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7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臭氧氧化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优化及中试验证
1
作者 杨培 杨立臣 +3 位作者 胡晓娜 祝金星 张亮 彭永臻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针对实际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流程优化开展中试实验。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碳工艺,针对垃圾渗滤液传统工艺过程中的MBR出水、纳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臭氧氧化为基础的深度处理工艺... 针对实际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流程优化开展中试实验。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碳工艺,针对垃圾渗滤液传统工艺过程中的MBR出水、纳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臭氧氧化为基础的深度处理工艺经过参数优化调整后,处理MBR出水时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7.3%、71.76%和42.26%,处理纳滤浓缩液时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8.82%、74.41%和22.53%。其中,臭氧氧化对有机物处理能力最强,深度处理后COD浓度可直接满足排放限值,但是氨氮在后续的臭氧氧化环节和生物活性碳吸附环节存在较大波动。长期成本核算分析表明:处理MBR出水的运行成本为约92.10元/吨;处理纳滤浓缩液的运行成本为约166.00元/吨。最后根据中试研究成果实现了以臭氧氧化为基础的纳滤浓缩液处理工艺的工程转化,为该工艺市场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深度处理 高级氧化 臭氧
原文传递
垃圾渗滤液DOM在砂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赵丽 张薏旸 +4 位作者 金毅 张庆 刘靖宇 卫杰 和世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针对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年限长(10 a以上)、防渗层趋于老化、渗滤液渗漏到地下水风险大的问题,方法以稀释5倍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为注入淋滤液,以填埋场粉砂土为岩土介质,在水力停留时间32 h下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 目的针对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年限长(10 a以上)、防渗层趋于老化、渗滤液渗漏到地下水风险大的问题,方法以稀释5倍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为注入淋滤液,以填埋场粉砂土为岩土介质,在水力停留时间32 h下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析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0~2618 h内,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波长254 nm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光度(UV254)在地下水中变化规律相似,且三者线性相关性显著,说明DOM组分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CXTFIT 2.1软件拟合得到DOC和COD的阻滞系数(3.01和1.96)及衰减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砂土对有机质吸附作用有限;试验前期,淋出液的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FI)一直高于淋滤原液的,说明试验前期微生物生长快速;所有样品的FI均大于1.9,说明淋出液中DOM主要为生物源;垃圾渗滤液DOM含有较多富里酸(峰A、峰C)和腐殖酸类物质(峰E)及少量类蛋白物质(峰T2);淋出液S1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峰B)来源于试验所用砂土,S1中峰B和S2中峰T2随时间变化消失,剩下难降解的峰A、峰C和峰E,淋出液有机组分变化明显,结构简单的类蛋白物质逐渐消失,复杂难降解的腐殖类物质逐渐累积,试验过程中淋出液单位有机碳的总荧光峰强均高于淋滤液的,说明淋滤液在迁移转化过程中芳构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均有所提高。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垃圾渗滤液处置与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溶解性有机质 地下水 三维荧光 生物降解 吸附
下载PDF
铁碳还原与活性炭吸附法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3
作者 吴羽桐 李硕 韩晶乐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垃圾越来越多,我们以城市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从垃圾渗滤液的形成及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我们采用了铁碳还原、UASB、AAO、活性炭等处理工艺,更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当中的COD和...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垃圾越来越多,我们以城市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从垃圾渗滤液的形成及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我们采用了铁碳还原、UASB、AAO、活性炭等处理工艺,更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当中的COD和较难处理的NH3-N,特点是只采用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来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而未采用膜法处理,避免了膜的反冲洗及浓水处理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铁碳还原 活性炭 垃圾渗滤液处理
下载PDF
光催化剂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实验研究
4
