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2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下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杨军刚 张玲卫 +4 位作者 郭星 陆永兴 郭浩 张元明 周晓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46-2954,共9页
为了探究沙漠不同生物土壤结皮类型覆盖下土壤有机碳(SOC)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理化因素的关系,解析影响因素,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藻类、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和裸沙三种不同地被覆盖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类型结皮样品及其下... 为了探究沙漠不同生物土壤结皮类型覆盖下土壤有机碳(SOC)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理化因素的关系,解析影响因素,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藻类、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和裸沙三种不同地被覆盖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类型结皮样品及其下层0—2 cm、2—5 cm、5—10 cm、10—20 cm、20—30 cm、30—50 cm、50—70 cm以及70—100 cm土层土壤(裸沙对照),测定不同土层的SOC含量及土壤理化指标,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被类型下0—100 cm SOC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在10—30 cm土层存在SOC含量升高的现象,藓类、藻类和裸沙三种地被类型0—100 cm土层SOC含量范围分别在:1.61—2.70、1.41—2.56、1.21—1.92 g/kg;(2)不同地被类型下同一土层SOC含量在0—5 cm土层存在显著差异,5—100 cm土层SOC整体无显著差异,同层SOC含量均表现为:藓类>藻类>裸沙对照;(3)Pearson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被覆盖下SOC含量与养分(全氮、全磷)呈现正相关关系,与pH和电导率(EC)呈现负相关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和粒径(砂粒占比)是影响垂直分布的主要因子,其中粒径是裸沙和藻类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藓类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养分(全磷)。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会逐步提高土壤碳的积累,改变SOC的垂直分布特征,对SOC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 cm以上土层,土壤理化特征对垂直分布特征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土壤有机碳 理化性质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垂直分布特征
下载PDF
张家口崇礼区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垂直分布格局
2
作者 冯舒芮 成莉莉 +2 位作者 张珊珊 石莎 夏建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26-331,共6页
选择张家口崇礼区东部山林,沿海拔高度设置样地,开展森林植被组成结构调查,分析其植被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沿海拔高度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植被类型以白桦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为主,随着山地海拔升高,逐渐演变为以华北落叶松为优... 选择张家口崇礼区东部山林,沿海拔高度设置样地,开展森林植被组成结构调查,分析其植被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沿海拔高度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植被类型以白桦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为主,随着山地海拔升高,逐渐演变为以华北落叶松为优势种的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森林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沿海拔高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多样性最大值区域位于海拔1900 m;森林物种丰富度主要受灌木层物种变化的影响.森林地表枯落物在海拔1500 m和1900 m样地积累较多,乔木植物对地表枯落物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地表枯落物 垂直分布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绿化系统垂直分布特征提取仿真
3
作者 何忧 李鹏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3期149-153,共5页
针对城市垂直绿化统筹缺失、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高密度城市绿化系统垂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搭建以无人机为核心的遥感图像采集平台,采集绿化系统图像;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架构,通过残差学习去除初始图像噪声;利用缨帽变换算法旋转图像... 针对城市垂直绿化统筹缺失、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高密度城市绿化系统垂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搭建以无人机为核心的遥感图像采集平台,采集绿化系统图像;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架构,通过残差学习去除初始图像噪声;利用缨帽变换算法旋转图像结构轴增强图像,突出图像细节信息;根据光谱的相似性与不连续性,采用数据驱动算法确立同质标准,将图像划分为不同区域,确保同一目标在相同区域内;分别从光谱、形状和纹理三个方面提取绿化系统垂直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地区中,商业区与住宅区的垂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但住宅区的绿化面积较大,商业区的植物种类更为丰富,根据提取得到的特征可以为绿化系统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绿化系统 立体绿化 垂直分布 特征提取 缨帽变换算法
