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家岭文化中的儿童埋葬方式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龚丹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4,共5页
新石器时代对于儿童的埋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民精神文化面貌。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在所发现的众多的遗址中,对于儿童的埋葬方式主要采取两种:一种是土坑葬,另一种就是较为多见的瓮棺葬。选取一些典型的文化遗... 新石器时代对于儿童的埋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民精神文化面貌。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在所发现的众多的遗址中,对于儿童的埋葬方式主要采取两种:一种是土坑葬,另一种就是较为多见的瓮棺葬。选取一些典型的文化遗址,分不同的类型从埋葬方式、葬具、葬坑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家岭文化 埋葬方式 瓮棺葬 土坑葬
下载PDF
清代妃园寝制度及其对明代妃嫔埋葬方式的继承
2
作者 夏连保 《文物春秋》 2012年第5期26-30,共5页
清代的妃园寝是在明代帝王妃嫔丧葬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明初恢复活人殉葬制度,殉死的妃嫔都葬于帝陵的左、右配殿,明英宗废止宫人殉葬后,妃嫔死后各建坟茔或葬于同一墓室中。清朝入关后,随着后宫等级制度的建立,妃嫔埋葬... 清代的妃园寝是在明代帝王妃嫔丧葬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明初恢复活人殉葬制度,殉死的妃嫔都葬于帝陵的左、右配殿,明英宗废止宫人殉葬后,妃嫔死后各建坟茔或葬于同一墓室中。清朝入关后,随着后宫等级制度的建立,妃嫔埋葬形式逐渐固定,历朝皇帝的妃嫔死后,各随其所属皇帝的陵地,分别集中埋葬在东、西两个陵区之内,称之为妃园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妃嫔 埋葬方式 妃园寝
下载PDF
半坡遗址仰韶早期的埋葬方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钱耀鹏 王叶 《西部考古》 2014年第1期56-81,共26页
西安半坡遗址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仰韶文化重要遗址之一,其中有关埋葬习俗的认知结果,始终影响着仰韶文化墓葬的发掘与研究。但根据目前史前墓葬的新发现及研究来看,半坡仰韶早期埋葬方式的认知结果似乎存在诸多疑问。而导致这些问题的... 西安半坡遗址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仰韶文化重要遗址之一,其中有关埋葬习俗的认知结果,始终影响着仰韶文化墓葬的发掘与研究。但根据目前史前墓葬的新发现及研究来看,半坡仰韶早期埋葬方式的认知结果似乎存在诸多疑问。而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以往人们把史前墓葬的埋葬过程均理解为一次性形成的,二是以认知结果作为埋葬方式的分类标准,从而加剧了分类结果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基于半坡仰韶墓葬的发掘情况,以埋藏特征为分类标准,可以把墓葬人骨重新分为:骨骼基本完整而有序、局部骨骼位移或缺失、整体位移且摆放整齐、整体位移而摆放凌乱和骨骼零星或严重缺失五类。进而通过分析各类人骨埋藏特征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可初步判定后四类大多应是原始埋葬过程中认为原因所致,且埋葬过程往往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最终确认半坡仰韶早期墓葬的埋葬方式存在疑似一次葬、二次葬(迁出和迁入)、二次扰乱葬(局部或整体扰乱)及多次使用或合葬所导致的人骨推挤现象,而断指习俗所代表的'割体葬仪'并无可靠证据。而且,甘青地区流行的二次扰乱葬等葬俗,似可理解为仰韶文化埋葬习俗的延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坡遗址 仰韶文化 埋葬方式 埋葬过程 葬俗
原文传递
试论湖北地区的带龛楚墓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兰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9,共6页
壁龛在各地楚墓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发现,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湖北地区带龛楚墓的流行时期、分布区域、墓主身分、头向、随葬品及不同时期带龛楚墓的比例关系等,揭示湖北地区带龛楚墓的一般特征,并进而认为湖北地区带龛楚墓为庶民墓的埋葬形... 壁龛在各地楚墓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发现,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湖北地区带龛楚墓的流行时期、分布区域、墓主身分、头向、随葬品及不同时期带龛楚墓的比例关系等,揭示湖北地区带龛楚墓的一般特征,并进而认为湖北地区带龛楚墓为庶民墓的埋葬形式之一,而非某一特定“族”的葬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楚龛墓 庶民埋葬方式
下载PDF
山西上马墓地人口自然结构分析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鲁开国 鲁大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6-41,共6页
