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城市边缘带化工园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41
1
作者 郑海龙 陈杰 +1 位作者 邓文靖 檀满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82-1188,共7页
为揭示城市边缘带强烈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南京化工园附近20km2区域为研究区,网格化精确布点,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共计54个,并对其重金属Cu、Zn、Pb、Cr、Cd、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除Hg外的其它... 为揭示城市边缘带强烈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南京化工园附近20km2区域为研究区,网格化精确布点,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共计54个,并对其重金属Cu、Zn、Pb、Cr、Cd、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除Hg外的其它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Hg是本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子.另外,应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方法对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研究区域的潜在污染源及其污染途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局部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由蔬菜土壤高强度利用及农化产品投入所致,同时不排除污染水灌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布 评价
下载PDF
南通市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辉 檀满枝 +2 位作者 周峰 陈杰 潘根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6-290,共5页
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7个样区进行系统的采样测定,对南通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未发生明显的重金属污染。但3个样区的土壤有轻度的重金属污染现象,Zn是发生富集最普遍的元素,... 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7个样区进行系统的采样测定,对南通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未发生明显的重金属污染。但3个样区的土壤有轻度的重金属污染现象,Zn是发生富集最普遍的元素,约76%的样点土壤Zn富集指数>1,18%的样点土壤出现Zn的轻度污染。Cu、Pb等重金属元素导致的污染也在零星样点被发现。方差分析表明,土地利用方式不是导致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土壤类型、样区空间环境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富集、污染有相对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城市边缘带 南通
下载PDF
南通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辉 檀满枝 +1 位作者 陈杰 张学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6-281,共6页
基于野外土壤调查与样品分析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南通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特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以及时空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土壤全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空间变异明显,速效养分尤其具有高度的空间可变... 基于野外土壤调查与样品分析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南通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特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以及时空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土壤全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空间变异明显,速效养分尤其具有高度的空间可变性,表现出城市边缘带土壤属性的重要特征。样点土壤肥力要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肥力特征的空间变异与本区土地利用变化历史与人为活动的时空分异密切相关;而土壤机械组成及全K含量空间变化不大,受控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反映了本区土壤的发生学特点。经过过去20年的农业生产实践,研究区土壤多数肥力要素明显改善、肥力水平明显提高,但影响土壤肥力质量、制约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土壤肥力 空间变异 土壤质量 南通市
下载PDF
北京城市边缘带探讨 被引量:75
4
作者 程连生 赵红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以1989年10月美国陆地资源卫星1∶5万假彩色合成影像图为依据,应用遥感技术与信息熵原理探讨了北京城市边缘带的界限、范围和类型,借助形状指数分析了北京城市边缘带轨迹的扩展历史和延伸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北京城市边... 以1989年10月美国陆地资源卫星1∶5万假彩色合成影像图为依据,应用遥感技术与信息熵原理探讨了北京城市边缘带的界限、范围和类型,借助形状指数分析了北京城市边缘带轨迹的扩展历史和延伸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北京城市边缘扩展的地形、环境、卫星城和交通干线等4个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边缘带 信息熵 形状指数
下载PDF
城市边缘带土地利用特征与土壤资源压力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桂林 陈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9-583,共5页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乡交互作用界面,根据其形成机制可划分为不同类型,而土地利用/覆被空间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土地利用形式在时间序列上的强烈可变性是所有边缘带类型的重要共有特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带土壤资源压力日趋严峻...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乡交互作用界面,根据其形成机制可划分为不同类型,而土地利用/覆被空间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土地利用形式在时间序列上的强烈可变性是所有边缘带类型的重要共有特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带土壤资源压力日趋严峻,一方面,土地利用的非农流转导致土壤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面积快速萎缩,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和区域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三废”物质向城市边缘带的扩散和集聚导致土壤环境容量明显下降,土壤质量严重退化,不仅影响农产品品质,而且对区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开展城市边缘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土壤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研究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边缘带 土地利用 土壤资源 土地利用变化 压力 特征 土壤环境容量 区域生态环境 农产品品质
下载PDF
康泽恩城市边缘带研究述评及其本土化运用探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敏 田银生 +1 位作者 陈锦棠 龙慧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9-123,共5页