作者 林欣欣 林芷伊 詹正友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城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是一种成分复杂、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采用厦钨光触媒作为光催化剂对城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实验光源照射下反应4 h,光触媒投放量大于1.98 g/L时,城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 城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是一种成分复杂、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采用厦钨光触媒作为光催化剂对城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实验光源照射下反应4 h,光触媒投放量大于1.98 g/L时,城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COD去除率可以达到50.1%以上;室外可见光条件下,反应12 h后,光触媒投放量大于2.2 g/L时,城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COD最高去除率可以达到42.4%以上,降解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渗滤液 光催化 COD 厦钨光触媒
下载PDF
废旧设备升级改造构建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研究
5
作者 李梦红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5期192-195,共4页
基于高校实验室设备老化闲置问题,本项目充分利用废旧设备,通过升级改造构建了一套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在改造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方法,使这些老旧设备物尽其用。本项目不仅适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对其他类型的废水处理也... 基于高校实验室设备老化闲置问题,本项目充分利用废旧设备,通过升级改造构建了一套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在改造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方法,使这些老旧设备物尽其用。本项目不仅适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对其他类型的废水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设备 升级改造 垃圾渗滤液
下载PDF
电渗析联合臭氧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
6
作者 孙楠 金春姬 +3 位作者 张雪 刘楚楚 张智明 季军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29,134,共7页
随着膜工艺广泛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产出的大量膜浓缩液成为新的处理难题。针对膜浓缩液含盐量高、含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对电渗析联合臭氧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渗析法对膜浓缩液进行脱盐,考察了施加电压... 随着膜工艺广泛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产出的大量膜浓缩液成为新的处理难题。针对膜浓缩液含盐量高、含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对电渗析联合臭氧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渗析法对膜浓缩液进行脱盐,考察了施加电压、进料流速,浓缩室和稀释室体积比、连续实验等四个因素对电渗析浓缩过程中脱盐率及单位能耗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渗析浓缩水的主要成分,采用臭氧处理电渗析稀释水,分析废水中UV254和B/C比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渗析表现出良好的盐浓缩性能,当施加电压为10 V,进料流速为260 L/h,浓缩液和稀释液体积比为1:4时,浓缩液电导率可达到109.6 mS/cm,单位能耗为4.1 kWh/m3。电渗析稀释水经臭氧氧化后UV254去除率达到83.26%,B/C比由0.18升高到0.72,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X射线衍射 臭氧氧化 透浓缩液
原文传递
臭氧及其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雪 高佩玲 +3 位作者 柴洪星 高鹏浩 孟庆梅 刘新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综述了臭氧及其催化氧化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对所涉及的机制进行了解析;介绍了不同催化氧化方式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对比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及不足。针对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臭氧 催化剂 催化氧化 处理技术
原文传递
垃圾渗滤液的延时搅拌造粒混凝处理特性研究
8
作者 钱朕 何战友 +4 位作者 金鹏康 金鑫 宗宇凯 杨超 许兰洲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混凝沉淀在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工艺中是非常必要的预处理环节。传统的混凝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普遍存在水资源回收率低、污染物去除率低、絮凝体松散等缺点。基于收缩脱水絮体致密化理论,提出了垃圾渗滤液的延时搅拌造粒工艺,通过长时... 混凝沉淀在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工艺中是非常必要的预处理环节。传统的混凝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普遍存在水资源回收率低、污染物去除率低、絮凝体松散等缺点。基于收缩脱水絮体致密化理论,提出了垃圾渗滤液的延时搅拌造粒工艺,通过长时间高强度的机械搅拌实现悬浮物的均一化。研究结果表明,在pH=12、搅拌强度为1500 r/min、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3000 mg/L和60 mg/L的最佳条件下,SS、浊度、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2.33%、99.92%、35.84%。通过图像粒子测算系统测得最佳条件下絮凝体d_(50)为3.76 mm,沉速为20.08 mm/s,与常规混凝相比,沉速提升约60%。基于絮体沉速、投影面积、有效粒径等数据,计算得到三维分形维数为2.8909,有效密度为0.0876 g/cm^(3)。延时搅拌造粒生成的絮体沉速快、密度大,混凝后的上清液回收率可由常规混凝的45%提升至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延时搅拌造粒 分形维数 有效密度
下载PDF
箱体型正压式平板负离子抗菌陶瓷膜MBR在城市新鲜垃圾渗滤液处理应用实例
9
作者 晋存田 周荣煊 +2 位作者 徐伟 张莉 戚伟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2,共5页
