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刘大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2-0105,共4页
颌骨骨折的患者使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中选择6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1,传统固定治疗)和实验组(n=31,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 颌骨骨折的患者使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中选择6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1,传统固定治疗)和实验组(n=31,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颌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固定效果更佳(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恢复效果更佳(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例数较少(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评价较高(P<0.05)。 结论 对颌骨骨折的患者使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能够有效提升固定效果,且安全性加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 颌骨 骨折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姜伟 王萍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38例,采用牙弓夹... 目的分析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38例,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和联合组(38例,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指标、牙周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口腔功能。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软垢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P<0.05);两组患者各项口腔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结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改善牙周状况,促进口腔功能恢复,满足面部美观度的治疗需求,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 坚强内固定 面部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坚强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江海涛 唐秋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5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坚强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诊治的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内切口+... 目的:探讨坚强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诊治的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内切口+手法复位治疗,试验组给予坚强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疼痛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各项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减轻其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内固定 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半坚强与坚强内固定邻近节段腰椎间盘角位移及应力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建华 唐昭惠 +2 位作者 陈凯 李明 张秋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5-1281,共7页
背景:理论上腰椎半坚强内固定能够减缓邻近节段退变,但目前仍缺乏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支持。目的:以Isobar TTL装置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半坚强内固定对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USS坚强内固定系统和Isobar TTL半坚强... 背景:理论上腰椎半坚强内固定能够减缓邻近节段退变,但目前仍缺乏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支持。目的:以Isobar TTL装置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半坚强内固定对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USS坚强内固定系统和Isobar TTL半坚强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参数分别导入已通过验证的L2-S5腰骶椎模型,构建双节段固定的腰椎内固定模型,各施加垂直负荷为400 N,扭矩为7.5 N·m,分别记录屈伸、侧屈、旋转等工况下邻近节段腰椎间盘角位移及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变化。结果与结论:USS坚强内固定及Isobar TTL半坚强内固定后,邻近节段腰椎间盘屈伸、侧屈和旋转时的角位移及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均较自然状态增大。但与USS坚强内固定相比,Isobar TTL半坚强内固定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时,角位移分别降低19.2%,15.1%,11.1%,12.2%,18.4%和22.1%,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分别降低33.0%,20.2%,23.9%,18.6%,28.8%和28.0%。提示与坚强内固定相比,半坚强内固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邻近节段椎间盘的活动度和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非融合 动态稳定系统 坚强内固定 坚强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角位移
下载PDF
下颌骨颏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应力遮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炜 孙庚林 +2 位作者 王鹏林 李滨飞 周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分析下颌骨功能状态下及坚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及应力遮挡作用,为下颌骨骨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颏部骨折及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对下颌骨颏部骨折在骨愈合不同时期及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 目的:分析下颌骨功能状态下及坚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及应力遮挡作用,为下颌骨骨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颏部骨折及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对下颌骨颏部骨折在骨愈合不同时期及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固定时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法分析并评价应力遮挡作用的大小。结果:小型板内固定导致的应力遮挡率随着愈合期变化而逐渐变小;骨折愈合的相同时期,同种材料的接骨板,双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大于单板;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大于钛板。结论:小型接骨板用于下颌骨颏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时,存在明显的应力遮挡作用,接骨板的材料属性、形状大小和固定位置的选择对骨断层的应力遮挡作用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折 坚强内固定 有限元 应力遮挡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口内进路坚强内固定12例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罗渝宁 李少萍 +2 位作者 吴乃强 薛宏宇 王斌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00-301,共2页
