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的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研究
1
作者 谢波 谭徐媛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绿道建设已被认为是有效的绿色空间干预措施之一,探究城市绿道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对于优化绿色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运用准...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绿道建设已被认为是有效的绿色空间干预措施之一,探究城市绿道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对于优化绿色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以体力活动变化量、生理健康变化量、情绪状况变化量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因果机制。【结果】1)绿道暴露可直接显著影响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也可通过身体健康得分变化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量两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2)绿道暴露仅能直接影响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得分变化量;并通过BMI变化量间接作用于女性心理健康,通过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变化量和身体健康得分变化量作用于男性心理健康。【结论】揭示了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多路径因果机制以及男性和女性群体中存在作用路径和中介变量的差异。未来可通过优化绿道可达性、差异化配套绿道公共服务设施等健康导向的绿道规划措施,促进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绿道 绿色暴露 心理健康 准自然实验 结构方程模型(SEM)
下载PDF
基于蓝绿空间耦合的南宁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2
作者 郭婷婷 《山西建筑》 2024年第8期34-39,共6页
合理的绿道规划建设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持续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蓝绿空间耦合思路,分析了绿道规划的政策背景和南宁绿道规划的现实需求,根据“一轴串一心,八廊连四点”的南宁绿道系统结构,提出绿道... 合理的绿道规划建设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持续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蓝绿空间耦合思路,分析了绿道规划的政策背景和南宁绿道规划的现实需求,根据“一轴串一心,八廊连四点”的南宁绿道系统结构,提出绿道植物配置、绿道游径规划和配套设施设计的相关建议,为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绿空间 景观设计 南宁
下载PDF
社会公平视角下城市绿道布局优化策略
3
作者 曹继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04-010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是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何从社会公平出发优化布局城市绿道成为响应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解决人民公平使用美好生活服务设施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绿道相关研究多是基于城市自然、人文条件进行适宜性评价后的选线建设,少有从社会公平角度关注人民使用需求和权利问题方面的研究,缺乏基于社会公平视角的绿道布局评估方法体系。本文以主城区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从公平性的四个维度“数量均等、空间均衡、机会公平、资源对等”选取评价指标,从而提出布局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公平性 布局优化
下载PDF
大学生城市绿道骑行环境空间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关系探究
4
作者 易志成 王伟强 谢冬兴 《四川体育科学》 2023年第4期126-129,共4页
为研究城市绿道骑行环境空间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关系,在广东省高校骑行协会选取32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26.0和AMOS24.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环境空间感知的评价均值最高,对配... 为研究城市绿道骑行环境空间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关系,在广东省高校骑行协会选取32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26.0和AMOS24.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环境空间感知的评价均值最高,对配套感知的评价均值最低;城市绿道的环境空间感知、服务感知、配套感知与大学生绿道骑行的行为意向呈正相关(P<0.01);城市绿道的服务感知、配套感知与环境空间感知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因此,继续加强城市绿道环境空间的建设,构建绿道串联城市中具有独特性的自然景观,提供便捷的城市绿道骑行配套及服务,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城市绿道骑行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绿体育 环境空间感知 行为意向 大学生
下载PDF
我国城市绿道体育休闲区域特色及其空间转向
5
作者 符壮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9期53-56,共4页
城市绿道体育是指在城市绿道空间,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实现生态、和谐、共享的公共服务。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城市绿道体育休闲空间显得弥足珍贵。该文系统分析我国中西部、东部城市绿道体育休闲的区域特色及其背后的文化、地理等特征,... 城市绿道体育是指在城市绿道空间,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实现生态、和谐、共享的公共服务。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城市绿道体育休闲空间显得弥足珍贵。该文系统分析我国中西部、东部城市绿道体育休闲的区域特色及其背后的文化、地理等特征,进而从区域、社会发展等角度出发,以珠三角为例,讨论我国城市绿道体育休闲助推空间分配向公平正义转向,以期促进我国城市绿道体育休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体育 休闲 区域特色 空间转向 珠三角
下载PDF
基于公众感知的城市绿道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研究
6
作者 袁丰 刘香玲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0期223-225,共3页