山东某垃圾焚烧厂中产生的新鲜垃圾渗滤液有机物和氨氮浓度高,同时含有多种重金属,属于难处理的废水。本工程采用气浮预处理+两级UASB+A/O+平板式MBR膜过滤+后续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工艺。厌氧处理阶段采用投加零价铁来提高处理效果。... 山东某垃圾焚烧厂中产生的新鲜垃圾渗滤液有机物和氨氮浓度高,同时含有多种重金属,属于难处理的废水。本工程采用气浮预处理+两级UASB+A/O+平板式MBR膜过滤+后续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工艺。厌氧处理阶段采用投加零价铁来提高处理效果。MBR工艺采用箱体型正压式优化结构,比传统的浸没式结构能提高膜通量和优化操作。MBR膜采用能抑菌杀菌的负离子抗菌平板陶瓷膜,具有膜通量大,缓解膜污染能力强的特点。工程运行表明,出水水质低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3中的标准要求,即COD≤60 mg/L,BOD_(5)≤20 mg/L,ρ(氨氮)≤8 mg/L,ρ(总氮)≤20 mg/L,ρ(SS)≤2.0 mg/L等。工程投资总成本500万左右。吨水成本将核算后为14.9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城市垃圾渗滤液 箱体型正压式MBR 负离子抗菌平板陶瓷膜 多级工艺 工程核算
原文传递
基于Web of Science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的文献计量分析
10
作者 刘青晨 占美丽 +3 位作者 张国栋 王亚楠 单斌 王华伟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229-236,240,共9页
通过对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技术,利用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工具、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学软件、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85—2022年间该库收录... 通过对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技术,利用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工具、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学软件、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85—2022年间该库收录的垃圾渗滤液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1985—2022年间,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以后增长幅度逐年增大;2)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文数量居于世界首位,但是均篇被引次数较低;3)该领域发文量前三的研究机构是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4)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是来自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的ABDUL AZIZ HAMIDI;5)载文量前三的期刊为Waste Management、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文献计量分析 处理处置
下载PDF
厌氧-好氧-缺氧SBBR工艺对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处理的试验
11
作者 房新昌 马良 +1 位作者 田彬彬 王凯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传统的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工艺以厌氧-好氧(AO)为主,存在总氮(TN)去除率较低的问题。为提高垃圾渗滤液的TN去除率和去除速率,本研究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COD_(Cr)质量浓度为7760 mg/L、TN质量浓度为1200 mg/L的实际垃... 传统的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工艺以厌氧-好氧(AO)为主,存在总氮(TN)去除率较低的问题。为提高垃圾渗滤液的TN去除率和去除速率,本研究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COD_(Cr)质量浓度为7760 mg/L、TN质量浓度为1200 mg/L的实际垃圾渗滤液。该SBBR的运行模式为厌氧-好氧-缺氧运行,在不增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经过85 d的启动和驯化,出水TN质量浓度低于20 mg/L,TN的去除效率>97%。与序批式反应器(SBR)相比,投加填料提高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去除效率,周期从19.5 h缩短到13.75 h。高通量分析表明,SBBR的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26.43%),而SBR的优势类群为绿弯菌门(28.53%),不同的优势菌群可能是SBBR相比SBR脱氮效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 序批式反应器(SBR) 深度脱氮 高通量分析
下载PDF
温度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氨氮去除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胡健 陈增丰 +2 位作者 马壮 王越婷 吴伟祥 《环境科技》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常出现夏季高温导致生化污泥失活、出水氨氮不达标的问题,利用杭州市某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和活性污泥,探究了温度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氨氮去除的影响。通过小试试验探究得出,高温条件下活性污泥对氨...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常出现夏季高温导致生化污泥失活、出水氨氮不达标的问题,利用杭州市某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和活性污泥,探究了温度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氨氮去除的影响。通过小试试验探究得出,高温条件下活性污泥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生化系统温度小于40℃时,简单的降温措施即可恢复污泥的活性;当活性污泥受到40℃以上的高温损伤后,生物膜结构受到破坏而彻底失活,生化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降至20%以下,此时仅通过降温措施并不能有效恢复活性,需重新接种污泥或添加硝化菌剂方能快速恢复氨氮去除功能。因此,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应通过设置冷却塔等措施避免活性污泥处于4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垃圾渗滤液 氨氮 生化处理 活性污泥