上马墓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处两周时期墓地。本文充分运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并结合相关墓葬资料,对上马墓地不同时期墓葬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埋葬方式、葬具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上马墓地的人口自然结构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为... 上马墓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处两周时期墓地。本文充分运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并结合相关墓葬资料,对上马墓地不同时期墓葬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埋葬方式、葬具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上马墓地的人口自然结构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两周时期侯马地区人口与性别的关系以及丧葬习俗等问题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马墓地 人口自然结构 埋葬方式 葬具结构
下载PDF
关于半坡M152儿童墓的探讨
6
作者 李培壮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9期24-28,共5页
一、关于半坡M152儿童墓的问题由来半坡M152儿童墓(图1)由于其埋葬方式的特殊性、陪葬品的丰富性,在西安半坡考古发掘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其研究价值所在[1]214-216。前辈学者著书立说时也多有涉及,如王颖娟先生在《半坡史前文化遗存反映... 一、关于半坡M152儿童墓的问题由来半坡M152儿童墓(图1)由于其埋葬方式的特殊性、陪葬品的丰富性,在西安半坡考古发掘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其研究价值所在[1]214-216。前辈学者著书立说时也多有涉及,如王颖娟先生在《半坡史前文化遗存反映的几个问题》中对半坡M152儿童墓的厚葬进行了一系列猜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陪葬品 史前文化 埋葬方式 著书立说 厚葬 前辈学者 价值所在
原文传递
早期秦文化的来源与形成
7
《大众考古》 2017年第6期94-95,共2页
早期秦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即商文化、周文化和西戎文化。其中,墓葬的腰坑殉狗习俗、人殉和人祭、车马埋葬方式、商式风格陶器、巨墓大陵的传统,应来源于商文化。此类因素反映出秦人来自东方,原本与商王朝关系密切,
关键词 秦文化 早期 埋葬方式 商文化 周文化 商王朝 习俗 腰坑
下载PDF
追溯丝路源起看到商人衣装国之重器背后的殷商王朝
8
作者 公孙虿 《国家人文历史》 2019年第13期60-65,共6页
自20世纪20年代末董作宾主持第一次殷墟发掘,殷墟发掘已经进行了90年。这90年里,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发现和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墓葬,其中四墓道、两墓道和一墓道的大墓就有数十座,集中于丫亘河北岸的侯家庄、武官村、大司空村等地。这些大型... 自20世纪20年代末董作宾主持第一次殷墟发掘,殷墟发掘已经进行了90年。这90年里,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发现和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墓葬,其中四墓道、两墓道和一墓道的大墓就有数十座,集中于丫亘河北岸的侯家庄、武官村、大司空村等地。这些大型墓葬,墓道长度能达到四五十米,墓坑深十余米,墓室开口面积数百平方米。但是,殷墟几乎所有大中型墓葬都被盗掘一空,只有零星残存的随葬品。妇好墓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等级极高,属于王后墓,与疽北王陵区的那些大墓在等级上是一致的;而且,妇好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埋葬方式,3000多年来从未被盗墓贼发现过,基本完好无损地保留到现在,让我们看到了殷商高等级贵族墓葬应有的随葬品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王朝 贵族墓葬 商人 考古工作者 20世纪 埋葬方式 地理位置 随葬品
下载PDF
资讯·国内
9
《大众考古》 2017年第12期10-11,共2页
近期,新掘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石河子市十户窑村慕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年代可分为青铜时代、甲.期铁器时代、唐代前后三段,以31座青铜时代安德罗诺沃文化慕葬遗存最具代表性。安德罗诺沃文化慕葬的尸骨及墓底撒赭石粉,... 近期,新掘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石河子市十户窑村慕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年代可分为青铜时代、甲.期铁器时代、唐代前后三段,以31座青铜时代安德罗诺沃文化慕葬遗存最具代表性。安德罗诺沃文化慕葬的尸骨及墓底撒赭石粉,有十葬和火葬两种埋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内 资讯 青铜时代 考古发掘 石河子市 铁器时代 埋葬方式
下载PDF
龙门石窟石牛溪顶崖之瘗窟
10
作者 赵淑梅 《寻根》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佛教信徒有于石窟寺中开窟凿龛以置遗身或身灰的埋葬方式,此类石窟我们称之为“瘗窟”。关于龙门石窟瘗窟的形制文化内涵,及其与传统丧葬礼俗之关系,龙门石窟研究院张乃翥、李文生、杨超杰、焦建辉诸先生已从不同角度各有论述。本文考... 佛教信徒有于石窟寺中开窟凿龛以置遗身或身灰的埋葬方式,此类石窟我们称之为“瘗窟”。关于龙门石窟瘗窟的形制文化内涵,及其与传统丧葬礼俗之关系,龙门石窟研究院张乃翥、李文生、杨超杰、焦建辉诸先生已从不同角度各有论述。本文考察各瘗窟并就瘗窟营造试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丧葬礼俗 瘗窟 石窟寺 佛教信徒 埋葬方式 文化内涵 李文生
