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can分析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咬合对垂直骨吸收的影响
1
作者 方利 陈梓俊 +4 位作者 王宇曦 张冠华 刘向东 邓邦莲 宋应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目的:利用T-Scan定量分析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在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咬合接触情况,并探讨其对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第一磨牙常规种植修复的40例无咬合高点等不良修复现象和磨牙症等不良习惯的患者。... 目的:利用T-Scan定量分析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在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咬合接触情况,并探讨其对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第一磨牙常规种植修复的40例无咬合高点等不良修复现象和磨牙症等不良习惯的患者。T-Scan记录种植修复体及对侧同名牙咬合接触情况的差异,分别按照咬合延迟时间、牙合力百分率比、咬合力峰值及咬合接触面积比进行分组,用影像学测量技术评估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变化,从而分析咬合因素对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vertical bone loss,VBL)的影响,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在咬合延迟时间和咬合力峰值分组比较中,平均VBL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得出预测方程:Y=1.060-0.734X1+0.248X2-0.589X3,其中Y为平均VBL、X1为咬合延迟时间、X2为咬合力峰值、X3为咬合接触面积比。结论:在单颗后牙缺失常规种植修复时除考虑适当的咬合设计外,在调整种植修复体的咬合接触或定期咬合检查时,推荐应用T-Scan进行定量分析以确保ICP时咬合力峰值尽可能降低(即轻咬合接触),和适当延迟种植修复体首次咬合接触时间,对维持种植体周围骨的稳定性极为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后牙 咬合 咬合接触 咬合负荷 量化分析 垂直骨吸收
下载PDF
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后牙区种植体早期边缘垂直骨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伟林 刘增原 艾彬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究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后牙区种植体修复效果及种植体边缘垂直骨吸收(VBL)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东营鸿港医院119例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共235个种植体)临床资料,观察后牙区种植体修复效果,采用多元线性... 目的:探究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后牙区种植体修复效果及种植体边缘垂直骨吸收(VBL)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东营鸿港医院119例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共235个种植体)临床资料,观察后牙区种植体修复效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种植体边缘VBL的因素。结果:首次复诊时,119例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种植体235个)后牙区种植体探诊深度为(2.45±0.70)mm、牙菌斑指数(1.42±0.51)、牙龈指数为(0.81±0.34)、平均VBL为(0.81±0.31)mm、OHIP-14评分为(45.36±5.17)分;不同性别、负载时间、牙周炎分级、复诊天然牙牙周状况、口腔卫生习惯以及吸烟与否的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后牙区种植体边缘平均VB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骨密度、复诊情况、牙列缺损分类、植体直径、种植牙位、种植附加手术、修复类型、冠根比、对颌牙类型、种植体类型的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后牙区种植体边缘平均VB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负载时间、复诊天然牙牙周状况、牙周炎分级、吸烟、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是影响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后牙区种植体边缘平均VBL水平的因素(P<0.05)。结论:男性、负载时间≥1年、牙周炎复发、重度牙周炎、吸烟、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会提高Ⅳ期牙周炎老年患者后牙区种植体边缘VBL水平,临床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Ⅳ期 牙周炎 后牙区 种植体 垂直骨吸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单个种植体周围两种形状垂直骨吸收稳定期的骨内应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运东 周正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90-192,196,共4页
目的:对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碟形和楔形垂直吸收并处于稳定期时的骨内应力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MSC-NASTRAN软件建立种植体周围不同形状、不同深度骨缺损的垂直骨吸收稳定期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垂直及斜向载荷下进行计... 目的:对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碟形和楔形垂直吸收并处于稳定期时的骨内应力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MSC-NASTRAN软件建立种植体周围不同形状、不同深度骨缺损的垂直骨吸收稳定期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垂直及斜向载荷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少量垂直吸收后并处于稳定期时,随着骨缺损深度的增加,垂直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有很小幅度的波动;斜向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会增大,但幅度不大。同等骨缺损深度的碟形和楔形吸收的骨内应力情况相差较小。结论:在骨皮质保持完整及种植体不松动的情况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少量的垂直吸收时,骨内应力情况随缺损深度增加变化不大;而且相同条件下两种形状垂直骨吸收的骨内应力情况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垂直骨吸收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布