下载PDF
基于Fenton氧化法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修行 李惠 李巧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Fenton氧化法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本文综述Fenton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分析Fenton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展望发展前景,以更好地将Fenton氧化法应用于垃圾渗滤液... Fenton氧化法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本文综述Fenton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分析Fenton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展望发展前景,以更好地将Fenton氧化法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FENTON氧化法 改进Fenton氧化法 组合工艺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消泡剂制备与应用
14
作者 曾志农 刘荣 +2 位作者 张明华 田民格 张建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69-0172,共4页
以自制聚醚酯、扩散剂和消泡颗粒为主消泡成分,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为增效助剂,油酸聚醚乙烯酯A-105与110 为复合乳化剂体系,制得新型复合乳液消泡剂SGR-1825。经测试,该药剂具有良好稳定、分散性,消抑泡效果良好。在实际应用中,该复合药... 以自制聚醚酯、扩散剂和消泡颗粒为主消泡成分,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为增效助剂,油酸聚醚乙烯酯A-105与110 为复合乳化剂体系,制得新型复合乳液消泡剂SGR-1825。经测试,该药剂具有良好稳定、分散性,消抑泡效果良好。在实际应用中,该复合药剂能快速消除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并长久抑制泡沫维持工艺正常运行,且对水质和后续膜系统几乎无影响,吨水添加量约为0.082 千克,成本低。且经研究该消泡剂应用于酸性浓缩脱硫废水也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酯 扩散剂 复合乳化剂 垃圾渗滤液 耐酸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处理同步填埋气脱硫脱碳提纯
15
作者 聂文博 陈一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研究二级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在处理垃圾渗滤液协同垃圾填埋气脱硫脱碳提纯方面的效能与机制,依次考察了前置短程硝化MBfR和后置MBfR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和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以及垃圾填埋气中H_(2)S、CO_(2)和CH_(4)的转化特性。实... 为研究二级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在处理垃圾渗滤液协同垃圾填埋气脱硫脱碳提纯方面的效能与机制,依次考察了前置短程硝化MBfR和后置MBfR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和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以及垃圾填埋气中H_(2)S、CO_(2)和CH_(4)的转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系统运行280 d后,成功实现了渗滤液深度处理协同填埋气高效脱硫脱碳。通过控制前置反应器低溶氧,亚硝化率可达85%以上,可实现短程硝化和DAMO-Anammox过程的耦合。系统对COD、NH_(4)^(+)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5%、99%和99%,可实现垃圾渗滤液高效减碳脱氮;垃圾填埋气经过净化后的CO_(2)和H_(2)S气体成分分别降低至0.2%以下和5%左右,而CH_(4)气体成分提高至80%左右,显著提升了垃圾填埋气的质量。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古菌和产甲烷古菌在电子转移系统中表现出高活跃性,暗示其通过直接电子转移的种间关系,可强化CO_(2)还原产CH_(4)过程。本研究中,高效的填埋气升级效果一方面归功于富集了电活性产甲烷菌Methanothrix和硫自养反硝化细菌Thiobacillus;另一方面,高有机负荷的厌氧产甲烷过程消耗大量质子,从而提高体系碱性并增加液相中可吸收的CO_(2)量。这进一步促进了垃圾填埋气中CO_(2)含量减少和CH_(4)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短程硝化 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 厌氧氨氧化 产甲烷 填埋气脱硫脱碳
下载PDF
电子束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16
作者 陈海 许森飞 +4 位作者 朱焕铮 张春远 张涛 陆洁平 何仕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采用电子束治污技术对垃圾渗滤液原液及生化MBR产水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比电子束辐照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污染物分子质量、有机成分的变化,以及可生化性的改善,对辐照技术处理渗滤液的效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耦合混凝工... 采用电子束治污技术对垃圾渗滤液原液及生化MBR产水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比电子束辐照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污染物分子质量、有机成分的变化,以及可生化性的改善,对辐照技术处理渗滤液的效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耦合混凝工艺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电子束辐照在将渗滤液原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子质量100 ku以上)破坏的同时,会促进部分较小分子质量有机物(分子质量0.5~1 ku)发生聚合;此外,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去除渗滤液生化MBR产水中的大分子腐殖质类物质,促进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并提升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辐照 垃圾渗滤液 可生化性
下载PDF
