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兵霞 葛慕莲 +3 位作者 葛东明 胡娟 陈杰 徐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19例。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8例),将未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无感染组(101例... 目的分析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19例。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8例),将未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无感染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垂体瘤组织相关因子水平,并对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9例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18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占15.13%(18119)。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术中出血量≥120 ml、合并脑脊液漏、合并糖尿病、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合并脑脊液漏、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合并脑脊液漏、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2
作者 徐基胜 寿记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01—2023-07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实施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观察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01—2023-07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实施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观察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天检测患者的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HGH)垂体功能指标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顺利经鼻蝶窦入路完成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时间(60.26±6.78)min,术中出血量(52.26±3.57)mL,住院时间(6.14±0.53)d。肿瘤完全切除29例(90.63%)。术后第3天时患者的GH、PR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并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1例、脑脊液漏1例,总发生率为6.25%(2/32)。未发生颅内感染和嗅觉功能异常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改善异常升高的垂体功能指标水平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显微镜 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切除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刘晓峰 魏秀川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1-14,18,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6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6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嗅觉、视觉功能恢复情况[视野平均缺损值(MD)、视野模式标准差(PSD)、视野指数(VFI)]、垂体相关激素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嗅觉阈评分低于对照组,MD和PSD均小于对照组,V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CTH、GH、PRL、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改善嗅觉、视觉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手术相关指标、垂体相关激素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嗅觉功能 生命质量 视觉功能
下载PDF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林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55-57,69,共4页
目的 分析对垂体瘤患者实施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于成都长江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垂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接... 目的 分析对垂体瘤患者实施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于成都长江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垂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用时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应激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术中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原酶水平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视觉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视野指数、视野平均缺损值均优于对照组,视野模式标准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切除率高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垂体瘤患者实施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应激水平、视觉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瘤 应激反应 视觉功能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路径对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梁秀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路径对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 目的观察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路径对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情况、生存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F-36中躯体功能、健康状况、躯体角色、肌体疼痛、生命力、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健康状况、躯体角色、肌体疼痛、生命力、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F-36中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切除术 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路径 心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王璐璐 郭培培 葛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6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下的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垂体功能、视觉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黏膜组和鼻内镜组各34例。黏膜组采用黏膜下经内...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下的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垂体功能、视觉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黏膜组和鼻内镜组各34例。黏膜组采用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鼻内镜组采用传统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比两组肿瘤切除率、围手术期指标、垂体功能、视觉功能、激素水平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黏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鼻内镜组(P<0.05);术后1 d及术后30 d,黏膜组血浆皮质醇(Cor)水平低于鼻内镜组;术后30 d,黏膜组总甲状腺素(TT_(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高于鼻内镜组(P<0.05);术后30 d,黏膜组患者视野指数(VFI)、视野平均缺损(MD)水平高于鼻内镜组,视野模式标准差(PSD)低于鼻内镜组(P<0.05);手术后,黏膜组患者催乳素(PRL)水平低于鼻内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相比,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垂体功能、视觉功能及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 传统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
下载PDF
四轨交叉质控干预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7
作者 秦丽平 韦颖 +1 位作者 梁自贞 赖海燕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2157-2160,共4页
目的探讨四轨交叉质控干预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分为对... 目的探讨四轨交叉质控干预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四轨交叉质控干预,对比2组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视功能、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平均缺损、模式标准差及视野指数等视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随访时,脑损伤后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轨交叉质控干预可促进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其视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轨交叉质控干预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后康复
下载PDF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杨公利 陈晶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9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经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研... 目的: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经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研究组采取经鼻蝶神经内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术后2周,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视野指数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1)。术后2周,两组情感、精神、心理、社会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神经内镜 垂体瘤 垂体瘤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光敏 仇诚 +1 位作者 李清泉 李英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早期识别该并发症高风险病人。方法2019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脑垂体瘤病人176例,统计术后脑脊液漏情况。应用单因素... 目的观察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早期识别该并发症高风险病人。方法2019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脑垂体瘤病人176例,统计术后脑脊液漏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病人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可能影响因素,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6例脑垂体瘤病人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2例,发生率为6.8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二次手术、术中脑脊液漏、术中脑脊液漏分级与病人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3.843,95%CI=1.652~8.940)、二次手术(OR=2.407,95%CI=1.094~5.298)、术中脑脊液漏(OR=4.552,95%CI=1.483~13.972)、术中脑脊液漏分级(OR=3.516,95%CI=1.204~10.269)均为病人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二次手术、术中脑脊液漏、术中脑脊液漏分级与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密切相关,应关注上述病人术中鞍底重建策略,加强观察术后脑脊液漏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后脑脊液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旋律音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范义国 陈星 +3 位作者 李伟 钟俊 杨正刚 谢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旋律音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松滋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 目的:探讨旋律音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松滋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旋律音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急性应激障碍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分及回避症状评分、分离症状评分、再体验症状评分、高警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可预测性维度评分、复杂性维度评分、有关疾病信息缺乏维度评分、不明确性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交能力评分、环境适应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律音调干预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成功帮助患者减轻疾病不确定感和应激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律音调 认知行为干预 神经内镜 垂体瘤切除术 应激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与传统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嗅觉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娴 王培丽 崔圆元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入路切除垂体瘤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嗅觉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1例垂体腺瘤患者根据其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A组42例,采用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B组49例,采用传统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入路切除垂体瘤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嗅觉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1例垂体腺瘤患者根据其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A组42例,采用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B组49例,采用传统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脑脊液漏发生率、肿瘤切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嗅觉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变化。