下载PDF
北京市东南郊区夏季低层大气臭氧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4
作者 王琴 景宽 +5 位作者 王陈婧 刘保献 沈秀娥 张健 刘洋 罗霄旭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6-695,共10页
为探究臭氧污染季北京市臭氧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对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基于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对北京市东南郊区永乐店2019年5−9月低层大气臭氧浓度的垂直分布进行连续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1.5 km以下,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增加呈先... 为探究臭氧污染季北京市臭氧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对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基于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对北京市东南郊区永乐店2019年5−9月低层大气臭氧浓度的垂直分布进行连续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1.5 km以下,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特征,边界层中上部(0.5~0.6 km)为臭氧浓度最大区域;1.5~3 km,臭氧浓度相对稳定或随高度增加而缓慢上升.臭氧浓度最高的6月,其浓度垂直梯度变化率略小于其他月份.②边界层内臭氧浓度与近地面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均呈午后单峰分布特征;但近地面的臭氧浓度波动幅度较大,具有更低的早高峰谷值和更高的午后峰值.午后峰值期间,边界层内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呈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特征,体现出午后近地面光化学生成是臭氧升高的主要原因.夜间高空臭氧浓度高于近地面,可为翌日白天的臭氧浓度提供较高的背景.③典型臭氧污染过程显示,午后快速的光化学生成导致近地面和边界层中部以下臭氧浓度明显上升,部分夜间残留层可见明显的臭氧污染层,并于翌日上午向下传输;夜间低空急流、风向的切变及持续偏南风等气象条件也易导致臭氧垂直或水平传输至北京市.研究显示,应强化本地前体物控制及区域联防联控,实现边界层内臭氧浓度整体降低对臭氧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臭氧雷达 臭氧 垂直分布 臭氧污染过程
下载PDF
菜子湖湿地不同类型土壤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
5
作者 葛磊 方凤满 +4 位作者 周浩 姚有如 谭华荣 王飞 林跃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3-941,共9页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而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桎梏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以菜子湖湿地草滩和泥滩两种不同类型0—100 cm垂直剖面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方法,分析菜子湖湿地土壤剖面8种重金属元素(As、Co、Cr、Cu...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而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桎梏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以菜子湖湿地草滩和泥滩两种不同类型0—100 cm垂直剖面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方法,分析菜子湖湿地土壤剖面8种重金属元素(As、Co、Cr、Cu、Ni、Pb、V、Zn)的垂向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从整体剖面来看,除Cr、Cu和Pb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均不同程度超过安庆市土壤背景值,尤以表层土壤较为严重,说明当地存在重金属累积现象;根据土壤垂直分布来看,草滩和泥滩土壤重金属含量垂向变化较一致,总体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草滩变化规律较为明显,而泥滩变化规律则稍显复杂;As、Co、Ni和V在草滩和泥滩整个剖面中的迁移系数均大于0,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尤以As较为严重;Cu和Cr在两种类型土壤剖面中以富集为主,部分土层深度流失;Pb和Zn在垂直剖面土壤中的迁移特征较相似,均表现为在土壤表层富集,在中底层流失.研究结果可为沿江湿地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土壤 重金属 垂直分布 迁移规律 菜子湖
原文传递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6
作者 刘菊梅 肖振 +5 位作者 司万童 求瑞娟 左小洪 丁欣雨 李彦林 毕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9,共7页
为探究乌梁素海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对其营养盐进行测定分析,并以哈素海为对照。结果显示:除总钾(TK)和速效钾,乌梁素海湖中心(W1)表层沉积物(0~20 cm)中各营养盐含量明显高于哈素海,且表层总有机碳(TOC)、总氮(TN... 为探究乌梁素海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对其营养盐进行测定分析,并以哈素海为对照。结果显示:除总钾(TK)和速效钾,乌梁素海湖中心(W1)表层沉积物(0~20 cm)中各营养盐含量明显高于哈素海,且表层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从湖中心向湖岸呈波动下降趋势。TP、碱解氮和速效磷在W1表层富集,TOC、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湖中趋向湖滨的位置(W3)表层富集。营养盐污染指数表明乌梁素海沉积物中TN和TP分别处于严重和中度污染状态,相比哈素海存在较高的富营养化风险。氮为该区域的限制性营养盐,且所有营养盐均与TOC极显著正相关(P<0.01),控制氮素和TOC的输入,对避免湖区富营养化的加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营养盐 垂直分布 富营养化
下载PDF
雅鲁藏布大峡谷植被垂直分布格局研究--以多雄河及邻近区域为例
7
