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型别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伟 白婧 +2 位作者 尹可欣 韩喜荣 施丽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感染状况、型别分布和耐药情况,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感染状况、型别分布和耐药情况,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1810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直接划线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毒力基因测定,对确认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1810份粪便标本中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14株,检出率为11.8%,各年度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8,P=0.028)。检出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共有4种型别,其中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96株(44.9%),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89株(41.6%),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24株(11.2%),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5株(2.3%)。在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70株(32.7%)全部敏感,144株(67.3%)耐药;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54.7%),其次是四环素(38.8%)和复方磺胺(36.9%),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为46.3%。结论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9年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以EAEC和ETEC为主,耐药菌株的多重耐药谱广。应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毒力基因 型别分布 耐药
下载PDF
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型别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意 邓庆珊 +1 位作者 曾俐琴 罗喜平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S01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型别分布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细胞学异常或hrHPV异常,或临床症状转诊阴道镜检查,并均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例共1774例,分析hrHPV分布特征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在hrHPV(+)的宫颈病变中,均以hrHP...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型别分布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细胞学异常或hrHPV异常,或临床症状转诊阴道镜检查,并均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例共1774例,分析hrHPV分布特征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在hrHPV(+)的宫颈病变中,均以hrHPV单一感染为主。在hrHPV(+)的CIN1、CIN2、CIN3、宫颈癌中,hrHPV单一感染与复合感染的比值分别为(69.21%vs 30.79%)、(71.43%vs 28.57%)、(69.12%vs 30.88%)和(90%vs 10%)。(2)在宫颈CIN2+中,感染前3位的型别依次为HPV16、HPV52、HPV58型,感染率分别为40.56%、25%和14.17%。在检出的22例宫颈癌中,HPV16和18型共同引起了77.27%(17/22)的宫颈癌。(3)在hrHPV(+)的宫颈组织学正常、CIN1、CIN2、CIN3、宫颈恶性肿瘤中,HPV16/18的感染率逐级上升,分别为:25.13%、29.40%、38.69%、54.41%、85.00%(P<0.01),OR值分别为1、1.24、1.88、3.56、16.89。结论在hrHPV(+)的各级别宫颈病变中,均以hrHPV单一感染为主,复合感染不会促进宫颈病变的发生。HPV16/18感染是宫颈病变加重的绝对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HPV 型别分布 感染模式
下载PDF
尿路及宫颈上皮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及相关关系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芳 李金 +2 位作者 白淘 肖虹 王赞宏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妇女宫颈病变中及尿路上皮病变中的型别分布异同,收集1213例宫颈病变活检组织标本和140例尿路病变活检组织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DNA分型检测,现将结...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妇女宫颈病变中及尿路上皮病变中的型别分布异同,收集1213例宫颈病变活检组织标本和140例尿路病变活检组织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DNA分型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型别分布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尿路病变 上皮病变 HPVDNA 反向点杂交法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中国女性人群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型别分布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67
4