城市边缘带是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流派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国外现有的文献大多是从回顾其理念发展历史开始,总结边缘带的形态特性及其与城市发展特殊历史时期的关联性;且对边缘带的研究呈现出从宏观描述演进到微观和量化的层次。这一理论... 城市边缘带是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流派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国外现有的文献大多是从回顾其理念发展历史开始,总结边缘带的形态特性及其与城市发展特殊历史时期的关联性;且对边缘带的研究呈现出从宏观描述演进到微观和量化的层次。这一理论在我国也有一些实践运用,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要适当调整才能适应我国国情,使之本土化。对其的述评和本土化运用探析,对于完善中国的基础城市设计理论、建立历史保护区规划指导原则和制定景观管理的控制性规划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边缘带 本土化运用
下载PDF
城市和城市边缘带农业的环境与健康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海龙 陈杰 邓文靖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城市和城市边缘带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解决城市人口的食物供应问题,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城市生态。但是城市和城市边缘带农业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老环境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和合理的规划,它也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危害,进... 城市和城市边缘带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解决城市人口的食物供应问题,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城市生态。但是城市和城市边缘带农业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老环境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和合理的规划,它也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危害,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笔者结合都市农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做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管理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环境污染 城市城市边缘带农业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的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界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秀兰 李雪瑞 冯仲科 《遥感信息》 CSCD 2010年第4期100-104,134,共6页
城市边缘带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扩展的产物。及时了解和掌握城市边缘带的范围,对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调整用地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遥感技术动态、快速、适时获取数据的特点,为城市边缘带范围的界定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 城市边缘带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扩展的产物。及时了解和掌握城市边缘带的范围,对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调整用地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遥感技术动态、快速、适时获取数据的特点,为城市边缘带范围的界定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以TM影像作为信息源,引入信息熵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研究探讨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界定的方法,尝试提取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分析北京城市边缘带的蔓延趋势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包括北京市区及郊区的一小部分,呈环形分布,外缘部分向四周不规则延伸,尤其在西北和东南方向上延伸较多。结合北京市统计资料得出,根据信息熵理论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确定的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基本符合北京市近年来的发展特点,能够反映北京市的城市发展轨迹,正确预测城市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信息熵 土地利用程度 北京
下载PDF
遥感影像融合与分类在城市边缘带扩展监测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丹峰 李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70,共6页
探讨了TM30 m分辨率波段与 SPOT10m分辨率全色波段通过融合来提高城市扩展动态监测精度的方法和应用潜力。首先采用IHS变换完成TM的多光谱波段与SPOT全色波段融合,增强变化信息在光谱和几何特征上的表征,然后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对融... 探讨了TM30 m分辨率波段与 SPOT10m分辨率全色波段通过融合来提高城市扩展动态监测精度的方法和应用潜力。首先采用IHS变换完成TM的多光谱波段与SPOT全色波段融合,增强变化信息在光谱和几何特征上的表征,然后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对融合图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光谱与纹理特征组合在用户精度上比单纯光谱、纹理特征分类分别提高21.87%和10.22%;在生产者精度上比各自分别提高8.4%和17.88%;Kappa系数分别提高0.10和0.21。通过高几何分辨率图像与多光谱波段融合方法可以,增强变化信息,纹理特征参与变化信息提取可以提高变化类型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应用研究 影像融合 城市边缘带 纹理特征 影像分类 城市扩展 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苏州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峰 檀满枝 +1 位作者 陈杰 李桂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7-839,共3页
基于201个土壤表层系统采样分析数据,应用一系列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苏州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强烈,表现出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分布的重要空间特征。土地利用方式是导致土壤肥... 基于201个土壤表层系统采样分析数据,应用一系列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苏州市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强烈,表现出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分布的重要空间特征。土地利用方式是导致土壤肥力特征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一利用方式下不同种植年限也会导致土壤肥力特征不同。反映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集约化背景下土壤资源利用方式与利用强度的变化对土壤质量结构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土壤肥力 土地利用方式 苏州
下载PDF
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带小城镇发展模式探析——以武汉市柏泉镇村镇体系规划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海兰 郝丹 《小城镇建设》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武汉市 村镇规划 城市边缘带 小城镇建设
下载PDF