作者 陈林 刘猛 +5 位作者 李坤 王伟营 左有璐 栾丽 姜跃良 罗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通过对多雄河及邻近区域的现场调查,结合基于3S技术的遥感解译技术,以多雄河及邻近区域为例,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植被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白马西路河3条支流(多雄河、比西日河以及丹戈着河)的植被类型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通过对多雄河及邻近区域的现场调查,结合基于3S技术的遥感解译技术,以多雄河及邻近区域为例,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植被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白马西路河3条支流(多雄河、比西日河以及丹戈着河)的植被类型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雄河及邻近区域的植被从江面往上依次为热带季雨林带,亚高山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草丛带,流石滩植被带以及永久冰雪带共6个垂直分布带;比西日河与多雄河的植被类型相似性比丹戈着河与多雄河的植被类型相似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雅鲁藏布大峡谷 植被 垂直分布 多雄河
下载PDF
新乡毛白杨人工林土壤性质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会萍 刘兴洋 +2 位作者 刘炳鑫 张灿灿 李振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4,88,共6页
2020年10月份,以新乡市16年生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样地内按梅花型设置5个取样点,每个样点按照土层深度(h)用环刀分别采集0<h≤20 cm、20 cm<h≤40 cm、40 cm<h≤60 cm、60 cm<h≤80 cm土层... 2020年10月份,以新乡市16年生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样地内按梅花型设置5个取样点,每个样点按照土层深度(h)用环刀分别采集0<h≤20 cm、20 cm<h≤40 cm、40 cm<h≤60 cm、60 cm<h≤80 cm土层的土样;测定土壤密度、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碱解氮(水解性氮)质量分数、pH、有机碳质量分数等理化指标,计算土壤各粒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比(P_(i))、平均质量直径(D_(MW))、几何平均直径(D_(GM));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毛白杨林地0~80 cm土层,土壤密度随土层加深而增大,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整体下降幅度较大,下一层较上一层的降幅分别为33.45%、44.60%、20.86%,0<h≤20 cm土层碱解氮质量分数最高(82.30 mg/kg)。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11.52~28.67 g/kg之间,呈表聚效应;各土层间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0~80 cm土层,土壤呈碱性,pH均值为8.41,各土层间土壤pH无明显规律。粒径大于0.25 mm的团聚体、土壤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微团聚体(粒径<0.25 mm)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多,各土层超大团聚体(粒径>2 mm)占土壤团聚体总质量比例都最高,在49.60%~65.80%之间。粒径大于0.25 mm的团聚体、土壤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与土壤有机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看,毛白杨人工林土壤,养分质量分数较低、持水量不高、土壤偏碱;可通过营造混交林、建立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加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人工林 土壤理化性质 垂直分布 新乡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源遥感的玉米LAI垂直分布估算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帅兵 金秀良 +3 位作者 冯海宽 聂臣巍 白怡 余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1-193,287,共14页
为探究无人机多源遥感影像估算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垂直分布,在田间设置了密度和播期试验,在7个生育时期利用无人机采集了可见光、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并同步获取玉米LAI垂直分布数据。同时,为合理制定无人机飞行任务,... 为探究无人机多源遥感影像估算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垂直分布,在田间设置了密度和播期试验,在7个生育时期利用无人机采集了可见光、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并同步获取玉米LAI垂直分布数据。同时,为合理制定无人机飞行任务,分析了不同飞行高度和不同太阳高度角下获取的无人机影像对估算玉米LAI的影响。基于无人机影像提取的与玉米LAI相关性较高的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冠层温度等特征,利用7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了玉米冠层不同高度LAI估算模型,从中选取鲁棒性强的2个模型用于分析在不同飞行高度和不同太阳高度角下估算LAI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MLPR和RFR模型对玉米LAI估算鲁棒性最强,全生育期下模型rRMSE为11.31%(MLPR)和11.42%(RFR)。玉米冠层LAI垂直分布估算误差,所有模型的平均rRMSE分别为9.1%(LAI-1)、14.19%(LAI-2)、18.62%(LAI-3)、23.29%(LAI-4)和26.7%(LAI-5)。对于玉米穗位叶及以下部位的LAI估算误差均在20%以下,得到了较好精度。同时,在不同飞行高度和太阳高度角试验中可以得出,当飞行高度为30 m时LAI估算精度最高,R^(2)为0.73,rRMSE为10.97%,在09:00—10:00观测的玉米LAI估算精度最高。无人机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准确估算玉米冠层LAI垂直分布,及时掌握玉米功能叶片LAI长势差异,可为玉米品种筛选提供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面积指数 无人机多源遥感 垂直分布 飞行试验
下载PDF
梨园土壤真菌群落垂直分布及功能预测分析
10
作者 冀明辉 高丽娟 +2 位作者 李龙飞 徐金涛 郝宝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4,共12页