下载PDF
Bio-Oss联合Bio-Gide治疗牙周炎垂直型骨吸收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智慧 陈敏 +2 位作者 房付春 吴补领 高杰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评价异种骨移植物Bio-Oss联合Bio-Gide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全身健康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基础治疗6周以上,牙周袋深度超过5mm的垂直型骨吸收患牙40牙位,随机平分为2组。引导组织再生GTR组20个牙位,在翻瓣术同时植... 目的评价异种骨移植物Bio-Oss联合Bio-Gide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全身健康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基础治疗6周以上,牙周袋深度超过5mm的垂直型骨吸收患牙40牙位,随机平分为2组。引导组织再生GTR组20个牙位,在翻瓣术同时植入Bio-Oss和Bio-Gide。对照组20个牙位仅行翻瓣术;术后3、6、12个月回访,检查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龈退缩和牙松动度,及X线检查比较2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GTR组术后3、6、12个月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探诊出血指数均比术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术后6、12个月牙松动度比术前及对照组明显减轻;术后3、6、12月菌斑指数比术前轻度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牙周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指数较术前减少,临床附着丧失和菌斑指数较术前轻度降低,牙松动度和龈退缩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Bio-Oss联合Bio-Gide能明显减轻牙周袋深度和减少牙周附着丧失,可促进牙周形成新附着和新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BIO-GIDE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 垂直吸收
下载PDF
成人不同错畸形分类与垂直型牙槽骨吸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季娟娟 姚霜 +5 位作者 刘晓君 杨鹴 周治 沈勇 杨萍 周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错牙合畸形的分类与牙槽骨垂直吸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来我院行正畸治疗的18岁以上患者450例,对治疗前的石膏模型及全颌曲面断层片的辅助检查进行统计,按不同错牙合畸形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分类,并对牙槽骨垂直吸收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成人错牙合畸形的分类与牙槽骨垂直吸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来我院行正畸治疗的18岁以上患者450例,对治疗前的石膏模型及全颌曲面断层片的辅助检查进行统计,按不同错牙合畸形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分类,并对牙槽骨垂直吸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安氏错牙合畸形和矢状骨面型分类后,牙槽骨垂直吸收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按垂直骨面型(FH-MP平面)分类后,均角、低角和高角的垂直型牙槽骨吸收患病率分别为22.2%、41.2%和32.9%(P<0.05),在两两比较中,低角和高角的垂直型牙槽骨吸收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均角成年错牙合患者(P<0.05),而低角与高角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成年错牙合患者中,异常的垂直骨面型与牙槽骨的垂直吸收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临床治疗中对具有垂直向不调的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更应关注其牙周健康及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型牙槽吸收 安氏分类 矢状面型 垂直面型
下载PDF
种植体间距对种植体周骨吸收影响的Meta分析
6
作者 张启航 龚佳明 +3 位作者 苟萍 余佳颖 薄磊 余占海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04-311,共8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种植体间距(interimplant distance,IID)对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截至2022年3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不同IID对种植体周骨吸收...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种植体间距(interimplant distance,IID)对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截至2022年3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不同IID对种植体周骨吸收影响的人群或动物研究,且对关键文献进行引文索引。结果共9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动物研究7篇,临床试验2篇。以3 mm作为标准IID,Meta分析结果:动物研究中IID=2 mm和IID=3 mm的边缘骨吸收量没有统计学差异[MD=0.05,95%CI(-0.10,0.19),P=0.54];临床试验表明IID=2 mm时的边缘骨吸收量稍大于3 mm,但没有统计学意义[MD=0.11,95%CI(-0.09,0.31),P=0.27]。IID=2 mm或3 mm时的垂直骨吸收量没有统计学差异[MD=-0.10,95%CI(-0.27,0.07),P=0.24]。结论基于有限的证据,与IID=3 mm相比,IID=2 mm的表现与之相似。仍需要细化评估组别、改善评估方式,进一步证实IID与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种植体间距 边缘吸收 垂直骨吸收 META分析
下载PDF
骨下袋
7
作者 宿玉成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50-450,共1页
(1)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牙槽嵴顶的根方。(2)种植体周炎时发生垂直骨吸收,种植体周黏膜沟底位于吸收后的牙槽嵴顶根方。
关键词 牙槽嵴顶 下袋 牙周袋 种植体周 垂直骨吸收
下载PDF
