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疼痛以及胃肠功能的意义分析
1
作者 王春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目的 分析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疼痛以及胃肠功能的意义。方法 选取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采取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 目的 分析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疼痛以及胃肠功能的意义。方法 选取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采取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疼痛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4.79±0.45)、(2.11±0.18)、(2.67±0.55)、(3.12±1.01)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7.99±0.51)、(3.75±0.42)、(3.20±0.66)、(4.21±1.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2、3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5.62±0.15)、(3.30±0.12)、(1.62±0.1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61±0.13)、(5.35±0.21)、(3.66±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埋针疗法 结直肠癌 术后疼痛 消癌止痛散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2
作者 彭云 唐茂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桂林市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16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炔... 目的观察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桂林市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16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2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中医证候(头晕耳鸣、月经不调、经色暗淡、肥胖)积分、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月经周期评分、卵巢功能指标(切面卵泡数目、卵巢体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75%vs.87.50%,χ^(2)=7.907,P=0.005)。干预3个月后,2组头晕耳鸣、月经不调、经色暗淡、肥胖积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E2、LH、FSH、T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月经周期评分低于干预前,切面卵泡数目少于干预前,卵巢体积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采用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穴位埋针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痰瘀证 归芍地黄汤 穴位埋针 性激素 卵巢功能
原文传递
埋针联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慢阻肺疾病痰浊阻肺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立伟 王颖 +1 位作者 李懿娇 徐金婵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埋针联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慢阻肺证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以2021年12月—2023年6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疾病(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西药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 目的分析埋针联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慢阻肺证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以2021年12月—2023年6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疾病(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西药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埋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记录和评价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结果评价两组疗效,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CRP、IL-6水平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且观察组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为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实施埋针治疗、耳穴压豆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确切,其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针 耳穴压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浊阻肺证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足三里及内关埋针治疗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嘉瑜 田永宏 +4 位作者 邹蔼莹 邹柳苑 肖依珠 陈明月 黄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穴位埋置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双侧内关及足三... 目的探讨揿针穴位埋置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双侧内关及足三里两个穴位共4个部位埋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肠鸣音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排除了4例数据记录不全的患者后,最终纳入研究的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9例及47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1.7 h vs 24.2 h,P<0.001),排便时间(48.3 h vs 72.4 h,P<0.001)及肠鸣音恢复时间(6.5 h vs 48.0 h,P<0.001)等各项观察指标上具有显著改善。另一方面,试验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除外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 h、12 h、24 h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及术后6 h、12 h、24 h、48 h腹胀症状发生率的对比中,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及内关穴揿针埋置能缩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首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针 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耳迷走神经埋针治疗轻中度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复发风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魏海燕 王士安 +2 位作者 王君 邱晓玲 李霞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分析青少年轻中度抑郁耳迷走神经埋针治疗的疗效及复发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11月收治的90例轻中度抑郁症青少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迷走... 目的 分析青少年轻中度抑郁耳迷走神经埋针治疗的疗效及复发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11月收治的90例轻中度抑郁症青少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迷走神经埋针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持续8周,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周后、随访1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心理健康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根据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轻中度抑郁症青少年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HAMD、HAMA、SCL-90评分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HAMD、HAMA、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42/45)与78%(35/45),P<0.05]。随访6个月发现,90例患者有12例(13%)复发,78例(87%)未复发。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常规药物治疗及认知功能障碍是青少年轻中度抑郁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耳迷走神经埋针治疗青少年轻中度抑郁症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常规药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是青少年轻中度抑郁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以上因素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迷走神经 埋针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疏肝和中止泻汤联合皮内埋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
6
作者 赖立贵 张丽珍 杨光勇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胃肠道疾病,是一组包含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据流行病学调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总体发生率约为10%~15%,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道疾病 止泻汤 流行病学调查 皮内埋针 疏肝 排便习惯改变 腹部不适
下载PDF
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护理观察
7
