监管制度,增强后续跟进;价值观维度:尊重在地人文,提升空间品质。通过采取上述更新设计策略,有助于打造兼顾多元属性、满足多方需求的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促进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更新工作的有力有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 维度建构 更新设计策略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优化路径
15
作者 边媛 舒丽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4,共3页
红色档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多重价值,开发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场景理论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价值阐释,也反映出在档案叙事、场景体验、场景塑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全面立体讲好红... 红色档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多重价值,开发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场景理论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价值阐释,也反映出在档案叙事、场景体验、场景塑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全面立体讲好红色故事、营造高互动性的沉浸式体验、打造特色的利用场景3条优化路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场景 红色档案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阈下新媒体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16
作者 袁钺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35,共15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革新与广泛使用,新媒体不仅缓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濒临断代、失传的窘境,而且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景搭建、价值重构、创新转化的更多可能性。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场景缺失、运营不足、转化困难...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革新与广泛使用,新媒体不仅缓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濒临断代、失传的窘境,而且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景搭建、价值重构、创新转化的更多可能性。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场景缺失、运营不足、转化困难等困境,通过案例分析和逻辑梳理,尝试以场景理论为研究脉络,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景搭建、新媒体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核心问题。新媒体技术赋能非遗保护的过程,在于利用智能化工具保障传统非遗文化内涵和技艺精髓得以保护和延续,将新的科技有机融入非遗的生产、消费、表征和认同,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现与活化,创新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方式和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遗场景 赋能
下载PDF
场景理论下传统村落文旅空间品质评价体系研究
17
作者 李勤 吕双宁 +1 位作者 武仲豪 余传婷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应对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文旅空间急需提升品质、凸显文化特色和增强文化表现力。本文基于场景理论,通过借鉴国内外文旅空间评价相关理论,建立了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3个主维度和15...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应对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文旅空间急需提升品质、凸显文化特色和增强文化表现力。本文基于场景理论,通过借鉴国内外文旅空间评价相关理论,建立了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3个主维度和15个次维度的传统村落文旅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运用于京郊3个传统村落进行实践和验证。以期通过场景理论导向的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提升传统村落文旅空间的场景效益,促进传统村落空间再生和文旅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传统村落 文旅空间 空间品质评价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媒介场景理论视角下元宇宙书店的建构与发展策略
18
作者 张洁梅 秦维佳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3,共7页
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实体书店经营面临危机。元宇宙是虚实融生技术的综合产物,为书店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在对书店经营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从媒介场景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打造元宇宙书店这一全新场景。从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物... 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实体书店经营面临危机。元宇宙是虚实融生技术的综合产物,为书店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在对书店经营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从媒介场景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打造元宇宙书店这一全新场景。从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物的关系层面提出元宇宙书店构建的思路。元宇宙书店符合人们体验消费、视觉消费趋向,元宇宙技术带来沉浸式阅读体验,使书店超越时空界限,满足用户个性化阅读场景需求。最后,提出元宇宙书店新场景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未来元宇宙书店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书店 媒介场景理论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美食类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以“滇西小哥”账号为例
19
作者 卢梦雨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大批反映乡村生产生活的短视频不断涌现并逐渐规模化,其中乡村美食类短视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代农民展示乡村新生活的重要窗口。文章从...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大批反映乡村生产生活的短视频不断涌现并逐渐规模化,其中乡村美食类短视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代农民展示乡村新生活的重要窗口。文章从场景理论视角出发,以“滇西小哥”账号为例,阐述乡村美食类短视频中的场景构建,提出基于“场景五力”乡村美食类短视频传播策略,即提升乡村互联网普及率,实现双向互动和情感传播,兼顾个性化与多元化推送,增强用户体验感,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乡村美食 短视频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媒介场景理论下非遗技艺短视频传播研究
20
作者 杨非凡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在路上,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传播范围有限,许多非遗技艺目前正面临失传的困境。随着新媒体发展,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非遗技艺的传播与传承带来新机遇,非遗技艺热度逐渐提升。...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在路上,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传播范围有限,许多非遗技艺目前正面临失传的困境。随着新媒体发展,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非遗技艺的传播与传承带来新机遇,非遗技艺热度逐渐提升。文章基于媒介场景理论分析非遗技艺短视频与媒介场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下非遗技艺短视频具备的优势与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以期构建促进非遗技艺短视频传播的媒介场景,促进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场景理论 非遗技艺 文化传承 短视频 抖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