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技术的头部增强T1WI序列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成像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慧芳 陈绪珠 +4 位作者 张明宇 郑凤莲 汪晓鹏 范亦龙 丁金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 Recon)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与常规T1WI增强序列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的成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头部MRI增强扫描的50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在注...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 Recon)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与常规T1WI增强序列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的成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头部MRI增强扫描的50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在注射对比剂后行定制的T1WI(试验组)及常规T1WI(对照组)轴位扫描,其中试验组出两组图像,经DL Recon处理的图像记作A组,未经DL处理的原始图像记作B组,对照组记作C组,对比分析各组图像在灰质、白质和病灶区域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并由两位诊断医师分析图像总体质量和诊断置信度。结果试验组T1WI扫描时间(42 s)比传统T1WI扫描时间短(76 s)。A组的SNR灰质、SNR白质和SNR病灶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01);A组的CNR灰质/白质以及CNR病灶/白质均高于B组和C组(P<0.001);A组的图像总体质量评分(5 vs.3和4)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01),但是诊断置信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像时,基于DL重建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相比于常规T1WI增强序列在缩短了扫描时间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和同等的诊断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重建 T1加权增强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人工智能技术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武佳磊 王宇博 +6 位作者 李晓凡 李燕 田旭兵 张益松 严勋 罗达 杨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1,218,共5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异质性大,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不尽相同。因此,术前预测治疗相关风险、并发症等对实现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影像学研究,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异质性大,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不尽相同。因此,术前预测治疗相关风险、并发症等对实现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影像学研究,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药物、放射治疗中的相关进展,阐述了肿瘤免疫微环境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为实现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肿瘤免疫微环境 治疗 预测
下载PDF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ki-67指数升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张玉玲 沈如飞 +4 位作者 洪翩 彭桂亮 周玲 隆敏 郑宏庭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目的根据初次确诊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患者ki-67指数升高的危险因素的验证结果,构建术前预测瘤体组织ki-67指数的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军... 目的根据初次确诊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患者ki-67指数升高的危险因素的验证结果,构建术前预测瘤体组织ki-67指数的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次确诊的449名PitNETs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及瘤体组织标本病理结果。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314)和验证集(n=135)。以ki-67表达水平≥3%为标准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训练集中进行多因素LASSO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识别ki-67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应用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subject curve,AUC)、校准曲线(采用1000次的Bootstrap法获得)和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来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在验证集中进行外部验证。结果经LASSO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后结果显示:年龄(OR=0.97,95%CI:0.95~0.99)、肿瘤最大直径(OR=1.56,95%CI:1.21~2.03)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OR=0.93,95%CI:0.87~0.99)为ki-67指数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上述3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692(95%CI:0.6294~0.7551)和0.691(95%CI:0.5913~0.7901),校准曲线均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性良好,临床决策曲线表明在0.1~0.35阈值范围内有净收益率提示该模型有一定临床意义。结论初诊PitNETs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及FT4为ki-67指数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出ki-67指数表达水平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较高,对手术方案选择和术后管理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KI-67指数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槲皮素通过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调节微小RNA-23a-3p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殖机制
4
作者 李杰 李瑞 +2 位作者 李虹良 陈康雪 孙中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与微小RNA-23a-3p(miR-23a-3p)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3a-3p之间的...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与微小RNA-23a-3p(miR-23a-3p)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3a-3p之间的结合关系。体外培养人垂体瘤细胞系RC-4B/C,分为对照组(Control)、槲皮素组(Quercetin)、GAS5抑制组(Si-GAS5)和槲皮素+si-GAS5组(Quercetin+si-GAS5),对比分析槲皮素对GAS5、miR-23a-3p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人垂体瘤复苏细胞(RC-4B/C)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tarbase工具预测GAS5与miR-23a-3p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揭示了GAS5和miR-23a-3p之间的直接结合。槲皮素促进GAS5的表达,抑制miR-23a-3p和PI3K/AKT的表达,抑制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下调GAS5、miR-23a-3p表达增多,促进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槲皮素可以逆转GAS5下调引起的miR-23a-3p、PI3K/AKT表达增加,抑制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促进GAS5表达竞争性抑制miR-23a-3p,降低了PI3K/AKT,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垂体瘤细胞系 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 微小RNA-23a-3p 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辉 李楠 +1 位作者 梁海乾 贾睿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6期356-359,共4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可产生过多的激素诱发全身疾病,或因肿瘤占位效应而引起头痛、眩晕或视力障碍。通过检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对患者预后及治疗...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可产生过多的激素诱发全身疾病,或因肿瘤占位效应而引起头痛、眩晕或视力障碍。