作者 赵宇倩 赵方辉 +8 位作者 胡尚英 陈汶 陈凤 崔剑锋 刘彬 章文华 张询 潘秦镜 乔友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 评价我国一般人群HPV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宫颈癌一级预防及人群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4月在城乡各4个地区对17~59岁妇女,采用液基细胞学、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并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第二代... 目的 评价我国一般人群HPV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宫颈癌一级预防及人群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4月在城乡各4个地区对17~59岁妇女,采用液基细胞学、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并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第二代杂交捕获HPV检测初筛阳性采用Linear Array技术和混合HPV寡聚探针酶联免疫技术进行分型检测.细胞学和/或HPV阳性者再转诊做阴道镜和组织活检.结果 6 723名研究对象HPV总感染率为15.5%.HPV感染率随年龄变化呈双峰状态,城市妇女感染高峰在17~ 24岁组及40~ 44岁组,农村妇女在17~24岁组和45 ~ 49岁;HPV感染率也随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病变程度呈上升趋势(χ^2=62.857和x2=22.113,均P<0.001).HPV16是最常见(3.2%)的高危型别,其次是HPV58(1.8%)、52(1.5%)、18(1.0%)和33(1.0%).常见的其他型别包括HPV66 (0.64%)、42(0.58%)、53(0.46%).农村妇女HPV16感染率高于城市妇女(χ^2=4.696,P< 0.05).结论 我国女性人群HPV感染率较高,随年龄变化呈双峰型分布.HPV16为一般人群宫颈病变中最常见型别,HPV58和18是优势感染型别.在制订我国宫颈癌综合预防策略时应考虑HPV感染型别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分布 女性人群 特征
原文传递
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别分布10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董丽 胡尚英 +10 位作者 张倩 冯瑞梅 张莉 赵雪莲 马俊飞 史少东 张询 潘秦镜 章文华 乔友林 赵方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分布特征在宫颈癌筛查队列中随时间动态的变化。方法 采用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技术,对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2005-2014年高危型HPV阳性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别检测。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 目的 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分布特征在宫颈癌筛查队列中随时间动态的变化。方法 采用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技术,对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2005-2014年高危型HPV阳性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别检测。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型别HPV感染率在总人群中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人群中HPV型别随时间的变化,最后分析多重感染率随年龄增长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2005-2014年筛查总人群中最常见型别为HPV16和52,但HPV16感染率在筛查随访中,从2005年4.6%下降到2010年和2014年的2.2%(F=8.125,P〈0.001)。HPV52感染率在筛查随访中相对稳定,HPV33、51和58感染率则先下降后升高。病理结果正常人群中HPV型别分布与总人群相似,CIN2+人群中HPV16感染率下降较为明显,由2005年65.22%,经2010年41.03%下降至2014年的31.58%(χ^2=4.420,P=0.036),HPV33感染率有升高趋势,其余HPV型别感染率在筛查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多重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波动。结论 宫颈癌筛查队列在定期筛查和治疗随访中HPV型别分布特点有所变化,尤其是HPV16出现显著下降,提示宫颈癌人群筛查和随访时如采用HPV检测,应考虑型别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型别分布 筛查队列
原文传递
中国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的Meta分析 被引量:79
6
作者 鲍彦平 李霓 +1 位作者 王鹤 乔友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41-946,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妇女不同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分布特点,估计HPV16/18型预防性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在18个用PCR方法检测子宫颈HPV型别分布的国内外研究中,共包括1335例浸润性子宫颈癌(ICC)、394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 目的了解中国妇女不同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分布特点,估计HPV16/18型预防性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在18个用PCR方法检测子宫颈HPV型别分布的国内外研究中,共包括1335例浸润性子宫颈癌(ICC)、394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381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和2584名正常对照组。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中国不同子宫颈病变的HPV总感染率,并计算18种HPV(6、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70、73和82)型别感染率。结果在ICC、HSIL、LSIL和正常对照中,总HPV调整感染率分别为82.7%、88.5%、69.3%和13.1%。所有宫颈状态中,HPV16型为最常见的HPV型别,在ICC中,占第2、3位的依次为HPV18型和58型;在HSIL、LSIL和正常组中分别为HPV58型和52型。在ICC中,HPV16、18、58、52和31型是最常见的5种HPV型别。HPV16/18型在ICC、HSIL、LSIL和正常子宫颈中的感染率依次为69.6%、59.1%、32.3%和4.4%。结论估计HPV16/18型疫苗对中国的子宫颈癌有高达69.6%的预防作用,除HPV16/18型外,HPV58型是中国妇女中的优势HPV型别,在新一代HPV疫苗开发中应该予以足够重视,中国需要有标准统一的多中心HPV型别分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分布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重庆永川地区妇科门诊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晓静 袁瑞 代红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了解23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 maviruses,HPV)型别在永川地区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诊断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基于反向膜杂交的基因芯片技术对665例临床送检标本进行... 