作者 周美娜 阳旭芳 +1 位作者 黄碧 陈思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电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治愈时间、面...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电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治愈时间、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FDI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有效促进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功能恢复、H-B面神经功能提升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僻 周围性面瘫 热敏灸 埋针 护理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督脉至阳穴埋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8
作者 张诗华 陈金海 郭明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督脉至阳穴埋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永春县中医院、德化县中医院就诊的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督脉至阳穴或至阳穴附近阿是穴埋针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华佗夹脊穴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个月后,... 目的观察督脉至阳穴埋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永春县中医院、德化县中医院就诊的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督脉至阳穴或至阳穴附近阿是穴埋针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华佗夹脊穴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相关指标的情况。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在晨僵时间、疼痛NRS评分、关节活动度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督脉至阳穴或至阳穴附近阿是穴埋针治疗能有效改善AS患者晨僵,减缓疼痛,增加胸廓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水平,效果确切、持久,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至阳穴 阿是穴 埋针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揿针埋针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
9
作者 王新 陈梅 周勤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176-179,共4页
目的分析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予以中医情志护理结合揿针埋针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9年8月—2023年6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5,采取中医情... 目的分析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予以中医情志护理结合揿针埋针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9年8月—2023年6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5,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5,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结合揿针埋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吞咽功能等级、焦虑及抑郁情绪。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等级、焦虑及抑郁情绪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结合揿针埋针干预后,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同时调节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针 中医情志护理 中风 吞咽障碍 焦虑情绪
下载PDF
揿针埋针技术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薛筱琴 王艳 陶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揿针埋针技术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以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30例归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30例归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揿针埋针技术)。比较2组患者... 目的:分析揿针埋针技术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以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30例归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30例归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揿针埋针技术)。比较2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腹胀改善情况、恶心呕吐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应用揿针埋针技术干预可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腹胀症状,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针技术 妇科腹腔镜术 腹胀 生活质量 恶心呕吐
下载PDF
分析皮内针埋针内关穴对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价值
11
作者 徐高升 王永 张喆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45-147,160,共4页
目的分析皮内针埋针内关穴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11月安徽省濉溪县中医医院诊治的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摸球法进行分组处理,将42例纳入对照组,其余42例纳入研究组。术后全部... 目的分析皮内针埋针内关穴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11月安徽省濉溪县中医医院诊治的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摸球法进行分组处理,将42例纳入对照组,其余42例纳入研究组。术后全部患者给予常规药物预防恶心呕吐,研究组加用皮内针埋针内关穴。比较两组恶心情况、呕吐情况、应激反应、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呕吐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5)。防治后,研究组应激反应、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实施皮内针埋针内关穴可以提高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还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恢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关穴 埋针 恶心呕吐
下载PDF
浅谈耳穴埋针疗法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黄月颖 田蕾 +1 位作者 郑璐 黄钟威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53-454,458,共3页
耳穴埋针疗法是将皮内针埋于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法。耳穴疗法历史悠久,早在《灵枢》中就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五络皆汇于耳中”的记载。可见人体的耳郭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耳郭的穴位不仅是躯体... 耳穴埋针疗法是将皮内针埋于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法。耳穴疗法历史悠久,早在《灵枢》中就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五络皆汇于耳中”的记载。可见人体的耳郭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耳郭的穴位不仅是躯体五脏六腑的反应点,还可以通过对相应耳穴的机械刺激,起到平衡阴阳、运行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调经助孕、调节情志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耳穴埋针的优势在于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与耳穴压豆相比,埋针的穴位刺激更为精准且不易脱落;与普通针刺相比,埋针的穴位刺激时间更为持久,疗效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刺激 中医外治法 平衡阴阳 耳穴埋针 耳穴疗法 耳穴压豆 《灵枢》 足阳明
下载PDF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埋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段晓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埋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抽取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并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共计60例的临床资料,研究场所为毕节市中医医院,研究时段设置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做有效分组... 目的:探究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埋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抽取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并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共计60例的临床资料,研究场所为毕节市中医医院,研究时段设置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做有效分组,各纳入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埋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获取的数据呈更高水平表现(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喘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炎性指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咳嗽、咳痰、气喘)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d、14d,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埋针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促进病情转归,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埋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药饼灸联合埋针治疗面瘫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14