生态系统服务被证明与人类的生活直接相关,能够减少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缓解焦虑和压力,特别是文化服务所提供的非物质利益,在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无形性、非物质性等因素,其在生态系统服... 生态系统服务被证明与人类的生活直接相关,能够减少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缓解焦虑和压力,特别是文化服务所提供的非物质利益,在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无形性、非物质性等因素,其在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中一直被低估和忽视。并且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中的块状绿地或者非城市地区的生态系统方面,缺少对绿道网络的研究。文章以武昌生态文化长廊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从公众感知的角度分析使用者的社会人口特征和景观体验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缝合破碎化和孤岛化的景观结构,能够强化公众的使用感,从而影响受访者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特别是到访方式的差异性,使受访者在生态文化长廊中产生不同的景观体验,影响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文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两条建议:一是重视感知较弱的服务,特别是文化遗产价值;二是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智慧科普系统,强化公众对教育和知识体系的感知。文章证明了将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估与景观规划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规划者明确所采取的措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能为建立公平和健康的社会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文化服务 公众感知 城市绿道
下载PDF
公共健康视角下城市绿道景观营建策略研究——以西安市灞河右岸绿道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俄沂彤 刘丽丽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期194-196,200,共4页
城市快速发展及新冠疫情爆发使公共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城市绿道作为连接度高、覆盖率广的城市重要绿地空间,参与居民日常生活,对促进公共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对灞河右岸已建成绿道现状环境进行分析,从创... 城市快速发展及新冠疫情爆发使公共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城市绿道作为连接度高、覆盖率广的城市重要绿地空间,参与居民日常生活,对促进公共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对灞河右岸已建成绿道现状环境进行分析,从创建便捷通达的绿道网络、构建安全完善的配套设施、塑造适宜优美的景观环境、营建舒适多样的开放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公众健康的绿道景观营建策略,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公共健康 绿色公共空间 慢行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大数据和网络模型的城市绿道精细化选线研究——以武汉市城市绿道为例
8
作者 郑段雅 周星宇 +1 位作者 何迎佳 江文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118,共6页
技术分析是绿道精细化选线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据城市绿道特点,构建“两类三层次”的城市绿道精细化选线技术体系。“两类”是指将城市绿道分为资源游憩类和慢行交通类两种主要的选线模式,前者是以目标为导向,重点实现城区重要游憩资源高... 技术分析是绿道精细化选线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据城市绿道特点,构建“两类三层次”的城市绿道精细化选线技术体系。“两类”是指将城市绿道分为资源游憩类和慢行交通类两种主要的选线模式,前者是以目标为导向,重点实现城区重要游憩资源高效串接,后者是以需求为导向,重点研究并满足居民实际慢行(以骑行为代表)诉求。“三层次”是指利用资源类和行为轨迹类等多源数据,结合ArcGIS网络模型、百度地图智能选线API、空间句法模型等技术,形成“节点聚合提取、线路连接构建、网络评价优化”3个层次的选线步骤。最后以武汉市主城区城市绿道选线为例,判断该方法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绿精细化选线 大数据 摩拜单车 网络模型 空间句法 武汉市
下载PDF
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李大鹏 李子龙 陈燕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4-59,共6页
基于ENVI-met软件模拟,以长沙的绿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植物群落结构的水平分布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研究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对微气候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绿道植物群落水平分布中平行风向列植和均匀点植布... 基于ENVI-met软件模拟,以长沙的绿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植物群落结构的水平分布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研究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对微气候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绿道植物群落水平分布中平行风向列植和均匀点植布局较优,绿道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中乔草结构形式较优,以此提出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结构优化策略,为同类型城市绿道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植物群落结构 城市绿道 ENVI-met
下载PDF
三明市区城市绿道藤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10
作者 许春枝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调查与分析三明市区城市绿道藤本植物。[方法]采用样线调查方法,沿该绿道20 km主线及山间小道,对线路两侧5 m范围内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结果]三明市区城市绿道藤本植物有30科59属83种,含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其中被... [目的]调查与分析三明市区城市绿道藤本植物。[方法]采用样线调查方法,沿该绿道20 km主线及山间小道,对线路两侧5 m范围内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结果]三明市区城市绿道藤本植物有30科59属83种,含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有28科57属81种,且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有25科53属77种,占总种数的92.8%;单子叶植物处于次要地位,有3科4属4种,占总种数的14.5%。此外,该绿道的藤本植物以木质藤本为主,草质藤本次之,种类超过10种的只有1个科,所含藤本植物种数占总种数的20.3%,含6~10种的科也只有1个,含2~5种藤本植物的小型科有19个科,单种有9个。该绿道未见含藤本植物6种以上的属,含2~5种的属有16个,所含藤本植物种数占总种数的48.2%,单种属比例最高,有43个属,所含种数占总种数的51.8%。且在83种藤本植物总种数中,野生的有61种、栽植的有22种,分别占藤本植物总种数的73.5%、26.5%。[结论]该绿道藤本植物多样性相对集中在少种科(属)、单种(属)中,且该绿道两旁的原有野生藤本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植物多样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藤本植物 调查分析 三明市区
下载PDF
城市绿道景观提升建设施工管理及思考——以长源绿道景观提升二期工程项目为例
11
作者 黄益田 《花卉》 2023年第20期37-39,共3页