目的:了解23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 maviruses,HPV)型别在永川地区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诊断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基于反向膜杂交的基因芯片技术对665例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分型检测,所得数据用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PV总感染率为37.65%,23种基因型检出20种,其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27.25%,两型混合感染率为7.22%,3型(包括3型)以上混合感染率为3.18%。HPV亚型分布情况为:HPV16型9.92%、HPV6型5.74%、HPV11型4.36%、HPV33型1.32%、HPV58型1.05%、HPV43型1.02%、HPV18型0.75%,其余型别3.29%;高危型HPV在≤20、21~30、31~40、>40年龄组的感染率依次为14.1%、15.2%、17.2%、17.3%(χ2=3.0,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低危型HPV在各年龄组的感染率依次为20.3%、11.7%、10.1%、10.1%(χ2=23.28,P<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本地区人群HPV感染率较高,且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其中HPV16为高危型HPV感染主要的型别,低危型HPV感染以HPV6和HPV11为主;HPV各型别的感染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该结果为防治宫颈癌、尖锐湿疣等其它HPV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分布 宫颈癌 尖锐湿疣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妇女中的分布 被引量:13
8
作者 彭永排 张莘 +2 位作者 陆晓楣 张丙忠 林仲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8-763,共6页
【目的】了解本地的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的妇女宫颈部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导流杂交方法检测宫颈细胞的HPV DNA并进行基因型分型。以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参加宫颈癌普查人群中的液基... 【目的】了解本地的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的妇女宫颈部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导流杂交方法检测宫颈细胞的HPV DNA并进行基因型分型。以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参加宫颈癌普查人群中的液基细胞学(LCT)正常的妇女为宫颈细胞学正常组,经病理诊断确定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CIN 1)为宫颈低度病变(LSIL)组,宫颈上皮内瘤变II级(CIN 2)和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IN 3)为高度病变(HSIL)组;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宫颈癌为宫颈癌(ICC)组。比较各组的HPV感染率及其21种基因型的检出率。【结果】971例宫颈细胞学正常、86例LSIL、286例HSIL和97例浸润性宫颈癌(ICC)妇女符合研究条件,各组总HPV检出率分别为9.6%、62.1%、82.3%和90.2%,13种高危型HPV(HR-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及68型)检出率分别为7.2%、50.2%、80.6%和87.4%,5种低危型HPV(LR-HPV)(包括HPV-6、11、42、43和44型)分别为2.1%、6.0%、9.2%和5.4%,其他类型HPV(包括HPV-53、66和cp8304型)分别为1.4%、4.7%、8.0%和8.5%。前5位检出率的HPV基因型,在宫颈细胞学正常组妇女分别为52(2.7%)、16(1.3%)、31(1.2%)、58(1.1%)、cp8304(0.9%);在LSIL组妇女分别为52(23.3%)、16(11.6%)、68(9.3%)、33(7.0%)、53(7.0%);在HSIL组的分别为16(39.9%)、58(7.7%)、33(6.3%)、18(5.6%)、52(4.9%);在ICC组分别为16(52.6%)、18(21.6%)、58(9.3%)、52(6.2%)、cp8304(4.1%)。【结论】本研究的细胞学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总HPV检出率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随着宫颈病变加重,HPV检出率增加。细胞学正常和LSIL者,HPV-52型是最常见的HPV亚型;随着宫颈病变加重,HPV-16/18型成为优势亚型。HPV-16/18型与宫颈病变进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分布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型别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平 许俐 +1 位作者 孙源 王志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孕妇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分布特征。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计算孕妇宫颈的HPV总感染率,并计算7... 目的探讨孕妇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分布特征。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计算孕妇宫颈的HPV总感染率,并计算7种HPV(16、6、18、11、58、31、33)型别感染率。结果共有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含13 640名孕妇,HPV阳性检出2 294人,妊娠期妇女HPV总感染率为16.82%,其中我国孕妇宫颈HPV感染率为15.53%;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感染率分别为18.20%、14.38%和19.32%;孕妇年龄≤24岁时感染率较高(23.94%)。孕妇宫颈常见的HPV感染亚型及其感染率依次是16(3.86%)、6(2.45%)、18(1.80%)和11(1.76%)。结论妊娠期妇女宫颈HPV感染率较高,尤其是24岁以下的孕妇。最常见的感染亚型是16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妇女 宫颈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率 型别分布
原文传递