通过检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对患者预后及治疗分析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与垂体肿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具有致癌或抑制肿瘤的特性,可在血清、血浆等生物液体中检测到,且具有创伤小、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等特点,有望成为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及预后评估靶点。因此本文就ncRNA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非编码RNA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下载PDF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海祥 冯添顺 +2 位作者 陈宇扬 钟健生 王守森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5-969,共5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是大脑获取、分析、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是大脑获取、分析、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从激素水平、垂体周围解剖结构、肿瘤体积、治疗、认知功能评估的角度,对PitNETs患者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机制的阐明提供研究思路、为患者康复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认知功能 激素水平 肿瘤体积 治疗
原文传递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侵袭硬脑膜的相关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宇扬 方翌 王守森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3,共4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是起源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可以破坏周围硬脑膜而侵入毗邻结构。作为PitNETs侵袭性的重要生物学表现以及PitNETs病理分型的重要依据,硬脑膜侵袭成为目前PitNETs侵袭性研究的重点。本文现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开...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是起源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可以破坏周围硬脑膜而侵入毗邻结构。作为PitNETs侵袭性的重要生物学表现以及PitNETs病理分型的重要依据,硬脑膜侵袭成为目前PitNETs侵袭性研究的重点。本文现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PitNETs硬脑膜侵袭相关研究,从解剖结构、影像表现及组织病理方面对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归纳硬脑膜侵袭在PitNETs侵袭性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硬脑膜侵袭 夹层
原文传递
2022版世界卫生组织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新分类和临床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谢静 吴哲褒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7期3723-3726,共4页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垂体腺瘤再次提出新分类,其命名正式进入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的时代。新分类中,常规使用垂体转录因子(PIT1、TPIT、SF1、GATA3和ERα)和激素等抗体提供了PitNETs的详细组织学亚型。PIT1、TPIT和SF1谱系定义...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垂体腺瘤再次提出新分类,其命名正式进入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的时代。新分类中,常规使用垂体转录因子(PIT1、TPIT、SF1、GATA3和ERα)和激素等抗体提供了PitNETs的详细组织学亚型。PIT1、TPIT和SF1谱系定义的PitNETs类型和亚型具有明显的形态学、分子和临床差异。与2017版相比,主要改变包括:(1)嗜酸细胞干细胞型和泌乳素生长激素细胞瘤、混合性泌乳-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在2022版中均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2)未成熟PIT1谱系肿瘤和成熟多激素PIT1谱系肿瘤,取代原先的多激素PIT1阳性腺瘤;(3)提倡用"转移性PitNET"来取代之前的"垂体癌"。新版分类强调了PitNETs病理分型的重要性,很显然,准确的病理解读是判断临床治疗路径和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垂体腺瘤 肿瘤细胞谱系 肿瘤分类
原文传递
一例早期误诊为垂体腺瘤的垂体癌
9
作者 路阳 戚志强 陆敏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垂体癌(P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的0.1%-0.2%。PC诊断需要颅内或远处转移,在首次出现PitNET后平均9年出现[1]。最常见的PC是由侵袭性垂体腺瘤(PA)演变而来,最终导致转移性病变。由于发病率低,诊... 垂体癌(P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的0.1%-0.2%。PC诊断需要颅内或远处转移,在首次出现PitNET后平均9年出现[1]。最常见的PC是由侵袭性垂体腺瘤(PA)演变而来,最终导致转移性病变。由于发病率低,诊断和治疗仍具有挑战性。因为PC有时无症状,导致患病率可能被低估,有些只有在尸检时才能被发现[2]。我们报告一例快速进展的PC,首次诊断时,病理考虑为垂体大腺瘤伴出血,从最初诊断到诊断PC随后死亡的时间间隔仅为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垂体
下载PDF
WHO(2017)垂体肿瘤分类解读(一)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妍 张玲玲 +5 位作者 李芳 邓会岩 张勐 王琨 贾迎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1184,共4页
垂体和鞍区肿瘤约占所有脑肿瘤的15%。目前最常见的肿瘤是垂体腺瘤,即局限于鞍区的良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累及鞍区的肿瘤种类较多,反映了其复杂的解剖结构(表1)。本文重点讨论第4版即WHO(2017)垂体肿瘤分类的主要变化,包括垂体神经内分... 垂体和鞍区肿瘤约占所有脑肿瘤的15%。目前最常见的肿瘤是垂体腺瘤,即局限于鞍区的良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累及鞍区的肿瘤种类较多,反映了其复杂的解剖结构(表1)。本文重点讨论第4版即WHO(2017)垂体肿瘤分类的主要变化,包括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新分类的命名和分子遗传学,主要是垂体腺瘤,同时介绍一些垂体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静止性Ⅲ型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iR-145和miR-93对泌乳素腺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家琪 史信康 +2 位作者 周满鑫 唐涛 叶锋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39-41,共3页
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肿瘤,临床表现为高催乳素血症、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垂体卒中、多激素混合腺瘤.目前指南推荐,多巴胺激动剂(DA)是首选治疗药物,有效率为67%,但约20%的垂体泌乳素瘤会出现耐药现象.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参... 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肿瘤,临床表现为高催乳素血症、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垂体卒中、多激素混合腺瘤.目前指南推荐,多巴胺激动剂(DA)是首选治疗药物,有效率为67%,但约20%的垂体泌乳素瘤会出现耐药现象.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以及药物抵抗等过程.近年来,miRNA在耐药溴隐亭催乳素瘤中的表达知之甚少.本文系统阐述miRNA的生物学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CircOMA1-miR-145-5P-TPT_(1)轴和lncRNA H19-miR-93-ATG7轴在垂体腺瘤中耐药的调控网络,为基础研究及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耐药性 miR-93 MIR-145
下载PDF
生长抑素类似物帕瑞肽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丹婷(综述) 谭惠文(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4期4137-4141,共5页
生长抑素类似物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重要药物。近年来,对其相关制剂的研发成为内分泌代谢领域的热点。目前,奥曲肽、兰瑞肽、帕瑞肽已批准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而与天然的生长抑素相比,生长抑素类似物制剂帕瑞肽作为一种可抑... 生长抑素类似物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重要药物。近年来,对其相关制剂的研发成为内分泌代谢领域的热点。目前,奥曲肽、兰瑞肽、帕瑞肽已批准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而与天然的生长抑素相比,生长抑素类似物制剂帕瑞肽作为一种可抑制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分泌作用的多肽类激素,与受体的亲和力更高,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该文主要针对生长抑素类似物帕瑞肽在治疗肢端肥大症及库欣病等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的药效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肽 生长抑素类似物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药动学 药效学 安全性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