原文传递
2018血渭一号墓殉牲现象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建华 李志鹏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殉牲是考古学的重要现象和研究内容,是墓主人身份、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游牧民族因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业形态,杀牲祭祀和墓葬殉牲是丧葬的重要习俗,也是某种宗教仪式和信仰的表现。本文对青海都兰热水墓群新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的殉... 殉牲是考古学的重要现象和研究内容,是墓主人身份、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游牧民族因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业形态,杀牲祭祀和墓葬殉牲是丧葬的重要习俗,也是某种宗教仪式和信仰的表现。本文对青海都兰热水墓群新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的殉牲现象进行梳理,从殉牲遗存的形式、殉牲的种类和埋葬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了殉牲习俗的一些特点和意义。最后通过殉牲现象对热水墓群殉牲的种类相同的原因以及表现出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解析,得出游牧民族在碰撞、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互动带来认同的趋同,但葬俗却固守着自身的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殉牲种类 埋葬方式 祭牲 多元特征
原文传递
圩墩遗址单人墓葬人口自然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
12
作者 王建华 曹静 《长江文明》 2013年第3期10-16,共7页
江苏常州圩墩遗址是一处遗存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文通过对圩墩遗址单人墓葬资料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圩墩遗址不同时期墓葬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埋葬方式和随葬品的相关数值,探讨圩墩遗址的人口自然结构以及社会发展进程,... 江苏常州圩墩遗址是一处遗存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文通过对圩墩遗址单人墓葬资料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圩墩遗址不同时期墓葬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埋葬方式和随葬品的相关数值,探讨圩墩遗址的人口自然结构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以期对太湖地区人口性别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墩遗址 人口自然结构 埋葬方式 随葬品
原文传递
黑龙江新石器时代墓葬研究
13
作者 胡秀杰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5,共5页
分类梳理目前黑龙江新石器时代正式发表的墓葬的埋葬方式,并总结了毁器、红土葬等埋葬习俗和二次葬、屈肢葬和蹲踞葬等埋葬方式,探讨其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思想意识、社会形态,通过随葬的生产工具探讨黑龙江新石器时代原始居民的生业方式。
关键词 墓葬 埋葬方式 埋葬习俗 新石器时代 黑龙江
原文传递
不用火葬了
14
《中国老年》 2019年第2期6-6,共1页
瑞典生物学家苏珊妮研究出一种新的埋葬方式“冰葬”,先将遗体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利用液氮以零下200摄氏度左右低温冷冻人体,将体内的水分冷冻到变得干燥易碎。接着晃动人体,直到遗体被“震成骨灰'骨灰一年之内可以与土壤完全融合,... 瑞典生物学家苏珊妮研究出一种新的埋葬方式“冰葬”,先将遗体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利用液氮以零下200摄氏度左右低温冷冻人体,将体内的水分冷冻到变得干燥易碎。接着晃动人体,直到遗体被“震成骨灰'骨灰一年之内可以与土壤完全融合,让人真正回归到自然。她准备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全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葬 埋葬方式 生物学家 技术推广 遗体 人体 冷冻
原文传递
世界上首个动物园
15
《招生考试通讯(中考版)》 2010年第3期31-31,共1页
在埃及古城希拉康波利斯遗址上,考古学家发现了奇怪的动物埋葬方式。这一发现意味着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希拉康波利斯城中存在着一个大型动物园。2009年,
关键词 动物园 世界 2009年 埋葬方式 考古学家 公元前 拉康 遗址
原文传递
古埃及的动物木乃伊
16
作者 张凤云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第8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制作 埋葬方式 古埃及 动物木乃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