宫颈癌及高危型癌前病变HPV型别分布与多重感染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金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208-2209,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及高危型癌前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HPV型别分布情况,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预测HPV疫苗的潜在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9年5月采用TCT、高危型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异常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 目的:分析宫颈癌及高危型癌前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HPV型别分布情况,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预测HPV疫苗的潜在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9年5月采用TCT、高危型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异常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ICC)或高危型癌前病变(≥CINⅡ)并行手术治疗、术前未进行放疗及化疗的组织标本共计112例,运用SPF10-PCR技术进行DNA扩增,再利用DNA酶免疫测定法(DEIA)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利用包括25种型特异性探针的反向杂交线型探针检测技术(LiPA)对HPV阳性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ICC、≥CINⅡ中HPV感染率分别为95.83%、96.37%,HPV型别分布最广的为HPV16型,累计感染分别为75.00%、57.81%;排第2、3位的是HPV18和HPV58,分别为16.67%、26.56%和12.5%、20.31%。两组中2种或2种以上型别混和感染分别为30.43%、38.71%,均有高危型别参与感染。结论:HPV16、18型二价或HPV16、18、6、11型四价疫苗在甘肃省宫颈癌的潜在保护能力较强,达69.56%。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癌前病变 HPV型别分布 混合感染
原文传递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HPV型别分布与疫苗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金风 胡培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5273-5274,共2页
目的:分析来源于甘肃省的宫颈癌及高危型癌前病变组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HPV型别分布情况,预测HPV疫苗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TCT、HC-Ⅱ检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异常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ICC)或高危型癌前病变(≥... 目的:分析来源于甘肃省的宫颈癌及高危型癌前病变组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HPV型别分布情况,预测HPV疫苗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TCT、HC-Ⅱ检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异常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ICC)或高危型癌前病变(≥CINⅡ)术前未进行放疗及化疗的为研究对象,标本运用SPF10-PCR技术进行分型检测。结果:ICC、≥CINⅡ中,HPV感染率分别为95.83%、96.37%。分布最广的为HPV16,累计感染分别为75.00%、57.81%;排第2位的是HPV18,分别为16.67%、26.56%;排第3位的是HPV58,分别为12.5%、20.31%。HPV16与HPV18混合感染为4.35%、11.29%。结论:HPV16、18型二价或HPV16、18、6、11型四价疫苗在本省宫颈癌的潜在保护能力较强,达6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癌前病变 HPV型别分布 疫苗保护率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地区不同宫颈病变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型别分布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韦梦娜 余艳琴 +4 位作者 徐慧芳 富诗岚 胡尚英 赵方辉 乔友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地区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女性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型别分布规律,为制定适宜特定地区人群的宫颈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Pub Med、CNKI和维普数据库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国女性人群HPV...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地区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女性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型别分布规律,为制定适宜特定地区人群的宫颈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Pub Med、CNKI和维普数据库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国女性人群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的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63篇文献纳入最终分析,HPV总感染率随病变级别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1)、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2)、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3)和宫颈癌人群中分别为67.2%[95%CI(59.4,75.0)%]、79.1%[95%CI(73.6,84.7)]、85.9%[95%CI(83.0,88.8)%]和85.3%[95%CI(83.0,87.6)%]。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HPV型别分布有差异,最常见的前三位,宫颈癌中为HPV16/18/58,CIN3和CIN2中均为HPV16/58/52,CIN1中为HPV16/52/58。HPV52是CIN1中第二常见的型别,但其所占比例在CIN2、CIN3和宫颈癌中开始下降。不同地区的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存在差异,高危型HPV感染是各地区最常见的型别感染。结论我国大陆地区宫颈病变女性人群中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具有地区分布和病变级别分布差异,以高危型HPV16/18/58/52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META分析 宫颈病变 型别分布