目的 应用坚强内固定原理治疗下颌骨骨折,探索口内进路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口内进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恢复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夹板作单层骨皮质固定,术后不行颌间结扎。结果 11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伤口二期愈合... 目的 应用坚强内固定原理治疗下颌骨骨折,探索口内进路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口内进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恢复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夹板作单层骨皮质固定,术后不行颌间结扎。结果 11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伤口二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正常,无异常动度,无并发症。结论 下颌骨骨折(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应采用日内进路的单层骨皮质坚强内固定,术后不需颌间结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治疗 口内进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下颌角骨折坚强内固定后应力遮挡效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伟 孙庚林 +2 位作者 周健 吴炜 许崇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分析下颌角骨折坚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探讨可能发生的应力遮挡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下颌角骨折采用双小型钛接骨板与小型板+重建板2种内固定方法,分析在骨折愈合的早、中、后3个时期的应力分布,... 目的:分析下颌角骨折坚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探讨可能发生的应力遮挡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下颌角骨折采用双小型钛接骨板与小型板+重建板2种内固定方法,分析在骨折愈合的早、中、后3个时期的应力分布,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应力遮挡率。结果:下颌角骨折采用双小型板固定时,骨折愈合早、中、后3个时期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88.46%、9.24%、8.99%;采用小型板+重建板固定时,3个时期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89.67%、11.81%、11.11%。结论:下颌角骨折坚强内固定后应力遮挡效应是始终存在的,随着骨折的愈合,下颌角骨折各种内固定系统的应力遮挡率逐渐减小。且同一骨折愈合时期,小型板+重建板的应力遮挡率大于双小型板,即接骨板的强度越高,应力遮挡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骨折 坚强内固定 应力遮挡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下颌骨颏部正中骨折二维与三维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文华 赵宝莲 +2 位作者 孙庚林 吴炜 周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目的:用有限元法分析比较下颌骨颏部正中骨折小型钛板二维与三维坚强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颏部正中骨折坚强内固定模型,比较使用不同钛板数目、不同空间位置进行坚强内固定时各种工况下骨折段位移、骨折断层及接... 目的:用有限元法分析比较下颌骨颏部正中骨折小型钛板二维与三维坚强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颏部正中骨折坚强内固定模型,比较使用不同钛板数目、不同空间位置进行坚强内固定时各种工况下骨折段位移、骨折断层及接骨板固定钉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各种固定方法在各种功能咬合工况下,骨断端位移均小于0.15 mm,三维固定时骨折断端的位移均小于二维固定。各种固定时骨折断层和接骨板固定钉的应力分布均在允许值范围内。结论:下颌骨下缘下方骨面钛板加唇颊面钛板的三维固定方法在多数工况下优于传统二维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咬合 有限元 钛板
下载PDF
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97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36
9
作者 沈志浩 费伟 +2 位作者 李铮 尹明平 廖楚航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评估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使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97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97例中92例软组织创口Ⅰ期愈合,口内!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得以恢复,张口度... 目的:评估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使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97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97例中92例软组织创口Ⅰ期愈合,口内!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得以恢复,张口度正常,治愈率达94.8%。术后6月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良好,均未见钛板或钛钉移位、断裂,周围骨质无疏松、吸收等现象。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效果确切,是治疗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钛板 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24例髁突骨折经下颌后进路行坚强内固定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春云 施晓军 李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介绍发生于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髁突骨折用小型钛板经下颌后进路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发生于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骨折24例30侧,经下颌后进路以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后复查并评价疗效,复查内容包... 目的:介绍发生于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髁突骨折用小型钛板经下颌后进路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发生于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骨折24例30侧,经下颌后进路以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后复查并评价疗效,复查内容包括: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X线表现、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张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张口型偏移明显改善,错牙合3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2例。X线检查:髁突骨折复位良好,髁突无移位。结论:下颌后进路是一种治疗髁突颈和髁颈以下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下颌后进路 坚强内固定 解剖复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总结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新 谢富强 +2 位作者 潘红 孙健 张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使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5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术后6个月、1年、2年随访,评价颌面部形态、咬合关系、骨折对位... 目的:总结应用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使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5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术后6个月、1年、2年随访,评价颌面部形态、咬合关系、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本组中151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得以恢复,张口度正常,治愈率达96.18%。2例术后感染,4例发生钛板折断行二次手术取出,失败率3.82%。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小型钛板
下载PDF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林润台 宿玉成 徐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分析总结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本组病例 72例 ,分别为LeFortⅠ、LeFortⅡ、LeFortⅢ型骨折 ,部分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及单纯颧骨、颧弓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分别或联合采用口内切口、眶下缘切... 目的 :分析总结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本组病例 72例 ,分别为LeFortⅠ、LeFortⅡ、LeFortⅢ型骨折 ,部分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及单纯颧骨、颧弓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分别或联合采用口内切口、眶下缘切口及头皮冠状切口进路 ,暴露骨折端复位骨折 ,选择不同规格的小型或微型钛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切取颅骨外板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面形、开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坚强内固定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骨折固定方法 ,提高了骨折固定稳定性 ,保证了效果 ,能早期促进骨折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内固定技术 面中部骨折 应用 治疗
下载PDF