渐进性负荷对即刻植入种植体早期骨性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班宇 宫苹 +3 位作者 王少安 刘晓光 耿宁 袁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渐进性负荷后即刻植入种植体骨结合的早期X线及扫描电镜改变。方法选取4只健康雄性Beagle犬,于手术当天、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在麻醉下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三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四前磨牙后即刻种植,共植入24颗种植体。术后24... 目的观察渐进性负荷后即刻植入种植体骨结合的早期X线及扫描电镜改变。方法选取4只健康雄性Beagle犬,于手术当天、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在麻醉下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三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四前磨牙后即刻种植,共植入24颗种植体。术后24h开始给予一侧下颌骨内种植体渐进性功能负荷,另一侧不给予负荷。分别于手术当天及术后第7、14、21、28天拍摄X线片,测量垂直骨吸收量(VBL)。实验第28天取材,进行扫描电镜观测。结果对照组VBL明显大于渐进性负荷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渐进性负荷组种植体表面骨形成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即刻种植后给予渐进性垂直负荷不干扰种植体骨性结合过程,且可能有协同拔牙创的愈合作用,从而促进种植体骨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渐进性功能负荷 性结合 垂直骨吸收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与联合应用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江强麟 陶江丰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672-674,共3页
目的比较引导组织再生术(GTR)与联合骨移植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患牙,随机平均分为翻瓣术组、单纯GTR组及联合植骨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年记录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退缩并进行比较... 目的比较引导组织再生术(GTR)与联合骨移植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患牙,随机平均分为翻瓣术组、单纯GTR组及联合植骨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年记录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退缩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后自身比较,3组的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与翻瓣组相比,单纯GTR组及联合植骨组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减少更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龈退缩量无统计学差异。单纯GTR组与联合植骨组相比各项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单纯翻瓣术相比,引导组织再生术与联合应用植骨术治疗垂直型牙周骨内缺损均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GTR联合植骨术稍优于单纯GTR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翻瓣术 垂直吸收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美学效果评价
10
作者 饶子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9-0052,共4页
探讨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 纳入90例前牙修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延期植入,观察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比较:①留存率;②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③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和粉红美学指数(PES)评分;④满意度。结果 ... 探讨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 纳入90例前牙修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延期植入,观察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比较:①留存率;②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③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和粉红美学指数(PES)评分;④满意度。结果 两组留存率比较,P>0.05。观察组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E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WES评分比较,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P>0.05。结论 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留存率高,可减少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提高牙龈美学效果,患者对该方法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缺失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粉红美学指数 白色美学指数 满意度 牙槽垂直吸收高度
下载PDF
三壁骨缺损对牙周膜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爽 孙江 于雁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研究三壁骨缺损对正常咬合力下牙周膜应力的影响。方法基于锥形束CT(CBCT)的DICOM格式数据,分别建立下颌全牙列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修改骨缺损区域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分别模拟位于近中和远中的不同深度(占根长1/... 目的研究三壁骨缺损对正常咬合力下牙周膜应力的影响。方法基于锥形束CT(CBCT)的DICOM格式数据,分别建立下颌全牙列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修改骨缺损区域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分别模拟位于近中和远中的不同深度(占根长1/3、2/3和3/3)的邻面三壁骨缺损。对骨缺损的牙齿施加与牙体长轴呈45°的正常咬合力,分析牙周膜等效应力。结果牙槽骨无缺损时,14颗牙齿的牙周膜等效应力平均值为5.71 MPa。牙槽骨缺损深度占根长1/3、2/3和3/3时,牙周膜等效应力平均值分别为6.61、7.14、7.42 MPa。随着三壁骨缺损深度的增加,牙周膜应力明显增大,吸收的前期应力增量大于后期。位于近中的不同深度(占根长1/3、2/3和3/3)的邻面三壁骨缺损牙周膜等效应力平均值分别为6.62、7.19、7.51 MPa,位于远中的不同深度(占根长1/3、2/3和3/3)的邻面三壁骨缺损牙周膜等效应力平均值分别为6.60、7.10、7.33 MPa。三壁骨缺损位于牙齿近中或远中,对其牙周膜的应力影响无显著差异。在相同缺损深度下,各类牙齿牙周膜等效应力大小关系为前磨牙>磨牙>切牙>尖牙。结论即使较浅的三壁骨缺损,仍然会造成牙周膜应力的明显增加,因此对于早期的三壁骨缺损患牙,在临床上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尽早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应力 牙槽垂直吸收 三壁缺损