原文传递
顺德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类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国强 张朝红 +2 位作者 陈建军 罗娇娜 朱慧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9期2726-2727,2729,共3页
目的对顺德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妇女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佛山市顺德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合作单位就诊的1 940例患者进行高危型HPV、低危型HPV等基因... 目的对顺德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妇女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佛山市顺德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合作单位就诊的1 940例患者进行高危型HPV、低危型HPV等基因分型检测。结果顺德地区1 940例妇女HPV总感染率为16.86%,其中感染高危型HPV患者占74.01%。不同年龄段的HPV检出率具有差异,21~30岁组的检出率最高(31.27%),61~70岁组妇女最低(5.70%),各年龄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P〈0.05)。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在各组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5),但低危型、不确定型及混合感染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型别中检出率较高的3种型别为HPV16、52、58,HPV16在各年龄组的分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0.05),而HPV52、58在各年龄组的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德地区妇女HPV感染率较高的型别有16、52、58、18等,随着年龄的增长HPV感染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型别分布
下载PDF
女性性工作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流行概况及型别分布
14
作者 李红敏 彭锐锐 陈祥生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6-339,共4页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尖锐湿疣等诸多疾病相关,而女性性工作者是HPV感染的核心人群,对HPV在该人群中的流行情况研究意义重大.不同文献报道的该人群的HPV的感染率差别较大,从新加坡报道的14.4%到越南报道的84...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尖锐湿疣等诸多疾病相关,而女性性工作者是HPV感染的核心人群,对HPV在该人群中的流行情况研究意义重大.不同文献报道的该人群的HPV的感染率差别较大,从新加坡报道的14.4%到越南报道的84.8%不等.研究女性性工作者中HPV流行概况及其型别分布,有利于制定最佳的疫苗接种方案,使HPV疫苗发挥最大作用.此文对这一人群的HPV流行概况及型别分布等研究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女性性工作者 流行 型别分布
原文传递
2020年西藏自治区0~5岁健康儿童肠道病毒的流行和分布
15
作者 彭措次仁 刘莹 +13 位作者 李冀琛 顿珠多吉 索朗德吉 罗央措 丛如意 杨婷婷 王琴 代国龙 旦增曲扎 肖金波 孙强 许文波 张勇 红梅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西藏自治区2020年0~5岁健康儿童中人肠道病毒的流行和分布。方法粪便标本取自2020年中国西藏自治区574名0~5岁的健康儿童。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肠道病毒核酸。对肠道... 目的研究中国西藏自治区2020年0~5岁健康儿童中人肠道病毒的流行和分布。方法粪便标本取自2020年中国西藏自治区574名0~5岁的健康儿童。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肠道病毒核酸。对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采用逆转录PCR扩增肠道病毒VP1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根据测定的序列进行肠道病毒分子分型。结果574例样本中检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阳性89份(15.98%),EV-B检出最多,检出率为10.98%,EV-A和EV-C检出率分别为3.66%和0.87%,未发现EV-D。共鉴定出17种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E11(7.67%),其次为EV-A71(1.74%)。各年龄组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呈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逐渐降低的现象,0岁和1岁组感染率分别为23.4%和25.0%,而在5岁组感染率降为最低,仅为5.8%。结论西藏自治区健康儿童粪便样本EV病原谱中以EV-B为主。序列分析提示了西藏自治区EV流行的广泛性及多样性,以EV-A71和E11为代表的几种EV型别在西藏自治区相对常见,有导致较严重疾病的潜力,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健康儿童 肠道病毒 型别分布
原文传递
2673例妇科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全胜 陈意儿 周锦来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11期1416-1417,1464,共3页
目的了解奉化市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法对2673例就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并分型。结果检出高危型HPV910例,检出率34.04%,低危型HPV检出137例,检出率5.13%... 目的了解奉化市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法对2673例就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并分型。结果检出高危型HPV910例,检出率34.04%,低危型HPV检出137例,检出率5.13%。单一HPV感染检出668例,检出率24.99%,多重HPV感染检出183例,检出率6.85%。高危型HPV检出率前5位的为HPVl6、52、18、58和31,分别为9.91%、5.65%、4.94%、4.30%和1.98%。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增高(<0.05),多重HPV感染检出率也增高(<0.05)。结论奉化市妇女宫颈HPV感染率与其他报道结果较一致,但在HPV型别分布与年龄分布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型别分布 感染率