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绿道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打通了区域之间生态廊道,它充分承载并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休闲游览、体育运动等诸多功能,更是把绿色环保出行方式和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带入市民生活、沁入... 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绿道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打通了区域之间生态廊道,它充分承载并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休闲游览、体育运动等诸多功能,更是把绿色环保出行方式和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带入市民生活、沁入市民心中。以长源绿道景观提升二期工程项目的改造实践为例,总结项目实施策略,并提出绿道景观提升建设施工管理思考,以其为其他绿道景观提升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景观提升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城市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12
作者 盛理文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2期151-153,共3页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与之相伴随的是城市道路与人车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大力发展生态、轻松的城市绿道慢行空间,逐步建成集安全、生态、整洁、便捷、健康于一体的城市,这是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总趋势。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与之相伴随的是城市道路与人车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大力发展生态、轻松的城市绿道慢行空间,逐步建成集安全、生态、整洁、便捷、健康于一体的城市,这是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总趋势。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良好的城市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不但可以减缓城市机动车拥挤的问题,也是城市实现低碳、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资源的重要方法,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空间 景观设计 城市绿道
下载PDF
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绿道雨水回用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强 接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2期0166-0169,共4页
为了整体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文化脏针对城市绿道雨水回用设计中的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进行分析。首先,简单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以及城市绿道雨水回用设计的使用价值。最后,以我国境内的某工程作为基础,结合设计水量以及水质要求,... 为了整体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文化脏针对城市绿道雨水回用设计中的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进行分析。首先,简单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以及城市绿道雨水回用设计的使用价值。最后,以我国境内的某工程作为基础,结合设计水量以及水质要求,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内容以及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绿道中水回用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 城市绿道雨水回用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双组分彩色陶瓷颗粒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城市绿道中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吴进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8期0133-0135,共3页
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中,绿道的功能逐渐增多,不仅可作为人们健身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区。大多数城市绿道都为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但是经过长时间应用及磨损,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颜色将大量褪去,易滑性增强,在美观... 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中,绿道的功能逐渐增多,不仅可作为人们健身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区。大多数城市绿道都为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但是经过长时间应用及磨损,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颜色将大量褪去,易滑性增强,在美观性大打折扣的同时,开裂等质量问题也会多范围出现。因此,为了增强路面的耐用性,科学延长其可使用寿命,就需应用性能优良的彩色沥青混凝土,将之作为城市绿道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减少褪色及易滑等不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彩色陶瓷颗粒沥青混凝土 路面 城市绿道
下载PDF
植物群落设计重塑城市绿道生境的应用与挑战——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蕾 李梦媛 蒋维乐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现代城市生境系统的完善需要城市与自然共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境系统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城市交通绿道作为绿道设计的核心,迫切需要进行多尺度、多功能的生态重建改革。通过实地调研西安市新旧城区典型道路绿地生境,利用生物... 现代城市生境系统的完善需要城市与自然共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境系统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城市交通绿道作为绿道设计的核心,迫切需要进行多尺度、多功能的生态重建改革。通过实地调研西安市新旧城区典型道路绿地生境,利用生物多样性分析法,计算西安市新旧城区(选区)中44个植物群落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科学、高效的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结构和配置模式,确保城市绿道生境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再次恢复城市核心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城市交通绿 生物多样性分析 绿优化途径
下载PDF
城市绿道的使用特征与满意度研究——以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为例 被引量:40
16
作者 卢飞红 尹海伟 孔繁花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0-54,共5页
