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城乡规划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刘龙 《中国新通信》 2025年第3期84-86,30,共4页
高职教育的普及以及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推行,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城乡规划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其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城乡规划人才。因... 高职教育的普及以及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推行,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城乡规划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其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城乡规划人才。因此,本文将从互联网、高职城乡规划专业和模块化课程体系三个维度,探讨城乡规划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高职院校 城乡规划专业 模块化课程体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2
作者 刘沅 易纯 +1 位作者 雷文韬 刘彬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76-78,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学科,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通过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 新工科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学科,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通过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原则,从重塑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协同教学平台和完善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路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学生学习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得以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产生了一批成果,为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育人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城乡规划专业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白静 马利邦 +1 位作者 王祥 张学斌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3,共5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实践课程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五育并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分析当前实践课程思政改革的瓶颈,结合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分...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实践课程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五育并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分析当前实践课程思政改革的瓶颈,结合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分别从“培养体系+思政、实践项目+思政、教学环节+思政、教学方法+思政、考核评价+思政及师资队伍+思政”六个方面,探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实现“政—教—学—做—研—赛”协同发展的育人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实践课程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六位一体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改探索
4
作者 李福平 林啟发 钟晓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69-072,共4页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高校必须认真履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在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时代提供有力支持。现阶段随着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高校必须认真履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在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时代提供有力支持。现阶段随着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为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加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需求,基于高素质人才的推动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预期成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设置不全面,教学实施方法单一化,教学评价机制不成熟。深入落实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应当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开放自主的人才培养价值导向,做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时代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依托项目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知识探究能力,联系学生综合素质表现完善评价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规划专业 设计类课程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5
作者 李福平 林啟发 钟晓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181-184,共4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冲击,全面深化城乡规划专业建设必须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不断提升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冲击,全面深化城乡规划专业建设必须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不断提升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正在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能够保障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一份力量。目前国土空间规划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城乡规划专业建设必须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相适应,做到加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实践育人形式,基于课程设置做好校本教材开发利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改革成效。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应当考虑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状况,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模式,基于项目探究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增强学生思政素养,坚持过程导向原则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教育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林 史春云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扩大,乡村面临多方面问题.且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更加凸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作用.人文地理学教育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为城乡规划专业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教学提供新的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扩大,乡村面临多方面问题.且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更加凸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作用.人文地理学教育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为城乡规划专业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认为,可通过课程设置融合、实践教学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社区参与融合和政策研究融合等模式,实现在城乡规划教学中人文地理学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最后,论文分析了城乡规划专业中融合人文地理学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从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实践经验与实地考察、融合思维与综合能力培养、跨学科合作等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增强学生对国家战略的理解与认同,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城乡规划专业 乡村振兴战略 融合模式
下载PDF
党建引领下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勇政 储金龙 顾康康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72-175,共4页
党建引领人才协同培养是“三全育人”工作质效的迫切要求。通过系统梳理国内高校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相关研究与实践,归纳提出规划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而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行业发展变革、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党建引领人才协同培养是“三全育人”工作质效的迫切要求。通过系统梳理国内高校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相关研究与实践,归纳提出规划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而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行业发展变革、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趋向、新要求,通过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相关实践探索,总结提出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协同育人创新培养模式特点,以期为相关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建筑类高校 城乡规划专业 多方协同 育人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林蔚 卢丹梅 佘美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13期67-69,78,共4页
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有力抓手。信息技术类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核心内容,是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课程特点和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交叉共融、知行合一”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通过... 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有力抓手。信息技术类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核心内容,是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课程特点和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交叉共融、知行合一”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总结思政教学策略及方法,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和内涵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思政 城乡规划专业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下载PDF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居住区规划”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
作者 罗凯 李克强 《广西城镇建设》 2024年第7期79-82,共4页
居住区用地是城市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不再是单纯满足“住”的需要,而是进一步对居住品质及设施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转变提高了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同时也为高等... 居住区用地是城市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不再是单纯满足“住”的需要,而是进一步对居住品质及设施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转变提高了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同时也为高等院校“居住区规划”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用地 城市布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居住品质 实践课程教学 改革探讨 高等院校
下载PDF
普通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基于就业实践视角
10
作者 江孝君 高超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期0064-0067,共4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大学教育水平的一个直接体现。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搜集2018-2020年学生就业数据分析该专业就业情况,从就业和市场需求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出发,提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加强实践... 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大学教育水平的一个直接体现。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搜集2018-2020年学生就业数据分析该专业就业情况,从就业和市场需求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出发,提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必然性。进而在分析目前该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案以推动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调查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下载PDF
转型期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11
