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2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62-3p调控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及增殖的研究
1
作者 丁啸 陈嘉雯 +4 位作者 曲鹏宇 孙晨雨 李洪利 胡温庭 范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miR-362-3p作用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Cal-27、HN-30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查询PTTG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T...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miR-362-3p作用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Cal-27、HN-30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查询PTTG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TTG1在Cal-27、HN-30以及HOK细胞系中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及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PTTG1对Cal-27、HN-30细胞迁移、侵袭、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预测PTTG1的上游miRNA,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结合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该miRN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NCORI数据库结果显示PTTG1在OSCC组织中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实验显示Cal-27、HN-30细胞中PTTG1表达量较HOK细胞中高。转染Si-PTTG1质粒的Cal-27、HN-30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通过网站预测出PTTG1的上游miRNA为miR-362-3p,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出PTTG1与miR-362-3p存在结合位点;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362-3p在OSCC肿瘤组织中相对于正常组织表达下调(P<0.05);并且敲低miR-362-3p的表达后能够促进敲低PTTG1后的Cal-27、HN-30侵袭和增殖。结论miR-362-3p可通过靶向PTTG1抑制Cal-27、HN-30细胞侵袭、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微小RNA 侵袭 增殖
下载PDF
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肿瘤
2
作者 王华 王伟维 王彪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652-653,共2页
目的总结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的70例垂体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显示垂体腺瘤62例,Rathke囊肿4例,颅咽管瘤、脊索瘤、垂体... 目的总结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的70例垂体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显示垂体腺瘤62例,Rathke囊肿4例,颅咽管瘤、脊索瘤、垂体脓肿和垂体细胞瘤各1例。肿瘤全切除58例(82.9%),垂体腺瘤全切除率为80.6%(50/62),其他肿瘤全切除率为100.0%(8/8)。Knosp分级≤2级肿瘤全切除率为94.7%(36/38),Knosp分级≥3级肿瘤全切除率为58.3%(14/24)。27例(38.6%)术中出现脑脊液漏,3例高流量脑脊液漏(Kelly分级3级)用鼻中隔瓣重建。1例(1.4%)Knosp分级4级巨大腺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腰大池引流术后恢复正常。术后3例出现尿崩症(6个月内全部康复),4例(5.7%)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不全(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术后鼻腔并发症:头痛10例,嗅觉减退6例,鼻腔粘连1例,鼻出血1例。术后随访3~57个月,中位数12.8个月;无肿瘤复发,无病人死亡;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1分。结论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垂体肿瘤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经鼻中隔-蝶窦入路 神经内镜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庆锋 卢亦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4-656,共3页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是一种致癌基因,首次是1997年Pei等人在老鼠脑垂体肿瘤GH4细胞系,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发现的,已有报道在许多内分泌相关的肿瘤中.尤其是垂体、甲状腺、乳腺、卵巢和子宫的肿瘤,以及一些非内分泌相关的...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是一种致癌基因,首次是1997年Pei等人在老鼠脑垂体肿瘤GH4细胞系,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发现的,已有报道在许多内分泌相关的肿瘤中.尤其是垂体、甲状腺、乳腺、卵巢和子宫的肿瘤,以及一些非内分泌相关的肿瘤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肿瘤形成 生物学特性 MRNA差异显示技术 垂体肿瘤 致癌基因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垂体肿瘤概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文红艳 《湖南中医杂志》 1997年第S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肿瘤/中医药疗法 垂体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垂体肿瘤/中医病机
下载PDF
垂体肿瘤患者经蝶手术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红朝 雷霆 +3 位作者 舒凯 董芳永 张华楸 李龄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于2002-01/2003-04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行经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100例进行Karnofsky评分量表结合自评问卷调查。①采用Karnofsky表现评分...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于2002-01/2003-04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行经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100例进行Karnofsky评分量表结合自评问卷调查。①采用Karnofsky表现评分量表评定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测定患者的执行能力和进行正常活动的能力,最高为100分,最低为0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分别评定1次。②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自我评定,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疾病的症状、躯体健康、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信心、与家人及周围人的关系、胜任劳动及家务情况、从事社会活动情况等方面。由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于手术后1年进行评定。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t检验。结果:随访时间1年,随访率100%。①89例患者术后的Karnofsky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②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术前视力视野、头痛头晕呕吐、女性月经、肿瘤大小及切除程度、肿瘤复发与否、泌乳素/生长激素是否正常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结论:经蝶手术作为功能保护性手术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是术前状况。Karnofsky表现评分量表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垂体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贾艳飞 陈群帮 +1 位作者 侯睿哲 赵兴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37-1140,共4页