下载PDF
安氏Ⅱ^1错(牙合)与垂直型牙槽骨吸收关系研究
12
作者 季娟娟 姚霜 +3 位作者 周治 刘晓君 杨鹴 沈勇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牙槽骨垂直吸收发生情况及好发牙位。方法筛选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行正畸治疗病例1351例,按年龄将其分为15~19岁组和35~44岁组。对患者治疗前的石膏模型、...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牙槽骨垂直吸收发生情况及好发牙位。方法筛选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行正畸治疗病例1351例,按年龄将其分为15~19岁组和35~44岁组。对患者治疗前的石膏模型、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牙槽骨垂直吸收患病率:两组患者均高于正常(牙合)人群(P〈0.05);35~44岁组高于15~19岁组(P〈0.05);同年龄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2)牙槽骨垂直吸收好发牙位: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组,15~19岁组是76 67,35~44岁组是76 67;正常(牙合)组:两年龄组均为321 123和321 123。结论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较正常(牙合)人群更易发生牙槽骨的垂直吸收,且牙槽骨垂直吸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提示正畸临床治疗中,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尤其是成年患者,更应关注其牙周健康及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型牙槽吸收 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 个别正常(牙合)
原文传递
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在牙周再生性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长普 周勇 +2 位作者 吴峥嵘 吴贾涵 白东鑫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920-922,共3页
目的:观察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在牙周再生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5 mm伴垂直型骨吸收的前牙慢性牙周炎患者27例,随机分为A组(13例)和B组(14例)。A组直接行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B组在超强玻璃纤维夹板... 目的:观察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在牙周再生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5 mm伴垂直型骨吸收的前牙慢性牙周炎患者27例,随机分为A组(13例)和B组(14例)。A组直接行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B组在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固定后行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记录术前和术后6、12个月所有患牙的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和X线片情况。结果:2组术后6、12个月患牙CAL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且12个月时,B组患牙CAL明显低于A组(P<0.01)。2组患牙术后6个月和12个月X线片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再生性手术前应用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固定术,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慢性 玻璃纤维夹板 引导组织再生术 垂直吸收
下载PDF
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在牙周再生性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麦玉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9期144-145,148,共3页
目的观察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在牙周再生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28例,行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5 mm伴垂直型骨吸收患牙32颗,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未行松牙固定,直接行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B组在超强玻璃纤维... 目的观察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在牙周再生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28例,行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5 mm伴垂直型骨吸收患牙32颗,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未行松牙固定,直接行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B组在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固定后行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由同一医生记录术前、术后12个月时所有患牙的临床附着丧失值和咀嚼有效率。结果 A、B两组患牙在术后12个月时临床附着丧失和咀嚼效率均比术前显著改善,且A组的改善程度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再生性手术前应用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固定术,可有效地稳定植入物,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并加快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吸收 超强玻璃纤维夹板 引导组织再生术