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均P<0.05)。两组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和肿瘤切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嗅觉阈值较术前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A组鼻中隔穿孔和鼻腔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和2%,低于B组的14%和18%(均P<0.05)。两组术后PRL、GH、ACT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在治疗垂体瘤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经黏膜下入路较传统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嗅觉功能的损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 肿瘤切除 嗅觉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黄小山 罗洪海 +1 位作者 秦梓良 陈建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8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显微镜组(44例)和经鼻蝶神经内镜组(44例)。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 目的: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8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显微镜组(44例)和经鼻蝶神经内镜组(44例)。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经鼻蝶神经内镜组采用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2周激素水平、视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经鼻蝶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短于显微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经鼻蝶神经内镜组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经鼻蝶神经内镜组视野指数(VFI)高于显微镜组,经鼻蝶神经内镜组视野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经鼻蝶神经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同时调节激素水平,促进视觉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神经内镜 垂体瘤切除术 激素 视觉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探讨
13
作者 张宗强 马晓娟 +1 位作者 韩小军 刘博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接诊的46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23例...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接诊的46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23例,行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评价两组视觉及嗅觉功能、激素水平、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视觉及嗅觉功能、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视觉及嗅觉功能、激素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且肿瘤全切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69%)低于对照组(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5)。结论对垂体瘤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能够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改善视觉、嗅觉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瘤 显微镜 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镜与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嗅觉功能和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少文 代键 +1 位作者 谢畅 方国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与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嗅觉功能和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垂体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显微镜下经... 目的分析显微镜与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嗅觉功能和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垂体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使用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嗅觉功能、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2个月,研究组嗅觉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2个月,研究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月、术后6月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量表(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NOT-20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用于垂体瘤患者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降低泌乳素水平,改善嗅觉功能,提高患者健康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内镜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瘤 嗅觉功能 激素
下载PDF
替莫唑胺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效果分析
15
作者 崔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2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垂体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垂体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替莫唑胺治疗。综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催乳素(PRL)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p53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Xklp2靶蛋白(TPX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69%(8/51)、9.80%(5/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效果显著,可抑制患者激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替莫唑胺 激素水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分析
16
作者 龙远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109-0111,共3页
分析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22年05月-2023年0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接受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组,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人数为36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 分析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22年05月-2023年0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接受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组,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人数为36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P<0.05。结论 并发症护理服务方式运用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得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 后并发症护理 满意度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乔卿均 高飞 汤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123-124,共2页
目的对比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A、B 2组各56例。B组予以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A组予以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 目的对比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A、B 2组各56例。B组予以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A组予以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比对2组肿瘤完全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平均术程、术中失血量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 A组平均术程、住院时间及术后出血量等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肿瘤完全清除率为87.5%,显著高于B组的55.4%,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显著低于B组的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垂体瘤患者予以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肿瘤清除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辅助 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切除术 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鹏 郭孝龙 +1 位作者 李兵 程小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1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神经内镜以及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垂体瘤患者14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根据垂体瘤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经...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神经内镜以及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垂体瘤患者14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根据垂体瘤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垂体瘤患者,临床选择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缩短手术后住院时间,提高垂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莉丽 廖玉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3期19-20,共2页
目的:比较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参照组(n=32)和治疗组(n=33)。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治疗... 目的:比较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参照组(n=32)和治疗组(n=33)。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其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相比,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瘤
下载PDF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及视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昉 韩国强 +2 位作者 刘窗溪 熊云彪 王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垂体瘤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垂体瘤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激素水平、视觉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P均<0.05);术后2周时,观察组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视野平均缺损、模式标准差低,视野指数高(P均<0.01)。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有助于减轻垂体瘤患者手术创伤,调节激素水平,改善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 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 激素 视觉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