作者 张静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7期65-68,共4页
观察在面瘫患者治疗中采取药饼灸和埋针联合治疗的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于清镇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8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接受药饼灸和埋针联合治疗,并辅以中医特色护理... 观察在面瘫患者治疗中采取药饼灸和埋针联合治疗的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于清镇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8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接受药饼灸和埋针联合治疗,并辅以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则接受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并辅以中医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联用药饼灸和埋针治疗面瘫,患者口眼歪斜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且辅以中医特色护理还能够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饼灸 埋针 面瘫 临床护理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埋针在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5
作者 刘庭梅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足三里穴位埋针对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选取2023年1月—2023年9月织金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其中35例纳入对比组,采取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另外3... 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足三里穴位埋针对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选取2023年1月—2023年9月织金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其中35例纳入对比组,采取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另外35例纳入试验组,采取足三里穴位埋针,对比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干预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发现,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以足三里穴位埋针进行干预,可缩短产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快速改善产妇胃肠功能,缓解产妇临床症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位埋针 剖宫产 术后产妇 胃肠功能恢复 舒适度
下载PDF
耳穴压豆联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润娣 孙巍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期164-166,共3页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埋针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康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耳穴压豆联合埋针治疗。比较两组面部相关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埋针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康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耳穴压豆联合埋针治疗。比较两组面部相关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面神经分级标准评分(2.37±0.25)分低于对照组的(4.10±0.26)分,面神经功能评价积分表评分(22.07±1.13)分、面部残疾指数评分(7.37±0.42)分高于对照组的(11.03±0.97)、(2.87±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耳穴压豆联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埋针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耳穴埋针及穴位敷贴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便秘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丹 魏苇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埋针及穴位敷贴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耳穴埋针及穴位敷贴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埋针及穴位敷贴,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明显改善与部分改善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多,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耳穴埋针及穴位敷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针 穴位敷贴 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俞募配穴联合穴位埋针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IgE、IFN-γ及SP-A水平影响
18
作者 符琼方 杨文秀 +2 位作者 张少明 王景科 林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209,共4页
探讨俞募配穴针法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可溶性二聚体细胞因子(Interferon-γ,IFN-γ)、肺表面活性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SP-A)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 探讨俞募配穴针法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可溶性二聚体细胞因子(Interferon-γ,IFN-γ)、肺表面活性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SP-A)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穴位埋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俞募配穴针法,两组患者数据观察: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量表评分、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临床症状评分及IgE、IFN-γ、SP-A水平、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A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值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gE、IFN-γ、SP-A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显著降低,血清IFN-γ、SP-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组未见治疗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不良反应,症状为恶心,P>0.05;治疗组治疗满意率高达98.15%(5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45/54),P<0.05。结论采用俞募配穴针法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血清IgE、IFN-γ及SP-A水平,且本次治疗安全可靠,患者十分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募配穴 穴位埋针 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血清IgE、IFN-γ及SP-A水平
原文传递
耳针、埋针联合导乐仪对分娩的临床影响
19
作者 段雪涛 杨蕾 +2 位作者 孙冰 任静 杨雯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耳针、埋针联合导乐仪对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对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间我院分娩的产妇符合要求的564病例,采取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1组188人,采取导乐仪镇痛方法;对照2组188人,... 目的:研究耳针、埋针联合导乐仪对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对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间我院分娩的产妇符合要求的564病例,采取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1组188人,采取导乐仪镇痛方法;对照2组188人,采用耳针联合埋针的治疗方法;治疗组188人,则采用耳针、埋针联合导乐仪的镇痛方法。对3组产妇的产程时间、镇痛效果、新生儿不良反应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在第一产程、第三产程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在第二产程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在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3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5 min、10 m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埋针联合导乐仪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分娩中产妇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针 导乐仪 分娩 分娩镇痛 分娩模式 无痛分娩 非药物镇痛
下载PDF
穴位埋针联合头颈功能锻炼对鼻咽癌患者口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李曼 李卫阳 +2 位作者 朱丽婵 郑小雅 赵双双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675-676,共2页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放射性口干可显著影响鼻咽癌患者进食、吞咽、语言、睡眠、味觉等,进而导致患者营养障碍,严重影响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医穴位埋针联合头颈功能锻炼...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放射性口干可显著影响鼻咽癌患者进食、吞咽、语言、睡眠、味觉等,进而导致患者营养障碍,严重影响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医穴位埋针联合头颈功能锻炼对鼻咽癌患者口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法选取我院头颈放疗科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行放疗治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针 头颈功能锻炼 鼻咽癌 口干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