下载PDF
文摘
15
《口腔生物医学》 2010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文摘 VCAM-1 垂直骨吸收 TNF-Α P53表达 临床观察 协同作用
下载PDF
种植体规格、手术方式与上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吸收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浚江 吴芃 +2 位作者 张黎 梁星 何怡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体规格及手术方式等因素对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患者实施上颌前牙区种植手术,共植入植体55枚。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种植体植入后1周、植入后6个月、修复后6个月、...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体规格及手术方式等因素对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患者实施上颌前牙区种植手术,共植入植体55枚。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种植体植入后1周、植入后6个月、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的锥形束CT (CBCT)资料,计算患者在各个时期(植入后6个月、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植入后18个月)唇侧骨板高度的吸收量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手术时机、种植手术类型、种植手术方式对上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量无明显影响;在植入后18个月时,种植体直径对上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量有影响(P<0.05);在植入后6个月和植入后18个月时,种植体骨内的位置对上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量有影响(P<0.05)。结论使用更大直径的种植体,将种植体与基台连接平面放置在牙槽骨上缘有利于减少种植体唇侧骨板高度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区种植 唇侧牙槽 锥形束CT 垂直吸收
原文传递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对外伤脱落牙患者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孟钊 国正则 +4 位作者 侯新华 邹艳萍 卢欣 陈皓怀 范翠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对外伤脱落牙患者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2月于笔者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单颗上前牙外伤脱落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延期种植修复,观... 目的:探究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对外伤脱落牙患者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2月于笔者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单颗上前牙外伤脱落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延期种植修复,观察组予以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记录两组术后1d、3个月、6个月、1年PES、WES评分及术后1d及1年随访时的mBI及PD数值,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骨高度和骨长轴角度。结果:术后1d、3个月、6个月、1年,两组PES评分、WES评分依次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牙槽骨吸收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咀嚼功能、附着高度、色泽、整体美观度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高度比术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骨长轴角度低于对照组、骨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mBI均较术后1d增加(P<0.05)。结论:前牙即刻种植美学修复技术可提高单颗上前牙外伤脱落患者的美学修复效果、主观满意度,降低牙槽骨垂直吸收程度,改善骨组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美学修复 主观满意度 牙槽垂直吸收 锥形束CT
下载PDF
辅酶Q_(10)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惠姣 薛毅 +1 位作者 陈光 吴仲寅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辅酶Q10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200g左右健康Wistar大鼠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组)、牙周炎辅酶Q10治疗组(Q10组)及牙周炎对照组(P组),每组16只。N组正常食水;另外两组建立牙周病模型。成模后,Q10... 目的探讨辅酶Q10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200g左右健康Wistar大鼠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组)、牙周炎辅酶Q10治疗组(Q10组)及牙周炎对照组(P组),每组16只。N组正常食水;另外两组建立牙周病模型。成模后,Q10组大鼠连续给药12周,P组给同剂量生理盐水,每组动物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第4周、8周、12周末行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周袋平均深度的检测,处死后测量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药前及给药后各观察时间点Q10组及P组大鼠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均显著大于N组(P<0.01);且给药前Q10组及P组大鼠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骨吸收总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周末P组的牙周袋平均深度及牙槽骨垂直吸收总量均明显大于Q10组(P<0.01)。结论辅酶Q10可以抑制和缓解实验性大鼠模型牙周炎,可能具有治疗和缓解牙周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牙周炎 大鼠模型 牙周袋平均深度 牙槽垂直骨吸收总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