城市边缘带农地经营模式改变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研究——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小群 杨庆媛 +1 位作者 陈展图 焦庆东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2,共3页
城市边缘带是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的过渡地带,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充足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等因素决定了城市边缘带成为农地流转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城市边缘带进行的农地经营模式转变必然会对耕... 城市边缘带是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的过渡地带,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充足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等因素决定了城市边缘带成为农地流转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城市边缘带进行的农地经营模式转变必然会对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产生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江北区双溪村农地流转现况进行分析,提出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加强耕地保护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农地流转 耕地保护
下载PDF
城市边缘带农地流转驱动因素及耕地保护对策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广宇 蔡运龙 《福建地理》 2002年第1期6-9,27,共5页
城市边缘带是土地利用矛盾最尖锐的、耕地流失主要的发生区域。城市发展的需求、比较利益的驱动、地价的导向、现行土地政策的某些缺陷是农地非农流转的主要动因。本文提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基金” ,让基本农田保护的“非市场”生... 城市边缘带是土地利用矛盾最尖锐的、耕地流失主要的发生区域。城市发展的需求、比较利益的驱动、地价的导向、现行土地政策的某些缺陷是农地非农流转的主要动因。本文提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基金” ,让基本农田保护的“非市场”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得到经济上补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耕地保护 农地生态 社会效益 经济补偿
下载PDF
宁波城市边缘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0年第2期16-20,共5页
宁波城市边缘带形成因为地跨市县两级行政地域等因素而具有地方性特征本文在GIS技术的机助支持下,利用DTM信噪度分析,对宁波城市边缘带空间范围进行界定,进而探讨边缘带景观特点、地域扩展趋向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GIS模型 宁波市
下载PDF
城市边缘带村镇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若焱 《规划师》 2003年第4期78-82,共5页
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边缘带是城市扩张最有潜力的地带,也是矛盾最集中的地方,要消解这些矛盾单靠城市自身的调节远远不够。本文通过两个位于城市边缘带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实例,研究其特征及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提出在发展城市边缘带... 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边缘带是城市扩张最有潜力的地带,也是矛盾最集中的地方,要消解这些矛盾单靠城市自身的调节远远不够。本文通过两个位于城市边缘带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实例,研究其特征及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提出在发展城市边缘带时应抓住机遇,进行规划调整,建立有序的发展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村镇规划 城市规划 城市
下载PDF
城市边缘带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蓉珍 贺春艳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3期45-48,54,共5页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特点,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以西安市为例,主要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快速增加;城市污染工业的外迁,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特点,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以西安市为例,主要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快速增加;城市污染工业的外迁,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化肥的大量使用;农膜的大量使用等方面分析城市边缘带农业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成因 西安市
下载PDF
邢台市城市边缘带煤矿塌陷区景观生态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瑞波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5,共2页
以邢台市城市边缘带邢台煤矿塌陷区为例,采用景观生态策略原理综合研究城市规划中煤矿塌陷区用地规划,为煤矿塌陷区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和城市空间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塌陷区 景观生态设计
下载PDF
高铁背景下城市边缘带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研究——以武广高铁衡阳站为例
18
作者 杨森 刘奇 李伯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72-176,共5页
高铁飞速而过,城市化进程加速,建成区快速外延,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复杂而多变,问题严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模糊综合分等多种方法,对案例区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的感知和期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案例区存在政府服务管理缺位,基... 高铁飞速而过,城市化进程加速,建成区快速外延,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复杂而多变,问题严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模糊综合分等多种方法,对案例区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的感知和期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案例区存在政府服务管理缺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发展支撑条件缺乏,以及高铁噪音污染严重和自来水质量无保证等问题。最后提出了高铁影响区域人居环境建设需要明确政府责任、落实科学规划、促进居民企业政府协作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城市边缘带 人居环境 武广高铁 衡阳
下载PDF
城市边缘带投资导向型小城镇建设——以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为例
19
作者 王印传 《小城镇建设》 2005年第1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企业 城市边缘带 三河市 投资 实际利用外资 高新技术产业群 导向 高素质人才 河北
下载PDF
城市边缘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0
作者 唐欣 范晓军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2003年第7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土地 可持续利用 对策 土地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