自清洗聚乙烯亚胺改性纳米平板陶瓷膜MBR在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应用实例
17
作者 刘红 王兴军 +3 位作者 马亚敏 卢杰 李杰 吕建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6,共5页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低,成分复杂,重金属含量高等特点,采用气浮+厌氧+缺氧+一体式浸没MBR+纳滤+反渗透组合处理工艺。厌氧反应器采用搪瓷材质的UASB。MBR膜采用新型亲水性更强的聚乙烯亚胺改性纳米平板陶瓷膜,同时配套自清洗膜组...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低,成分复杂,重金属含量高等特点,采用气浮+厌氧+缺氧+一体式浸没MBR+纳滤+反渗透组合处理工艺。厌氧反应器采用搪瓷材质的UASB。MBR膜采用新型亲水性更强的聚乙烯亚胺改性纳米平板陶瓷膜,同时配套自清洗膜组件,膜组件安装有能对膜片表面进行清洗的毛刷,进一步减轻膜污染,从而提高膜通量。工程调试运行8个月,产水水质标准高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3中的标准,即COD≤60 mg/L,BOD5≤20 mg/L,ρ(氨氮)≤8 mg/L,ρ(总氮)≤20 mg/L,ρ(SS)≤2.0 mg/L等。水处理运行费用为24.0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垃圾渗滤液 聚乙烯亚胺改性平板陶瓷膜 自清洗膜组件 组合工艺 工程分析
原文传递
面向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的抗污染纳滤膜应用研究
18
作者 陈伯志 马悦 +4 位作者 李璐 付正军 王龙 郁凯 孙世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9,156,共7页
截至2021年,中国城市垃圾年产量高达1.5×10^(8) t,垃圾处理产生的渗滤液约占垃圾量的25%~30%.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逐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迫在眉睫.纳滤膜具有独特的孔径和电荷效应,对小分子有机物和二价离子有很高的... 截至2021年,中国城市垃圾年产量高达1.5×10^(8) t,垃圾处理产生的渗滤液约占垃圾量的25%~30%.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逐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迫在眉睫.纳滤膜具有独特的孔径和电荷效应,对小分子有机物和二价离子有很高的分离精度,因此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中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膜污染问题一直是纳滤膜应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关键问题之一.本项目采用南京蔚华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抗污染纳滤膜(AMNF-8040)对安徽淮南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AMNF-8040纳滤膜对垃圾渗滤液中的化学需氧量(COD_(Cr))截留率大于96.5%,对氨氮的截留大于89.8%.出水水质远优于国家标准.与同期使用的进口竞品纳滤膜相比,AMNF-8040纳滤膜表现出更出色的抗污染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因此,AMNF-8040抗污染纳滤膜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垃圾渗滤液 抗污染
下载PDF
循环经济时代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19
作者 李自南 何如秋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循环经济背景之下综合利用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污染物,是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研究一种循环经济时代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综合利用技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浓缩液作为污水处理碳源,试验分析两种回收物的发电情况与... 循环经济背景之下综合利用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污染物,是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研究一种循环经济时代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综合利用技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浓缩液作为污水处理碳源,试验分析两种回收物的发电情况与污水处理情况,改进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综合利用技术。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回收的沼气能够实现高质量发电;达到排放标准的浓缩液与原有污水比例为0.08时,污水处理效果最好,能够高效处理污水中的TN、BOD_(5)等污染物,且去除污染物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垃圾渗滤液 膜浓缩液 综合利用 回收沼气
下载PDF
城镇生活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研究进展
20
作者 黄光苠 梁剑成 +3 位作者 魏江州 张宇昕 邹楠煊 李鹏飞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2期79-82,共4页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发展,目前垃圾渗滤液多为老龄垃圾渗滤液,且受浓缩液回灌影响,含盐量升高,可生化性变差,急需一些新技术对原有“生化+膜”主流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或者完全取代。汇总整理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发现主要有2种方式...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发展,目前垃圾渗滤液多为老龄垃圾渗滤液,且受浓缩液回灌影响,含盐量升高,可生化性变差,急需一些新技术对原有“生化+膜”主流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或者完全取代。汇总整理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发现主要有2种方式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其一是升级现有“生化+膜”工艺,使用蒸发与高级氧化等技术对膜过滤浓缩液进行处理;其二是利用高效生物脱氮技术耦合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避免浓缩液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全量化处理 浓缩液 非膜法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