为明确梨园土壤真菌群落垂直分布差异、阐明真菌与土壤关系,为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提高土壤质量提供依据,本试验以12年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对5~15、15~25、25~35 cm土层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高通量测序,解析土壤营养变化趋势、真... 为明确梨园土壤真菌群落垂直分布差异、阐明真菌与土壤关系,为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提高土壤质量提供依据,本试验以12年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对5~15、15~25、25~35 cm土层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高通量测序,解析土壤营养变化趋势、真菌垂直分布情况及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壤深度增加,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且变化速率逐渐减缓;OTUs逐渐减少,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Chao 1指数、ACE指数逐渐降低。由PCoA分析及Tukey检验可知:随着土壤深度增加,物种差异逐渐加大,5~15 cm与25~35 cm土层间群落多样性差异显著。土壤真菌门类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主,属类以镰刀菌属(Fusarium)、被孢菌属(Mortierella)、产油菌属(Solicoccozyma)为主,子囊菌门、镰刀菌属在25~35 cm相对丰度最大,被孢霉门、担子菌门、被孢菌属在15~25 cm相对丰度最大,产油菌属在5~15 cm相对丰度最大。通过t-test分析可知:5~15 cm与15~25 cm差异物种以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产油菌属为主,5~15 cm与25~35 cm差异物种以子囊菌门、镰刀菌属为主,15~25 cm与25~35 cm差异物种以瓶毛菌属(Lophotrichus)为主。土壤真菌功能以腐生、病原-腐生营养类型为主,15~25 cm相对丰度最大。相关性分析中:罗兹菌门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正相关;腐生营养型与真菌门类相关性较强。综上,土壤深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真菌群落多样性关系密切;土层越深,真菌多样性、稳定性、均一性降低,差异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真菌 土壤 垂直分布 差异物种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四川绵阳大气多环芳烃垂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11
作者 陈山雨 董发勤 +2 位作者 霍婷婷 吕珍珍 周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2-828,836,共8页
为探究四川绵阳山区与城市大气多环芳烃(PAHs)的垂直分布特征,2021年9月16日至12月31日用大气被动采样器在观雾山6个海拔高度与绵阳电视塔5个海拔高度上开展了PAHs样品采集,并对其含量与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绵阳山区与城市大气... 为探究四川绵阳山区与城市大气多环芳烃(PAHs)的垂直分布特征,2021年9月16日至12月31日用大气被动采样器在观雾山6个海拔高度与绵阳电视塔5个海拔高度上开展了PAHs样品采集,并对其含量与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绵阳山区与城市大气中16种PAH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38、26.59 ng/m 3。大气PAHs浓度在山区基本随海拔(682~1680 m)升高而降低,在城市则随海拔升高先降再升又再降。(2)3环PAHs质量浓度占比最高(51.1%~73.4%),占主导地位。(3)大气中PAHs的来源主要为燃煤和交通排放。(4)绵阳大气PAHs中主要毒性物质为苯并[a]蒽。城市、山区吸入导致的超额致癌风险值分别为1.55×10^(-5)、2.36×10^(-6),且城市为山区的6.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多环芳烃 垂直分布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铁塔观测的深圳大气VOCs垂直分布特征
12
作者 郑品梅 孙天乐 +5 位作者 朱波 吴浩然 崔卓彦 韩恒霄 古添发 黄晓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2018年8~9月,利用深圳市铁塔的11个垂直梯度平台进行了9轮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锈钢罐采样,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103种VOCs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不同垂直高度上VOCs组分特征及对近地面臭氧(O_(3))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从... 2018年8~9月,利用深圳市铁塔的11个垂直梯度平台进行了9轮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锈钢罐采样,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103种VOCs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不同垂直高度上VOCs组分特征及对近地面臭氧(O_(3))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地面到345m高空VOCs总体污染水平相近,在垂直梯度上变化不大;但烯烃浓度随高度上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受地面天然源排放的异戊二烯主导.结合典型物种及物种对的分析发现,日间的二次生成、工业排放和光化学反应消耗是影响垂直梯度上VOCs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应用混合层梯度方法对VOCs通量进行计算发现,烷烃(28%)和芳香烃(23%)的通量贡献最多;二氯甲烷(1.93±0.29)mg/(m^(2)·h)、甲苯(1.86±0.39)mg/(m^(2)·h)具有较高的垂直通量值.结合二氧化氮(NO_(2))和O_(3)垂直廓线的关系分析得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NO_(2)在300m以上高空达到峰值,更加有利于O_(3)生成,是O_(3)在300m以上高空出现峰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 垂直分布 通量
下载PDF
云南省文山市鸟类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梅 范仕祥 +4 位作者 张文文 曾卫 胡远芳 崔鹏 罗旭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9-377,共9页