下颌角骨折坚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杭 陈孟诗 +1 位作者 汤炜 田卫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比较下颌角骨折后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对其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成人干燥无牙下颌骨,建立由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4组肌肉共同加载,由硅橡胶模拟颞下颌关节结构功能状态下的下颌骨机械力学模型。采用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方法... 目的比较下颌角骨折后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对其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成人干燥无牙下颌骨,建立由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4组肌肉共同加载,由硅橡胶模拟颞下颌关节结构功能状态下的下颌骨机械力学模型。采用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方法,分析不同坚强内固定方式,即仅在下颌角上缘张力带固定一个小型接骨板和在下颌角下缘附加固定一个小型接骨板对下颌骨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两种固定方法下健侧的应力分布与骨折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仅在下颌角上缘固定一个小型接骨板将使患侧下颌骨下缘呈张应力趋势,造成应力轨迹的中断。结论两种固定方法均可以恢复健侧的应力轨迹,但是要获得骨折区域充分的稳定性,固定两个小型接骨板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骨折 坚强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 被引量:12
14
作者 齐东元 刘全义 +1 位作者 黄海涛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对策。方法 :总结 183例患者 ,分析其中 12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 ,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12例患者中 ,后牙早接触 ,前牙开牙合者 5例 ,一侧后牙开牙合者 3例 ,后牙尖...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对策。方法 :总结 183例患者 ,分析其中 12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 ,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12例患者中 ,后牙早接触 ,前牙开牙合者 5例 ,一侧后牙开牙合者 3例 ,后牙尖对尖者 2例 ,反牙合者 2例。经颌间弹力牵引固定 ,10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 ,1例再次手术 ,1例经调牙合恢复咬合关系。结论 :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多发于复杂性颌骨骨折 ,手术操作不当和术后缺少有效的颌间固定是其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咬合关系不良 颌间固定
下载PDF
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坚强内固定37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5
作者 佟静 杨金晖 +1 位作者 欧阳小华 陈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头皮冠状切口、眼下睑缘切口及口内前庭沟联合手术径路同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应用头皮冠状切口、眼下睑缘切口及口... 目的探讨应用头皮冠状切口、眼下睑缘切口及口内前庭沟联合手术径路同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应用头皮冠状切口、眼下睑缘切口及口内前庭沟联合手术径路,暴露骨折线,牙弓夹板上下颌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再行骨折复位微型钛板固定,术后颌间牵引3周。随访1—6个月。结果34例术后咬合关系、面形恢复良好,无感染发生。全部患者咬合关系正常,无面神经颧支损伤、眼下睑外翻、眼球内陷、复视的发生,发迹内冠状切口、眼下睑缘切口及口内前庭沟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头皮冠状切口、眼下睑缘切口及口内前庭沟切口是治疗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较理想的手术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下睑缘切口 冠状切口 前庭沟切口 上颌骨骨折 颧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下颌骨颏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炜 孙庚林 +2 位作者 周健 李滨飞 郑孝慈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9-430,共2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下颌骨颏部骨折坚强内固定的固定效果,为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颏部骨折及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对颏部骨折不同固定方式在不同咬合情况下进行有限元法分析,比...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下颌骨颏部骨折坚强内固定的固定效果,为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颏部骨折及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对颏部骨折不同固定方式在不同咬合情况下进行有限元法分析,比较各种情况下骨折断层的应力、骨折段位移,来评价内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结果:正中咬合情况下,上缘单板和下缘单板固定时骨折段位移分别为0.156475mm,0.212586mm。双板固定为0.010963mm。结论:颏部正中骨折时,一块小型钛板固定存在隐患,应采用双板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颏部骨折 坚强内固定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三维有限元模型 ANSYS软件 固定效果 有限元法 双板固定 下颌骨骨折 内固定方法 固定方式 钛板固定 咬合 位移
下载PDF
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龚飞飞 王来平 +2 位作者 李容新 黄婕 叶茂昌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40-142,152,共4页
目的:观察70岁以上老年人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2006年间我科共收治127例70岁以上下颌骨骨折老年患者,其中78例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49例采用颏兜牵引或未经任何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 目的:观察70岁以上老年人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2006年间我科共收治127例70岁以上下颌骨骨折老年患者,其中78例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49例采用颏兜牵引或未经任何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钛板坚强内固定组治愈68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11例,无效14例。经Pearson X2检验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钛板对70岁以上老年人下颌骨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可使其达到功能复位与重建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老年人 钛板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手术坚强内固定治疗颧弓骨折29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一文 杜传亮 +1 位作者 田超 王璐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9-9,共1页
2004年2月~2009年11月,我们采用手术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颧弓骨折2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坚强内固定 颧弓骨折 固定治疗 手术 2009年
下载PDF
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丽荣 孙庚林 +2 位作者 吴炜 韩琳 周建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总结220例面中部骨折患者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资料。结果:仅13例患者术后1~2周出现感染。术后当天26例伴牙合干扰,术后4周复查仍有15例存在牙合干扰。结论:感染...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总结220例面中部骨折患者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资料。结果:仅13例患者术后1~2周出现感染。术后当天26例伴牙合干扰,术后4周复查仍有15例存在牙合干扰。结论:感染和牙合干扰是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常见并发症。感染的发生与骨折部位、手术入路无明显关系。伴下颌骨骨折的患者术后牙合干扰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坚强内固定 并发症 感染 [牙合]干扰
下载PDF
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186例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玫 毛玉虎 董潇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575-576,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体会。方法对颌面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骨折端坚强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人经坚强内固定治疗后,99%患者咬合关系、面部形态、功能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是实现颌面部骨折Ⅰ期... 目的总结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体会。方法对颌面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骨折端坚强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人经坚强内固定治疗后,99%患者咬合关系、面部形态、功能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是实现颌面部骨折Ⅰ期愈合最直接的手段,允许病人早期功能活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型钛板 坚强内固定 颌面部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