作者 汪勇政 储金龙 +1 位作者 杨新刚 马明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和国家规划体系改革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规划专业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城乡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培养体系。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和国家规划体系改革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规划专业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城乡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培养体系。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总结转型期国内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依托办学基础、办学经验和实习实践总结,提出安徽建筑大学“三多一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改进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高校 城乡规划专业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下载PDF
线上跨国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以城乡规划专业英语课程为例
12
作者 陈旷帆 蒋晓敏 盛博园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线下高校教育模式正在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这为跨国在线教学合作提供了契机。基于线上跨国合作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尝试,在城乡规划专业英语课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使用... 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线下高校教育模式正在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这为跨国在线教学合作提供了契机。基于线上跨国合作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尝试,在城乡规划专业英语课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使用线上协作软件和视频会议软件,有助于实现不同国家高校班级之间的教学合作,以相同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跨越文化、语言和时区的限制,创造良好且充满趣味的教学氛围。研究以中方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为案例,对接德国城市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在线跨国课程协作研究。研究发现,该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专业英语课程脱离英语实际应用环境的壁垒,跨国高校教师的多维度互评和反馈机制可以提升学生反思能力并开阔学生视野。线上跨国合作教学模式为城乡规划专业英语课程提供了生动、有趣且有利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城乡规划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兴趣和语言环境的问题,并在切实的英文环境中进行了专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跨国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城乡规划专业英语 国际化教学改革
下载PDF
建筑类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形成性评价探讨——以中南大学为例
13
作者 罗曦 郑伯红 《中外建筑》 2024年第9期118-123,共6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行业转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挑战,为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专业发展的新形势,文章分析了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等现状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设计类课程”作为城乡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行业转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挑战,为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专业发展的新形势,文章分析了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等现状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设计类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课程考核应强化过程考核、重视形成性评价。基于对57所国内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主要设计课程进行总结梳理,提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7门设计类核心课程。同时,结合中南大学教学现状,探讨了设计类课程形成性评价原则、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内容。研究成果为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提出了新思路,对有效提升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专业 设计类课程 形成性评价 课程体系 总体规划
原文传递
基于多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广西财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14
作者 杨妮 《大众科技》 2024年第6期157-160,169,共5页
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知识分隔、教师科研与教学脱节、多学科交叉难度大等问题,亟须开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开展多学科交... 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知识分隔、教师科研与教学脱节、多学科交叉难度大等问题,亟须开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开展多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主要改革措施为构建以新兴技术、科研项目、市场需求为驱动的培养机制,以思政引领、科教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为培养路径,达到提升人格品质、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满足新时代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多学科交叉 科教融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安徽省城乡规划专业改革路径——以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15
作者 张伟 袁晨晨 +3 位作者 马可莉 周宝娟 梁鑫斌 吴伟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8期275-278,共4页
为了提高农业类高校乡村规划与建设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采用案例分析法,全面解析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改革提升路径,结果表明,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挑战,农业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协... 为了提高农业类高校乡村规划与建设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采用案例分析法,全面解析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改革提升路径,结果表明,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挑战,农业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提质培优师资队伍、坚定服务社会导向,继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职业使命,应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规划专业 改革提升路径
下载PDF
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41
16
作者 赵映慧 袁兆华 +1 位作者 王杜春 闫雷 《高等理科教育》 2013年第4期94-98,共5页
根据2012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地理科学类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撤销,相应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 根据2012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地理科学类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撤销,相应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两个专业。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迅速进行相应调整,决定建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专业,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加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和城乡规划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
下载PDF
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方向及定位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荣钦 丁明磊 +4 位作者 徐晨光 张战平 郝仕龙 李志萍 黄志全 《高等理科教育》 2014年第5期74-78,47,共6页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城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资源环境、人口流动、区域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专业更名的背景及新形势的要求,在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技能要求和专业特色进...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城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资源环境、人口流动、区域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专业更名的背景及新形势的要求,在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技能要求和专业特色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从人文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规划技术及其应用两个专业方向提出了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进行定位,重点对不同方向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领域、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以及就业去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本专业未来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发展方向 定位
下载PDF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施德法 郭莉 +2 位作者 张学文 汤燕 吴德刚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在总结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吸纳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以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强化特色,注重应用,制订科学合理而又适当超前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方式、手段和模式;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强... 在总结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吸纳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以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强化特色,注重应用,制订科学合理而又适当超前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方式、手段和模式;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能力培养;通过开设系列专业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社会适应力。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是总纲,师资力量是关键,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梯队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品行好,素质高,业务强的教师队伍,以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城乡规划人才,为美丽中国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城乡规划专业 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
下载PDF
我国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周晓艳 李秋丽 +1 位作者 代侦勇 沈元春 《高等理科教育》 2017年第1期82-87,共6页
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进行专业调整改革后,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面临着明确专业定位、调整构建合理课程框架等诸多现实问题。文章对现有部分高校新设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分... 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进行专业调整改革后,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面临着明确专业定位、调整构建合理课程框架等诸多现实问题。文章对现有部分高校新设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与相似专业的异同点。从人才培养目标、技能要求方面明确了专业定位。在综合考虑高校大类招生和学分缩减等背景下,基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初步构建起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为新形势下该专业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专业定位 课程体系构建
下载PDF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杨晓霞 杨庆媛 邱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1-216,共6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及其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依然是薄弱环节.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及其构成入手,以西南大学为例,从培养目标、培...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及其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依然是薄弱环节.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及其构成入手,以西南大学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不足,并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培养评价等方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西南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