云南省文山市位于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山市内的“滇南第一高峰”薄竹山座落于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片区,是研究物种垂直分布的理想场所。为探明文山市保护区(老君山片区)内外鸟类多样性差异... 云南省文山市位于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山市内的“滇南第一高峰”薄竹山座落于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片区,是研究物种垂直分布的理想场所。为探明文山市保护区(老君山片区)内外鸟类多样性差异和老君山片区鸟类季节性垂直分布特征,于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对云南省文山市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进行调查。在保护区内依据300 m的海拔跨度布设18条样线,在保护区外依据10 km×10 km网格布设41条样线。研究发现:(1)文山市共调查记录鸟类16目51科199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4种。保护区外调查到鸟类16目47科147种,保护区内调查到鸟类12目45科149种。(2)在繁殖季,保护区内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保护区外(P=0.028,Z=-2.191);在非繁殖季,保护区外物种数(P=0.002,Z=-3.165)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0.005,Z=-2.776)显著高于保护区内。非度量多维尺度方法(NMDS)和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外鸟类群落存在显著差异。(3)保护区内(老君山片区)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丰富度峰值均出现在1 700~2 000 m海拔带,在非繁殖季老君山鸟类呈现明显的分布下移。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面积仅占文山市面积的7.71%,鸟类丰富度占74.87%,对文山市鸟类物种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1 700~2 000 m海拔带是鸟类保护的重点范围;在保护区外的湿地鸟类和其他重点鸟类也值得关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市 鸟类多样性 垂直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垂直分布研究进展
14
作者 潘丽杰 张宝林 +4 位作者 李瑞鑫 牛潘婷 郭建鹏 斯琴高娃 何美玲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28-37,共10页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用于表征作物生长状态、氮素营养和健康程度,是作物长势评价和生产潜力评估的有效指标。文章归纳总结了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垂直分布的研究方法、垂直分布特征、垂直分布规律成因,以期为探索玉米叶片叶绿素含...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用于表征作物生长状态、氮素营养和健康程度,是作物长势评价和生产潜力评估的有效指标。文章归纳总结了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垂直分布的研究方法、垂直分布特征、垂直分布规律成因,以期为探索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垂直分布研究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叶绿素含量 垂直分布 研究方法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地区土壤耕层有机碳与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伟 代林玉 +3 位作者 肖时珍 邰治钦 蓝家程 肖华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
土壤耕层有机碳与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在非喀斯特地区和石灰岩喀斯特地区已有较多研究,但白云岩喀斯特地区却罕见相关研究。为探讨典型白云岩喀斯特地区土壤耕层有机碳与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典型白云岩喀斯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 土壤耕层有机碳与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在非喀斯特地区和石灰岩喀斯特地区已有较多研究,但白云岩喀斯特地区却罕见相关研究。为探讨典型白云岩喀斯特地区土壤耕层有机碳与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典型白云岩喀斯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东部则家山土壤耕层为例,采用垂直分层取样分析,研究了土壤耕层有机碳和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耕层从0—10 cm、10—20 cm至20—30 cm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均值不断减少,即土壤耕层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的质量分数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土壤耕层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表层聚集特征不明显;有机碳和养分分级标准均可达到适宜甚至丰富水平,土壤肥力较好;土壤耕层从0—10 cm、10—20 cm至20—30 cm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储量均值与其质量分数均值的分布特征相同,也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喀斯特 土壤耕层 有机碳 养分 垂直分布特征
下载PDF
大坟山植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格局探析
16
作者 王治宇 李进 +1 位作者 杜鸿 李婕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2期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宾川县大坟山植物多样性及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方法]2022年6—7月采用样方法和线路调查法对沿海拔梯度设置的3条样带(2 290~2 902 m)开展调查,对种子植物的生活型和科、属、种的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宾川县大坟山植物多样性及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方法]2022年6—7月采用样方法和线路调查法对沿海拔梯度设置的3条样带(2 290~2 902 m)开展调查,对种子植物的生活型和科、属、种的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大坟山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共有种子植物153种,隶属于69科、135属,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变化呈现出“中间高度膨胀”的“单峰”分布格局;乔灌草生活型种数比为1∶1.5∶2.96;乔木和灌木的数量及郁闭度随海拔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草本数量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梯度的变化形成了复杂的环境异质性,强烈影响了大坟山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坟山 宾川县 植物多样性 垂直分布