神经內镜下垂体肿瘤切除术取代传统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使用经鼻內镜从正常生理鼻腔空隙直达蝶窦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法。神经内镜以其创伤小、术程短、术式简洁、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垂体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本文对... 神经內镜下垂体肿瘤切除术取代传统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使用经鼻內镜从正常生理鼻腔空隙直达蝶窦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法。神经内镜以其创伤小、术程短、术式简洁、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垂体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肿瘤适应症、并发症、手术技巧、新技术的使用等相关临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能够更好的应用该技术以提高垂体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神经内镜脑脊液鼻漏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在经鼻-蝶垂体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阳昊 刘卫平 +3 位作者 费舟 龙乾发 刘远洋 贾晨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68-570,共3页
几十年来,外科医师一直在讨论哪种手术技术能够提供最优途径到达颅底,而相关的风险又最低。Schloffer与1906年首次报告经鼻入路切除垂体瘤。随后HarveyCushing精心设计了这一手术入路,其中某些技术要点一直沿用至今。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肿瘤 经鼻蝶入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不同类型垂体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申乐 王武涛 +2 位作者 虞雪融 张秀华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0-853,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不同类型垂体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8月至11月接受经鼻-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24例,对照组(C组)36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不同类型垂体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8月至11月接受经鼻-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24例,对照组(C组)36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进一步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垂体无功能腺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记录麻醉前(术前)、切除垂体腺瘤期间(术中)及在麻醉恢复室苏醒期(术后)的SBP、DBP和HR的最高值(max)与最低值(min);术前、术后WBC、Hb、Plt的变化;术前与术后体温,术中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中SBPmax,术后SBPmax、SBPmin均明显降低,HRmax明显减慢(P<0.05);垂体无功能腺瘤患者术中SBPmax,术后苏醒期SBPmax、SBPmin、DBPmax、DBPmin明显降低,HRmax明显减慢(P<0.05)。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生长激素腺瘤或库欣病腺瘤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两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前术后体温、外周血WBC、Hb与Plt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有助于维持术中、术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尤其对于垂体无功能腺瘤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垂体肿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成夜霞 冯捷 +2 位作者 张辛燕 付天云 姚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背景与目的: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human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1,hPTTG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癌基因。我们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晚期卵巢低分化浆液性癌进行卵巢癌相关基因的筛查,发现该基因在这种卵巢癌中明显高表达。本研究对不同... 背景与目的: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human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1,hPTTG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癌基因。我们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晚期卵巢低分化浆液性癌进行卵巢癌相关基因的筛查,发现该基因在这种卵巢癌中明显高表达。本研究对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hPTTG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该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非竞争性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27例卵巢癌及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PTTG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该27例卵巢癌及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PTTG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卵巢组织中hPTTG1mRNA有低水平的表达,而卵巢癌组织hPTTG1mRNA表达高于正常,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卵巢癌组织较正常卵巢组织表达倍增1.1~4.8,中位倍增2.4。进一步分析卵巢癌组织中hPTTG1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未发现hPTTG1mRNA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但发现hPTTG1mRNA倍增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r=0.686,P<0.05)。hPTTG1蛋白在所有卵巢癌组织中表达,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测到hPTTG1蛋白的表达。结论:hPTTG1表达在早期卵巢癌即发生改变,其表达可能与不良分化有关;hPTTG1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卵巢癌的一个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冈1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鼻腔蝶窦径路垂体肿瘤切除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安会明 王力红 +2 位作者 刘亚峰 王恺 乔晓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 探讨在鼻内窥下经鼻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及麻醉方法。方法用鼻窦内窥镜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 42例 ,其中局部麻醉加基础麻醉 37例 ,并作了如下改进 :剥离梨骨翼及后鼻孔上缘区域的粘骨膜瓣和切除梨骨翼及蝶... 目的 探讨在鼻内窥下经鼻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及麻醉方法。方法用鼻窦内窥镜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 42例 ,其中局部麻醉加基础麻醉 37例 ,并作了如下改进 :剥离梨骨翼及后鼻孔上缘区域的粘骨膜瓣和切除梨骨翼及蝶嘴 ,避免了损伤鼻中隔后动脉的可能 ,也增加手术操作的空间。结果 术中出血少 ,手术顺利 ,42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6~ 35个月 ,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结论 用局部麻醉在鼻内窥镜下经蝶窦行垂体肿瘤切除术是一种较简单、安全可行的手术及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 垂体肿瘤 垂体摘除 鼻腔蝶窦径路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PPARγ和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宇华 梁华晟 +3 位作者 黄宇 罗敏 徐焰 梁秀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腺癌19例,腺瘤23例)标本中PPARγ及PTTG表达。结果PPA...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腺癌19例,腺瘤23例)标本中PPARγ及PTTG表达。结果PPARγ蛋白在腺癌与腺瘤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TTG在甲状腺癌表达高于腺瘤(P<0.05)。甲状腺滤泡性癌中癌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高预后指数(≥65)组与低预后指数(<65)组的PPARγ及PTTG蛋白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PTTG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滤泡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PPARγ及PTTG表达水平可能是判断甲状腺滤泡癌预后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肿瘤 免疫组化 PPARΓ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下载PDF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希亮 宋晓明 +5 位作者 于文朝 陈永强 魏洋洋 刘永亮 鲁可权 高江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前列腺癌由激素依赖性转化为激素非依赖性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在去雄激素培养条件下长期培养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 P,建立并验证雄激素非依赖性亚系LNCa P-AI细胞模型,用Western...