绿道是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态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南京市环紫金山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道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基于SPSS软件平台,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绿道... 绿道是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态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南京市环紫金山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道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基于SPSS软件平台,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绿道使用者的属性、使用需求、使用特征及满意度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紫金山绿道空间优化的具体建议,为提升绿道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供重要的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道 使用需求 使用满意度 紫金山绿
下载PDF
基于游客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下的城市绿道优化策略研究——以福州市福道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曾真 朱南燕 +5 位作者 王丹 程惠珊 樊宵雷 黄攀 兰思仁 李霄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9-645,共7页
本文以福州市福道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对福道游客的游憩动机与行为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福道游客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亲近自然、舒缓身心、探索新奇、保持健康、娱乐消遣、个人兴趣、交流与求知七大类;依据... 本文以福州市福道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对福道游客的游憩动机与行为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福道游客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亲近自然、舒缓身心、探索新奇、保持健康、娱乐消遣、个人兴趣、交流与求知七大类;依据不同的游憩动机将福道游客分为保持健康类、舒缓身心类、探索新奇类、亲近自然与娱乐类四种类型。基于各类游客群体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游憩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提出以游客的游憩动机与行为特征为导向的城市绿道现状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动机 城市绿道 行为特征 优化策略
下载PDF
我国城市绿道网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胡剑双 戴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绿道网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成生态城市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外已有的城市绿道网规划方法和国内已进行的规划实践的总结,研究得出了一套适应我国城市特征和规划编制要求的绿道网规划程序和方法,该流程主要分为现状要素调查、要素... 绿道网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成生态城市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外已有的城市绿道网规划方法和国内已进行的规划实践的总结,研究得出了一套适应我国城市特征和规划编制要求的绿道网规划程序和方法,该流程主要分为现状要素调查、要素评价分析、网络空间布局、方案详细比选和分段分类详细设计5个阶段,并进一步从城市绿道网规划的编制法定和非法定内容、编制的组织机构和设计单位、审批制度以及公众参与的方式等角度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我国城市绿道网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道 生态规划 规划方法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多源数据与深度学习支持下的人本城市设计:以上海苏州河两岸城市绿道规划研究为例 被引量:24
19
作者 叶宇 黄鎔 张灵珠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期39-45,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入后半程,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营造日益受到关注,城市绿道也在此背景下作为空间品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受到重视。但当前绿道规划更多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出发,在分析框架中未有效纳入人本尺度的各类空间与行为要素。针对这...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入后半程,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营造日益受到关注,城市绿道也在此背景下作为空间品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受到重视。但当前绿道规划更多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出发,在分析框架中未有效纳入人本尺度的各类空间与行为要素。针对这一情况,整合经典设计理论、多源城市数据与深度学习算法,以苏州河两岸片区为案例探索新数据环境下的精准分析框架,为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绿道“在哪做”和“怎么做”提供科学化的分析路径。通过街景数据、位置服务数据、兴趣点数据、结构化网页数据、精细化建成环境数据等多源数据的整合,实现了高品质建成环境五要素理论(5D)中划定的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与交通设施距离这5个人本尺度关键要素的系统性测度,结合现有街道的可建设性,进一步基于层次分析法开展选线潜力评估,并绘制各路段特征画像,为绿道选线和断面设计提供精准支持。这一新分析框架是将人本尺度的诸多要素与城市尺度分析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也是对绿道规划设计在分析技术上的有效拓展。经典理论与新数据新技术的深度整合,可为人本导向的城市设计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城市数据 深度学习 城市绿道 城市设计 上海
下载PDF
低碳休闲理念下城市绿道体育产品的开发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柏武 钟兆祥 吴建新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9-35,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龙岩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低碳休闲理念应用于城市绿道体育产品开发的意义,结合当前龙岩城市绿道体育产品开发的现状,指出城市体育绿道产品开发应该发挥环境优势,打造区域特色产品...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龙岩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低碳休闲理念应用于城市绿道体育产品开发的意义,结合当前龙岩城市绿道体育产品开发的现状,指出城市体育绿道产品开发应该发挥环境优势,打造区域特色产品;重视用户需求,增强产品的针对性;整合资源优势,科学合理搭配产品;注重产品开发,丰富产品类型及功能;完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旨在更好发挥城市绿道功能,营造良好休闲环境,提升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体育产品 低碳休闲 整合资源 管理制度 公共体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