下载PDF
甘肃省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蝶类垂直分布及多样性
17
作者 杨庆森 汤春梅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17-119,186,共4页
对甘肃省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内蝴蝶进行调查,发现区内各类蝴蝶10科61属77种,其中凤蝶科5属7种,粉蝶科7属10种,蛱蝶科19属24种,灰蝶科10属11种,弄蝶科8属8种,眼蝶科9属14种,绢蝶科、喙蝶科、环蝶科、蚬蝶科各1属1种。按不同海拔高度分... 对甘肃省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内蝴蝶进行调查,发现区内各类蝴蝶10科61属77种,其中凤蝶科5属7种,粉蝶科7属10种,蛱蝶科19属24种,灰蝶科10属11种,弄蝶科8属8种,眼蝶科9属14种,绢蝶科、喙蝶科、环蝶科、蚬蝶科各1属1种。按不同海拔高度分居民农田区(海拔1 400~1 600 m)、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 600~2 000 m)、针阔混交林带(海拔2 000 m以上)3种生境,对其中调查到的1 486只蝴蝶进行多样性分析表明,阔叶混交林带范围内蝴蝶数量、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指数最高,居民农田区内蝶类优势度指数最高,居民农田区与阔叶混交林带内蝶类的相似性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 蝶类 垂直分布 多样性 甘肃省
下载PDF
区域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垂直分布及污染状况研究
18
作者 苏维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体环境,需要对区域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垂直分布及污染状况进行研究。通过介绍研究区域概况、样本采集方法和样本数据分析方法,获取苏州市太湖区域设置六个采样点的2022年区域水体重金属含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采样...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体环境,需要对区域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垂直分布及污染状况进行研究。通过介绍研究区域概况、样本采集方法和样本数据分析方法,获取苏州市太湖区域设置六个采样点的2022年区域水体重金属含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采样点区域水体中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情况,并通过主成因分析法对采样点区域水体内重金属实行载荷因子分析。通过对采样点区域水体重金属含量数据的分析,揭示不同区域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差异及其来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体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体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空间变异系数、垂直分布
下载PDF
基于空地一体调查的银瓶山森林公园银瓶嘴群落物种垂直分布格局研究
19
作者 许冬山 张柱森 +5 位作者 邓泽伟 闫东明 杨进良 陈进 唐瑾暄 张中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104-112,共9页
银瓶山森林公园银瓶嘴区域海拔落差极大,为调查该区域植物资源垂直分布格局,研究采用空地一体调查技术,结合无人机航拍建模技术在银瓶嘴区域不同海拔梯度设置19块样地开展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群落调查显示,优势度指数以样地2最高,样地1... 银瓶山森林公园银瓶嘴区域海拔落差极大,为调查该区域植物资源垂直分布格局,研究采用空地一体调查技术,结合无人机航拍建模技术在银瓶嘴区域不同海拔梯度设置19块样地开展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群落调查显示,优势度指数以样地2最高,样地10次之,样地12最低,多样性指数以样地2最高,样地10次之,样地4最低,均匀度指数则为样地13最高,样地11次之,样地4最低;对各样点健康度进行综合评价,样地1、2、16、10、9、6、17、7、5为较健康样地,14、15、18、19、13、8、10、11、3、12为较不健康样地。结合空间三维模型判断,峰脊地带附近群落相对健康、沟谷地带群落相对不健康,应加强植物群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瓶山森林公园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南黄海中华哲水蚤昼夜垂直分布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芳 孙松 +1 位作者 张永山 张武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3,共5页
在南黄海定点研究了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各个发育期的昼夜垂直分布,分析了该种2000年6月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雌体在后半夜上升到表层产卵,形成卵的高密集区;随后,卵在大约20 h内边沉降边孵化成NI期无节幼体... 在南黄海定点研究了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各个发育期的昼夜垂直分布,分析了该种2000年6月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雌体在后半夜上升到表层产卵,形成卵的高密集区;随后,卵在大约20 h内边沉降边孵化成NI期无节幼体,导致相应时间内卵的密度减少;NIII到CV期幼体的垂直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其密集群的平均深度主要分布在30 m的温、盐跃层。讨论了温、盐跃层,叶绿素a,捕食者等因素对它们垂直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垂直分布 跃层 垂直分布规律 中华哲水蚤 南黄海 昼夜 无节幼体 2000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