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前列腺癌由激素依赖性转化为激素非依赖性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在去雄激素培养条件下长期培养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 P,建立并验证雄激素非依赖性亚系LNCa P-AI细胞模型,用Western印迹、RT-PCR方法每2周检测在去雄激素培养过程中PTTG1的表达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培养,成功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亚系LNCa P-AI细胞模型;在LNCa P细胞中,随着去雄激素培养时间延长,PTTG1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表达有同步升高趋势。结论:PTTG1表达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逐渐增强,可能是晚期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非依赖性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雄激素剥夺治疗 LNCAP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内皮抑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凌 刘运生 +5 位作者 王陆申 尹海贵 侯庆田 刘志雄 陈立华 凌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1-653,666,共4页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PTTG)、内皮抑素 (endostat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PTTG ...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PTTG)、内皮抑素 (endostat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PTTG ,endostatin和bF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侵袭性腺瘤较非侵袭性腺瘤PTTG和bFGFmRNA表达明显增高 (均P <0 .0 1)。侵袭性腺瘤较非侵袭性腺瘤endostatin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 .0 1)。结论 :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发生可能与PTTG和bFGF表达增高及endostatin表达下调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G 侵袭性垂体腺瘤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内皮抑素 瘤组织 mRNA表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性腺 表达水平 FGF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华晟 钟宇华 +3 位作者 周少碧 梁秀就 黄宇 詹松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及PTTG-1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及PTTG-1表达情况,并对各组瘤组织进行PCNA及PTTG-1表达比较,观察PCNA与PTTG-1的相关性。结果PCNA及PTTG-1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均存在表达,PCNA在乳头状癌、滤泡性癌及未分化癌组中表达高于腺瘤组(P<0.05,P<0.01),PTTG-1在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组表达高于腺瘤组(P<0.01);PCNA及PTTG-1在甲状腺肿瘤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36,P<0.05)。结论PCNA及PTTG-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相关,PCNA及PTTG-1水平升高可能参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下载PDF
联合检测图形视网膜电图和视诱发电位辅助诊断垂体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学江 张小虎 袁孝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视诱发电位(PVEP)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辅助诊断垂体肿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联合检测PVEP和PERG的方法,分别检测26例正常志愿者、16例确诊垂体肿瘤的患者;被临床诊断为球后视功能损害,其PVEP和PERG的改变和垂体肿...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视诱发电位(PVEP)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辅助诊断垂体肿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联合检测PVEP和PERG的方法,分别检测26例正常志愿者、16例确诊垂体肿瘤的患者;被临床诊断为球后视功能损害,其PVEP和PERG的改变和垂体肿瘤相似的20例患者进一步作头颅CT检查。结果:垂体肿瘤患者PVEP-P_(100)的潜伏期及幅值明显异常、PERG大致正常;20例提示有球后视功能损害的患者中,有8例最终确诊为垂体肿瘤。结论:联合检测PVEP和PERG的方法有利于早期发现垂体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诱发电位 图形视网膜电图 垂体肿瘤
下载PDF
经鼻中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出血及与出血有关的并发症 被引量:12
16
作者 倪道凤 王直中 严济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06-208,共3页
我院1982年12月~1992年12月共做450例经鼻中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19例发生术中出血及与出血有关的并发症。9例术中损伤海绵间窦或异常的海绵间窦,3例疑硬脑膜动脉异常,2例分离切除鼻中隔骨与软骨过程中出血,... 我院1982年12月~1992年12月共做450例经鼻中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19例发生术中出血及与出血有关的并发症。9例术中损伤海绵间窦或异常的海绵间窦,3例疑硬脑膜动脉异常,2例分离切除鼻中隔骨与软骨过程中出血,3例出血原因不详,2例术中出血不多或未记录出血情况而术后发生出血性并发症。19例中2例因动脉活跃性出血终止手术;2例术后鼻腔反复大出血,其中1例为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失明及外展神经麻痹各1例。讨论了出血和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认为术中如遇压迫不止的出血应终止手术,安排二期手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窦 垂体肿瘤 出血 切除术
下载PDF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恩重 韩占强 韩风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经鼻 内镜 切除 蝶窦入路 垂体肿瘤 临床应用 术式 耳鼻咽喉 经蝶窦手术 微创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检测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飒美 张健 +2 位作者 吴友伟 周健 史丽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16-301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织标本。另外收集经病理证实是正常黏膜的组织标本1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PTTG、b FGF以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以及上述三种因子各自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肿瘤组PTTG、b FGF以及VEGF-C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1)。PTTG、b FGF以及VEGF-C表达在不同的分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的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Dukes分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TG、b FGF和VEGF-C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促淋巴管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侵袭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已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90例脑垂体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秋娟 于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6,共3页
90例脑垂体肿瘤,临床辨证为肝肾阴虚,痰湿内阻,脾肾阳虚,气血亏虚四型,分别以补肝益肾,滋阴潜阳;化痰祛湿,开窍醒脑;温补脾肾,壮阳补脑;补气益血,和胃健脾为治。结果临床痊愈8例,有效63例,无效19例。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肝肾阴虚 痰湿内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