下载PDF
黄冈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研究
17
作者 易奕 皮欢 +1 位作者 程华 李琳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8期3711-3714,共4页
目的 利用快速导流杂交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进行快速基因分型检测,探讨黄冈地区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及年龄特征。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分型技术,对2014年1月-12月3 757例在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妇女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DNA提取,... 目的 利用快速导流杂交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进行快速基因分型检测,探讨黄冈地区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及年龄特征。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分型技术,对2014年1月-12月3 757例在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妇女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DNA提取,经PCR扩增后导流杂交进行21分型检测,统计分型检测结果。结果 3 757例中HPV阳性600例,占15.97%。黄冈地区最常见的HPV亚型是52和58型,其中HPV52最高,占18.46%,其次为HPV58,占10.53%,HPV16和HPV18这2种亚型分别占9.88%和4.03%。所有病例中,主要感染年龄段在21~30岁。单一感染比例占78.67%,多重感染主要以二重感染为主。最容易与其他亚型组合感染的为HPV52型。感染亚型分布基本不受季节影响。结论 研究结果反映了黄冈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的特点,亦可为地方针对性预防该病毒感染和快速诊断治疗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21分检测 导流杂交 型别分布
原文传递
门诊患者和体检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别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苗 叶剑荣 袁仕善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型,为HPV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1月湖南某三甲医院皮肤与性病门诊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1286名患者的HPV分型检测结果,了解人群HPV感染状况以及亚型分布规律。结果:共检出...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型,为HPV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1月湖南某三甲医院皮肤与性病门诊及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1286名患者的HPV分型检测结果,了解人群HPV感染状况以及亚型分布规律。结果:共检出HPV阳性535例,阳性率为41.60%。检出21种HPV型别,最常见为6型,检出率为38.32%(205/535),未检出82和83型。其中男性的HPV阳性率为39.12%,以低危型多见,感染的高峰年龄为26~35岁,但各年龄段感染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其优势亚型为6和11型,构成比分别为23.58%和12.07%。女性的HPV阳性率为45.33%,以高危型多见。感染的高峰年龄为26~35岁,但各年龄段感染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其优势型别为6和52型,构成比分别为18.31%和12.05%。结论:男性HPV感染者最常见的亚型为6和11型,且高低危混合感染较常见;女性HPV感染者最常见的亚型为6和52型,高危型最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率 型别分布 阳性率
原文传递
宁波市妇女宫颈癌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19
作者 倪红霞 许国章 +4 位作者 张姝 李寿俊 应焱燕 陈奕 易波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女性宫颈癌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2-2014年宁波市女性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调查社区已婚妇女和妇科就诊妇女HPV感染情况,对社区妇女感染HPV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检出的HPVl6型病... 目的分析宁波市女性宫颈癌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2-2014年宁波市女性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调查社区已婚妇女和妇科就诊妇女HPV感染情况,对社区妇女感染HPV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检出的HPVl6型病毒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006-2014年宁波市宫颈癌粗发病率、中标发病率、世标发病率分别为15.74/10^5、11.29/10^5和10.05/10^5,高发年龄为45-50岁;2002-2014年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分别为3.09/10^5、2.26/10^5和2.08/10^5。778例社区妇女和387例妇科就诊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6.2%和18.3%,居前3位的亚型分别为HPV52(4.2%)、HPVl6(3.0%)、HPV58(2.1%)与HPVl6(4.9%)、HPV52(3.6%)和HPV58(2.6%)。HPVl6型病毒E6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当地流行株均为lineageA组的亚洲变异株及欧洲变异株。结论宁波市女性宫颈癌标化发病和死亡率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社区妇女HP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为将来开展HPV疫苗人群预防提供基线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分布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振威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疫苗 疫苗相关病例 VAPP 诊断 病毒型别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